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思考_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张绍成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作者:张绍成小城镇是以聚集人口、商品、文化、信息、科技、教育、金融和服务为特征的地域系统。小城镇位于农村之首、城县之尾,与农村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又与大中城县关系密切,是大中城县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后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县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是新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加快小城镇建设,走符合新宁实际的城镇化道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一、发展小城镇、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意义
新宁作为地处湘西南山区的新兴旅游县城,产业结构单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典型,扶贫任务艰巨,加速推进城镇化,既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历史阶段,也是解决目前以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问题的关键。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实现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把城镇化与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城乡共荣、协调发展。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成为我县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1、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像新宁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新宁县是省级贫困县,有近70%的人口在农村,有近10万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贫困山区的自然条件恶劣,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很有限,种植业增长的空间也很有限。要使农民致富,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城镇化,实现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减少农民的数量,提高人均生产率。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收入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价值也大大提高,收入相应增长。而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又极为有限。因此,实现大规模农村人口转移只有发展小城镇,实现城镇化,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人口、经济要素的合理分布和自由流动,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富裕,除此别无出路。
2、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加快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从理论上说,城镇化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专业化的结果。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过程的两个侧面。工业化需要聚集状态,只有人类活动集中才会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才会形成聚集效应。因此,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离开了城镇化,工业化的效率就会降低;离开了工业化,城镇化就无的放矢,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县乡镇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通过发展小城镇,使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充分发挥小城镇作为农村交通中心、信息中心、技术中心和人才中心的作用,为乡镇工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技术和人才条件;通过发挥小城镇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带动农业产业化。
3、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新宁作为新兴的旅游城市,是世界丹霞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提名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光荣而又艰巨。我县山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在全县40多万农村人口中,有当家地仅30余万亩,由于居住分散,自然灾害频发,种植业的30%望天收。只有通过城镇化,减少农民数量,在总量上相应减少现有耕地承载人口数量,转变农民的谋生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向城镇聚集,给大自然以休养生息的机会,最终才能解决土壤退化、水土流失、森林覆盖率降低等生态环境问题。
二、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新宁县的城镇有了较快发展。截止目前,建制镇由1990年的2个发展到9个,其中城镇居民万人以上的2个,城镇总人口18.5万人,短短20年城镇化率由11.1%提高到28.5%。城镇的空间布局主要沿交通干线 S218展开,城镇职能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政治职能或低水平商贸职能为主的状况,形成了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各种类型结构。纵观新宁城镇化进程,有两个特点:一是新宁城区(金石镇)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因旅游产业的聚集效应使县城人口增长较快,县城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二是乡村城镇化即小城镇的发展相对缓慢。建制镇的发展由于在乡镇合并以前受行政管理区划的限制,区域内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表现为松散型,区域城镇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乡镇合并后,城镇建设步入协调发展的轨道。由于新宁县农村人口较为稀疏,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有限,这就决定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压力适中,同时农村经济非常落后,因此,在农村地区形成小城镇的内、外动力较弱,导致小城镇发展滞后。
新宁小城镇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规划问题。规划不科学,执行缺乏严肃性。城镇建设缺乏特色,风格雷同;二是融资问题。目前,城镇化仍然是一种政府行为,尚未面向市场,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因此,城镇建设资金来源贫乏,投资渠道单一,投入严重不足;三是制度障碍。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延缓了农民离土离乡的步伐,不利于调动农民进镇务工经商的积极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使农民进镇缺乏“安全感”,增加了城镇化成本;四是政策问题。各地出台了鼓励农民进镇务工经商的系列优惠政策,但落实不力,农民在市场准入、税费征收、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不到优惠待遇,甚至有的地方农民进镇享受不到城镇居民的待遇。这些问题极待我们解决!
三、加快我县小城镇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我县小城镇建设要立足县情,既要增加城镇的数量,但更应注意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不能搞“一刀切”。要科学规划,完善体系,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梯度推进,全面增强城镇的综合实力、聚集能力和经济辐射功能,逐步形成以重点城镇为支撑、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要把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归缩点,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带动作用,使小城镇成为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支点。按照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思路,加快我县小城镇建设应采取以下对策:
1、变官位设镇为按经济规模设镇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就经济规模而言,一些原来默默无闻的沿海乡镇已远远超过了中西部不少地级市,其城镇发展的规模和格局,也远远超过了中西部的不少市和县。就新宁而言,城镇化进程起步晚,即使是县城,与沿海一些乡级小镇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质量上的差别都很大,思想观念上的差距、经营理念上的差距就更大了,尽管国家还沿用按行政级别设县设乡(镇)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但打破这一传统的桎梏,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我县应遵循城镇化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自然历史过程这样一条客观规律,按经济规模来安排城镇资源的分配,收紧拳头,突出重点,把握规律,有选择、有特色地走自己的城镇化之路。否则,我们的城镇化进程必然会受到不可估量的影响。
2、变人为构镇为产业兴镇
城镇发展必须以经济产业作为依托。我县多数小城镇近些年来之所以出现布局混乱、交通阻塞、城镇服务功能不配套等问题,甚至是没有经济内涵的“空壳镇”,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和产业发展的角度去规划和架构小城镇,小城镇缺乏主导产业支撑。一个城镇可以构筑多种产业功能,但从城镇特点来看只能突出一两项主功能,形成一两项优势产业,而不是面面俱到。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新兴的城镇,如温州、绵阳、诸城等等都是以特色产业立县。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依据各自的优势,推准主攻方向,大力培植工业主导产业,走依靠产业支撑辐射功能的路子。我县小城镇应当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发展山区资源加工工业,培育城镇支柱产业,增加城镇经济实力,从而增强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功能。
3、变全能镇为特色镇
我县小城镇建设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片面追求“小而全”,使小城镇特色不突出。我县城镇化应该走“小而特”的路子,不同的小城镇必须打造不同的特点,或以产业特、或以文化风情特、或以区位特,突出特色,形成比较优势,实施差别化竞争战略,以鲜活的城镇特色,形成“名镇效应”,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小城镇的竞争力,反过来又推动城镇规模的扩张。结合新宁产业与资源特点,可以着力发展以下几类具有特色的小城镇:一是建设工业主导型小城镇(如高桥、金石等)。把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区域市场、资源特点,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引导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建设小型工业园区,把乡镇工业塑造成为带动小城镇建设的主体力量。二是建设旅游服务型小城镇(如崀山、水庙)。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要搞好景区生态环境建设,完善服务设施,全面提高崀山风景名胜区的硬件设施水平和服务接待水平。三是建设流通商贸型小城镇(如回龙、万塘等)。边贸口子镇要在突出抓好市场等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便捷的服务、最宽松的经营环境,吸引周边的武冈、邵阳、东安、广西资源客商前来经商兴业。四是建设特色产业型小城镇(如麻林、黄金等)。要依托药材、楠竹、木材等山区资源,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加工、包装、销售业,逐步形成集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全旗经济发展——在全旗小城镇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2008年9月)同志们: 这次小城镇建设现场会,是旗委、政府就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召开......
浅谈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12行政管理 卢建武 国家在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道路的战略目标中,小城镇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黄吉哲小城镇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城市建设的补充,是地方乡镇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新形势下,小城镇......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思考小城镇是以聚集人口、商品、文化、信息、科技、教育、金融和服务为特征的地域系统。小城镇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与农村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
摘要:党的十六大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强调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我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们要深刻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