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1_初二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二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初二升级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本试卷分第I、第II两卷,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将第I卷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填在第II卷前相应的表格内,只交第II卷。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周恩来B.朱德C.刘少奇D.毛泽东

2.1951年,与中央人民政府进行谈判的西藏代表团首席代表是

A.十世*B.*喇嘛C.阿沛·阿汪晋美D.九世*

3.右图中的事件发生在A、长征途中

B、抗日战争中(教材第8页图)

C、解放战争中

D、抗美援朝战争中

4.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法是

A、公私合营B、和平赎买

C、强制没收D、全部购买

5.上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对手工业的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6..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最为突出的是()

A.工矿业B.农业

C.商业D.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7.《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这一现象发生在()

A.1956年B.1958年

C.1960年D.1962年

8.如图所示,导致这种历史性错误的原因有: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③急于求成④苏联撕毁合同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9.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九一三事件B.四五运动

C.粉碎四人帮D.邓小平复出

10.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

A.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B.加快改革开放,推进经济全面发展

C.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确定

D.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1.率先实行包产到户的地区是()A.安徽阜阳县B.安徽凤阳县C.安徽六安县D.安徽巢湖 12.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选择的省份是()A.广东、广西B.广东、福建 C.江苏、浙江D.福建、江西 13.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提出 A、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D、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的改革是实行()。

A地主减租B废除土地剥削制度把土地分给农民C走合作化道路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思想

16.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格局是A.小杂居、大聚居B.大杂居、大聚居

C.小杂居、小聚居D.大杂居、小聚居

17.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③ 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① ②B.① ③C.① ④D.② ④18.西藏今天已成为我国的A商品粮基地B五大牧区之一C第二橡胶基地D盛产葡萄的基地 19. APEC是指在中国举行的()

A.世界贸易组织大会 B.亚太经合组织会议C.亚运会 D.世界妇女大会 20.中共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它是: A.反对民族分裂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平等D.民族团结互助 21.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邓稼先B、钱学森C、杨振宁D、袁隆平

22、“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下列何种技术变成了现实

A、电视B、电话C、计算机网络D、自动化技术

23.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党和国家逐渐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确定为:A.科技B.教育C.文艺D.体育 24.中国运动员走出国门,最先赢得界瞩目的体育项目是()A.排球B.射击C.乒乓球D.举重 25.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

A基本生活保障B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C医疗保险制度D社会保障体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10空,每空1分,共10分。请把答案填在第ІІ卷的横线上。26.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_________海军建立,1957年,中国开

始组建部队。

27、1971年党中央粉碎了________,1976年又粉碎了________。

28、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的是安徽凤阳____________,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广东__________。

29、“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_______制度,港澳台实行______制度。30、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________。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_______往返成功。

2006年初二升级考试历史试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 27。28. 29。30.、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资和文化需要。

材料二 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请回答:

(1)材料

一、材料二分别是哪两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1分)

(2)这两次会议分别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5分)

(3)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哪一问题的高度重视?(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 中华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

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 毛泽东和斯大林图P 82 材料三 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P 83 材料四 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 P 84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再现了哪两个国家的外交场景?这一场景发生在什么历史背景下?(2分)

(3)在材料

三、材料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原则和方针?(2分)

(4)中国的这些外交政策的原则和方针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四、问答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3.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末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取得了哪

些成就还有哪些失误?(12分)成就:(1)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加紧实行民主政治建设;(3)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4)中共八大的召开,党和人民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失误: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1分)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1分)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34随着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和平之旅”、“搭桥之旅”、“历史性握手”,成为国人们最热门的话题。有一网民为此写了一首小诗:

紧紧相握的双手,推开了冰封六十年的大门。和平搭桥之旅,注入互相双赢的春天气息。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1)结合材料一你认为:“踏上回家的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抵

挡不了的,请说明理由?

因为祖国统一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心;体现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和措施?(9分)你认为现在影响我国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3分)

2006年初二升级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D2.C3.D4 B5 A6 D7 B8 B9 C10 D11.B12 B13 A14 D 15 C16.D17 A18B19 B20 B21 D22.C23.B24 C25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华东军区、战略导弹。

27、林彪反革命集团、江清反革命集团(或“四人帮”)

28、小岗村、深圳

29、社会主义、资本主义30、“神舟1号”、“神舟5号”

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1.(1)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2)八大: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对国内主要矛盾进行了正确分析。(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文化大革命”的*,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4分)(3)发展生产力或进行经济建设。(2分)

32.(1)独立自主、和平友好、反对侵略战争。(2分)(2)中国和苏联。(0.5)帝国主 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1.5分)(3)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中印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2分)(4)新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扩大了国际影响,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分)

四、问答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3. 成就: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加紧实行民主政治建设;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中共八大的召开,党和人民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8分)失误: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1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1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2分)34..同英、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澳门回归祖国;(3分)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缓和海峡两岸关系;(2分)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2分)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2分)外国反华势力;“台独”分裂势力。(3分)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八 下 历 史 期 末 试 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把所选出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内。)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今年八年级历史测试考试试卷正是在去年基点上,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课程理念,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下面。)1.周一的清晨,我们都要举行......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分析宋道口镇初级中学韩素娟一、试卷评价:本次试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基本保......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以课标为准绳,本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设计巧妙,立意高远,与时俱进。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与......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1.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1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初二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下册 八年级 期末试卷 初二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下册 八年级 期末试卷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