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_开放式创新的优势
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开放式创新的优势”。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
作者:李永锋
来源:《科学与管理》2011年第01期
摘要:分析封闭式创新模式在新形势下的困境,阐述了企业开放式创新模式的革命性,从三个方面论述开放式创新兴起的缘由;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剖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运用该理论,依次分析开放式创新的选择效应、杠杆效应、成本效应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全面透视开放式创新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机理。分析结果说明开放式创新具有能够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特性。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竞争优势;来源;效应
哈佛商学院技术管理中心Henry chesbrough教授经过十余年的观察发现,一些堪称国际上最富有创造力的企业却未能从创新中获益,原因在于这些企业多采用封闭的模式进行创新,过分地强调内部创新,导致企业很多发明创造因自身的能力限制而被束之高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知识性人才流动不断加强和资本越来越活跃,当今的研发创新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型员工具有高度的流动性,支持创新活动的风险资金规模持续扩大,技术交易市场活跃,投资者对于企业研发效率与研发投资报酬的要求更是不断增高。开放式创新以全新的视角为企业的发展建立一种新的模式,并提供一种新的思维。
1、开放式创新的兴起
20世纪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企业内部研究开发是许多行业禁止竞争对手进入的最重要门槛。企业内部研发提高了生产效率,促使企业实现了自然垄断或规模经济,具有新特性和市场应用的新产品也随之而来,又创造了新的商机或规模经济,形成良性循环。这种创新模式是封闭式、高度集权的内部研发模式,曾经对工业企业的飞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20世纪晚期,企业封闭式创新模式开始受到挑战,很多行业领导型企业的创新能力却明显下降了。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人力资本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很多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熟练工人,在离开原来企业后会把技术带到新的企业里,同时会把创新向更广的第三方进行传播。第二,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大学甚至更高的教育,这类人的急剧增加使得各种知识、技术开始从企业的中心实验室向许多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外溢。第三,风险投资市场越来越完善。在封闭式创新的环境中,风险投资资源十分匮乏,而且是很多都投到了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或机构,新建立的企业想获得更多的有能力的专家很难。但现在新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风险机制和回报机制,对于资
本与人力都具有极大的诱惑。诸如此类,改变了企业封闭式创新的模式。因为技术的创新已经不再局限于实验室,而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创新蓄水池”,广泛传播着新的创新。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的创新模式“开放式创新”,开始涌现并逐步取代封闭式创新。开放式创新模式认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时,可以并应当同时利用内部和外部的所有有价值的创意,同时使用内部、外部两条市场通道,以提高研发效率,获得超额利润与竞争优势。开放式创新的本质是创新要素的融合和集成,企业充分利用开放式创新模式,构建强大的创新网络,从而整合创新资源、获得溢出效应、突破技术障碍、减少创新风险。因此,企业应向全球寻求创新构想与研发成果,不再将研发视为纯粹的内部流程活动。向全球搜索技术创新来源的关键是企业与外部建立开放性的创新网络,将全球该领域的创新主体涵盖到自身的创新体系中来,获得远距离的知识和互补性资源,并不断向外部开拓新市场。
2、竞争优势的来源
迈克尔·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和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清楚地给出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价值链将企业活动划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其中基本活动包括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活动,而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包括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企业范围的职能。价值链列示了企业活动的总价值,并且包括价值活动和利润。企业的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被称为企业的价值活动,它们为企业创造的总价值体现在顾客购买产品时愿意支付的价格总值,这个价格总值与企业完成所有价值活动的成本之差构成企业的利润。企业要获得相对于对手的竞争优势,必须以更低的成本执行这些活动并为消费者所认可,或者以不同的方式导致差异化,以更高的价格卖给消费者。在价值活动的层面上,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必须降低价值活动的成本,或者使价值活动为企业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多的价值。
以前企业通过内部研究开发寻求较低的企业活动成本或者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价值,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然而现在,重要的创新正逐渐变成由一些小型或中型的企业来完成,甚至个人都急于出售他们自己的知识产权。大学和政府实验室也开始对建立行业合作关系表现出了兴趣。过去创新的关键是在严格控制下的企业内部实验室进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到处遍布的可用知识使得控制变得不可能,现在竞争优势往往来源于其他人的研究和发明。当更多的商业伙伴从IBM的技术和服务中受益,实现流程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似乎更有力地说明了,依靠内部资源特别是研发资源,已很难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如今企业竞争优势通常来源于企业开放式创新。这是因为:第一,开放式创新使得企业能够有效地利用企业内外的所有创意,发动员工、客户等积极参与,群策群力,推出更加符合用户”随需应变”的创新产品。第二,开放式创新为处于不同阶段的创新匹配了不同的资金、管理和市场,极大地提高了技术市场化的效率。第三,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能降低企业自行研发的费用和失败的概率。第四,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使得企业的技术成为价值链创新活动的平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能够吸引其他企业投入它们的资源,提高平台的价值而不需要平台建立者进行额外的投入。
因此,企业能否获得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创新活动的成本是低还是高,以及这些创新活动能否比其他企业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价值(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或形象价值),能否比其他企业更显著的降低创新活动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非货币性质的成本。
3、开放式创新的三大效应与企业竞争优势
3.1开放式创新的选择效应与竞争优势
开放式创新的选择效应是指企业利用外部资源来完成那些它并不擅长的创新活动。很少有企业拥有所有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开放式创新战略使得企业能有效利用外部资源来完成企业那些不擅长的创新活动;企业得以较其他企业低的成本完成这些创新活动,一旦企业找到合适的外部资源,企业就可以与之进行合作创新活动,企业便可以在这些活动上大力投入,开发出对手无法模仿也难以找到替代品的资源,合理利用并不断发展这种资源的能力就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飞利浦公司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创新领导者,就采用了开放式创新战略。当初飞利浦率先在荷兰开创电视机产业时,不但要解决产品工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而且面临着荷兰没有电视台的现实。为此,飞利浦在自己的实验室里设立了荷兰第一家电视台。因为并非传媒专家,所以一有可能,飞利浦就把电视台的业务转移给经营传媒的专业公司。在飞利浦的荷兰研究中心,每天有8000人来到这里上班,但这些人并非都是飞利浦员工。其中一些人来自大学、研究组织、供应商甚至竞争对手,他们为了某个创新目的,加入到飞利浦的某个团队中进行创新活动。
3.2开放式创新的杠杆效应与竞争优势
开放式创新的杠杆效应是指企业用较少的自有资源(如创意、知识、市场、技术等)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开放式创新的中心思想是,与单纯依靠自有资源相比,如果企业能够将目光扩大到自身范围以外,就能更好地获得创意、知识和技术。开放式创新模式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放到一个超越组织外更大的网络中寻找解决方法,而非仅仅局限在组织内部人员中。因而可用的资源范围扩大了,形成资源的“杠杆效应”。例如,几年前,宝洁公司有人提出用食用色素在品客炸土豆片上印刷图画。这是一个让品牌显得更具活力的好主意,可是宝洁不知道如何着手去做。宝洁并没有安排一些工程师和科学家去研究这个问题,而是使用自己的创新网络去搜寻这个世界上是不是有人已经知道怎么做。几个月后,公司发现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有个面包师是全球最擅长用食用色素来装饰蛋糕、糕饼等面包食品的。于是,宝洁购买了他的技术并申请了专利,它给品客印章薯片(PriglesPrints)带来了数以十亿美元的利润。
3.3、开放式创新的成本效应与竞争优势
开放式创新的成本效应是指企业向全球寻求创新构想和科研成果,其价格低于企业内部研发的成本。企业内部研发需要耗费企业很多资源,技术商品化时间长,失败的风险也很高。通常研发的投资报酬很难衡量,研发创新的机会成本很高。企业采用开放式创新战略,就无需像对待企业员工那样管理外部研发人员,不用给他们发工资。更重要的是,由于研发成果是现成的,拿来即用,它不仅无需承担研发过程中的风险,而且缩短了从发现市场机会到获得收益之间的时间。因此开放式创新模式降低了企业创新活动的成本和风险,从而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例如,由于采用内部研发战略,拥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和技术优势的朗讯公司遇到了资金与管理方面的问题。相比之下,思科公司则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新创企业,并投资于这些新创企业,或者直接收购这些公司。此外,思科公司还与创新能力非常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如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利用开放式创新模式,思科公司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研发速度和数量颇丰的研发成果。NEC的研发总监曾这样总结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获取技能的经历:“从投资的角度分析,这种使我们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迅速掌握国外技术。我们没有必要自己开发新的创意。”
4、结语
上述三种效应显示,开放式创新能为企业带来相对于未实行开放式创新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开放式创新成为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将知识转化为产品的有效模式;提高了企业创新的效果,分散了创新的风险;有助于企业向高级形态有序演化。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能仅仅依赖于内部研发投入,不能仅仅依赖于研发人员,要改变企业内部研发的封闭模式,提升用户、供应商、风险资本家、知识产权工作者的地位,充分利用和整合企业内外知识和资源,构建创新的生态体系,创造全局性的持续的创新能力。
信息化与企业竞争优势摘要:本文从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入手,通过制造业与农业信息化应用的案例分析,说明信息化在企业竞争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然后介绍全国信息化的程度以......
[摘要] 本文在综合产业分析理论与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分析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动态架构,即“产业景气——战略群组——核心能力”这样一个一般分析范式。同时刻画......
公司慈善事业的竞争优势公司慈善正在衰退。上年美国公司的慈善贡献下降了14.5%。公司慈善在盈利中得百分比下降50%。当谈到慈善活动时,企业高层主管们越来越觉得自己夹在评论......
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摘要: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战略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因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中心议题就是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创造或维持。那么,什么......
企业如何争取竞争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企业之间对生存权利和发展优势的争夺。竞争是一把双刃剑,竞争的压力既会给企业造成生存的危机,又会给企业产生发展的动力。任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