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资入股国内企业的分析_日资公司投资分析
对日资入股国内企业的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日资公司投资分析”。
对日资入股国内企业的分析
在这里署名 近期由于钓鱼岛争议问题逐渐升温,有消费者向我司反应多处销售终端出现不当宣传状况,甚至出现“康师傅日资控股企业”、“抵制日资,抵制康师傅”等混肴视听的针对性言辞,对我司进行商业诋毁。
这段文字 节选自“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官方网站上。今年9月11日,日本野田政府,不顾中国政府和国民反对,签署所谓的购岛条约,宣称“钓鱼岛”为日本国有。由此引发了国人的反日情绪,纷纷抵制日货,甚至打砸日企业在华零售门店。在这次反日**中,康师傅也受到波及。有消息称康师傅自1999年以来,逐渐被日本朝日啤酒等日资企业收购控股,由台资企业变为“日企”。在这个敏感时期,这着实为一枚深水炸弹,引发了一系列后果,康师傅销售额下降,股价大幅下跌。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康师傅公关声明。
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籍魏应州、魏应交、魏应充和魏应行四兄弟四兄弟在天津注册了顶益食品公司。这就是“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的前身,推出主打产品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市场反应强烈。随着公司不断地发展壮大,后来在香港证券上市,最大股东仍为魏氏兄弟。九十年代末,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魏氏兄弟不得已出售“顶益”公司的股权来化解危
机。1999年,“日本三洋”收购了33.14%“的股份。由此,康师傅注入了日本血统,成为台日合资企业。
有消息说,事先是康师傅的竞争对手统一食品放出消息称康师傅为日资企业。然后双方开始口水战,相互指责对方为日资企业。媒体调查发现,这仅仅是冰山一角,事实情况让人更为惊愕。中国方便面几乎被日掌控 4巨头3家日资背景业内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方便面行业日资参与投资康师傅并不是唯一案例,日本日清株式会社也参股了今麦郎食品,目前将近持有一半的股份了。内人士称,日本人在中国方便面市场的野心非常大,方便面市场的四大巨头3家有日资背景。不仅如此,几年前,日本相关企业也找到了白象集团,想收购这家方便面企业,但是最终被拒绝了。如果白象集团被日本企业收购了,那么方便面行业的四大巨头都有日资的背景,中国的本土方便面就几乎全军覆灭了。
外资入股这个话题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经济状况非常糟糕,十年**,中国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均收入更是低至冰点。过低的人均收入影响储蓄水平和投资,制约了资本积累速度。这种糟糕经济状况迫切需要资本的引入,来激活整个经济产业链。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从中央行政审批以及政策上支持,调动地方政府到企业引入外资的积极性,外资引入进入一个空前
发展的时期。从数据上来看更直接点。1979-1991年,是我国外资的逐步引入阶段。1979-1984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仅40.1亿美元,对外借款额为130.41亿美元;1985-1991年外商直接投资为209.54亿美元,对外借款额为395.2亿美元。我国的实际使用外资额从1991年的115.54亿美元快速增长到1997年的644.08亿美元,特别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的缩写形式,即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在一路攀升,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从1991年的43.66亿美元猛增到1997年的452.57亿美元。
经过此时期的大举“入侵”,日本资产可以说渗透入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衣食住行”都充斥着日本的血统。小到方便面(康师傅、统一、今麦郎)、洗化用品(多芬)、酒水类(青岛啤酒、北京啤酒),大的方面如中新天津生态城由日本企业三井不动产投资入股。再到金融领域,日资入股中国银行、基金、保险等各个方面。还有前一段时间炒的比较火的,人人网为日本企业,泄露中国学生个人信息。淘宝网论坛删除抵制日货的相关帖子等等。查阅相关信息可知,2008年4月30日,日本软银公司同中国千橡互动集团达成协议,收购千橡集团14%的股份,涉及金额约100亿日元(约合6.75亿人民币),再加上定向增发,软银的出资总额将达到约400亿日元(约27亿人民币),从而拥有千橡集团40%的股份。而软银社长孙正义将担任千橡互动的董事,直接参与经营决策。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资产“侵入”,应该如何看待?笔者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我国国民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需要吸收各个方面的力量促进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巨浪推动下,各个方面的资本流动已经势不可挡。改革开放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我们不可能再回到以前那种经济闭锁,思想落后的局面。
由于某些历史事件的因素,甲午战争、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等等令人发指罪恶行径,中国国人对日本充满了“仇恨感”。一些日本右翼分子的行为更是会刺激国人的敏感神经,例如最近的钓鱼岛事件,国内爆发了一波一波反日浪潮。
对于日资的引入,不应是狼来了的恐惧与无措,而应该是理性应对。既要加强政策监管,防范各种问题的出现,例如国内企业可能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民族品牌逐渐流失。更严重的发生某些恶意日资入股行为可能带来市场垄断的风险。以上问题,政府和行政监管部门,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和执行机制。另一方面,要顺应趋势,把握机遇,积极利用日本资产发挥经济带动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实现作用最大化。
我们要理性、辩证地看待引入日资这一行业现实。顺应趋势、把握机发展遇完善法规、加强政策监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日资,更好的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娜廖慧改革开放30年我国吸引外资的发展及影响研究:现代商贸工业 2008
年第11期.[2] 杨益理性看待外资并购,在进一步开放中维护产业安全:国际贸易2009年01期
[3] 西安晚报媒体称中国方便面几乎被日掌控 4巨头3家日资背景:2012年11月04
日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日资企业劳动合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日资企业劳动合同_______________贸易有限公司(甲方),为日本在华投资企业,因经营需要,经公开招聘,全面考核,决定录用(乙方)为劳动合同制员工。甲方:_______________贸易有限公司乙......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中山海关信息(第113期)中山海关编2011年4月1日日本“3.11”地震对中山日资企业影响的调研情况分析为切实了解和掌握日本“3.11”地震对中山日资企业造成的影......
日资企业劳动合同书_______________贸易有限公司(甲方),为日本在华投资企业,因经营需要,经公开招聘,全面考核,决定录用(乙方)为劳动合同制员工。甲方:_______________贸易有限公司......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日资企业雇佣合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