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亲情 学会感恩_感受亲情学会感恩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体验亲情 学会感恩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感受亲情学会感恩”。

体验亲情 学会感恩

一、设计理念:

感恩是做人的基本素养,“知恩图报”一直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古以来,人类感恩的美德一直在延续。然而现在的中学生似乎对父母的情感不是那么丰富,甚至有些淡漠。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地位特殊,长辈的呵护、父母的溺爱,再加上他们现在所处环境优越,使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还有不少的学生令人遗憾地成了不知感恩,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我们身边,这些现象比比皆是:在家里,吃饭时最好的菜,他一人独享;电视遥控器他一人主宰;时不时给父母脸色看,一点不如意就大吵大闹,甚至离家出走等等。为了把中华民族感恩的传统美德一直延续下去,也为了换回学生回报爱心的良知,重新构筑健全的人格,激发学生爱的情感,所以我设计了这节课。授课年级:七年级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父母的恩情,能够体会父母对他们的关爱,感受亲情的温暖,培养感恩意识,从而深刻意识到应该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

2、引导学生在自主反思、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学习中,认识到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3、让学生明白应该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化情感为行动的力量,去感恩和报答父母。

4、通过体验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升华,学会感恩,以充满爱的心态去对待社会、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和社会对我们的爱,培养感恩意识,学会感恩。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把感恩之情转化为行动的报答。

(三)时间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本节课的具体内容,采用故事、测试、创设情景、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情感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五)教学环节:

1、谈话导入,故事明理

2、倾诉心声,感受亲情

3、创设情境,学会感恩

4、拓展延伸,感恩社会

5、设置作业,实践巩固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故事资料等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故事明理

草木为了感谢春的到来吐露新芽;鲜花为了感谢夏的到来竞相开放;硕果为了感谢秋的到来挂满枝头;雪花为了感谢冬的到来把大地银装素裹。自然界尚且如此感恩,人更应该具有感恩的心。

热身活动:手语中这样表示感谢,右手握拳,伸出大拇指,朝向被感谢的人,像点头一样弯曲大拇指。大家一起来试一下!故事1:《一只乌鸦》

夜晚,父亲和他的儿子在院子里散步。儿子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一趟家。父子俩在一棵大树下,父亲指着树枝上一只鸟问:“儿子,那是什么?” “一只乌鸦。”“是什么?”父亲的耳朵近来有点背了。

“一只乌鸦。”儿子回答的声音比第一次大,他以为父亲刚才没听清楚。“你说什么?”父亲又问道。“是只乌鸦!”“儿子,那是什么?”

“爸爸,那是只乌鸦,听到没有,是只乌——鸦!”儿子已经变得不耐烦了。

父亲听到儿子的回答后,没有说一句话。过一会儿,他突然站起身,慢吞吞走进屋里。几分钟后,父亲坐回到儿子身边,手里多了个发黄的笔记本。

儿子好奇地看着父亲翻动着本子,他不知道那是父亲的日记本,上面记载着父亲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父亲翻到25年前的一页,然后开始读出声来:“今天,我带着乖儿子到院子里走了走。我俩坐下后,儿子看见树枝上停着一只鸟,问我,‘爸爸,那是什么呀?’我告诉他,那是只乌鸦。过了一会儿,儿子又问我那只鸟,我说那是只乌鸦„„”儿子反复地问那只鸟的名字,一共问了25次,每次我都耐心地重复一遍。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我知道儿子很好奇,希望他能记住那只鸟的名字。”

当父亲读完这页日记后,儿子已经泪流满面了。“爸爸,你让我一下子懂得了许多,原谅我吧!”父亲伸手紧紧抱住自己的儿子,布满皱纹的脸上有了一丝笑容。故事二:《感人的画面》(播放视频)

“5.12”汶川大地震,当救援队员发现一个母亲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见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伏地支撑着身体------救援队走向下一片废墟时,队长好像意识到什么,忽然返身跑了回来,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下摸索,“有个孩子还活着!”,一番艰辛的努力之后人们终于把孩子救了出来,他躺在一条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的庇护,毫发未损,医生做检查时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屏幕上是一行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是爱你的”看惯了生死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禁不住流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师:故事1中父亲对儿子25次提问不厌其烦,每一次都耐心解答,儿子对父亲第四次提问却已经非常不耐烦了。故事2中伟大的母亲在灾难来临之际,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把死亡留给自己。

读了两个不同的故事,大家的心情怎样?此时,一定有更多的话想说,下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谈感受)

感悟:从故事中我们知道,父母为我们费尽心血,甚至不惜生命,我们回忆一下,我们是如何对待我们的父母的?让同学们写出来。引导他们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懂得用实际行动关爱父母。把写下来的不良行为,扔进垃圾桶,算是对过去不良行为的告别,一切重新开始。使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下面的活动主题。

(通过两个不同角度的故事,引起学生心灵的触动,让学生自由谈体会,目的要在学生心中掀起千层浪,达到自我醒悟的效果。)

(二)倾诉心声,感受亲情:

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应该感恩的人莫过于父母,因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享受到了人世间的亲情和幸福,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础,只有爱父母,才会爱老师、爱学校、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才能永驻真爱,形成质朴健全的人格。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选择了父母作为切入点,找了一些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图片(出示)这些图片是孩子们生活的缩影,可以帮助他们打开记忆的大门,回忆一下过去和父母相处的日子。学生一边看,我一边叙述:“同学们,是妈妈冒着生命的危险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从我们呱呱坠地到哑哑学语,又到上学读书,这期间少不了风风雨雨、磕磕碰碰,同学们在这漫长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啊!想想生日时父母的祝福,想想生活中父母的关怀,回忆一下和爸爸在一起的欢乐时刻,想想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再回忆一下父母一天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父母每天做的事也许很琐碎,但是没有他们,我们还能安安心心地坐在教室里学习吗?引导学生讲一讲平时父母是怎样关心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事例,说一说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小组交流)请每组选出代表,跟全班共同分享心得。

心理健康课对老师来说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说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的机会和场所。课堂上,我尽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说出他们的心声,在感知、倾诉、明理之后,再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进行反思、检查、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用实际行动关爱父母。

(三)创设情境,学会感恩。

1、亲情小测试:

你们对父母是否有一颗感恩的心呢?(现场测试)三个问题(出示):你每年过生日,父母都为你做了什么: 你知道父母的生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吗?

父母过生日,你为父母做了什么?(答案写在纸上)

再结合测试结果让学生画一个天平,在天平的左侧写下父母为我们做过的事,在右侧写下自己为父母做过的事,写完之后,称一称哪边重,哪边轻。通过测试比较,使学生感受到父母为我们付出很多,而我们为父母做的是那么少。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总是那么重,那么重!生活中,每一个父母都倾其所有,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着我们,我们不能习惯和麻木于这种关爱中,我们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父母, 让学生从这个小测试中懂得做子女的不仅要接受来自父母的爱,更应该懂得回报父母的爱。

(让学生深切感受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在情感上触动学生,激发学生关爱父母的内在需求,自然地引出下面我为父母做什么这一话题。)

2、及时捕捉教育时机,创设情境:“请你闭上眼睛,把双手抱于胸前,拥抱自己,轻轻地拍拍自己,想像假如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就在你的面前,此刻,你最想为父母做些什么呢?”(找2——3名学生交流)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唤回学生爱的良知,把亲情回报付诸于行动,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3、朗诵《为父之难》(放背景音乐):

我多么想甩掉手中严正的父鞭,永远不再鞭笞你匍匐前进; 我多么想让蓝天碧海陪你飞翔,听你嘻嘻哈哈笑成霓虹。但是,不不不,我不敢!

孩子,原谅我,我跨不过这一道深渊,我不敢放弃手中的父鞭,怕你稍一天真,就被人间的毒藤活活缠缚。所有我不应允你的厉声,都是舐犊的疼惜,是父的悔泪。

目的:针对有些同学对父母严格管教自己不理解,甚至怨恨,让学生站在父母的角度,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通过角度转换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平日对自己的严格管教其实是父母心灵深处对自己的期望,是父母另一种深沉的爱,进而化解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感悟亲情,从而学会感恩。

(四)拓展延伸,感恩社会:

为了引导学生把感恩父母拓展到感恩更多的人和物上,拓展到社会,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同学们,其实值得感恩的不仅有我们的父母,生活中我们应该感恩的太多了,除了我们的父母还有教我们知识的老师,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以及赐予我们万物的大自然等等。我们的生命、健康、财富以及我们每天享受着的空气阳光水源,莫不应在我们的感恩之列。一位盲人曾经请人在自己的乞讨用的牌子上这样写道:“春天来了,而我却看不到她。”我们与这位盲人相比,进一步说与那些失去生命和自由的人相比,目前能这样快快乐乐地活在世界上,难道不应该感谢命运的恩赐吗?我又讲了地震中三岁的郎铮,(出示图片),这个可爱的小男孩,获救后在担架上向救他的人敬礼。可他这只敬礼的右手,有几只手指已经部分截肢。但是痛苦中的孩子却还不忘感激救他的人;还有洛阳女孩宋燕梅千里感恩(图)。

(出示图片)还有许多贫困国家,有许多像我们一样大的孩子,没有书读,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没有地方住,小小年纪就要做工维持生计。整天在贫穷、饥饿、疾病、战争甚至死亡中挣扎,过着惨不忍睹的生活!而我们,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关怀下,则生活的无忧无虑,我们不用去想怎样维持我们的生计,不用去想我们的衣食住行。是社会提供给了我们一切,甚至现在连学费、书本费都免了。这是社会给我们的关怀,给我们的照顾。难道我们不应该感激社会吗?(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感受当今社会给予我们的幸福,懂得要感恩社会)

进一步阐述: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在生活中不仅要感恩帮助我们的人,还要感恩我们大家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这样的榜样有很多,且不说各界明星和知名人士,举办慈善事业,如李连杰的壹基金等,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人们,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时时刻刻回报社会,感恩社会,也感动着我们,如全国各界人士踊跃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无数的志愿者亲赴抗震前线参与救援,(出示图片)。

同学们,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将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出对社会的感恩之情呢?(出示)我感谢—(他人、社会、大自然„„);我要(做)——。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感恩社会。(学生发言交流)

社会给予我们很多,你能从中感受到,努力学习,做一名诚实守信、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公民,是对社会最好的回报。

下面送给大家一件礼物——一段心理训练词(出示)(师领读):

感激哺育我的人,是他们让我丰衣足食;感激鼓励我的人,是他们让我信心十足;感激授予我知识的人,是他们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感激帮助我的人,是他们给了我再生的希望;感激伤害我的人,因为他们磨炼了我的心志;感激欺骗我的人,因为他们增进了我的智慧;感激蔑视我的人,因为他们觉醒了我的自尊;感激绊倒我的人,因为他们强化了我的双腿;感激遗弃我的人,因为他们教会了我独立。通过师生大声诵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

(五)设置作业,实践巩固:

假如明天是感恩节,请你设计自己的感恩计划。生活中你需要感恩的人和事有很多,请你课下写一写,你要感激的人以及你打算为他们做些什么。做一做:每天为父母、老师、同学、社会等最少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表达你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精彩的结束语不仅仅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升华,更是对学生寄予的无限期望与启迪。所以,最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其实,感恩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一句话语、一个行动,都能表达和诠释感谢的真谛;一份努力、一点进步都能传达一份真情与心愿。同学们,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这样做并不难,只要我们有这份心,我们终会发现,生活在我们的眼里变得越来越美好!

最后我选择了《感恩的心》这首歌曲(出示),学生一起跟着唱,用歌声来唱出感激之情,使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情感得到升华,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体验亲情学会感恩演讲稿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体验亲情学会感恩演讲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体验亲情,学会感恩》修改案

《体验亲情,学会感恩》主题班会修改案上夹河中心小学宫艳萍体验式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学生......

感受母爱,体验亲情,学会感恩

“体验亲情,书写母爱”作文指导课[教学设想] 针对当前独生子女多、留守儿童多、缺乏监管、教育难、与父母有代沟,以至孝心在心中渐渐淡化,一谈到家庭就有种反感,一说到父母就更......

体验亲情学会感恩演讲稿(通用12篇)

体验亲情学会感恩演讲稿(通用12篇)演讲稿具有逻辑严密,态度明确,观点鲜明的特点。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使用上演讲稿的情况与日俱增,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演讲稿吧!以下是小编......

体验亲情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

体验亲情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班会时间:××月××日班会课班会地点:××班教室班会主题:体验亲情学会感恩内容摘要:根据当前部分学生漠视父母的关爱,不懂回报,展开主题班会,希望......

《体验亲情 学会感恩.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体验亲情  学会感恩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感受亲情学会感恩 亲情 感受亲情学会感恩 亲情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