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设备对建筑空间的要求_公共建筑电梯设置要求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电梯设备对建筑空间的要求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公共建筑电梯设置要求”。

电梯设备对建筑空间的要求电梯定义

Ⅰ类电梯: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Ⅱ类电梯:主要为运送乘客,同时亦可运送货物的而设计的电梯。Ⅲ类电梯:为运送病床(包括病人)及医疗设备而设计的电梯。2 电梯主参数

额定载重量:320kg、400kg、630kg、800kg、1000kg、1250kg、1600kg、2000kg、2500kg。

额定速度:0.63m/s、1.00m/s、1.60m/s、2.50m/s。3.轿厢有关规定 3.1 住宅电梯

额定载重量为320kg和400kg的电梯,轿厢只允许运送人。

额定载重量为600kg的电梯,轿厢允许运送童车和残疾人员乘坐的轮椅。额定载重量为1000kg的电梯,轿厢还能运送家具和手把可拆卸的担架。3.2 病床电梯

额定载重量为1600kg和2000kg的电梯,轿厢应能满足大部分疗养院和医院的要求。

额定载重量为2500kg的电梯,轿厢应能将躺在病床上的人连同医疗救护设备一齐运送。井道有关规定

3.1 规定的电梯井道水平尺寸是用铅锤测定的最小净空距离。允许偏差为: 当高度≤30m的井道:0~+25mm; 30m<高度<60m的井道:0~+35mm; 60m<高度<90m的井道:0~+50mm。

以上偏差仅适用于对重装置使用刚性金属导轨的电梯。3.2 多台并列成排电梯的共用井道内部尺寸按下列规定:

a)共用井道总宽度等于单梯井道宽度之和,再加上单梯井道之间的分界宽度和。每个分界宽度最小按200mm计;

b)

共用井道各组成部分的深度与这些电梯单独安装时井道的深度相同;

c)d)底坑深度按群梯中速度最快的电梯确定; 顶层高度按群梯中速度最快的电梯确定。

3.3 相邻两层站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

层门入口高2000mm时,为2450mm; 层门入口高2100mm时,为2550mm。候梯厅尺寸

候梯厅深度是指沿轿厢深度方向测得的候梯厅墙与对面墙之间的距离。住宅楼用Ⅰ类电梯:单台电梯或多台并列成排布置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最大的轿厢深度。这类电梯最多台数为4 台,可以并列成排布置。服务于残疾人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1.5m。

非住宅用Ⅰ类电梯、Ⅱ类电梯、Ⅲ类电梯

单台电梯或多台并列成排布置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1.5乘以最发达轿厢深度。

多台并列成排布置的群控电梯最多台数为4台。除Ⅲ类电梯外,当电梯群为4台时,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2400mm。

多台面对面排列的群控电梯最多台数为8(4×2)。候梯厅深度不小于相对电梯的轿厢深度之和。除Ⅲ类电梯外,此距离不得大于4500mm。5 机房有关规定 5.1 机房参数 5.1.1机房面积

a)额定载重量相同的电梯共用机房最小地面面积,应等于个台电梯单独安装所需要最小地面面积之和。

b)额定载重量不相同的两台电梯的共用机房最小地面面积,应等于各台电梯单独安装所需要最小地面面积之和,再加上两台电梯井道面积之差值。

c)额定载重量不同的两台以上电梯的共用机房最小地面面积,应等于各台电梯单独安装所需最小地面面积之和,再加上最大电梯井道面积分别与其他个电梯井道面积之差值。5.1.2 机房宽度 多台电梯共用机房的最小宽度,应等于共用井道的总宽度加上最大的一台电梯单独安装时所需的侧向延伸长度总和。

5.1.3 机房深度:多台电梯共用机房最小深度,应等于电梯单独安装所需最深井道的深度加上2100mm。

5.1.4 机房高度:多台电梯共用机房的最小高度,应等于其中最高机房的高度。5.2 机房布置

5.2.1 机房布置在井道上方时,机房相对于井道(或共用井道)的横向伸出部分,可取在井道左侧,也可取在右侧。

5.2.2 单台电梯机房布置和并列成排电梯的共用机房布置为:

机房的后墙应与井道(或最深的井道)相对应的墙处在一条直线上,机房的两个侧墙之一应与井道(或共用井道)相对应的墙处在一条直线上。机房相对于井道深度方向的伸出部分应在候梯厅一侧。5.2.3面对面排列电梯的共用机房布置为:

机房深度方向的伸长超出各井道后墙的距离,一般不大于0.5m,并且与支撑曳引机的混凝土地面在一个水平面上。6 电梯所占有的四大空间及其内部构件 6.1 机房空间。

机房的主要构件有曳引机、控制柜、承重梁(或在楼板下方)、导向轮(或在楼板下方)、电源、限速器、极限开关、选层器、曳引钢丝绳锥套与绳头组合(曳引比为2:1)、曳引钢丝绳(曳引轮上)、地震报警保护器(VVVF电梯)等

机房应有足够的尺寸,以允许人员安全和容易地对有关设备进行作业,尤其是对电气设备的作业。特别是工作区域的净高不应小于2m,且:

a)在控制屏和控制柜前有一块净空面积,该面积: 1)深度,从屏、柜的外表面测量时不小于0.70m; 2)宽度,为0.50m或屏、柜的全宽,取两者中的大者。

b)为了对运动部件进行维修和检查,在必要的地点以及需要人工紧急操作的地方(见12.5.1),要有一块不小于0.50m×0.60m的水平净空面积;

供活动的净高度不应小于1.80m。

电梯驱动主机旋转部件的上方应有不小于0.30m的垂直净空距离。机房地面高度不一且相差大于0.50m时,应设置楼梯或台阶,并设置护栏。机房地面有任何深度大于0.50m,宽度小于0.50m的凹坑或任何槽坑时,均应盖住。

通道门的宽度不应小于0.60m,高度不应小于1.80m,且门不得向房内开启。供人员进出的检修活板门,其净通道尺寸不应小于0.80m×0.80m,且开门后能保持在开启位置。

对于乘客电梯,此运动间隙不得大于6mm。对于载货电梯,此间隙不得大于8mm。由于磨损间隙值允许达到10mm,层门入口的最小净高度为2m。层门净入口宽度比轿厢净入口宽度在任一侧的超出部分均不应大于50mm。在各层站地坎前面宜有稍许坡度,以防洗刷、洒水时,水流进井道。6.2 层站空间。

层站的主要构件有楼层显示器、自动层门钥匙开关、手动钥匙开关、层门(厅门)、层门门锁、层门框、层门地坎、呼梯按钮、到站钟等、6.3 井道空间。

井道空间主要有交响导轨、对重导轨、导轨支架和压道板、配线槽、对重对重轮、曳引钢丝绳、平层感应装置(遮磁板)、限速钢丝绳张紧装置、随线电缆、电缆支架、端站强迫减速装置、端站限位开关、极限开关碰轮、限速器涨绳轮、缓冲器、补偿装置、轿厢(总体)、中间接线盒、底坑检修灯等。

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

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 m;

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m。

c)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对于用钢丝绳、链直接系住的电梯,只要每根钢丝绳或链的中心线距长方体的一个垂直面(至少一个)的距离均不大于0.15 m,则悬挂钢丝绳或链及其附件可以包括在这个空间内。

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平衡重(如果有的话)导轨的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30 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井道下部应设置底坑,除缓冲器座、导轨座以及排水装置外,底坑的底部应光滑平整,底坑不得作为积水坑使用。在导轨、缓冲器、栅栏等安装竣工后,底坑不得漏水或渗水。

如果底坑深度大于2.50m且建筑物的布置允许,应设置进底坑的门。6.4 轿厢空间。

轿厢空间部分包括轿厢壁、架、顶、底、门,以及轿顶轮(曳引比2:1)、自动门结构、自动安全触板、门刀装置、自动门调速装置、光电保护防夹装置、轿厢招呼按钮、控制电梯功能钮、轿厢顶检修按钮及安全灯、平层感应器、护脚板、平衡链、导靴、对重、轿厢导轨用的油杯、急停按钮、安全窗及其保护开关、安全钳、轿厢超载装置、电话、绳头板等。

轿厢从顶层向上直到撞击上缓冲器时的行程不应小于0.50m,轿厢上行至缓冲器行程的极限位置时应一直处于有导向状态。

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a)底坑中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l.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

b)底坑底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50m,下述之间的水平距离在0.15m之内时,这个距离可最小减少到0.10m。

1)垂直滑动门的部件、护脚板和相邻的井道壁; 2)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

c)底坑中固定的最高部件,如补偿绳张紧装置位于最上位置时,其和轿厢的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m,上述b)1)和b)2)除外。

通风器安装对空间的要求

通风器在选择使用时对空间的要求第一、确定内外温度差△t℃ 一般不发热厂房,仓库1度。发热量较小的厂房5度。发热量大的厂房(超过23瓦/米2),10℃。第二、确定排风量米3/时。第......

空间感受对建筑美的影响

空间感受对建筑美的影响在过往的发展中,建筑设计在中国也有了跨越。建筑在中国由木到拱再到钢筋混凝土到现在的钢结构。建筑结构不断发展时,建筑的对美的追求不仅在于外表。雅......

电梯设备买卖合同

买方:住所地:法定代表人: 职务:卖方:住所地:法定代表人: 职务:本买卖合同由买方和卖方共同签订,买方同意买入和卖方同意售出以下商品,并遵照以下条款和条件执行。1、商品名称、数量、......

电梯规范要求

4共用部分 4.1 楼梯和电梯 4.1.6 电梯是中高层、高层住宅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多少层开始设计电梯是个居住标准的问题,各国标准不同。在欧美一些国家,一般规定四层起应设电梯,前苏......

新版GMP对设备的要求

新版GMP对设备的要求一、安装确认(IQ) 安装确认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但不限于:开箱检查:按照装箱单确认是否相符合;外观检查:确认设备是否有损坏及腐蚀;标识检查:设备上的各种标牌(名称......

《电梯设备对建筑空间的要求.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电梯设备对建筑空间的要求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公共建筑电梯设置要求 电梯 建筑 设备 公共建筑电梯设置要求 电梯 建筑 设备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