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原理与应用 选择题_gps原理与应用复习题
GPS原理与应用 选择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gps原理与应用复习题”。
1.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C)坐标系。A、地心坐标系 B、球面坐标系 C、参心坐标系 D、天球坐标系
2.我国在1978年以后建立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是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的推荐值,其长半径和扁率分别为(A)。A、a=6378140、α=1/298.257 B、a=6378245、α=1/298.3 C、a=6378145、α=1/298.357 D、a=6377245、α=1/298.0 3.我国西起东经72°,东至东经135°,共跨有(D)个时区,我国采用东8区的区时作为统一的标准时间。称作北京时间。A、2 B、3 C、4 D、5 4.双频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L1和 L2信号,利用双频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C)对观测量的影响,所以定位精度较高,基线长度不受限制,所以作业效率较高。
A、对流层折射 B、多路径误差 C、电离层折射 D、相对论效应 5.GPS卫星信号取无线电波中L波段的两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作为载波,在载波L2上调制有(A)。
A、P码和数据码 B、C/A码、P码和数据码C、C/A和数据码 D、C/A码、P码 6.在定位工作中,可能由于卫星信号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积计数,这种现象叫(A)。A、整周跳变 B、相对论效应 C、地球潮汐 D、负荷潮
7.我国自行建立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它由(B)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A、两颗工作卫星 B、两颗工作卫星和一颗备份星 C、三颗工作卫星 D、三颗工作卫星和一颗备份星 8.卫星钟采用的是GPS 时,它是由主控站按照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的(D)进行调整的。在1980年1月6日零时对准,不随闰秒增加。
A、世界时(UT0)B、世界时(UT1)C、世界时(UT2)D、协调世界时(UTC)9.在进行GPS—RTK实时动态定位时,需要计算在开阔地带流动站工作的最远距离,已知TRIMMRKⅡ(UHF)数据链无线电发射机天线的高度为9m,流动站天线的高度为2m,则流动站工作的最远距离为(A)。
A、18.72m B、16.72m C、18.61m D、16.61m 10.基准站GPS接收机与TRIMMRKⅡ(UHF)数据链无线电发射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波特率为(D)。
A、4800 B、9600 C、19200 D、38400 1.()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空间技术的新时代。
1961 1957
1972
1947 2.美国海军导航卫星系统是美国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由于该系统卫星轨道都通过地球极点,故也称()卫星系统。
子GPSGLONASS
NAVSAT 1
3.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及3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个相对与赤道的倾角为55°的近似圆形轨道上。36
4..GPS工作卫星的主体呈圆柱形,整体在轨重量为843.68㎏,它的设计寿命为()年,事实上均能超过该设计寿命而正常工作。
10157.59 5..GPS定位是一种被动定位,必须建立高稳定的频率标准。因此每颗卫星上都必须安装高精确度的时钟。当有1×10-9s的时间误差时,将引起()㎝的距离误差。
1003080
6..GPS定位的实质就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交会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
后方前方侧方
方向线
7..当地球自转360°时,卫星绕地球运行两圈,环绕地球运行一圈的时间为11小时58分。卫星在天空中的可见时间约为()。
7小时8小时
5小时
6小时
8.在卫星大地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是()。
地心坐标系参心坐标系
9.现在,我国使用的大地坐标系除1954年北京坐标系外还使用()坐标系。
WGS-841980年国家大地
10.我国大地坐标系的原点设在()。
山东省青岛市
陕西省泾阳县
11..我国采用()区的区时作为统一的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东8东9 12..计量原子时的时钟称为原子钟,常用的有铯原子钟、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三种,国际上是以()原子钟为基准的。
铯铷
13.协调世界时的秒长采用()的秒长,时刻采用世界时的时刻。所以严格地讲,这不是一种时间系统,而是一种使用方法。
历书时原子时
14..卫星钟采用的是 GPS时,它是由主控站按照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的协调世界时(UTC)进行调整的。在()年1月6日零时对准,不随闰秒增加。
19801985 15..1884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会议决定采用一种分区统一时刻,把全球按经度划分为()个时区,每个时区的经度差为15。
24 16..当GPS定位确定了测站点的大地高H后,可按h=H-N求出该点的正高h,式中N为该点的WGS-84大地水准面()。
差距偏差
17.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测部分由一个主控站,()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组成。
三 四
18..GPS卫星定位是以()定位原理进行工作的,GPS卫星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向用户发送用户所需要的信号和电文。
主动 被动
19.在对卫星所有作用力中,()的引力是最重要的。若将引力视为1,则其它
-5作用力均小于10。
地球重力场 日月引力
20..确定卫星运动的椭圆轨道至少需要两个参数,一个是轨道椭圆的长半径、一个是()。
扁率 偏心率
21..GPS定位是依据GPS卫星的()位置为起算基准的。
已知瞬时 已知轨迹
22..开普勒第二定率表明,卫星的地心向径在相同的时间内所扫过的()相同。
弧长 面积
23..GPS的导航电文主要包括卫星星历、时钟改正、电离层延时改正、工作状态和C/A码信息。所以导航电文又称为数据码,即()。
P码 D码
24.在GPS单点定位中,至少需要同时观测()颗卫星。5 25..静态相对定位采用的定位方法是()。
伪距法 载波相位测量法
26..利用GPS进行定位有多种方式,如果就用户()所处的状态而言,定位方式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
接收机天线 接收机
27..单点定位就是独立确定待定点在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其定位结果属于()坐标系统。
地方坐标系 WGS-84 28.()法定位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低精度测量及导航的最基本方法。它的优点是速度快、无多值性问题,利用增加观测时间可以提高定位精度,足以满足部分用户的需要。
伪距 载波相位
29.在进行GPS 测量时,观测量中存在着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其中()影响尤其显著。
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
30..在定位工作中,可能由于卫星信号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积计数,这种现象叫()。
整周跳变 信号漂移
31.差分的数据类型有伪距差分、坐标差分和相位差分三类。其中RTK技术采用()。
伪距差分 相位差分
32.GPS卫星星座配置有(D)颗在轨卫星。
A 21 B.12 C.18 D.24 33.UTC是指(C)。
A.协议天球坐标系 B.协议地球坐标系 C.协调世界时 D.国际原子时 34.SA政策是指(D)。
A.紧密定位服务 B.标准定位服务 C.选择可用性 D.反电子欺骗
35.GPS定位中,信号传播过程中引起的误差主要包括大气折射的影响和(A)影响。
A.多路径效应 B.对流层折射 C.电离层折射 D.卫星中差 36.双差观测方程可以消除(D)。
A.整周未知数 B.多路径效应 C.轨道误差 D.接收机钟差 37.C/A码的周期是(A)。
A.1ms B.7天 C.38星期 D.1ns 38.在GPS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B)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A、几何中心 B、相位中心 C、点位中心 D、高斯投影平面中心 39.GPS定位的实质就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数据,采用(A)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
A、空间距离后方交会 B、空间距离前方交会 C、空间角度交会 D、空间直角坐标交会
40.根据GPS定位原理,至少需要接收到(B)颗卫星的信号才能定位。
A、5 B、4 C、3 D、2 41.在以下定位方式中,精度较高的是(C)。
A、绝对定位 B、相对定位 C、载波相位实时差分 D、伪距实时差分 42.GPS技术给测绘界带来了一场革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利用GPS技术,测量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的程度
B、与传统的手工测量手段相比,GPS技术有着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C、GPS技术操作简便,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
D、当前,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资源勘查、地壳运动观测等领域 43.与传统的手工测量手段相比,GPS技术具有的特点是(C)
A测量精度高,操作复杂 B、仪器体积大,不便于携带
C、全天候操作,信息自动接收、存储 D、中间处理环节较多且复杂 44.GPS测量中,在测区中部选择一个基准站安置一台接收设备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另一台接收机依次到各点流动设站,每点观测数分钟。该作业模式是(B)
A、经典静态定位模式 B、快速静态定位 C、准动态定位 D、动态定位 45.GPS卫星信号的基准频率是多少?(B)
A 1.023MHz B 10.23 MHz C 102.3 MHz D 1023 MHz 5
46.周跳产生的原因()
A建筑物或树木等障碍物的遮挡 B、电离层电子活动剧烈 C、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D、卫星信噪比(SNR)太高 47.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削弱GPS定位的精度(D)
A晴天为了不让太阳直射接收机,将测站点置于树荫下进行观测 B.测站设在大型蓄水的水库旁边 C.在SA期间进行GPS导航定位 D.夜晚进行GPS观测
48.地球在绕太阳运行时,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在天球上缓慢地移动,春分点在黄道上随之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A)。
A、岁差 B、黄赤交角 C、黄极 D、黄道 49.GPS目前所采用的坐标系统,是()。B A WGS-72系 B)WGS-84系 C)西安80系 D)北京54系
50.广域差分主要是为了削弱这些误差源,它们分别是大气延时误差、卫星钟误差()。A A 星历误差 B)接收机误差 C)电离层误差 D)系统误差
1.GPS卫星之所以要发射两个频率的信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B。A、消除对流层延迟 B、消除电离层延迟 C、消除多路径误差 D、增加观测值个数
2.组成宽巷观测值(wide lane)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C。
A、消除电离层延迟 B、提高定位精度 C、便于确定整周模糊度 D、检核
3.未经美国政府特许的用户不能用 D来测定从卫星至接收机间的距离。A、C/A码 B、Ll 载波相位观测值 C、载波相位观测值 D、Y码
4.利用广播星历进行单点定位时,所求得的站坐标属于 C。
A、1954北京坐标系 B、1980年西安坐标系 C、WGS-84 D、ITRF
5.在一般的GPS 短基线测量中,应尽量采用 C。
A、单差解 B、三差解 C、双差固定解 D、双差浮点解
1、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部分——GPS接收机。2、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个近似圆形轨道......
《GPS定位原理与应用》练习第五章GPS测量的实施1、GPS测量工作包括哪几个阶段?其总的原则是什么?其技术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什么叫GPS网的基准设计?GPS网的基准包括哪些?3、......
一、填空题1、GPS卫星信号是由三部分组成的。2、GPS卫星信号调制采用法,当信号为“0”时载波的相位,当信号为“1”时载波的相位。3、利用IGS精密星历进行单点定位时,所求得的......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实习报告专 业:12级测绘工程专业班 级:1220502 姓 名:方 明学 号:201220050208 指导教师:吴良才1 目录一、前言.................................................
《gps原理及应用》1、gps定位技术相对于其他定位技术的特点:(1)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2)定位精度高(3)观测时间短(4)提供三维坐标(5)操作简便(6)全天候作业2、简述gps定位系统的构成,并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