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欠费成因及应对策略_高校学生欠费问题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高校学生欠费成因及应对策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校学生欠费问题”。

高校学生欠费原因及应对策略

王志发 张永红 彭剑峰

(1、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南昌 3300452、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南昌 330013)

11摘要: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学费是高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高校学生欠费已经影响到高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势头。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现象,指出高校学生欠费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提出了解决高校学生欠费的应对策略。

一、高校学生欠费成因分析

近几年来,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学生欠费现象越显突出,究其原因,笔者调查后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等教育收费增长过快与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之间的矛盾是高校学生欠费的社会因素。高校学生欠费虽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如学生诚信意识淡薄,恶意拖欠学费等,但更多的还是社会原因,这是因为高校收费标准增长过快,超出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承受力。1949-1982年国家对高等教育实行“统包”制,高校学生免费接受高等教育;1983年之后按照《高等学校接受委托培养学生的实行办法》普通高校在国家任务计划招收的公费生和定向生之外,开始招收属于市场调节成分的自费生和委培生;1989年普通高校开始实行对所有学生收取学杂费的制度,并正式建立“双轨制”系统;1999年全国高校基本完成招生并轨和学生缴费上学改革;1999年之后,随着高校逐年扩招,收费标准也不断的提高,据《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1994一2001年农村、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均不到1倍,而高校学费标准却从1000元左右上升到4800元左右,增长4.8倍,已超出大多数居民家庭的承受力。居民收入与教育支出的矛盾使相当多的学生家庭无力按时、足额缴纳学费,这是造成学生欠费的根本原因。

(二)家庭经济困难是高校学生欠费的主要因素。据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李亚杰)中国扶贫基金会对4省区20所高校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在校学生中贫困生比例约为20%、特困生比例约为8%,其中,农、林、师范类院校贫困生比例超过30%,特困生比

作者简介:王志发(1978.2-),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研究。例超过15%(摘自2004年8月6日《黑龙江日报》、《齐鲁晚报》及《潇湘晨报》等)。在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中,有的学生来自贫困农村和边远山区,有的父母双双下岗,有的家中有危重病人,有的遭遇自然灾害还有的是孤、残学生,这些家庭根本就没有能力承担起高额的学费。

(三)道德和诚信缺失是高校学生欠费的内在因素。道德束缚下的诚信状况是脆弱的。部分学生家庭并不困难,家长给了他们足够的学费和生活费,却并未将学费按时缴纳,他们有的将学费存放银行赚取利息,有的将学费挪作他用,用于投资、炒股、炒基金、购臵电脑、更新手机、在外租房、买名牌服饰、恋爱投资、支付网络游戏费用等,还有的学生见他人不缴也就心存侥幸,暂不缴纳。同时少部分学生炮制出一些国家贫困助学贷款申请书,骗取学校和银行方面的信任;再则,在诚信体制不健全的条件下,学生贷款后不及时还贷,从而加大了银行的风险,造成银行放贷的积极性不高,最后让真正需要助学贷款的贫困生无法享受到有限的资源。这部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使欠费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这是高校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四)高校缴费制度不完善是导致学生欠费的外在因素。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学费管理方面相关制度缺失或制度不配套问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学费收缴管理机制,主要表现为:

1、收费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常规性的缴费制度和管理不到位,往往只是在年终岁末突击清缴,交与不交一个样,交与少交一个样,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2、收费管理与学籍管理和常规管理脱节。财务、教务、学工、院系在日常管理和收费问题上只有分工,缺少协调,互相扯皮推诿,这种收费管理上造成的漏洞,为学生的恶意欠费提供了机会;

3、服务不到位,收费渠道单一,将小额资金拒之门外。某些高校财务部门为了管理上的方便,采取了单一的收费渠道,要求学生把学费存到指定的银行卡上,再进行统一的扣款,由于银行卡每年都要收取相应的年费,并把小额的资金拒之门外,从而影响了学生缴纳学费的积极性。

二、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应对策略与思路探讨

解决高校学生欠费问题不是哪个人,哪个部门能办到的事情,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予以解决。笔者认为有以下思路及应对策略。

(一)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经济的发展要靠科技,科技的发展要靠人才,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所以说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随着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快发展,高校所承担的培养人才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预算都要按适当比例增加教育经费的投人,比如十七大以后,国家加大了普通高、中等学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资助力度,中央财政支出由2006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2008年将安排200亿元解决普通高、中等学校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摘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6日第2版)。通过增加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的资金额度及覆盖面等措施,改变因大学生欠费而制约高校正常运转的现状,使高校在良性轨道上发展,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要加强宣传和诚信教育,培养诚信意识,增强缴费的自觉性。《教育法》明确指出,高校属于非义务教育,高校学生应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杂费。在解决大学生拖欠学费的难题上,高校应按照欠费的不同成因,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既要保证不让一个特困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又要让恶意欠费者如实的缴纳学杂费,对恶意欠费的同学给予教育和惩罚。因此高校应首先加强“高等教育是一项非义务教育”的舆论宣传,使学生清楚缴纳学费是每一个学生的责任和义务。要引导有能力缴费的学生尽快缴纳,不得拖延;要求暂时没有筹齐学费的学生,写出按时缴费的书面承诺书。其次是加强诚信教育,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并与全国联网,对不讲信用的学生要以学校为单位将其姓名、身份证号及违约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同时将其行为记人个人信用档案,纳人全国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供全社会查询不守信用的纪录,达到一次失信影响终生的社会监督效果。当然惩罚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诚信教育,使明礼诚信变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提高大学生缴费的积极性。同时,要教育广大学生从国家发放财政贴息的信用贷款中,深切体会到学校和政府的信任、关怀和期望,培养学生明礼诚信的道德规范。(三)加强学费收缴工作的领导,完善学费管理制度。催交学费不应只是财务处的工作,而是学校有关部门和院系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大事。所以必须改革目前单一的学费收缴管理体制,成立校、院两级学费收缴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校级领导带头、中层领导配合、全校老师参与”的良好催费局面。首先,学费收缴工作的主体应为院系,并由院系对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要进行摸底调查,科学认定经济困难学生,并建立贫困学生档案,避免非困难学生占用困难学生的“奖、免、贷、补、助”的有限名额;其次,学校应对现行的学生管理及学费管理办法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坚决杜绝学生中的恶意欠费现象。比如:对确认为恶意欠费者不给予任何资助,取消一切奖学金评定和评优评先资格,并与家长进行沟通。再次,各个院系的交费情况应与各个单位的经费和考评挂钩,并对学费催缴工作完成好的院系给予奖励;第四、改变以往单一的收费模式,更新学校缴费系统,尽可能为缴费学生提供更多的缴费渠道和便利条件,即现金、银行卡均可以缴费;第五、规范工作人员的服务用语,提高意识和服务质量,学校财务部门不能图工作方便而将学生的小额学费拒之门外,这既为困难学生不能一次性足额缴费提供了便利,又起到了督促学生及时交费的作用和目的;第六、财务处、教务处、招就处、学工处、院系等各部门做到及时沟通和配合,对恶意欠费者做到不缴费,不注册、不予以成绩、毕业答辩和开具报到证等,并对恶意欠费的学生情况在校园网上公布,以达到催缴学费的目的。

(四)努力做好贫困学生的认定和监督工作,建立合理动态的贫困生档案。要作好这项工作,要全面、客观、细致地分析、观察,深人学生中调查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而不能只依据谁有贫困证明,谁办理了缓交学费来简单断言。可要求有证明或需要勤工助学的学生,每人写一份详细的家庭情况介绍,老师在了解了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反映的贫困情况认真核实,建立贫困生档案。只有准确的建立贫困生档案,才能使国家、学校政策真正落实到位,使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帮助。认定贫困生虽说只是班级中的少数人员,但如果不能做到全面、公平、公正,由此带来的后果会严重失去同学们对老师、班委的信任,甚至影响到校方形象,从而引发各种不安定因素,导致班风不正。这项工作要采取动态管理,每学期调整一次,并由广大同学监督。只要发现有违反规定情况发生,要立刻撤挡、取消勤工助学岗位,追回之前的所有补助,决不姑息养奸。如果人人争当贫困生,人人羡慕贫困生,而真正的贫困生却得不到帮助,会使恶意欠费现象不断发生,这是学生管理者的失职。

(五)努力做好勤工助学和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勤工助学活动是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一项配套措施,学校应建立比较完善的“奖、贷、勤、助、补、减、免” 七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大力推进国家助学贷款,挖掘勤工助学岗位,完善勤工助学机制,合理有效地使用勤工助学基金,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走自立、自助的道路,帮助他们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通过双手劳动解决个人生活问题,真正减轻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并且每年从学费收入中提10%的经费,除建立高校贷款风险补偿金外,剩余经费全部用来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对家庭月收人低于学校所在地区居民的平均最低生活水准线或学习和经济生活条件特别困难的学生可免收全部学费;对一些学习成绩优异、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特别是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实行减免学费政策;对其他一般家境困难的学生可适当减收部分学费。除此之外,高校要严把审核关,在贷款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向银行推荐确实符合条件而又急需贷款帮助的同学,让真正贫困的学生圆大学梦。参考文献: [1]张大莲.对解决当前大学生欠费问题的探讨[J].北华航天工业学报,2007,(5).[2]丁文勤.当前大学生欠费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3]李旭红.高校陷入学费欠收困境的成因及对策[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4]王荣花.大学生欠费的原因及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5] 唐闻捷,瞿佳.监管与服务并举 稳妥推进学费清欠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5,(13):48-50.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职业倦怠又名工作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它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

抄袭作业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中职数学作业异常情况分析倪旭伟长兴职教中心313100在职校中,学生抄袭数学作业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也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玩疾。更有甚者索性不交作业。下面是笔者与几个同学的......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一、我认为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主要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对于外界环境因素,我认为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

浅议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应对策略

浅议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应对策略陈晓玲“职业倦怠”即从事某项职业久了的疲倦、困乏和怠慢。这是我个人肤浅的字面理解。当然,其内涵、外延、具体表现及应对这种状况的措施方......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职业倦怠是教师职业的一种病态,它是由教师身心疲乏而产生的一种对教育教学工作厌倦、懈怠的心理反应。据统计,在我国庞大的教师队伍中,大约有百......

《高校学生欠费成因及应对策略.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高校学生欠费成因及应对策略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高校学生欠费问题 欠费 成因 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欠费问题 欠费 成因 高校学生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