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农村金融的发展及对策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金融的发展及对策”。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吴志新
摘要:分析农村金融中存在的供需矛盾及产生的原因,提出借鉴国外尤其是日本的成功经验,切实解
决我国农村的金融供需矛盾问题。
关键词:农村金融;供需矛盾;需求抑制;日本农协
在一个市场中。决定市场均衡的力量一方面是供给。另一方面是需求。我们在分析农村金融资金供需失衡时往往更关注农村金融的供给不足而忽视了农村金融的需求抑制。实际上金融抑制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供给型金融抑制由于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不足而导致农户在金融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户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因而使得足。本研究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分析目前中国农村金融面临的供需矛盾的原因。投资不足。另一种是需求型金融抑制。即由于农户自身金融借贷的需求强度不足,农户贷款意愿低从而导致农村投
农村金融中的供给不足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严重,突出表现在:
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数量缩减,农村资金大量流失,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难十分严重 出现了所谓的“农村金洞化”的现象,或者准确地说是农村地区正规金融体系空洞化。这种现象的严重后果是:农村经济主体的信贷需不到满足,影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阻碍农民收入的增加,进一步扩大城乡之间的差距。使全社会的和展难以实现。正规金融机构纷纷撤离农村金融市场并不表明农村资金供给充裕,实际上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的供求巨大缺口,这样的供需缺口直接导致了现阶段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非正规金融市场的活跃。大量的调查数据显示填充。国农村广大农民的资金需求大部分来自于非正规金融市场。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的活跃自然是对正规金融市场退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主要是农户和农村企业。就农户而言,又可分为普通农户和特殊农户。普通农户指那些刚剐,仍在为生存而奋斗的农户。特殊农户有三类:一类是尚未摆脱贫困的贫困户;二类是有一定的市场意识,却是无组、小规模的专业养殖户和经济作物种植户;三类是有地方政府组织。有规划、大规模的经济作物种植户和大型专鲎养几类农户中,普通农户和特殊农户的前二类的信贷需求不仅有生产上的,还有生活上的,但因其生产经营收入的不确规模限制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使得他们无法提供正规金融机构确信的偿还保障,正规金融机构也不愿为其提供贷款这三类农户却占农村地区的绝大多数。第三类农户要么有地方政府干预和支持,要么自身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正规金出于不得已或确信其有偿还能力,因而这类农户可以从正规金融机构申请到贷款。
农村企业包括中小企业和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现阶段也明显存在融资难的情况。一般说来,农村中小企业处于资期。企业受资金少、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等各种因素限制。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对其还贷能力缺乏
出“慎贷”甚至“惜贷”,从而也使农村中小企业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信贷资金。龙头企业具有规模经济,资金制度健全。一般可以获得商业金融机构的信用放贷或抵押贷款。
通过上述对农户和农村企业融资情况的分析,不难发现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不愿为农户提供信贷资金有其客观原因,主农业经济自身的弱质性、高风险性且又缺乏必要的抵押品。以及受土地制度所限制,土地资源难以集中而使农业生产了“内卷化”的小农经营之中。同时,农业业主相对分散。贷款数量虽多但交易零散,这样就提高了农村正规金融机成本。从而导致农村经济主体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他们生产、生活以及发展上的资金。
农村金融中的需求抑制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农户存在着金融需求和金融借贷需求强度低,在这种现象背后,有很多社会经济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影响
从社会角度看。农民在剧烈的社会制度变迁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即对未来的预期更加不稳定。在我会保障体系还未完善的情况下,农户面临的生存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医疗问题、教育问题、赡养老人问题等,这大量存在。导致农户的投资意愿减弱,最终导致农户金融需求强度不足。相反,发达国家如日本在教育、社会保障和面。国家在财政上给予切实的支持,使得广大农户没有这些后顾之忧。他们对于未来的预期就变得耪对稳定促进金融度变大。
经济性原因的影响
中国农户投资需求强度不足还有经济性原因。农户的投资如同一切投资一样。首先要考虑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处于弱质、微利的状态,很难激发农民投资于农业的积极性。同时。从市场方面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面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投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农户的投资选择将基本根据收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他们计算多种因素收益的影响,当某些因素的作用可能会影响到其投资的预期收益时,农户就会作出改变投资的行为。因此,农户在市的收益最大化的选择动机以及农村市场多元化的现实条件下,其在农业方面的投资资本需求强度不足,也就不难理解农协针对农户的多种需求,为农户提供多种金融需求,如将农户多余的资金投资于农业之外的行业,如购买债券、发甚至开展海外投资等。农协同时也针对农业经营的高风险、低利润情况,开展低息贷款,保证农户的需求能够得到满农户的金融需求强度就会得到增强。
体制性原因的影响
体制内的正规金融部门在提供金融服务时。对于农户而言,交易成本过高,交易规则约束太强,因此减弱了农户向机构借贷的意愿。而一些菲正规的金融机构以及各种友情借款则具有灵活的特点,容易被农民所接受。另外,体制方,还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国家财政体系和国家产业投资体系变革条件下农村投资的事权界定不明等。
政策方面原因的影响
国家政策一般会给投资主体一种预期。稳定的政策会给投资主体一种稳定的长期预期,诱使投资主体进行长期投资如果政策变动性大。会给投资主体一种很不稳定的预期,从而会减少其长期投资行为。在政策方面,最大的制约来自地政策,国家农地制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农业生产力,重构了我国的农业微观经济基础,但是其缺陷也是不容先前的农地制度很容易导致农业粗放式经营以及掠夺式投资。而且,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国家农地政策的多变性和农地性,导致农户对未来的投资收益预期感到不确定,这极大地制约了农户的长期投资行为,导致其投资需求强度不高。角分析,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反省在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中的政策与体制。发现其中影响农户投资意愿的制约因进行有效的改进。
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对策
建立农地金融制度
我国农村金融边缘化,除了一些历史遗留的原因以及农业投资周期长、利益低、回收慢、正规机构追逐利益等原因外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缺乏一个理想的抵押品。所以。要解决资金供需缺口问题,除了改革农村金融机构之外,还应为一个理想的抵押品。农地金融是一种以土地为抵押的旨在为农业提供长期贷款的资金融通形式。建立农地金融制度,用权抵押为条件,藉此发行土地债券,可以聚集大量的社会资金,然后再以低利率贷给农民,使农民获得低成本的中。农地金融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困扰农业发展的中长期资金投人不足问题,提高农民从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业发展后劲,加快农业发展步伐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加强农村金融监管
我国农村金融监管要立足农村金融实际,实现监管由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和风险控制并重的监管转变,由封闭控制型明型转变。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建立银行、证券、保险三大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提高农村金融监管行业自律,加强农村金融业内控制度建设,使市场竞争的压力有效转化为企业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动力。同时,农村加强信息披露:强化社会监督。
引导和发展民间金融
发挥民间金融即非正规金融对农村正式金融的补充和辅助作用。在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的我国农村,社会关系不仅不是的障碍。而是促进经济交换的推动力量。建立在社会关系基础上的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是一项有效的制度安排,具有生性。应该在加强引导和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其发展。以弥补农村正规金融安排的不足。日本的农协就是属于民间金融。在战后大力支持像农协这样的民间合作金融组织。在政策和基金方面,政府都给予大力的扶植。另外,农村地下金融为小型工商企业和农业提供了资金来源。但由于地下金融业游离于中央银行的监管之外,在某种程度上负效应很大,地下金融业要采取疏导而不是行政堵截的政策。目前对地下金融业的整顿应加大金融执法力度,关键是要对业已形成下金融组织进行规范和改造,促使其向合作金融发展。加快农业保险体系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由于农业是世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极差的弱势产业,我国又是世界公认的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对业经济的平稳发展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做大农村经济
经济决定金融。加快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做大农村经济。在做大农村经济过程中。金融部门要根据农民意调整信贷投向重点。今后对农村地区的信贷投向重点应放在果业开发、经济作物生产、家禽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中小企业在农村设厂,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如日本政府鼓励企业在农村开办工厂,在金融投资方面给予优有效的信贷支持,逐步形成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地方主导农业和主导产品;同时。积极培育和扶持农产品加工、贮藏业发展,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农户和市场。通过公司等形式,发展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重点,解决农村小产品大市场确保农民实现增产增收、优质优价。二要调整贷款期限结构。目前实际执行的贷款期限结构与农户所需要的种养业贷期存在较大的矛盾。因此,应适当延长贷款期限,以满足农户不同层次的信贷资金需要。中国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在国民经济总体份额中所占的比重虽然随着中国经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而逐渐降低,但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有重要应该通过政府主导的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采取多种措施解决目前农村面供需不均衡矛盾。我国与日本同属东亚地区,农村也都以小农户生产为单位,因此考察日本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我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因此要学习和借鉴日本的一些成功经验,如注范,制度建设,加大政府的支持等成功经验。
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民盟甘州区委蒋德虎、张大龙、侯兴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建设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城乡差距和二元经济体系却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已不再是“边缘化的或奢侈的经济活动”,其在增加就业、调整产......
我国有机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 有机食品的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食品安全程度、提高农民收入等, 可以有效帮助解决“三农”问题。借鉴国外有机食品发展的经......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今年 我们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学习中,沈一中老师给我们讲了题为‘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形势为题’为主题的讲座。 在这篇讲座中,沈老师给我们讲......
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标题: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作者 张志华论文关键词 ,论文来源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单位 京,点击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