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掘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_煤矿喷浆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采掘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煤矿喷浆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采掘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我国煤矿资源丰富,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煤矿工业呈多层次发展,煤炭企业按所有制分为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但我国煤矿安全状况发展很不平衡,国有重点煤矿安全状况良好,国有地方煤矿较差,乡镇煤矿最差。虽然近几年来煤矿安全状况形势好转,但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百万吨死亡率较高,重大灾害事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
(1)我国煤矿的自然开采条件复杂,井工开采的矿井多,自然灾害重。
(2)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薄弱。
(3)受利益驱动,矿井超能力生产。
(4)机械化水平很不平衡,生产技术落后的矿井数量多,井下人员密度大,接
触事故风险的人数多。
(5)安全管理水平落后,措施落实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
因此,我国煤矿安全工作任务仍然很艰巨,仍需不懈地努力。下面就高瓦斯突出矿井并结合“十三条红线”对采掘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总结。
一、瓦斯防治管理措施
为防止发生重大瓦斯事故,必须强化矿井瓦斯防治管理,为此,特制定瓦斯防止管理制度。
(一)瓦斯检查与管理
1、瓦检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2、瓦检员所带仪器必须完好,精度符合要求。
3、瓦检员必须按矿技术负责人编制的巡回检查计划图表检查,检查地点、次数、路线、时间符合规定。
4、下列地点必须设点挂牌检查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
5、瓦检员在日常检查瓦斯和CO2必须使用光学瓦斯检测仪,不准用便携式瓦检器进行检测,就瓦斯和CO2检测次数、周期必须符合规定:
6、瓦斯检查不得发生空班、漏检、少检、假检,做到井下记录牌、检查手册、瓦斯台帐“三对口”,瓦检员必须执行井下现场交接班。
7、瓦检员发现瓦斯超限、积聚必须按《规程》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严禁瓦斯超限作业,严禁瓦斯积聚。停电停风区域必须先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并向矿领导和技术负责人汇报。
8、任何人不得进入瓦斯浓度大于3%,其它有害气体超过《规程》规定的地点,否则,必须采取专门措施。
9、井下放炮地点,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10、通风瓦斯日报每日矿长、技术负责人必须审阅签字。
11、井下瓦斯排放必须制定专门措施并严格执行。
二﹑防治水灾安全措施
1.地下水探放
(1)矿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水文地质工作是井下水害防治的基
础,应查明地下水源及其水力联系。
(2)超前探放水。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探明水源后制定措施防水。
2.矿井水的隔离与堵截在探查到水源后,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放水,或者能放水但不合理,需采取隔离水源和堵截水流的防水措施。
(1)隔离水源。隔离水源的措施可分为留设隔离煤(岩)柱防水和建立隔水帷幕带防水两类方法。
(2)矿井突水堵截。为预防采掘过程中突然涌水而造成波及全矿的淹井事故,通常在巷道一定的位置设置防水闸门和防水墙。
三 防治火灾安全措施
矿井火灾防治重点是井上下明火引燃的火灾,但也不能排除煤层自燃发火,为此,特制定火灾防治制度。
1、定期对地面建筑物、库房等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要及时整改。
2、地面主要机房、库房等必须设置灭火器材,井口必须有消防沙池,并堆放足量黄沙,井下各机电硐室、主要巷道及电气设备集中的地段必须设置消防灭火器材和足量黄沙。
3、机电设备严禁超负荷运转,井下使用不阻燃电缆。
4、井下电焊、气焊等必须制定专门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矿长(生产矿长)批准后方可实施,井下使用过的纸、棉、废油脂等易燃物必须装入铁桶内盖严后带回地面。
5、加强井口检身工作,杜绝穿化纤衣服和携带火种入井,主平硐硐口和风机房附近20m不得有明火或用火取暖。
6、加强放炮管理,杜绝放炮火源。
7、为防止煤层发火,对采空区不用的老巷要及时封闭,每月对采空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测温度CH4和CO2浓度,密切注视是否有发火预兆。
8、井下防尘洒水管道兼作消防管道,一旦发生火灾可利用其灭火
四、采掘工作面电器设备安全管理
一)瓦斯监控系统的管理
1、系统地面中心站必须安装在干燥、通风、防尘、防雷电的专门的操作间内,操作间不得堆放杂物和作人行道,应随时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2、地面中心站电脑主机必须经过培训合格人员进行管理和操作,持证上岗,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操作,不得改动电脑上的驱动程序文件,不得将电脑挪作它用,更不得将电脑交给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操作。
3、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必须适时监控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和被监控设备的通、断电状态及运行情况,并作好运行日志记录。
4、必须保持电缆完好,插头接插可靠,系统24小时连续运行,不准随意关停监控系统,若系统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必须在出现故障后30分钟内报县煤
管局备案,并及时通知服务站排除,并作好记录,不得自行拆除设备。
5、指定专人对系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查和维护记录,防止甲烷传感器的气窗、负压传感器气管发生堵塞,通信电缆接头牢固可靠,风速传感器方向不正确,开停传感器出现松动等现象。从而保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出现误 差,同时 应按照瓦斯管理的有关规定,将瓦检员检查出的结果与甲烷传感器监测的数据当班及时对照,当二者数据差值超过0.1%时,必须查明原因,以所读数大者为依据,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和调校。
8、系统中心站必须坚持操作人员24小时值班监控,不得脱岗。当井下瓦斯浓度超限,开停传感器监控的设备停止运传,主要风门开启时,必须报告生产矿长和技术负责人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备查。
9、操作人员必须于每天午夜零点编制当天的瓦斯监测日报表,一式三份,次日上午报矿长(生产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阅签字。
五、顶板管理安全措施
(一)顶板管理措施及要求:
1、严格执行有关文件精神,提高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规范现场管理,提高采掘安全可靠性。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采掘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3、加强采掘工作面巷道管理,始终保持巷道完好。凡发现巷道出现顶部绞架不接顶、背设不实的一定要追究责任,并做出相应的处罚。
5、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超前支护、工作面煤壁区、放顶区以及放顶、采煤等工序是工作面顶板事故多发区,要加强日常管理。
6、加强掘进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确保掘进巷道的工程质量,正确使用前探梁、防倒棚装置,严防掘进工作面发生冒顶。
7、掘进工作面贯通、施工大断面峒室、过老巷、老空、过断层及大断面巷道扩刷等必须有专项措施,并坚持矿、队干跟班。
8、坚持推广应用先进的技术成果经验,科学管理顶板
(二)、掘进迎头临时支护
1、掘进作业规程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对使用的临时支护的方式、操作程序、技术要求等进行规定。
2、采用的临时支护方式要由矿生产科认可。
3、巷道顶部锚杆施工时应由外向里逐个逐排进行,不得在所有的锚杆眼施工完后再安装锚杆。
4、采用架棚支护时,应对巷道迎头至少10m的架棚进行整体加固。加固装置必须是刚性材料,并能适应棚距的变化。
六、综合防尘措施
根据我国矿山几十年来积累的丰富的防尘经验,大体上将综合防尘措施分为通风除尘 湿式作业 密闭抽尘 净化风流 个体防护及一些特殊的除尘 降尘措施。
(一)、通风除尘
通风除尘是指通过风流的流动将井下作业点的悬浮矿尘带出,降低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因此搞好矿井通风工作能有效地稀释和及时排除矿尘。
(二)、湿式作业
湿式作业是利用水或其他液体,使之与尘粒相接触而捕集粉尘的方法,它是矿井综合防尘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具有所需设备简单、使用方便、费用较低和排尘效果较好等优点。
(三)、净化风流
净化风流是使井巷中含尘的空气通过一定的设施或设备,将矿尘捕获的技术措施。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水幕和湿式除尘装置。
(四)、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是指通过佩戴各种防护面具以减少吸入人体粉尘的最后一道防尘措施。
七、小结
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写,其目的是消除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不能流于形式,必须贯彻落实,为煤矿提供了安全技术措施宣贯记录的维护,使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有据可查。
采掘工作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编-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981更新时间:2009-10-16-采掘工作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采掘 工作面爆破作业安全措施严格执行“一炮三检......
采掘工作面施工抽采、地质钻孔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单位: 通 防 部 编 制 人:施工单位: 防 突 队 编制时间:2012年 3月15日1 采掘工作面施工抽采、地质钻孔安全技术措施会审主持人:......
采掘工作面安全监控系统拆除安全技术措施(一)拆除地点及原因说明拆除安全监控装置的地点、生产单位及原因。(二)需拆除的安全监控装置说明需要拆除的的安全监控装置的型号、......
赵家梁煤矿防治煤层自然发火和矿井采掘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二O一一年一月一日 审批栏矿长:生产矿长: 总工:机电矿长: 安全矿长: 生产技术部: 编制:1 会审意见:赵家梁煤矿防治煤......
目 录一、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 ........................................................................11、工作面概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