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缺陷_大学生村官政策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缺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生村官政策”。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缺陷

张吉星

最近几天又听到不少大学生村官朋友发“牢骚”,有人以“高学历的勤杂工”形容自己。如果能够聆听到大学生村官们的真实心声,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情形在大学生村官当中并非个案,实则较为普遍。大学生村官为何如此,大学生村官政策到底存在哪些不足?

机会不均等

在报纸上经常看到一些明星大学生村官的事迹,要么是创业取得极大成功,年利润多少多少,带动就业人数多少,要么就是获得当地村民的极大认可,竞选成功,荣任某地村支书或者村主任。不可否认,确实有一些大学生村官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其他原因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因此成为当地引以为荣的大学生村官楷模,也深为一些媒体所津津乐道。但是,我们更应注意,这种成功并不具有必然性,而是建立在若干条件基础之上的偶然结果,并不是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就能获得的。

仔细分析一下大学生村官创业典型的事迹,我们会发现,创业成功的大学生村官无外乎以下几类:第一类可以称之为资金型,这类大学生村官家里本来就经营实业,因而资金十分充裕,他们可以通过家里的关系迅速获得创业必需的资金、技术以及市场,很快就能取得成功。第二类可以称之为资源型,他们所在村庄里的自然资源或者说人脉资源(上级领导定点村)十分丰富,于是就可以依托村里的资源和组织部门的重点扶持取得成功。第三类可以称之为权力型,此类村官家里具有权力背景,可以通过权力关系取得成功。然而对于大多数既缺少资金、资源,又缺少背景的大学生村官来讲,创业成功简直可以说是天方夜谭。

由此可见,大学生村官政策最大的“软肋”是机会不均等,不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最终可能导致很大一部分既具有真才实学又想扎根农村的大学生村官无所作为,从而造成了人才的浪费。

入口过宽、出口较窄

自从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以来,除重庆市以外,各地普遍存在着大学生村官入口过宽而出口较窄的情形。以江苏省为例,2007年江苏开始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从应届高校毕业生中选拔1011名大学生村官赴经济薄弱村上任。至2010年7月份,首批大学生村官三年合同期满卸任,为此,主管部门专门提供102个乡镇公务员岗位面向大学生村官定向招录,剔除已经离任的大学生村官,考录比例只是10:1,也就是说至少有800多名大学生村官进入不了公务员队伍。

除此之外,主管部门对于那些没有考上公务员的大学生村官主要给出了以下几条出路:一是扶持大学生“村官”自

主创业,二是鼓励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干部,三是引导大学生“村官”另行择业。对于第一条出路,前文已经分析,那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品,绝非大学生村官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所及,大多数人都指望不上。与主管部门续签合同吗?那只能是第二次白白浪费三年时间,看来,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只能另谋职业了,说的好听点是“转业”,说的不好听点则是失业。

所以说在下一步的政策设计中一定要缩小入口扩大出口,必须改变原有的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政策设想,减少选派大学生村官的数量,扩大大学生村官考录公务员的比例,可以将其定位于3:1或者4:1。与此同时,还要想方设法为已经选派的大学生村官谋出路,在行政事业编制已经不能扩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模式,通过政府穿针引线,定向招聘任职期满大学生村官。

执行难、落实难

笔者发现,大约80%左右的大学生村官被乡镇政府借调,成为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从事的主要是文秘、打字、复印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只有20%的大学生村官属于真正的村干部。

由于体制性原因,上级部门的举措并不能解决大学生村官长期被借调的难题。对于乡镇借调大学生村官的现象,省、市、县各级主管部门也是有所耳闻,并多次通过召开会议和

下发文件的方式下大决心想刹住这股风,而乡镇却我行我素。在听到县市组织部门要来明察暗访的消息之后,乡镇分管领导会立马召集所有大学生村官开会,要求近期内所有大学生村官都要常回村里看看,并让他们把住“口风”。

选聘对象界定不清

从所学专业的角度来讲,大学生村官主要分为三类,一种是文科类村官,一种是理工科村官,还有一种是农林类村官。乡镇机构改革以后,很多部门被迫裁员,农技系统也在所难免,以致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面临崩溃,然而广大农民的农业科技需求却与日俱增,因而现阶段农民最欢迎的是掌握农业技术的农林类大学生村官。此外,由于乡村两级组织成员年龄偏大、思维禁锢、文字功底较差,又不懂电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组织运作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广大文科类大学生村官也颇受乡村干部的欢迎。

根据笔者的了解,全国多数地区针对大学生村官的选聘政策中并没有专业限制,以至于很大一部分理工科学生也进入了大学生村官队伍。这部分人既不能掌握广大农民迫切需求的农业技术,也不具备乡村两级组织运作所要求的基本文字功底和相关知识。对于纷繁复杂的农村工作,不排除有部分人能够披荆斩棘,取得成功,但多数理工科大学生村官则表现出一脸茫然,最终的结果是,三年的农村工作中,他们并没有为农民做多少实事,同时几乎丧失了自己的“看家本

领”。

后期培养效果不佳

国家出台的《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规定,“要把大学生村官纳入整个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制度”,并要求“乡镇党委要为每个大学生村官确定1名乡镇干部和1名村干部,进行结对联系帮带,面对面进行帮助指导”。因此,在大学生村官招聘之后,各地都会专门抽出时间对其进行岗前和岗中培训,也会为大学生村官专门配备帮带人或专门组织大学生村官到部分明星村取经。然而根据笔者的了解,不少地方的后期培养效果较差,培训内容都是空话套话,与农村工作的实际需求严重脱离。广大村官更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发点是不容臵疑的,然而由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软肋”,其在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偏差,并没有达到主管部门的预期效果。希望决策部门能够真正深入到大学生村官之中去,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切不能被一些新闻媒体的报道所蒙蔽,只有这样,才能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大学生村官政策

村官政策(以甘肃省为例)2013年全省选聘1800名大学生村官到贫困村工作,主要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和村级团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其中,选聘114名大学生村官到......

大学生村官政策

当代大学生村官政策之我见外国语学院应英073班 黎华一、背景链接自从1995年江苏省丰县的“雏鹰工程”以后,1998年安徽凤阳首先引入大学生村官以来,海南、浙江、河北、河南等省......

大学生村官待遇政策

2015年大学生村官待遇政策选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不是公务员,而是带有志愿者性质的工作者。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应聘到村任职,中组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八项激励和保......

大学生村官政策文件

大学生村官政策文件(一)关于印发《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 组通字[2008] 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政府教育、财政、人事、劳动和社会......

大学生村官、报考条件政策

洛阳市2008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选聘公告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 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缺陷.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缺陷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大学生村官政策 村官 大学生 缺陷 大学生村官政策 村官 大学生 缺陷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