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1_说明文答题技巧1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说明文答题技巧1”。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3、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7、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8、说明语言
类型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类型
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类型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常见考点: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说明文阅读一般涉及9种题型:
1、考查说明对象:
答题技法:
看题目或首尾段。实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例:《中国石拱桥》、《看云识天气》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2、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答题技法:
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例如《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死海不死》死海浮力大,咸度高。
3、说明方法、说明作用及说明顺序:
(1)常用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列图表、下定义。其作用是: 举例子: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好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中国石拱桥》举赵州桥、卢沟桥为例)
下定义:完整、科学、准确的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
(《向沙漠进军》湿沙层,《统筹方法》)
列数字:更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
(《死海不死》关于死海含盐量的一系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死海含盐量高,浮力大的原因及特征。)
(2004年“走进森林”11小题“文章第5段划线句子列举数字进行说明有什么作用?——具体而准确的说明了森林在涵养水源方面的重要作用)
打比方: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事物特征。
(《中国石拱桥》“石拱桥的形状就像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形状特征。)
分类别:条理清晰。(《向沙漠进军》沙漠危害人类的两种方式:游击战、阵地战)
作比较:通过比较,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
(《大自然的语言》物侯现象的来临决定因素——纬度——北京、南京比较差20天)
列图表:直观形象的写出了„„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总分、主次、概括到具体、现象到本质、总体到局部)。
逻辑顺序中的“由主到次”与空间顺序中的“由整体到局部”要分清。
近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
4、段意概括:
句式:说明了„„介绍了„„
方法:找中心句;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
5、“这样”的指代义: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
6、段落语句顺序:
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
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向沙漠进军》
5、6段照应上文游击战、阵地战顺序)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看云识天气》)
7、语言准确性:
考点: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题技巧:
不能删,先解词,说明原句意思是„„,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换后(删掉)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原意,不准确,不严密、不科学。
(《中国石拱桥》“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说明桥面与河面平行的程度,去掉意思变为桥面与河面完全平行了,与实际不符)
(2004年“走进森林”12小题“第7段划线句子中的‘缓解’改成‘消除’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森林只是吸收部分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轻温室效应;不能吸收所有温室气体,使温室效应消失。”)
8、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对段落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全文要点进行概括。技法:认真仔细阅读原文,一般都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
(例1:2003年“死海之变”第10题“死海已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地质变化?
答:(1)海水水体的分层结构消失(2)海水中的硫化氢消失(3)盐的沉积增多
分析答题技巧:教给学生学会从原文中提炼信息,抓关键词句。如:原文中有“这种变化果真发生了。”“原先存在于死海海水中的硫化氢,现在消失了。”“还有一个重要变化是„„”)
[例2:2004年“走进森林”13小题“文章第8段划线处应填写的表明这段文字中心的句子是什么?(段首句)
答:森林能够有效的净化空气和降低噪声。]
9、发散创新:就„„谈一点看法或设想;或拟标语。技法指导:
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根据知识库存,发散思维,大胆想象。
例:如何处理太空垃圾
2004年,14题:防治土地沙化势在必行。请你结合森林的作用,为治理土地沙化拟一条标语。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中考说明文的答题技巧,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中考说明文的答题技巧中考中的说明文阅读题目是考试的一个重点。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中考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一、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打比......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六年级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