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_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
对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
从2009年看过一部韩剧之后,便喜欢上韩国,这个小而精悍的国家,它有着太多吸引人的地方,韩国人对文化、礼仪、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的重视,让我十分的敬佩。我国现有28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其数量居世界第三位。相比之下,韩国历史远无我国悠久,面积也仅相当于我们浙江省大,却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老实说,韩国的文化遗产其年代、气势、格局是很难和我国同类的文化遗产相提并论的。中韩两国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方面很相似,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是热情高涨。但在保护、利用这些文物我国却要比韩国逊色得多。
在国内,关于世界文化遗产惨遭破坏的报道层出不穷,其罪魁祸首当属把世界文化遗产当成了“摇钱树”。常常听到“一把大火烧了一座大殿”、“几根索道损害了文化景观”、“一座宾馆使景区不伦不类”的议论。“新的景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就是其遭受破坏的开始”,“申”来就“死”。
商业化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敌。在韩国很少看到这样的情况,不得不佩服韩国在管理文物和景区方面的井井有条,为游客服务的周全。每个地方每件文物都同时有韩、英、中、日四种文字说明。看不到小商小贩的叫卖声,你会看到,年轻的妈妈娓娓动听地给学龄前的儿女们讲述那些陈列的器物,孩子们听得如醉如痴的场景。不光如此,在任何一个韩国的城市都有国立的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实实在在当成了进行韩国历史文化教育的场所,你绝不可能看到这些地方被改作“家具展览会”“房展会”的现象。无论是世界文化遗产景区还是博物馆,门票都很便宜。文化的保护与继承需要政府和国民的共同支持。
对无形文化遗产的继承
无形的文化遗产远比有形文化遗产来得难保护。韩国和我国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价值观、礼仪、民俗、建筑都深受华夏民族的影响。韩国人对孔子敬仰有加,我国即使在知识界也不时会拿孔夫子开涮,这在韩国文化人看来,简直是犯了渎神罪。韩国各地为数不少的“乡校”是专门用来传授儒家经典的场所,也是每年举办祭孔活动的礼拜场。新生入校的供奉冷猪头仪式,师生共享猪头肉的场景我们只在一些古代小说中看过,可在这里代复一代地在沿袭着。在农村还有以宗族为单位的祠堂、世葬山、数十代的家谱宗谱保留完好。
韩国对传统的节日似乎比我国还重视。春节和中秋节是他们最隆重的节日,各自放假三天。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寒食节虽非公休日也都还有纪念。真正属于韩民族的节日如光复节、开天节和西方的圣诞节也都才放假一天。即使他们没有很多假日,但是他们还是会全套完成节日的传统仪式。
一个有待证实的故事说,前些年山东曲阜孔庙恢复祭孔活动,可由于*期间,有关孔子“六艺”的一切礼乐仪式全在“破四旧”中被消灭了,当时再也找不到一个能主持“六艺”盛典的司仪,不得已从韩国请了一个来。不管这个故事可信度有多高,我听后只觉得一阵酸楚。我们的革命也真彻底,我们的传统价值观一夜之间全被打破,连孔子也被拉出庙来。接过本不属于自己传统的灵主牌来供奉,到头来连自己的民族魂都丧失了。
捍卫自己的文化遗产,口号喊得再响没有多大用处,一味的指责外国文化的冲击,又有什么用,我们应该做的是虚心的学习,自我反省,真正让我国民众发自内心地认同这种出自本土的价值观,使之成为维系民族凝聚力的灵魂,这样才能真正的保护与继承文化。
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二十一世纪公认:一个国家民族自身的文化不能崛起,那这个国家民族就绝不能算是真正的崛起!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一个好的文化体系对国家民族的发展有......
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红楼梦》被改编得体无完肤,人物的形象变成了“哈韩”一族,黛玉红发飘飘,宝钗一头“短碎”,充斥着一股恶俗的味道。这不能不......
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红楼梦》被改编得体无完肤,人物的形象变成了“哈韩”一族,黛玉红发飘飘,宝钗一头“短碎”,充斥着一股恶俗的味道。这不能不说是中国......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漫漫长河,在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这正是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结晶。而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经过上下五千年的沉淀,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作为一个华夏子孙,对于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