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_咬文嚼字免费
咬文嚼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咬文嚼字免费”。
《咬文嚼字》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走近大师
师: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共同读一首诗,唐朝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大屏幕显示,生齐读)
生:我知道,‚推敲‛的故事说的就是第四句。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好像贾岛拿不准到底是用‚推‛还是‚敲‛,最后是韩愈给定下来用‚敲‛字。师:这首诗大家能读明白吗?
生:应该是贾岛去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没有遇到。
生:前两句是写李凝住处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三四句有些不明白,怎么多了个和尚? 师:‚僧‛就是贾岛自己,贾岛早年曾出家为僧,后来还俗。他在诗中常称自己为僧。生:那就应该是贾岛敲李凝家的门。李凝不在,他就往回走,五六句应该是他回来路上所见的景色,最后两句是说这么幽静的地方自己还会再来的。
师:说得不错。后人评价贾岛的诗是‚有句无篇‛,意思是他的很多诗往往在个别句子甚至个别词语上下功夫雕琢,局部太突出了,整首诗反倒被人忽略了。像这首诗,据说贾岛骑着一头瘦驴,脑子里想的全是‚推‛和‚敲‛,‚苦吟‛嘛,精神太集中,结果冲撞了时任京兆尹的韩愈的仪仗,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推敲‛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咬文嚼字‛的过程。下面大家打开书,翻到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朱光潜?
生: 朱光潜是一位美学大师,《谈美书简》是他的代表作。师:你读过《谈美书简》吗?
生:没有。我这本书的后面说这是高中生应该读的一本书。(生笑)
师:大家不要笑。能主动读课外书是很好的习惯,大家应该向他学习。《谈美书简》将作为同学们的寒假课外阅读作业。还有谁了解这位美学大师的更多情况?
生:您前两天曾给我们说过朱光潜的一句名言,叫什么‚出世‛和‚入世‛的。(生笑)师:哇!你还能有印象。‚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快记下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应该是摒弃名利之心,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师:很好。这句话也应该成为当今世人的处世准则。现如今很多人的功利之心太切,他们心浮气躁,缺少踏实做事的精神。有一首歌这样唱到,为了理想,我愿忍受寂寞,饮尽那份孤独。(生笑)朱先生是一位美学大师,一生从事美学研究工作,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读他的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严谨认真。请大家查字典,解释‚咬文嚼字‛。
生: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师:这不是个好词儿,贬义。朱光潜却在文中大肆鼓吹‚咬文嚼字‛,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拿起笔,快速读课文,看一看朱先生是怎么理解‚咬文嚼字‛的,划出相关内容。(生读5分钟)
二、信息梳理 再次“推敲”
师:哪个同学先来?
生:课文里的‚咬文嚼字‛是褒义词。‚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师:朱先生是贬词褒用,他认为,在阅读和写作上,‚咬文嚼字‛是一种……态度,什么样的态度?你来。
生:(看书)‚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师:有了这种精神,才能更准确更具体地理解或表达思想感情。无论是阅读和写作都应该向这个方向。那么,朱光潜认为‚咬文嚼字‛应该从哪些方面具体操作呢?
生:‚一字师‛的故事。生:炼字。
生:举了郭沫若修改台词的例子。师:怎么改的?
生:‚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成‚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师:改动前后有什么变化?大家读一读,比较比较。(生读)
生:好像改后的句子更痛快了。
师:感情更强烈。其实这是句式的选择问题,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感情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个同学假如就是你吧,你惹父亲生气了,你父亲要赶你出去,他是怎么说的?
生:什么也不说。(生笑)生:你这个混小子!(生笑)生:滚出去!我不想看到你!(生笑)
师: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文化层次,语言形式是不同的。只要注意观察,细细推敲,就一定能找到最恰当需准确的语言。其实这个例子说的是句式的选择问题,不同语气句式的选择。炼字嘛,朱先生举了‚推敲‛的例子。太巧了!朱先生是怎样对‚推敲‛进行推敲的?大家读了有什么想法?
生:原先一直以为用‚敲‛比‚推‛好,现在知道了用‚推‛也可以。生:有的地方我不太懂,‚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我不太明白。师:读诗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将诗句之间的空白加以填充。生:我有些明白了,贾岛是走动的。
师:对,诗歌中的‚我‛有时是定点,比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生:一行白鹭上青天。)有时是移动的,如这首诗。说下去!
生:前两句是去的路上所见,这两句是在往回走的路上看到的。
生:刚才您不是说这个‚僧‛是贾岛吗,怎么课文还说是和尚呢?哪来的寺庙呢? 师:没有寺庙。朱光潜先生望文生义理解错了。可见大师也有疏漏的时候,我们尊重大师,但不等于迷信大师,更不能为大师讳,错了就是错了,这才是真正的‚推敲‛精神。
生:是不是说,贾岛到了李凝家门口,门关着,他就‚推‛或者‚敲‛。师:当然,到底‚推‛好还是‚敲‛好,朱光潜先生有一句结论性的话,大家找出来。生:‚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师:朱光潜没有迷信前人的说法,这种不迷信古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位名人说过,怀疑是创新的开始。但是由于望文生义,前提错了,他的解说自然也就站不住脚了。大家能不能替朱光潜先生改一下?相信大家有这个能力。
生:没有寺庙也没有游方的和尚。贾岛与李凝应该是朋友,所以要看李凝与贾岛的关系到底如何了,比如到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的宿舍是用不着敲门的;或者先‚推‛,推不开才改为‚敲‛。
师:这个是关于‚炼字‛的例子。‚咬文嚼字‛还包括哪些内容? 生13:李广射虎。
师:准确地说应该是对‚李广射虎‛这段文字的删改前后的咀嚼。用了什么方法? 生13:比较。
师:谁和谁比较?比较的是什么?
生13:《史记》与《史记辨惑》的比较,比较字数多少。
师:这谈的是文字的简和繁的问题。文字是否精炼,不是以字数多少为标准,应该以能否准确表现事物特点、准确表情达意为根本。司马迁的文字确实做到了刘勰所说的‚字不得减‛,王若虚的删改使原文的‚味‛全没了。古人有‚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两种用笔的方法,什么时候‚泼‛,什么时候‚惜‛,大家应该有所启发,以后写作时下笔可要斟酌一番。
生:我觉得,王若虚的修改并不像朱光潜说的那么差。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读起来多干脆利落,也能给人想象和回味的余地。
师:你的怀疑也有道理,课下查查资料,再深入研究一下,你能写出一篇与朱光潜商榷的文字。对他的敢于挑战名家的精神,大家鼓励一下。(掌声)
三、“生成”探究 由“读”到“写”
师:为了使读者对‚咬文嚼字‛理解得具体清晰,朱先生举了三个例子。大家再动动脑子想一想,写作文尤其是写说理文举例应注意什么问题?
生:这三个例子是三个方面。师:具体说说。
生:是说‚咬文嚼字‛应该从哪三个方面入手。
师:句式、繁简、推敲词语的确是语言表达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当然,这三点又不是单纯的语言形式问题,要和‚思想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具体到写作比如写议论文,很多同学爱举例子,但要注意几个例子的‚角度‛问题,更主要的是要有对例子的具体解析。
生15:举例能不能是层层递进的?
师:当然可以,不只举例如此,文章的层与层之间也可以做这样的安排:或者是不同角度,或者层层递进。前者是并列的,后者就是层进的。
生15:我们写议论文一般是在文章中间,在‚分析问题‛部分才举例,可课文一开始就举例,这好像不太规范吧? 师:你说说朱先生为什么先举例呢? 生15:我说不好。师:哪位同学知道?
生1:这篇文章写于1943年,当时话剧《屈原》特别‚火‛,郭沫若改台词的例子是地球人都知道。从人们熟悉的例子入手,读者就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掌声)
师:很好,刚才有同学说这叫‚一字师‛。从人们熟悉的现象入手,引出话题,是议论文常见的一种写法。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假如朱先生仍然健在,再写《咬文嚼字》,还用这三个例子,是不是一定要先举‚一字师‛的例子?
生:我觉得应该先举‚推敲‛的例子,这个例子在今天比‚一字师‛更有名。生:朱光潜太不与时俱进了,就会用这三个例子。(生笑)
师:呵呵!举最新鲜、最有现时性的例子是再好不过的了。在这篇文章中,朱先生还谈到了联想,善用联想其实‚咬文嚼字‛在写作中的具体实践,但是朱先生又说,联想意义误用也易生流弊,他批评了写作上的一种现象叫──
生:‚套板反应‛。
师:‚套板反应‛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生:写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生: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生:谈风景鄙视‚春花秋月‛。
师:很多,但都是陈词滥调。现在很多人说话或写文章也常常落入‚套板反应‛的俗套,有的同学写作文也避免不了‚套板‛,重复着人云亦云的话语,重复着‚公共语言‛。有人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叫‚失语‛,而‚集体失语‛是很可怕的。想一想,你以前作文中有过‚套板反应‛和‚失语‛的情况么?
(沉默)
师:不好意思说。自我反省需要勇气,课下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作文。看看朱先生是怎样评价‚套板反应‛的。
生:‚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生:‚和创作的动机是仇敌‛。
师:怎样才能避免‚套板反应‛呢? 生:‚遇事朝深一层去想‛。
生:‚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
四、课堂小结 “首”“尾”呼应
师:写文章不能总是‚走熟路‛。时常有学生问我,写作文有没有窍门,作文怎样才能得高分。我常常不知怎样回答。因为他们所期待的‚窍门‛绝不是我所要说的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多读多练、提升情感,他们希望我给他们一个‚公式‛,像做数学题那样往里一套,答案出来了。这其实也是一种‚套板心态‛。按照‚公式‛写出来的作文是不可能得高分的。我想,大家还是应该记住朱先生的那句话:‚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做什么不要太急功近利,认认真真做应该做的事。阅读鉴赏、写作文也如此,不要期望有什么捷径。
请大家再读《咬文嚼字》,我想应该会有新的启发的。
【学习目标】1.分析评价文章的观点。2.通过对文中有关几个实例的尝试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
咬文嚼字李时珍中学 易勇教学目的: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2.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3.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教学难点:写作......
咬文嚼字【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清全文脉络,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明确“咬文嚼字”的真正含义。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独具特色的论证方法三、情感态度与......
《咬文嚼字》教案主备人 李庭娜教学目的: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2.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3.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教学......
著名语言文字刊物《咬文嚼字》19.一股(鼓)作气公布了“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括号中的20.悬梁刺骨(股) 21.粗旷(犷)是正确的字):1.按(安)装2.甘败(拜)下风3.自抱(暴)自弃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