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B卷)含答案_高三文综历史模拟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B卷)含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三文综历史模拟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B卷)24.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孟子称:“孔子成《春秋》,乱臣贼子惧”。朱熹则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这反映出 A.仁政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B.历史评判会影响政治行为 C.儒家干政成为治国秘诀
D.重史传统促成了社会凝聚
25.比较规范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存在于唐朝前期。自唐玄宗时起,一种名为“使职差遣”的制度被推广开来,如盐铁使、户部使、度支使取代户部财政权,监选使、监考使分割吏部人事权等。这一做法
A.缓解了皇帝与宰相的对立 B.标志着官僚政治体制成熟 C.有助于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 D.推动了地方行政权力的扩大
26.据考证,南宋的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南北长,东西窄,皇宫位于城市的南端,从皇宫北面的宁和门往北通向城市中心的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御街,最引入瞩目的是在御街中段新设立的“金银盐钞引交易铺”,生意兴隆。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都城设计不再体现皇权至上
B.“市”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C.“钞引”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都城布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27.下表为明清两代进士家庭出身情况统计表。相对于明代,清代
A.血缘关系是士人晋升上流阶层主要阶梯
B.累世公卿局面逐渐形成 C.家族积淀更能为人才向上流动提供助力
D.科举考试更加公平客观
28.1879年,李鸿章奏请修建一条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清廷不准。为此,李鸿章想出一个办法,在奏折里特别声明只修以骡马为牵引动力的“快车马路”。几经周折,清政府才勉强同意。这一过程体现了 A.统治集团的愚昧无知
B.民族工业的艰难起步 C.近代化与传统观念的冲突
D.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的破坏
29.19世纪末,先进知识分子从西方获得的新知识中得知:自愿联合的团体对于西方诸国的文明进步曾作出过重大贡献,因而奋起效法,组织各种学会。这些学会2/3是士大夫阶层建立的,分散在10个省、31个城市,拥有近万名会员。据此可知,当时 A.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共识
B.地方权贵势力潜滋暗长 C.变革图强具有一定社会基础
D.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0.图8为滇缅公路示意图。该公路中国段于1937年11月开工,1938年8月竣工通车,缅甸境内的路线也在预期内完成。由此可风,滇緬公路的修建 A.有利于保障持久抗战的物资供应 B.为中国远征军入緬作战扫除障碍 C.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D.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32.古代雅典城邦不允许公民只关心自己私人事务,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据材料可知,古代雅典 A.直接民主导致派系林立
B.公民意识在法律上得到肯定 C.将道德凌驾于自由之上
D.立法的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
33.在威廉三世统治英国时期,“他不允许议会在他去国外时开会,并很少带英国大臣到欧洲大陆去,他自己是自己的第一大臣(首相),指定他所信任的人担任要职”。材料表明,这一时期英国
A.议会仍旧受制于国王
B.责任内阁已经形成 C.《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D.国王拥有行政实权
34.截止到1926年,苏联全国共有65个外资企业,主要是开采北方森林的木材厂和采掘东部矿藏的稀有金属公司。著名的有:德国的莫洛加木材公司、美国的哈里曼锰矿公司、瑞典的哥德堡滚珠轴承有限公司等。这表明当时苏联
A.借助外国资本建立重工业体系
B.采用租借形式建设社会主义 C.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发展重工业
D.运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35.美国《1952年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安全甄别的同时,还规定:凡申请就业的移民和临时劳工,都须申明入境后从事的职业。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这
A.有利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B.体现了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的针对性 C.扩大了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 D.是美国建设“伟大社会”的尝试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普遍降低了国际贸易壁垒,除了一些商业集团对于降低关税的通常压力,以及先是推动着拿破仑三世后来又推动着普鲁士政府寻求通过签署条约使贸易更加自由化的政治考虑以外,贸易条约的签署反映了一种普遍的乐观主义情绪,以及政界和学‘术界对于国际交换学说的接受。正是经济的迅速扩张、对增长和繁荣的普遍乐观说服了各国和人民放弃保护措施,将控制换成了自由,乡土观念换成了普遍主义,固守传统换成了坚持变革,将闭关锁国的安全换成了开放世界的危险但有潜在利润。
——摘编自H.J.哈巴库克等《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英国人一直认为英国不属于欧洲,这是一种岛国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它始终站在帝国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假如照顾了英帝国,便难于兼顾欧洲。二战后西欧的主要潮流是一体化,但英国对此持消极态度,生怕过多的欧洲色彩会影响它的帝国性质,以致后来再想加入欧共体,就不得不多次去申请。英国在60年代经济境况十分不好,而欧共体六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二战后英帝国迅速瓦解,英联邦又不能取代帝国的作用。二战后世界格局迫使英国重视欧洲,两极化将英国与欧洲拴在一起。特殊的英美关系也要求英国重视欧洲,美国的外交重点是抑制苏联,美国希望英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在欧洲起引导作用。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各国间从“闭关锁国”到“开放世界”转变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欧共体的态度变化,并指出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影响。(13分)
41.(12分)注重时序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2003年人教大纲版高中历史教材与最新高中历
史课程标准基本都是按照历史时序进行编排。2003年人教大纲版 《中国古代史》目录
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从表1到表2,时序阶段划分有多处不同,请指出其中一处明显不同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600年英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贸易特权,后来它又逐步取得代表王室对印度的统治权。但其自知单凭自身力量很难实行有效统治,因此采取了直接统治与间接统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东印度公司牢牢掌握着统治印度的最高实权,以达到掠夺印度、服务英国的目的;另一方面,英国殖民者并未立即完全摧毁印度传统的社会结构,而是采取了与印度的土邦王公贵族相勾结的办法,利用印度自身封建势力对印度实行暴力统治,以达到永久殖民占领的目标。
随着印度人民的不断抗争,特别是一些上层精英人士的不断争取,迫于压力,英国殖民者逐渐进行了一些改革。1790年—1793年,印度总督康沃利斯改革司法制度,将司法与行政分立,并完善了民事、刑事两类司法体系。1833年英国殖民者通过印度政府法,决定在总督参事会中设立专司立法成员,立法成为总督参事会的专项职能。1853年,印度政府法又正式使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分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该法案决定采取公开竞争考试的办法录用印度文官,为今日印度文官制度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陈峰君《世界现代化历程·南亚卷》
(1)根据材料,概括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进行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东印度公司的改革。(9分)
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从投降到盟军正式接管,日本国家军事机器有计划地销毁了相关的文件。东京审判不仅在军事法庭的名义下进行,甚至连法官和检察官都由盟国推荐,并由占领机构“盟国管制日本委员会”任命。麦克阿瑟将军向杜鲁门总统建议不起诉天皇,功利性考虑是天皇在日本民众中的威望,惩罚天皇可能造成占领区秩序动荡。作为亚洲冷战的桥头堡,日本是在与苏联的铁幕对抗中的一张好牌。东京大审判的不彻底性,不仅不利于日本民族在战败后自我反省,也给日后国际关系处理蒙上了许多阴影。
——摘编自黄鸣鹤《不彻底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
材料二
为参加和进行东京审判,检察方和被告及辩护方都准备了详尽的资料,其中检察方的证据资料为21200页,辩护方为26800页。它为研究日本近现代史、中日关系史、远东国际关系史和国际法特别是战争法规,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东京审判既是法律的审判,也是政治的审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果审判仅以战争罪审判日本战犯,就无法惩治策划、发动和指挥侵略战争的领导者,东京审判用战争罪、反和平罪、反人道罪,将策划、发动和指挥侵略战争的领导者押上了神圣法庭予以惩罚。从法律上讲,它体现了对公平与正义的追求和对国际法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绝非胜者对败者的报复。
--摘编自刘庭华《东京审判的历史功绩与缺憾》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京审判不彻底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京审判的历史意义。(6分)
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国成为同盟国中的重要成员,国民政府开始将战后建设人才的培养提上议程。在技术发展领域,国民政府考虑派留学生去美国学习制造原子弹,他们选派了朱光亚、李政道、唐敖庆等去往美国学习。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考虑战后成立联合政府,派遣罗沛霖、张大奇和王天眷等前往美国学习,这样就形成了二战后的留美高潮。这一时期,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有6200人左右,其中学习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人约占80%。
1949年11月、12月间,朱光亚与曹锡华等人多次以留美科协的名义组织召开中国留学生座谈会,动员大家回国,1950年他起草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50年春,朱光亚等人回到了新中国。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明确禁止中国留学生离境。1953年7月,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被禁止回国的中国留学生开始活跃起来,他们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中国总理周恩来,甚至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写信。这些努力终于促成美国政府在日内瓦谈判中逐步解除了对中国留学生回国的禁令。朱光亚是新中国核事业特别是“两弹”事业的元勋和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是中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国防科技战线的一位卓越的科学家。
——摘编自王德禄《1950年代归国留美科学家的归程及命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朱光亚等知识分子赴美留学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朱光亚等知识分子回归新中国的因素并概括其贡献。(8分)
石家庄市20 1 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4-25BC
26-30DCCCA
31-35CBDDB(1)工业革命的发展;交通技术的进步;自由主义学说盛行;法律自由化的保障;经济乐观主义情绪;政府的推行。(12分,每点2分。)(2)变化:由排斥到加入(3分);
影响: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提升了英国在欧洲的影响力;推进了欧洲经济一体化;提升了欧洲在世界的地位;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10分,每点2分。)41.答案示例一
变化:对于先秦历史,表1叙述笼统,概括为“祖国历史的开端”,表2细化了先秦时期的历史,分为早期中华文明和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说明:表2的表述意在从历史遗存中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夏商周早期国家的特征;通过西周的宗法分封制以及相关的礼乐制度,认识早期中华文明确立的特点。表2单列春秋战国意在强调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经济发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突出“华夏”观念的形成,增强民族认同感。答案示例二
变化:对于明清(鸦片战争以前)表1叙述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表2表述为“明清时期中国版图的奠定与社会变动”。
说明:表1侧重社会形态方面的表述,表2侧重说明明清政治制度和国家管理体制在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上的重要作用。16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变化除自身因素推动外,还与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世界变化相关。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社会转型,处在近代文明转型前夜。
(变化3分,说明9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4.(1)英国残暴的殖民统治,激起印度人民的不断反抗;殖民者与印度封建王公相勾结;印度上层精英人士的不断争取;西方政治近代化的影响。(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改革在印度初步形成了三权分立政治体制,促进印度政治近代化的进程;通过考试录用官吏,为现在文官制度奠定了基础;但改革的目的并不是实现印度的独立,而是为了缓解英国殖民当局的困境。(9分,每点3分。)45.(1)随着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美国政府根据自己全球战略的需要对日本的策略转变为扶持;日军有计划的销毁大量文件,使得审判缺乏证据;由于美国对日本的单独占领,法庭的组成缺乏平等性和民主性。(9分,每点3分。)(2)彰显了正义,维护了世界和平;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完善并发展了国际法。(6分,每点2分。)46.(1)原因: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美关系密切;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美国强大科技实力;战后国内建设需要;中国共产党对人才的重视。(7分,每点2分,三点7分。)(2)因素: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政府的努力;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精神,留学生争取舆论支持;朝鲜战争结束,国际关系趋向缓和;美国禁令的解除。(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贡献:为“两弹”事业(国防科技)做出卓越贡献。(2分)
河北省保定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12.“六年前出去吃饭、购物基本都是付现金;三年前出去吃饭、购物基本都是刷卡;而现在出去吃饭、购物付款都是扫......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1.古诗文背诵默写每空1分,共8分,多答漏答,错别字等均不得分 ①、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②、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③、__________,千树万......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0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l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
2018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4 24.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里说:“及至厉王,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厉王遂奔于彘,乱自京师始,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