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_信贷风险预警体系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信贷风险预警体系”。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作者: 中山联社 徐士达 蒋纪华点击数: 1302更新时间: 2009-05-12文章录入: 蔡帅 ]
一、构建信贷风险预警体系的意义
信贷风险预警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采用专家判断和时间序列分析、层次分析和内部评级等方法、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和早期预警,实现对风险的“防患于未然”。
贷款五级分类的实施,使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规范化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率有了大幅的下降,同时信贷资产的质量也有了大幅的提高,但由于本身的起步晚,并且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监测和控制手段留于表面,缺乏科学依据,在具体分析中,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静态分析多,动态分析少;事后纠正多,事前防范少,风险反应明显滞后,因此,极大的影响了信贷资产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在当前情况下,受自身条件的影响,直接引进西方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技术和机制, 在现实中还难以行之有效的贯彻执行。因此, 建立一套符合农村信用社, 可操作性较强的信贷风险预警模型, 形成具有农信社特色的风险预警体系, 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怎样构建信贷风险预警体系
农村信用社由于缺乏必有的历史数据,还不能照搬国际上各种先进的内部评级模型和先进的风险预警方法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不过,笔者认为农村信用社建立信贷风险预警体系可以从行业风险预警、客户风险预警和组合风险预警三个方面进行。
(一)行业风险预警
所谓行业是一个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范畴,是由具有共同特征的企业群体组成。由于同一行业内的企业成员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着相同性或相似性,其产品或服务具有很强的替代性,行业内的企业成员彼此间处于一种更为紧密的联系态。行业兴衰决定了行业内部企业生存的条件的发展状况,进而影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行业风险预警可以从行业环境风险因素、行业经营风险因素和行业财务风险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行业环境风险。主要考虑经济周期、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家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体制转轨、重大事件等因素。近期我国政策出台十分密集,支持农村改革、支持中小企业、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增加投资刺激内需等等,体现了保增长的意图。因此可以充分考虑这些行业环境风险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分别作横向的和动态的综合分析,可以判断行业所处环境的整体水平和发展趋势。
2、行业经营风险。主要分析市场供求、行业发展阶段、行业技术水平、行业垄断程度、产品替代性和产业依赖度等因素。同样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对这几个要素作综合评价分析,据以判断行业内部所有企业的整体运营状态、预测行业发展趋势。
3、行业财务风险。分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增长率、资本增长率、企业亏损面、企业亏损度、利息保障倍数、应收账款增长率。根据上述八个指标可以建立风险计量模型,以此判断行业偿债能力和经营风险风险状况,再利用动态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法预测该行业的风险发展趋势。
最后,对以上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建立量化的行业风险评级模型,对所有行业的信用风险进行全景式连续监测,不仅要确定各行业风险等级,还应对行业风险变化趋势、风险预警状态、信贷余额最佳占比、行业风险限额、行业授信额度等进行完整的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综合指标的风险判别作用,建立系统化、动态化、数量化、差别化的行业信贷政策体系。由于农村信用社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库,暂时只能利用外部的数据进行分析,但从长远来说,农村信用社一般是区域性银行,外部的数据与自身的状况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应该定期收集内外部数据,通过风险评价系统讲行统一的风险评价和分析,并向全社发布有关行业的风险分析报告以提高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二)客户风险预警
信贷资产在逐步变为不良资产之前,往往会出现许多预警信息,客户风险监测和预警就是要及时探测出这些信息,并提前采取预控措施,为控制和降低信贷风险创造有利条件减少风险的损失。客户信贷风险预警旨在通过对目标客户所处的宏观环境、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及信贷状况等方面的研究, 对目标客户信贷风险的整体现状进行综合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对信贷风险变动趋势进行预测, 建立预警模型, 为农村信用社制定信贷政策, 识别和化解风险提供科学的依据。
1、客户信贷风险状况指标体系。因为农村信用社内部只有少量的观测数据,无法利用传统的统计方法进行风险分析与预测,而灰色系统理论能够处理贫信息系统,适用于只有少量观测数据的项目,因此可以利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可以对客户信贷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下面是利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建立农信社客户信贷风险预警模型的指标体系:(见图1):(见图1)
图1: 客户信贷风险状况指标体系
图1: 客户信贷风险状况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由三层指标组成,即第一层:目标层也就是风险状况;第二层:要素层,包括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产品市场、信用状况、经营者素质;第三层:指标层,共18个指标。
2、收集同类客户的各指标数据以及该类客户的个指标最佳值,分别计算六个要素层的关联度,再通过专家咨询并利AHP法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进而计算出要素层的关联度,最后通过要素层的关联度即可以计算出目标层的关联度即各客户的风险状况。另外再通过收集同一客户不同时期的指标数据,可以利用动态的灰色评价法计算出该客户的风险发展状况,预测客户的风险,起到风险预警的作用。
3、根据客户风险状况分析结果,合理制定差别化利率政策。目前,我国利率完全尚未实现市场化,因此可以考虑在充分利用法定利率浮动空间的条件下,增加内部利率的调节力度。对于评级为A、B级的低风险客户,在基准利率基础允许给予一定的优惠而对风险为D、E级的较高风险客户,应制定惩罚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加以上浮。通过资金价格方式,实现对行业信贷结构的优化调整。
(三)组合风险预警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化解投资风险的可能性。“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就是多元化投资组合的最佳比喻,而这已成为现代金融投资世界中的一条真理。贷款实际上也是一种投资,完全可以利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结合奥特曼最优化模型,确定各行业和各类客户最佳信贷额度占比和风险限额,使整个贷款的风险调整收益率达到最大化,由此确保贷款资本达到最佳配置。这样就可以根据农村信用社的贷款结构与最优结构相比较预测本社整个信贷资产的风险状况,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风险“防患于未然”。
三、结论
根据以上三个方面,农村信用社可以建立系统缜密的风险监测预警的指标体系与分析方法,从风险组织流程、风险计量模型、风险数据库、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能全面、准确、及时、灵敏地反映风险动态变化的风险监控和评价预警系统,进行持续监控和定期评价;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辖内机构进行监测分析和报告,包括风险状况的变化情况,概述所有已识别的违规问题或缺陷,采取各项纠正措施等,把风险降到最低的程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行信贷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建立“各司其责、快速反应”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特制订本办法。第二条风险预警是指运用多种信息渠道和......
XX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XX银行(以下简称“本行”)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提高各级信贷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对借款人的持续贷后监控,及早发......
XX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预警监测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提高XX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水平,增强对信贷风险的自我防范,自我控制和自我化解能力,促进我社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心得体会 西城信用社根据县联社安排,我社组织学......
心得体会西城信用社根据县联社安排,我社组织学习了中国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同志在2010年案件防控工作长沙会议上的讲话摘要、关于转发《沧州银监分局关于转发的通知》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