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思考_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思考

刘述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需要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共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而农村文化落后或称农村文化贫困是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难题。因此,当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速农村文化脱贫,应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一、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文化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文化的发展影响着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文化的支撑和参与。

1、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没有生产发展,没有农民生活的改善,新农村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农村生产发展的根本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人又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高素质的劳动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发展农村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广大农民群众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要靠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及其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可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在广大农村,一些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还滞后于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一些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滞后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一些农民群众的行为方式还滞后于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要求等等。这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相悖的,与新农村建设是格格不入的。农村文化建设担负着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激发农民在经济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

展。

2、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的推行剂。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乡风文明反映广大农村群众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劳动形式、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文明状况。建设文明的乡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净化农村的社会风气,营造文明的生活环境,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可以激发人们的精神力量,强化农村的发展动力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协调农村社会关系,推动农村社会建设。文明的乡风既是农村文化的重要体现,又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直接成果。村容整洁不仅反映农村的外在形象,也反映农村的文明程度,是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反映。我们很难想象,在破旧的房舍、零乱的村落里,在人畜共处、垃圾成堆的地方,在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处所,人们有着怎样的现代文明?整洁的村容村貌也是农村文明的象征。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农村文化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将无法推行。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情况

勿庸置疑,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先进的农村文化对新农村建设起促进作用,落后的农村文化则会阻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矛盾已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农村文化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新农村建设。农村文化贫困就是指农村文化落后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显然,农村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瓶颈”,农村文化贫困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传统文化和习惯思维根深蒂固。中国社会有着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历史,农村是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地域。传统小农经济土壤上孕育的传统文化和形成的思维习惯,使长期生活在闭塞、落后的农村的广大农民有着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表现出消极无为、听天由命的人生观;安贫乐道、得过且过的生活观;自给自足、重农轻商的经济观;懒散怠惰、好逸恶劳的劳动观;不求更好、只求温饱的消费观;老守田园、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多子多褔、重男轻女的生育观等。由于传统文化和习惯思维在人们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使得广大农民市场意识缺乏,创新观念淡漠,冒险精神不强,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这种传统文化与习惯思维的影响越深远,表现也越突出。

2、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严重缺失。我县农村文化设施严重落后于城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一些乡镇的文化设施大多建于90年代,不仅设施陈旧简陋,而且多年没有得到维修改善,多数早已人去楼空。村一级的文化设施数量更少甚至没有,农民难以正常地开展文化活动,现今,不仅农村的群众性体育、文艺活动少得可怜,就连农村传统春节喜闻乐见的“舞龙灯”等活动也日渐衰落。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普遍存在,“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成了许多农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农村成了被文化遗忘的角落,文化不仅冷落了农村,也冷落了农民。近年来,我县开展的文化下乡、送电影下乡活动,虽然对活跃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繁荣农村文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毕竟只是“蜻蜓点水”,根本满足不了农民对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严重缺失的现状。

3、低俗文化和迷信文化日趋盛行。农村文化阵地不为先进的、健康的、高尚的文化所占领,便会被落后的、腐朽的、低俗的文化所侵占。近年来,农村文化低俗化、迷信化倾向开始抬头,主要表现在:迷信活动盛行,许多农户家里一改过去张挂领袖像的习惯,庭堂上普遍供奉着“如来佛”、“财神爷”、“观音

菩萨”等神像;“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和邪恶势力沉渣泛起,打牌赌博成为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

三、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如前所述,当前,农村文化贫困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那么,改变农村文化落后的现状,摆脱农村文化贫困,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此,我们要找准切入点,把握根本点,抓住着力点,摆正落脚点,扎实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1、提高认识,强化文化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它不仅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还要满足他们日益强烈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许多我们对文化的地位、作用以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等缺乏应有的认识,对农村文化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农村各项工作中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农村文化建设被忽视了,农村出现了精神饥荒,文化贫困。目前在农村文化建设上仍然存在这样的观念:一是“先后论”,认为应先发展经济后发展文化;二是“让道论”,认为文化建设要为经济建设让道;三是“自然论”,认为文化建设见效慢,抓与不抓一个样,文化发展应顺其自然。这些观念不改变,农村文化建设就难以摆上应有的位置,农村文化脱贫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纠正认识,转变观念,把农村文化建设提上议事日程,让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民群众解渴、解惑、解压,解难,满足农民群众求知、求富、求美、求乐愿望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农村文化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

2、突出教育,重塑文化主体。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也是农村文化的主体,他们既是农村文化的受益者,也是农村文化的参与者。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

需要,同时,也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文化脱贫的根本要求。只有作为农村文化主体的广大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文化贫困的现状。为此,我们要把改革和发展农民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在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努力推进农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一要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多渠道并存的农民教育投入体系;二要调整农民教育结构,形成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共同发展的教育 体制;三要坚持“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完善以农民教育为主体的多元化的教育格局;四要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农民教育网络等等。通过改革和发展农民教育,为农民教育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使农民教育形成一种风尚,成为一种自觉。这样,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就有了希望,农村文化建设就会焕发勃勃生机,农村文化脱贫将指日可待。

3、夯实基础,健全文化载体。文化载体即电视、广播、图书馆、文化站等基础文化设施,是农民开展文化活动的阵地,为农民提供文化活动的平台。文化要发展,基础要先行。没有基础,没有阵地,没有平台,文化的发展就没有物质载体,文化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成为广大农民可望不可及的东西。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文化脱贫,必须着力夯实基础,建立健全各种文化载体。为此,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强化阵地意识,扩大阵地范围,下功夫建设好农村广播电视网、村镇文化站、图书室、阅报栏、电影放映点以及农民夜校、乡镇党校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做到每个村镇都有图书室、文化站(室),都能听到广播、看到电视,逐步形成覆盖农村各个层面的阵地网络,用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决不给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以可乘之机。

4、丰富活动,创新文化形式。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民对现有生活方式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他们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开始追求寓教育、文

化、娱乐为一体的多样化的文化。农村文化建设必须适应这一要求,丰富文化活动,创新文化形式,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农村文化脱贫的落脚点。为此,我们要以文艺演出、体育竞技等多种形式,组织一些层次高雅、内容通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要扩大覆盖面,增加频率,丰富内容。总之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把广大村民从牌桌上引导到书桌上来,从消极颓废的文化活动中引导到积极的、健康的文化生活中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品位,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无限生机和活力。

(桂东县沙田镇人民政府)

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分析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党提高执政能力的一项要务。这是一种符合潮流的全新执政理念,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

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抓住关键环节改革支农方式 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莱州市财政局盛京斌杜镇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

图书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图书室阅览读后感——图书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姓名: 单位:乡村图书室作为最贴近农民而传播科普文化、社会历史和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最几层文化传播点,旨在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

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信息是当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和条件,是各级政府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准确、及时、全面地向各级各部门提供信息,是信息工作人员的......

旅游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文档

旅游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农业与旅游齐飞 强镇与富民同步一、基本情况光雾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川陕交界处,处于川陕渝旅游金三角中心,幅员面积830平方公里,其核心景......

《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思考.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思考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建设 新农村 作用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建设 新农村 作用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