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比较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浅谈
有关比较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浅谈”。
有关比较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方庆青
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心理学认为:两种不同对象彼此诱导和相互感应可以提高人们的感知效应有利于活跃思维,激发智力,加深理解,提高记忆。
由于作家思想素质文化修养的不同,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也是不同的,为能把握文章的思想特征,领略文章的艺术特色,我们运用比较教学法是必要的。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比较法教学,对学生来说其实就是一个搜寻异同,寻求认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思维相互碰撞处于兴奋状态。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途径宽广,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比较法是一种实用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切实可行。特别面对如今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较弱的中职生来讲,比较法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经过这十多年的教学探讨,我认为比较教学法可大力提倡,但实 际操作时应做到循序渐进。
一、确定可比点
这是比较教学法得以展开的基础。教学中的比较,首先必须考察所比较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要么相同或相似,要么相反。只有确定了可比点,才有可能开展比较。如本学期所上的同题散文《我的母亲》,一篇是老舍先生写的,另一篇是法国作家罗曼加里写的。虽然作家出生于不同的国度,但对母亲的爱是不约而同的。上完两篇文章后,我让学生比较中外两位母亲的共同点和区别点,学生分组讨论,兴致很高。经过讨论分析之后学生明白天下的母爱都是无私和伟大的,中**亲对孩子的爱表现得更内敛,而外国的母亲对孩子的爱表现得更外露,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赏识自己的孩子。通过比较大多数学生更欣赏外**亲教育孩子的方式。又如《牡丹的拒绝》、《过万重山漫想》、《黄鹂》这三篇文章都是托物言志的文章,上完文章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生通过讨论得出这种写作手法的文章都是作者借助于某一物体,从中经过思考,得出人生的哲理。通过比较教学比单纯让教师给学生灌疏知识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备课时应对一些相类似的文章多加思考,多多提供学生对文章进行比较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多地掌握语文知识。
二、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这是比较法教学得以深入的关键,寻找“可比点”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能在比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探求更深层的意蕴,这可以说是比较法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所在。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这三篇文章都是古代优秀的散文。教师在讲解三篇课文之后,我给了学生一节课的时间探讨这三篇课文的异同点。通过讨论学生了解到这三篇文章都涉及到如何与别人交流的话题,也就是说话艺术的问题,学生也从中学到平时注意说话方式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讨论也找出三篇文章劝说的不同技巧,邹忌采用的是以自己生活中的小事为切入点联系国家大事,找到两件事的类似点来劝导齐王,最后齐王欣然接受邹忌的建议,重振齐国;烛之武采用的是直接陈述利害关系,站在秦国的角度陈述灭郑到底有利还是有害,这种换位劝说的方式终于拯救了自己的祖国;而触龙面对顽固、蛮横的赵太后,不是直陈事情,而是从拉家常开始慢慢地让赵太后怒气消解后才直入正题,他善解人意,娓娓而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也取得了劝说的成功。通过比较学生认识到面对不同的说话对象,面对不同的情况,我们应采用不同的说话技巧,才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这种比较教学不仅让学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且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地牢固。
三、在比较的基础上总结规律
运用比较进行教学时,应总结共同性的规律。教师在上新课时可以适时地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学生巩固知识。如本学期上的《季氏将伐颛臾》是一篇驳论文,在给学生分析了文章后我重点让学生学习驳论文先驳后立的观点,也就是先批驳对方错误的观点然后正面阐述自己正确的观点。而后我在上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时就采用了比较教学的方法。《拿来主义》是一篇较难理解的文章,学生往往读了几遍还是云里雾里,而本文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文章的思路,于是我让学生回忆《季氏将伐颛臾》一文的结构,学生通过比较才明白原来本文也是一篇驳论文,以此作为切入点,学生很快理解了本文的思路,鲁迅先生先批驳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然后正面阐述了“拿来主义”的观点。因而教师带着学生总结驳论文的特点,并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如辩论赛中就经常使用到,这样学生对于驳论文就基本上掌握了。
另外,通过听课的方式或者集体备课的教研组活动,通过比较同样可以让我们从其他教师身上学到不少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语文组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提高。事实证明,无论是教与学,运用比较的教学方法,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各类矛盾,其功效不可低估。当然要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在具体操作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比较的对象要具有代表性,力求使学生通过比较对某一知识点或某问题的悟性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程度。其次确定了比较内容和对象后,可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而教师更应认真备课,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三要注意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把握好比较内容的难度,难度适中,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只要教师用心地钻研教材,了解中职生的特点,创新思维,就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教学论文1500字——比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比较思维法,是从具有同一性的事物中寻找其差异,求异存同的思维方法。”因此,比较在学术研究......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中职学生具有一些独特性,在文化知识方面,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基础不够扎实。在学习状态方面,中职学生多数学习心理较为懈怠,厌学......
尝试教学法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本文论述了尝试教学法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运用的可行性、基本模式和优越性。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可行性基本模式 优......
中职会计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法的可行性研究【摘要】在会计教学当中,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会收到不同的效果,而每一个学生在不一样的教学法中所能接收的知识量也不一样,因此,为了......
2008年-2009学年下学期《财务会计》教学论文案例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理论与实践很好结合,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