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_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上市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摘要】企业内部治理有诸多方式,其中,内部控制是重要方法之一,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成都前锋电子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锋集团)存在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管理层主观披露意识不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则未被有效贯彻落实;对于信息披露方面的监管体系仍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并详细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从而引出切实提升前锋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依据,详细论述相关举措,具体包括企业要摆正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认识;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并进一步健全监管方面的规则。
【关键词】内部控制;部控制信息披露;监管
引言
实践调查显示,诸多上市企业之所以前期发展良好,后期走向衰落甚至破产,与企业内部控制息息相关。上市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内容。随着时代发展,投资者逐渐认识到对于上市企业来说,不止要有出色的经营业绩和可观的未来发展潜力,还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监管体系,唯有如此,企业才值得被投资。一定条件下,如果企业内部控制绩效出现问题必将为企业带来诸多问题,投资者将面临更高的风险,因而,投资者在对上市企业考察过程中,愈加关注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质量。
当财务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便应用而生,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发挥着多种功能,并非只为企业的财务报告决策服务。其包含和协调着多方利益关系。Treadway 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曾指出,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意义重大,其中最重要的是其要为企业利益相关者贡献有价值的信息。
当前,我国上市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仍不健全,此方面的规定仍存在
诸多问题。多数企业内部并不十分重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使其停留在形式上,而得不到很好的落实,致使其数量与质量都达不到理想要求,且这种现象容易造成恶性循环,令企业丧失自愿披露的动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的价值便大打折扣,致使决策者无法以此为基础做出决策判断。基于此,对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做出深入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一、内部控制及信息披露概述
(一)内部控制
Treadway 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曾发布关于内部控制的相关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其中对于内部控制的概念作如下规定,企业内部控制是切实提升运作效率,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程度等方面的有效举措,是由企业内部不同层级的人员共同实施,既包括董事会及其下属的经理人员,又包括普通职工。之后,COSO委员会针对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出台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是企业有效控制风险的重要举措,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经营目标,在此过程中,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要对可能影响企业发展的潜在风险进行发现和确认,并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这是一个企业间不同层次员工一起参与的过程,是企业总体战略及各个部门间开展活动的依据。这个理论是内部控制方面的新发展,表明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开始围绕风险管理而展开。
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深化,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诸多规定,并进一步形成了关于内部控制的较为完善的理论:企业内部控制基于 2
企业专业的管理制度而建立,为能够有效的管理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并将其及时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建立起全面过程控制系统,对于关键点做到有效描述,并通过直观流程来描述企业的各项业务的管理过程。
(二)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制度是一种为确保投资者利益并使得企业能够依法接受外部公众有效监督而设立的制度,是企业按照相关规定为证券管理和交易相关部门作出关于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报告,对社会进行公示,从而令投资者清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信息披露制度不但包含证券发行之前的信息披露,企业在上市之后也要在规定时间不断的对社会公开经营信息,此制度是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有效的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方式。上市企业的信息披露是定期进行的,或者通过媒体进行临时公示,其披露的信息要确保真实而全面,否则便不具备令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的价值。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所谓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说上市企业为投资者提供企业内部的重要信息,便于投资者依据这些信息作出投资决策的过程,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两大披露形式:自愿性与强制性披露。一方面,内控信息披露应当具备完整与真实性,另一方面要在确保信息完整而全面的基础上,做到投资者易于理解。《证券法》出台之后,上市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方面的要求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明确规定企业公示的股票和债券发行数量与质量,以及企业上市方面的额相关资料,都必须真实而完整。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依照内部控制评价的规范要求对自身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完整、有效等作出自我评判,并形成真实报告提供给投资者,令投资者能够依据此来对企业是否值得投资作出正确评判,确保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诸多方法可供企业选择,具体包括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等出具的报告,如有必要,可以为其制定一份专门的内部控制报告。
(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意义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者对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做出判断
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唯有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才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与真实性。投资者结合上市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内容,了解其内部的会计信息产生方式,判断其报告是否真实可信,为投资决策提供保障。上市企业唯有具备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对外披露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才能够增加投资者对于企业财务报告的好感和认同程度,为其对企业进行投资提供保障。
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利于外部信息使用者发掘出单纯的财务报告中所不能提供的信息,为其提供决策支持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可以增加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增加投资者的信心。企业通过内部控制来对外展示自身对于风险的防范和管控能力,企业各个方面的利益相关者也可以通过此来对企业加深了解,从而对是否投资作出准确衡量。除此之外,作为投资者,有权利对企业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详细而准确的把握,这是其进一步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改善企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舞弊的可能性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要进行对外披露,首先应当确保其内部控制体系合乎规范,要确保其完整有效性,对企业的了解过程能够有效的反映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从而帮助利益相关者发现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可以依据此信息及时作出反应,确保这些问题得以改善,从而切实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准,为科学防范与管控因内部控制不规范而出现的各类风险。另外,监管部门也可依照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来了解公司的内部管理情况,从而对于其出现的问题采取法律措施,确保企业出具的财务报告真实、合法、充分,避免企业财务为了盈利而营私舞弊。
二、前锋集团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2010年,清算组就五洲证券破产清算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前锋集团按照合同规定履行出资义务,前后共需缴纳8700万元的人民币和利息,这些资金分别包含了前锋集团自2009年至2013年五年期间的净资产收入的一部分且所占比例较高,因而此案被依法认定为重大诉讼。对此,前锋集团进行了长达数年的秘密官司,除此之外,在此五年时间内,前锋集团还涉及巨额关联担保问题,且对此
问题并没有依法公布。据相关调查显示,2011年之后的4年时间里,前锋集团子公司以定期存单为当时集团董事朱霆所经营的两家科技公司进行贷款提供了质押担保,累计数额超过8亿元之多。前锋集团在证监会正式介入调查之前的时间里未曾对此事进行依法披露,介于此,四川证监局对前锋集团依法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
针对此事件,本文以前锋集团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为切入点,对其展开分析。
(一)管理层主观披露缺陷意识不强
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方面,前锋集团对外披露的信息中多语意模糊,例如,其采用“本期间无内部控制方面的重大缺陷问题”来掩盖其缺乏科学认定的现实。用“针对存在的问题,公司各部门责任人及时整改”,来掩盖对于缺陷内容的明确,以及这些缺陷对公司产生的不良后果,各部门责任人采取了怎样的举措来避免出现不良影响等发方面的情况。即便企业内部清楚的了解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是非标准意见,依然没有对企业中内部控制方面出现的问题作出依法披露,因而可以判断,企业管理层涉嫌故意隐瞒企业存在的缺陷问题,减少了依法应当公示的具体内容。
究其根本,主要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致使信息披露成本过高,这些成本既有显性成本又有隐形成本,显性成本主要是对于数据收集、分析等方面产生的成本,隐形成本包括收到信用评价机构的严格监督,依法审查发现企业内部存在各种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而使得投资者对于企业出现怀疑态度等方面。企业要通过信息披露机制实现信息传递和对自身内部控制方面的评定。信息传递方面主要是针对投资者而言,企业要将企业信息传递给投资者,帮助其作出科学决策,内部控制评定方面,企业应当在对内部控制信息进行对外披露之前做好此方面的工作,及时发现内部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完善。然而,这些都需要成本投入,加入公司无法从所获利润中对这些方面的成本进行必要补救,便必然会出现企业隐瞒披露信息的情况。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相关规定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
2012年3月份,前锋集团就企业内部进行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问题作出应对方案,提出措施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该方案明确规定了此项工作的负责人,并成立了相关的领导小组和监控小组,要求在当年年底将内部控制完善工作妥善
完成。依照这个进程,前锋集团已经实现了对于内部控制方面的完善,并且可以进行信息披露,然而,企业并未在披露报告中提及这段时间公司内部人员涉及重大诉讼案件和重大担保案件,致使证监会介入调查,企业接受行政处罚,缴纳60万元罚款,公司主要负责人及高层管理人员也被给予不同程度的经济罚款。究其根源,主要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信息披露主题模糊不清,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前锋集团有义务对社会进行内部控制方面的信息披露,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成都分公司并未按照集团设定方案予以披露,这就使得集团总公司和下属子公司之间就信息披露问题出现不对称的局面,分公司很难及时有效的执行总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的内容,或者集团无法实现对分公司行为的有效监控,从而造成重要信息未依法披露出来。因而,前期制定好的方案,因为公司内部人员追求利益而未获实施。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不规范。
当前,在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信息沟通、监督等方面,我国相继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予以规范,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前锋公司出现的问题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法律法规并未能涉及到方方面面,加之对于法律规则的解释存在差异,因而出现标准不一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法规多未明确规定对于企业出现的违规操作问题应当予以怎样的处罚,这就无法对企业产生必要的震慑作用,从而不利于前锋集团完善内部控制,依法进行信息披露。
三、以前锋集团为代表我国上市公司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措施
(一)企业自身要端正态度,转变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认识。
对于企业发展来说,企业态度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之一。前锋集团对于企业内部重大诉讼案件和担保事件隐瞒不报,是由于前锋集团在此事上抱有侥幸态度,侥幸的认为不对外进行披露便会相安无事,却因此令企业受到重创。企业如果想要获得持续发展,诚实守信是其必经之路,企业应当秉承这项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之下,不放过每个细节,防止因小失大,才能够在长久的经营中得以迅速和稳定成长。
企业若想切实提高对外信息披露的质量,就要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要摆正态度,唯有真正明确其重要价值,才可以科学开展信息披露工作。在此过程中,企业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全员参与的模式,鼓励全员对内部控制贡献力量并发挥监督作用,从而确保内部控制得以顺利实施。并且,公司内部强而有力的内部建设文化,是此制度得以有效施行的必要保证,能够为各项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确保其不受干扰。
(二)明确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责任
公司内部总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利己主义者,这部分人追求短暂的个人利益而忽视企业整体发展效益,造成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想方设法的减少重要信息的披露或者在无会计师事务所鉴定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披露。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源于以下几点:首先是内部控制中涉及企业机密信息,对信息的保密可以防止企业失去竞争优势;二是依法聘请CPA来管控企业完成各方面的审计工作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不利于企业盈利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最终披露的决定权还在于企业管理者对此的态度,所以,在企业信息披露方面,应当落实责任,明确规定责任负责人,如此能够有效的推动信息披露的开展。如果企业信息披露只是表面功夫是达不到要求的,要切实提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效率,要着眼于披露主体和施行主体,确保两者共同进步,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确保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科学有序进行。
(三)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相关规定
上市企业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方面,我国证券市场对除金融、保险行业之外的行业规定不明,有些几乎没有任何制约规定。因而对于金融和保险行业来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施情况良好,财务报告质量也相对较高,但是除去这两个行业之外,其他行业则差强人意,财务报告质量也较差。通过此现象可得出,证券市场中相关问题的明确规定可以有效的监督制约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进行,所以,相关行业在此方面应当尽快完善相关规定,这是确保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得以有效实施的必要保障。
上市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施行离不开有效的监管机制,特别是法律法规要不断完善,通过强制性的法律规章要求和处罚措施,提高企业违约成本,从而对企业起到警醒作用,避免企业弄虚作假或隐瞒不报等问题发生。另外,如果企业内部控制信息需求不足,则会哪个服应当对内部控制监督权进行有效整合,发挥司法作用,降低信息需求者成本。此时唯有政府的强制措施,才可以令企业意识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行,确保其有效实施。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上市企业对各项信息做到详细准确披露,并发挥作用在内部控制方面予以帮助,推动企业内部控制体制的有效完善。
四、结束语
企业形成良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有重大意义,它是消除企业与投资者信息不对称问题,切实提高信息有效性,提升市场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减少道德风险,确保资本市场持续有序健康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在国家法律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进行合法经营才可长久,才能不断提升其竞争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但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信息依据,进一步帮助其做出正确决策,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企业内部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同时促使市场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有效的帮助企业节省大量审计资金,避免企业财务部门隐瞒不报或徇私舞弊,提升其提供信息的信度,确保投资者与企业双方的利益。
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对策摘 要: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为控制经营风险、实现经营目标而制定的各项政策与程序。美国COSO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及完善摘要:中小企业如果想要在当今的众多企业发展中屹立不倒,并且经营出企业自己的本色,那么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是众多中小企业在未来道路上必须要走的一......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摘要:中小企业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没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加强中小企业......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及完善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广义地讲,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企......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1.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1.1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薄弱部分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整体系统。其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