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中看现代议论文教学之法_以劝学为题的议论文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劝学》中看现代议论文教学之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以劝学为题的议论文”。

《劝学》中看现代议论文教学之法

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洋洋洒洒地挥就了《劝学》一文。“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告诉我们学习的意义在于改变和提高自己;“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是教育我们学习的作用是弥补我们的不足之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在说学习要逐渐积累,坚持不懈。荀子这位思想家在距今甚远的年代道出的心志,几千年来未失去其意义。而《劝学》这篇被世代人传讼的佳作在今天看来,依然是议论文写作的典范之作。

人教版的《劝学》虽然对其原文有多处删减,但是仍然不失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议论文的典范。纵观全文,开篇第一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便已经开宗明义地点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读者在第一眼便能明确地明白写作者的立场和观点。接着下来的几段都是围绕着“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展开的论述。

第二段,主要想点明的是“学习的意义”。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我们可以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只有经过“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由此可见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也起着决定作用。早在几千年前的先知荀子就已经认识到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木要改造成为“中规”的轮,要用“”;金要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可见学习对于一个人来说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第三段,论述的是学习的作用。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来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情况组成四组比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些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种效果的获得,并非人的本身固有条件有什么不同:“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而是因为“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缘故,也就是“善假于物”,凭借外界条件的帮助才取得的。作者想根据这个道理推论出的是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显得相当难能可贵。

第四段,主要围绕着“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来论述的。这里作者先后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先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可以兴风雨;积水成渊,可以生蛟龙。所以有这样的功效,全赖于“积”。同样,人如果能积善成德,就能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接着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正反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次,从“舍”与“不舍”来论述学习贵在坚持不懈的道理。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骐骥本身条件虽好,如果止于一跃,还达不到十步。驽马本身条件虽差,如果能前进“不舍”,也可以跑得很远。接着用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人们学习,如果一曝十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荀子认为“积”必须是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定要坚持不懈。最后,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如此看来,这篇文章的总论点和三个分论点就很清晰地展现出来了。这与几千年后中学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要求中心论点明确,同时分论点从多个方面辅助论述的主张不谋而合。这篇文章另一个闪光点就在于它对于比喻论证这一论证手法的灵活使用。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如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如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也更生气勃勃。当然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学究气。

《劝学》一文虽著于几千年前的战国时代,但是其议论技巧依然对我们现今的议论文写作的教学有着深刻的意义和示范作用。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荀子时代已成过往,而其文章精髓却未过时。重温《劝学》,在学习其作文之法的同时,其文章所表达的思想精髓同样也为我们平添鞭策,更生自省。

劝学新说议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劝学新说议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荀子劝学议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荀子劝学议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劝学新说议论文

劝学新说议论文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

劝学新说议论文

劝学新说议论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劝学新说议论文,欢迎大家借鉴......

为政之法教学设计

为政之法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孔子的为政主张。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举出几个孔子为政的主张,理解“欲速则不达”“身正,不令而行”包含的......

《《劝学》中看现代议论文教学之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劝学》中看现代议论文教学之法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以劝学为题的议论文 议论文 中看 之法 以劝学为题的议论文 议论文 中看 之法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