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竞争对电信业影响_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
浅析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竞争对电信业影响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
浅析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竞争对电信业影响
强骏
【摘要】:我国电信行业自从重组后特别是在移动通信领域逐渐形成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双寡头竞争,两大企业的无序竞争给电信行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企业的利益与企业社会责任两方面关系要处理好才能让电信行业的整个市场做大,达到多赢的局面。
【关键词】:电信行业有序竞争企业社会责任
自从苹果公司推出iPhone手机以后,其时尚的设计理念、超强的应用程序、灵活的扩展功能、极佳的用户体验受到了全球手机用户的追捧。自从去年中国联通联手苹果将iphone引进中国大陆以来,iphone热一时兴起。作为国内第一大移动运营商的中国移动似乎被置于这场大潮之外了。iphone的用户大多是高端用户,事实上中国移动绝不会把这么大的一块蛋糕拱手让给中国联通。近日,这场iphone大战因为中国移动的一系列关于iphone的动作而更加升级。
其实,经过多年的电信拆分重组,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中国电信业绝大多数的细分市场上都是双寡头(或准多寡头)型垄断的市场结构, 是一种不完全的竞争市场。近几年整个电信市场格局基本保持为移动市场上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双寡头垄断,固网市场上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双寡头垄断竞争。各运营商为扩大市场份额, 采用了各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造成市场混乱、资源浪费、服务不到位、市场绩效恶化, 增量不增收现象越来越突出。这种无序竞争对电信行业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
第一, 竞争各方均采用简单的价格战术, 一方降价, 另一方也跟着降低, 形成了反复拉锯式的降价战。在降价战中, 各方为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不仅使得降价频度变大变快, 同时也把收入和利润降低了, 结果是两败俱伤, 一方面使企业难以做到稳定和可持续地发展, 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企业的价值。
第二, 由于企业过分关注瓜分市场, 必然忽略客户服务这一中心工作, 致使企业用于改善服务水平以及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业务的能力降低了。结果, 客户享受不到高质量的服务, 稍有风吹草动便会离网换卡;另一方面, 电信企业不能全面掌握客户心理, 就很难推出个性化的服务, 从而陷入发展瓶颈。
第三, 各方恶性竞争、变相降价的手法之一便是不断推出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套餐服务。不但用户搞不懂, 很多时候电信企业一线营业人员也搞不清楚, 一方面造成资费管理混乱, 增加了计费误差和计费系统的故障风险;另一方面, 因客户对资费收取不满, 造成了大量的用户投诉, 企业形象也得以下降。
第四, 频繁降价和各种入网优惠使用户增加了投机心理, 影响了用户的正常消费。一些低端用户往往利用入网优惠频频换卡, 造成电信资源的浪费。
在这次iphone的争夺战中,数据显示,中国联通iphone合约用户数已经超过100万,其中四分之三用户是通信巨头中国移动的客户①。而35%-38%的双网双号用户表示,在半年内会继续使用两家运营商的网络,此举可能是为了避免浪费预存话费②。苹果已经让中国移动展开了一系列的反击策略。从11月开始,中国移动开始为iPhone4用户提供免费的剪卡服务,并且在10086客服热线设置了专门的“iPhone专席”,抢夺iPhone用户的态势明显。有移动市场部的人士表示,联通目前的增长态势说明终端对用户的吸引力太大了。此外,中国移动山东
济南分公司本月针对其网内全球通用户开展了一项“存话费送iPhone手机”活动,并推出了三种型号iPhone的共三档 “移动版iPhone资费套餐”。对此中国联通副总经理李刚强调“只有中国联通才是合法销售iPhone4的运营商。”因为只有中国联通拥有与苹果公司正式签订的iPhone4授权协议,并且中国联通与苹果公司共同使iPhone4获得了商务部的进口许可证。11月29日中国联通公布了新的 《中国联通客户3GiPhone合约计划业务协议》宣布从12月1日起,所有新入网的联通iPhone用户,必须绑定使用所购买的通信服务、USIM卡、用户号码以及iPhone终端,即机卡不分离使用,否则中国联通将有权取消对用户的优惠政策(优惠购机资费套餐),并有权对用户号码作停机处理、对iPhone终端进行锁定。
“这次联通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会遏制套利行为,但对移动来说没什么影响。另一方面,它对联通自己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王煜全(Frost&Sullivan总裁)说③。王煜全认为,一方面,此事的起因在于联通自己当初制定政策时有漏洞,用户的机卡拆包行为并不违规。事后再出台政策限制用户行为,会受到部分用户的反对。“这就好比某个电视企业卖出电视给用户后,突然发布公告称,如果用户不收看某个频道,将锁死用户电视一样。”另一方面,许多原本只是想买一个iphone手机而不愿意使用联通号码的用户可能转投其他渠道,其结果是造成苹果直营渠道的增长。这种情况如果导致用户从联通渠道流失,也有可能促成苹果与移动的合作,毕竟苹果与联通的合作并未承诺排他性。而这一点正是移动极其渴望的。
市场经济离不开竞争, 同样中国电信市场也离不开竞争, 但更离不开合作, 不讲规则的竞争只能抑制市场的良性发展。在电信市场上, 公司肯定有大有小, 每个公司所占的份额不一样也是正常的, 企业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 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如果每个运营商都为了一己私利, 不惜以阻挠互联互通来抑制对方发展, 不仅各个运营商的业务将孤立发展, 市场蛋糕永远做不大, 而且还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有序竞争是中国电信市场不断健康发展的前提, 只有政府对电信业制定更加清晰的产业政策和规则,行业内的企业树立有序竞争新理念, 才能使整个电信行业形成互利、互惠、互动的和谐发展新局面。中国联通的这种做法某种程度上是不尊重用户的表现,让用户感到一种被钳制的感觉,这对中国联通本身没有好处,甚至,导致用户对整个3G市场感到失望。
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种种做法都是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途径,这本来无可厚非也是整个电信行业的现状。但是竞争规则缺失造成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能驱动恶性膨胀,而否定了电信业作为基础性、先导性行业的重要社会责任。
首先,运营商只关注利润增长,企业发展从“服务”到“赚钱”的转变,使为公众提供普遍服务的电信业发展基础被削弱。这从目前电信用户的投诉就可以直接体现,现在公众已经站在运营商的对立面上,大部分投诉都集中在资费不透明或者无故扣钱等问题。显示的在用户心里,运营商就是想方设法骗其花钱的“黑心企业”。
其次,电信业是规模经营和竞争为主要特征的行业,企业过分关注利润,结果就是垄断思维横行。狂热追求市场规模和占有率,助长了不惜成本打价格战消费竞争对手的垄断思维,尤其已经处于绝对优势的主导运营商必然不惜成本打击对手,直至实现毫无竞争者的绝对垄断。到那时,所有恶性竞争的成本只会转嫁到用户身上。
电信用户与运营商对立,是企业冰冷的利润导向的产物,也是电信业30多年发展改革的悲哀。电信运营商作为大型国企,本身的社会责任不是喊喊口号就完成了,而是实实在在为用户的真诚服务和关心。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的繁荣都证明,运营商实实在在为用户着想甚至自掏成本为用户做实事,最终为自身创造高速增长的市场空间。电信业需要有远见的发展。
【注释】 ①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
②梁盛-中国广播网-《中国联通四分之三iphone用户此前是中国
移动客户》2010-11-27 21:43:41
③深圳新闻网-《iphone触发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暗战升级》
2010-11-29 17:24
【参考资料】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何志毅-经济管理出版社《有序竞争营造和谐电信市场》-许军,范鹏飞-南京邮电大
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于我国电信行业有效竞争的探讨》-张勇,周违,徐林-
《中国商界》2009 年10 月总第184 期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垄断竞争关系及特点文法学院广告101班薛业建23号中国移动语言中国联通的竞争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之间的竞争不同,这是因为从网络规模上看,中国移动比中......
中国移动VS中国联通:营销竞争之道小组成员:0907020068 曾祥威 0902020112 周柏棠 0907020005 陈晓芳 0904020041 林圣杰 0904020035 梁家乐 0905020033 刘旭枫 0901010005 陈......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SWOT(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该怎么分析呢? 中国移动 S 1、客户群优势2、成本优势3、资产优势4、员工优势5、品牌优势6、经验和能力优势 7、民族技术o1、FMC2......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号码网段大全2010-11-08 20:04中国移动134,135,136,137,138,139,150,151,152,154,157,158,159 187, 188(TD-SCDMA), 147 中国联通130,131,132,155,156 185......
主题:关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调查问卷 目的:了解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校园市场的认知度 所在城市: 性别: 年龄段: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 专业:计算机——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