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肥胖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_如何预防肥胖糖尿病
控制肥胖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如何预防肥胖糖尿病”。
控制肥胖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如糖尿病家族史、不良的饮食习惯、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大量饮酒、精神紧张等.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如糖尿病家族史、不良的饮食习惯、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大量饮酒、精神紧张等,都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积极开展糖尿病预防,让全民了解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提高群众的自觉防治意识,及时控制发病因素,可大大降低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
预防措施:
(1)防止和纠正肥胖。
(2)避免高脂肪饮食。
(3)饮食要保证合理体重及工作、生活的需要。食物成分合理,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维生素为好,占食物总热量的50%~65%,脂肪占食物总热量的15%~20%(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大于1.5),蛋白质占食物总热量的10%~15%。多吃蔬菜。
(4)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
(5)避免或少用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
(6)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
(7)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
(8)对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查体,除常规空腹血糖外,应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糖尿病骤增是何因
糖尿病的发生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密切相关,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原因,除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缺陷外,主要是患者自身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糖尿病可以说是———
“吃”出来的疾病:在60年代至70年代,我国人民的主粮按计划分配,鸡鱼肉蛋凭证供应,当时糖尿病的发生率极低。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粮和副食品都很丰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导致人们机体营养过剩,内分泌功能失调,严重诱发了糖尿病。
“闲”出来的疾病:现代生活使人们的活动量大为下降,如以车代步,以电梯代替登高,以家用电器代替家务等。另外,大多数人缺乏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条件,运动量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而运动量不足不仅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还会减慢细胞内葡萄糖的转运,降低肌肉葡萄糖的氧化和利用率,以及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因此,闲逸也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烦”出来的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不良的精神刺激可以严重扰乱机体的内分泌功能,由此,情绪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如今,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剧烈,若当事人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则很容易因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有关调查表明,糖尿病是遗传、环境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糖尿病发病率具有高年龄、高收入,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低体力活动等特点,而且这些因素都分别是糖尿病独特的危险因素。
为有效地遏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关键在于对广大群众广泛深入地开展糠尿病危害知识的宣传,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进而主动地和糖尿病魔作斗争。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糖尿病的预防分为三级:一级预防是对高危人群进行选择性干预,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因子的危害程度,防止发生糖耐量降低,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二级预防是指预防糖耐量减低者发展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三级预防是要尽可能对糖尿病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根据上述,搞好群众性的糖尿病防治,一、二级预防才是明智之举。具体应做到:一是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蛋白质、脂肪、糖份的摄入。有些人担心多吃脂肪会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而相应地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这恰恰为糖尿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二是要增加活动量。运动能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抑制肥胖,减轻体重,改善脂肪代谢,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和转运。三是要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遇到不舒心的事要冷静对待,妥善处置,切忌情绪急躁、烦恼不安。四是要定期检查身体,进行血糖、尿糖检测,发现糖耐量减低时,更应积极加强预防。五是一旦发生糖尿病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纠正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并采用有效药物积极进行正规治疗。
糖尿病 的预防知识
2Ⅰ型糖尿病前期干预治疗:
目前用于Ⅰ型糖尿病前期治疗的药物有烟酰胺、免疫抑制剂、胰岛素、单克隆抗体以及光照 射治疗等。(1)烟酰胺: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导致胰岛β细胞DNA分解是Ⅰ型糖尿病的病因。由于DN A的破坏,用于D NA修复过程的多聚酶活性增加和NAD消耗增多,使用于胰岛素合成的NAD含量下降。烟酰胺 作为NAD前体,可以增加胰岛素合成,降低高血糖。高浓度的烟酰胺可抑制多聚核糖合成 酶(PAOPRP)活性,有利于DNA修复。同时,烟酰胺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可减少胰岛自身免疫反应产生的自由基对胰岛β细胞DNA的破坏损伤作用。国外一些资料证实,烟酰胺对Ⅰ型糖尿病前期有预防作用。有人对14名Ⅰ型糖尿病高危 儿童口服烟酰胺(每日150~300mg/岁)治疗,另8名高危儿童作对照不予烟酰胺治疗。随访2年后,对照组8例 中7例发生糖尿病,平均发病时间17个月,而治疗组14例无1例发生糖尿病。烟酰胺对早期Ⅰ 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尚未肯定,有人报告烟酰胺可减少胰岛β细胞破坏,加强β细胞再生,增加胰岛 素与C肽水平,延长缓解期,保护Ⅰ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的残存功能,使胰岛素平均治疗剂量 明显减少。烟酰胺治疗的剂量尚不一致。一般认为应按25~50mg/kg·d分次口服,大多数病人 对烟酰胺能够耐受,但部分人可出现面色潮红、头痛、转氨酶轻度升高、胃肠道反应等。(2)免疫抑制剂:如应用环孢霉素等,详见前文《糖尿病的治疗》一章。
(3)胰岛素:动物实验证实,胰岛素治疗能够延迟胰岛炎的发生和发展。对临床前期糖 尿病鼠注射胰岛素,可抑制其β细胞内淋巴细胞浸润和糖尿病的发生,外源性胰岛素还可阻 断体 内的自身免疫过程并使残存的β细胞休息。因此,糖尿病前期给予胰岛素可延缓其自然病程,起到预防作用。但持反对意见者认为,应用胰岛素可促使胰岛素抗体的产生,而诱发高胰岛素血症等。
(4)单克隆抗体:激活T细胞介导β细胞免疫破坏的证据,支持抗T淋巴细胞治疗早期Ⅰ 型 糖尿病的潜在可能。单克隆抗体(MoAb)已经用于新诊断的Ⅰ型和Ⅰ型糖尿病高危患者。初步 结果表明疗效不肯定。
(5)光照射治疗:将患者的淋巴细胞在体外用甲氧补骨脂素发出的紫外光照射4~5小时,然后再输入体内。有人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年胰岛素用量和HbA1C稳定,然后恶化。与氧自由基清除剂合用于糖尿病前期的防治,可能效果更理想。
目前,国外正在开展烟酰胺、胰岛素、单克隆抗体、光照射等对临床前期Ⅰ型糖尿病治 疗的多中心、双盲或随机对照研究,我们希望有令人兴奋的结果出现!
四、糖尿病三级预防(一)糖尿病三级预防目的1预防急性并发症:如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 毒、感染等。
2积极防治慢性并发症:关键是对新发现的糖尿病及IGT患者尽早和定期检查,明确有无大血管病变(冠心病、脑供血不足、脑卒中、间歇性跛行、足坏疽等)及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和肾病)。
措施是早期积极控制血糖至基本正常,因高血糖既是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也是大血管 病变的危 险因素。同时要认真控制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吸烟、大量饮酒等不利因素,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合理,适当参加体力活动及选择正确的药物治疗方案。(二)糖尿病三级预防措施
糖尿病三级预防主要是严格控制糖尿病,目前主要有下述措施:
1综合治疗糖尿病:主张按现代综合治疗的五大原则,积极控制糖尿病病情。2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
二)Ⅰ型糖尿病一级预防
Ⅰ型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是一种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其一级预防措 施有:
1避免接触对胰岛β细胞有损害的化学物质: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如四氧嘧啶、链脲佐菌素等对胰岛细胞有毒性作用。
2新生儿及婴儿早期不吃牛奶:新近一些研究发现新生儿 喂食牛奶者Ⅰ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牛奶蛋白刺激儿童产生抗牛血清抗体有关。据推测抗牛血清抗体对具有遗传易感性的宿主β细胞表面 蛋白起抗原抗体 反应,可诱发Ⅰ型糖尿病。
3积极预防并治疗病毒感染:有人在新发Ⅰ 型糖尿病患者血中检测出柯萨基B4病毒、腮腺炎 病毒、巨细胞病毒及风疹病毒的抗体,或者从死者胰岛中分离出上述病毒,提示某些病毒感 染可 触发Ⅰ型糖尿病。
4筛选易感者,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前瞻性研究已证明,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抗体(IAA)和64kd蛋白抗体在临床Ⅰ型糖尿病发病前10年就已存在,Ⅰ型糖尿病发病前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早期第一时相 胰岛 素释放减少。这些检查可用来筛选Ⅰ型糖尿病前期病人,筛选应集中在Ⅰ型糖尿病患者的第 一代亲属如兄弟、姊妹及子女等,他们较一般人群发生糖尿病危险性高10倍,但95%~97%可不发生糖尿病。另一方面,80%~90%Ⅰ型糖尿病患者并无第一代糖尿病亲属,故筛查的价值较低,对ICA、I AA及64 kd蛋白抗体阳性者,可采用自由基清除剂烟酰胺治疗,亦可早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
总之,由于Ⅰ型糖尿病涉及发病过程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其一级预防还处于研究、探 索阶段,工作投入要慎重,更不要引起病人及其家属的紧张和误解。
三、糖尿病二级预防(一)Ⅱ型糖尿病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的目的是筛选和发现无症状的糖尿病及糖耐量低减(IGT)者,找出早期干预治 疗的 最有效方法,以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及减少糖尿病并发症。
大规模人群筛选Ⅱ型糖尿病,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不主张广泛开展,但良好设计的流 行病学调 查对了解不同居民糖尿病及IGT患病率、发病率和自然病程,制定公共健康计划,有重要价 值。糖尿病中心及各省、市协作区,可先将少数和有条件的地区、大企业、机关单位和县、村医疗单位组成防治网,进行人群筛选、调查,继而有组织地进行防治。
1筛选的对象和方法:
(1)筛选的对象:为25岁以上人群,反映率不少于85%。特别是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父母、子女、兄弟、姊 妹中的肥胖者,有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巨大儿生育史者,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者及50 岁以上人群进行筛选,收益较大。(2)筛选方法:禁食10~12小时,于早晨空腹食入100 g馒头或米饭(指100 g面粉或 米),并 用200~300ml水协助于10分钟内吃完,餐后2小时用One TouchⅡ型微量血糖计测指尖血糖,若血糖为61~138 mmol/L(110~249 mg/dl),均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若餐后 2小时指尖血糖≥139 mmol/L(250 mg/dl),数天后用100 g标准面粉或米做成的早餐代替75g 葡萄糖的标准OGTT,测静脉血糖,若高于139 mmol/L,则诊断糖尿病。如果上述两部分人数不是 调查人数的5%,则适当降低血糖水平,使做OGTT的人数达5%。筛选用餐后2小时血糖而不用空腹血糖,是因为空腹血糖会遗漏不少糖尿病,特别是IGT患者。2IGT干预治疗:是二级预防的关键。
根据国外及国内大量研究,IGT的特点是肥胖、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的患病率较正 常人显著增多。虽然糖尿病的患病率国外较国内高,但大量研究发现,中国人IGT的发病率(每年约10%)较国外高(每年25%)。对IGT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和药物干预治疗,可使其年发 病 率减少30%~50%,抓紧IGT防治,有利于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又有利于冠心病的防治。因此,IGT干预治疗是糖尿病二级预防的重点。
对通过人群调查诊断的IGT患者,进行有组织有分工的随访观察及干预治疗,以进一步 研究 IGT自然病程、IGT发展为糖尿病的规律,找出最大限度地减少IGT发展为糖尿病的干预治疗 方法,努力使IGT者OGTT较为正常,不但可以预防糖尿病特有的微血管病变,而且可以减少 高血压、冠心病、肥胖、脂代谢紊乱及脑血管病的发生。
对新发现的IGT患者,根据肥胖与否将其分为二组,即肥胖IGT组和非肥胖IGT组,前者 在饮食控制的 基础上,分别加运动、二甲双胍、拜糖平及中药治疗,后者在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分别加上述 药物治疗,与同组不治疗者作比较,观察IGT的转归情况。要求5年随访率达90%以上,分别于1、3、5年进行标准的OGTT复查,对照组每年随访一次,饮食、运动治疗者每3~6个月随 访一次,药物治疗者每月一次。随防与检查内容包括:时间、体重、血压、服药情况(是否按时、按量服药,副作用)、餐后2小时尿糖、运动和饮食变化等。若餐后2小时尿糖?斠?上,查餐后2小时血糖,若≥111 mmol/L(200 mg/dl)又无应激情况,复查OGTT明确是否 已发展为糖尿病,如确定,则按糖尿病治疗。
IGT者干预治疗措施:(1)饮食控制及减肥。(2)运动治疗。
(3)服用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025g,每日3次。(4)服用拜糖平,50mg每日3次。
(5)使用其他药物,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如有机铬制剂等。(二)Ⅰ型糖尿病二级预防
Ⅰ型糖尿病二级预防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些筛选试验以发现临床前期和早期Ⅰ型糖尿病,采取有效的 预防措施,使临床前期Ⅰ型糖尿病避免或延缓发展为临床期Ⅰ型糖尿病,或使早期Ⅰ型糖尿 病缓解。由于Ⅰ型糖尿病发病 率很低,采用大规模筛查收益较小,故Ⅰ型糖尿病二级预防远不如Ⅱ型糖尿病二级预防意义 重大。1Ⅰ型糖尿病前期筛查:
Ⅰ型糖尿病二级预防,首先应进行临床前期Ⅰ型糖尿病筛查。筛查试验有两类,一类是免疫学指 标如ICA、IAA、抗GAD抗体(谷氨酸脱羟酶抗体)等,另一类是HLA基因分型。其中,ICA 是敏感性、特异性、重复 性、可行性均较好的指标。但多次筛选试验似乎更适合Ⅰ型糖尿病的预测,因为任何一种指 标的敏 感性或特异性均达不到100%。ICA、IAA和抗GAD/64kd抗体反映了Ⅰ型糖尿病的不同方面,如 果将它们联合 检测,则对提高疾病的预测性更具有价值。目前还没有更多的证据表明免疫学指标与HLA分 型联合应用对Ⅰ型糖尿病的预测准确性更高。Ⅰ型糖尿病前期干预治疗:
目前用于Ⅰ型糖尿病前期治疗的药物有烟酰胺、免疫抑制剂、胰岛素、单克隆抗体以及光照 射治疗等。
(1)烟酰胺: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导致胰岛β细胞DNA分解是Ⅰ型糖尿病的病因。由于DN A的破坏,用于D NA修复过程的多聚酶活性增加和NAD消耗增多,使用于胰岛素合成的NAD含量下降。烟酰胺 作为NAD前体,可以增加胰岛素合成,降低高血糖。高浓度的烟酰胺可抑制多聚核糖合成 酶(PAOPRP)活性,有利于DNA修复。同时,烟酰胺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可减少胰岛自身免疫反应产生的自由基对胰岛β细胞DNA的破坏损伤作用。
国外一些资料证实,烟酰胺对Ⅰ型糖尿病前期有预防作用。有人对14名Ⅰ型糖尿病高危 儿童口服烟酰胺(每日150~300mg/岁)治疗,另8名高危儿童作对照不予烟酰胺治疗。随访2年后,对照组8例 中7例发生糖尿病,平均发病时间17个月,而治疗组14例无1例发生糖尿病。烟酰胺对早期Ⅰ 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尚未肯定,有人报告烟酰胺可减少胰岛β细胞破坏,加强β细胞再生,增加胰岛 素与C肽水平,延长缓解期,保护Ⅰ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的残存功能,使胰岛素平均治疗剂量 明显减少。烟酰胺治疗的剂量尚不一致。一般认为应按25~50mg/kg·d分次口服,大多数病人 对烟酰胺能够耐受,但部分人可出现面色潮红、头痛、转氨酶轻度升高、胃肠道反应等。(2)免疫抑制剂:如应用环孢霉素等,详见前文《糖尿病的治疗》一章。
(3)胰岛素:动物实验证实,胰岛素治疗能够延迟胰岛炎的发生和发展。对临床前期糖 尿病鼠注射胰岛素,可抑制其β细胞内淋巴细胞浸润和糖尿病的发生,外源性胰岛素还可阻 断体 内的自身免疫过程并使残存的β细胞休息。因此,糖尿病前期给予胰岛素可延缓其自然病程,起到预防作用。但持反对意见者认为,应用胰岛素可促使胰岛素抗体的产生,而诱发高胰岛素血症等。
(4)单克隆抗体:激活T细胞介导β细胞免疫破坏的证据,支持抗T淋巴细胞治疗早期Ⅰ 型 糖尿病的潜在可能。单克隆抗体(MoAb)已经用于新诊断的Ⅰ型和Ⅰ型糖尿病高危患者。初步 结果表明疗效不肯定。
(5)光照射治疗:将患者的淋巴细胞在体外用甲氧补骨脂素发出的紫外光照射4~5小时,然后再输入体内。有人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年胰岛素用量和HbA1C稳定,然后恶化。与氧自由基清除剂合用于糖尿病前期的防治,可能效果更理想。
目前,国外正在开展烟酰胺、胰岛素、单克隆抗体、光照射等对临床前期Ⅰ型糖尿病治 疗的多中心、双盲或随机对照研究,我们希望有令人兴奋的结果出现!
四、糖尿病三级预防(一)糖尿病三级预防目的1预防急性并发症:如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 毒、感染等。
2积极防治慢性并发症:关键是对新发现的糖尿病及IGT患者尽早和定期检查,明确有无大血管病变(冠心病、脑供血不足、脑卒中、间歇性跛行、足坏疽等)及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和肾病)。
措施是早期积极控制血糖至基本正常,因高血糖既是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也是大血管 病变的危 险因素。同时要认真控制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吸烟、大量饮酒等不利因素,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合理,适当参加体力活动及选择正确的药物治疗方案。(二)糖尿病三级预防措施
糖尿病三级预防主要是严格控制糖尿病,目前主要有下述措施:
1综合治疗糖尿病:主张按现代综合治疗的五大原则,积极控制糖尿病病情。2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
李光伟:因为糖尿病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个是遗传造成的,一个是环境造成的,遗传没有办法,是父母带来的,但如果是有遗传倾向的人,有糖尿病家族史,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你要特别特别注意。最注意的是什么呢?注意别长得太胖就行了。
这是从遗传上来说,从环境上来说就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吃饭,一个是活动,饮食总的量要控制,再有就是油不能太多,现在我们家里吃菜放的油也太多,到饭店里菜都泡在油里,这些都不是健康饮食。红烧肉现在基本上没人吃,你看台湾的电影,爸爸吃了红烧肉,儿子晚上说谁吃红烧肉了?都不行,但我们中国大陆还要吃红烧肉。你要说半年吃一次,可能还没太大问题,如果每周都吃一次红烧肉,就是不得了的问题,所以肥肉,甚至包括植物油吃太多都不行。有人说全世界最近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为什么糖尿病这么多?就是因为食物油太便宜了,廉价的食物油连最穷的国家都可以享受,所以全世界的糖尿病就越来越多了。所以从这一点来说,饮食里的油是非常非常多,我们中国人的烹调习惯其实不是特别好,油炸的东西太多,要不放那么多油就不好吃,包括家庭里食用油放得太多,这是要特别注意的。还有就是快餐,快餐偶然吃吃还行,如果经常吃快餐的人,身体就好不了。因为快餐是外国的垃圾食品,快餐是不能老吃的。
还有一个就是活动,年轻人能走路就走路,能骑自行车就骑自行车,能爬楼梯就爬楼梯,尽量别一出门就坐电梯,一出门就坐汽车,这些都不是好习惯。原来洗衣服我们都是用搓板,现在没有人用搓板了,半自动都没人用,都是全自动。所以大家的活动越来越少,吃的越来越好。从这两个方面来说,要合理饮食,适当增加运动。
说的合理饮食是什么?有人说,那么多好吃的东西在那儿摆着不让我吃,我的生活质量太差了,尤其是那些老工人,老工人说我前半辈子吃了那么多罪,什么好吃的都没吃,现在好不容易有吃的了你不让我吃,活着没意思。实际上中国人观念的改变,中国人是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一有钱先想到改善生活,就是吃饭。但实际上,如果一个人跟你说,你想吃点儿什么就吃点儿什么,想喝点儿什么就喝点儿什么吧。你说这是好话还是坏话?如果自己说,我生活太好了,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可是别人,尤其一个病人你跟他说这个话,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好象是没多少日子了。所以你好好想想你就知道随便乱吃东西不是健康的。
所以现在我们第一要健康,第二要快乐,第三要长寿,没有健康就没有快乐,但是你要光长寿了没有快乐也不行,有人说如果你把他的寿命延长了但没有快乐,这是给他的地狱,天天遭罪,吃的也得别人管,尿也得别人管,长寿对他有什么意义?所以要健康、长寿、快乐,只有这种人才对社会有贡献,他心里头也有一种满足感,对你的家庭、社会,对你自己全都有好处。
所以说实际上人家这种观念的改变是非常非常重要,国外甚至有人说,肥胖的人是对自己在社会上的价值估计不足。就是说,一个高层的人不允许自己肥胖,因为他有很多的社会责任,他对家庭有很多责任,他一胖,将来身体有问题会影响一大堆人,害一大堆人,所以他的观念就是这样,高度责任感,他不想自己长胖。但有人不控制,只顾他自己,饱了口福就完了,美食倒是有了,但是把健康丢了。就是说要美食和健康兼顾,这种才是真正好的健康观念。
“肥胖症的危害及预防”——慢病知识讲座长沙市芙蓉区修业学校卫生室一、肥胖症: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肥胖也成为现代社会的"文明病"之一。......
健康教育教案——肥胖的预防与控制 年 月 日㈠肥胖的治疗方法1、行为干预专家、家庭成员与肥胖者需要配合要制定食物摄食计划.要使肥胖者虽吃少一些但感觉良好能多活动而不......
防制狂犬病预防是关键福建卫生报 2011-09-26 三版小狗小猫这些可爱的小动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的同时,也可能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疾病如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侵犯中......
肥胖与体重控制授课教案一、标题 :肥胖与体重控制二、教学内容:(1)掌握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合理的膳食,并掌握运动减肥处方制定原则(2)熟悉内容:造成肥胖的原因有遗传因素、生理因......
第十三章 肥胖与体重控制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肥胖、体成分、身体指数等概念,以及肥胖与体重控制的意义。2、在掌握肥胖主要发病机制的基础上,掌握肥胖的防治理论,特别是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