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的探索与创新_大企业税收管理服务
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的探索与创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企业税收管理服务”。
新理念、新模式、新举措 破解大企业税收管理难题
发布时间: 2010-05-28 09:44:48 字体:【大 中 小】
宋韶山
山东省茌平县国税局积极探索大企业税收管理新模式,成立了驻厂税收管理办公室,构建了“点线”式税源管理体系,实施了“个性化”纳税服务措施,协助企业建立了“全覆盖”的税收风险管理机制,大企业税收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2010年1-4月份,实行驻厂管理的信发铝电集团上缴税款5.21亿元,占全县税收收入的82%,同比增长212%。目前该集团的平均税负率为3.3%,超出全省同行业税负率0.94个百分点。
一、转变工作模式,管理服务实现“三零”目标
(一)驻企办税,在空间上实现“零距离”。2007年5月份,该局通过考试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了4名素质高、能力强的业务骨干,组成了国税局驻信发铝电集团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驻厂办),具体负责信发集团企业税源调查核实、信息采集、评估分析、纳税服务等日常税收管理工作。驻厂办与集团财务部门在同一楼层,连通了到县局的局域网专线,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可以代为办理税收优惠审批、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固定资产抵扣审核等涉税业务。
(二)更新理念,在服务上实现“零障碍”。根据大企业实际需求,驻厂办明确了“管理服务并重,以服务促进管理、以管理提升服务”的理念,把工作的重心转变到服务企业发展上来,主动与企业进行沟通,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确定工作重点与方向。制定了《驻厂员工作制度》、《税企定期联席会议制度》、《驻厂服务规范》、《服务承诺》等制度,明确了驻厂人员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时限和服务标准,规范了驻厂人员的工作行为和作风纪律,使驻厂人员自觉融合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去,消除企业的顾虑和担忧,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企业的信任支持。
(三)健全制度,在管理上实现“零缝隙”。在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驻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及《税源调查核实操作指南》、《税源监控操作指南》、《纳税评估操作指南》,明确了驻厂管理的范围、管理方法以及工作要求,明确了信息采集、调查核实、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的内容、时限、方式、方法、流程及结果的处理,坚持实行驻厂工作月分析、季讲评,做到了信息采集及时全面,调查核实准确深透,日常监控重点突出,评估分析有的放矢,管理方法持续改进,四环节上下衔接,融合联动,相互促进,在监控管理上实现了“零缝隙”。
二、把握经营特点,构建“点线”式税源管理体系
信发铝电集团主要生产碱、电石、聚氯乙烯、氧化铝、电解铝、铝锭、铝杆、预焙阳极等产品,从其产品关联度来看,基本上是围绕铝、电产业做文章。从其产业链条来看,大体可以归纳为一条主产业链、两条支产业链。主产业链条是碱、石灰和乙烯加工→氧化铝粉加工→电解铝加工→铝制品深加工;两条支产业链一条是煤→发电→碱、电石、铝产品加工、密度板、预焙阳极;另一条为石油焦→预焙阳极→电解铝。三条产业链条相互交织, 除部分产品外卖外,上游产品大部分为下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企业生产经营关联高,根据这一生产经营特点,驻厂办确定了以“一组流程、一个链条、三个环节”为框架,以集团企业监控分析为点,以集团产业链条监控分析为线,以关键环节监控分析为辅助的“点线式”税源管理体系。
(一)绘制“一组”生产工艺流程图,明晰调查监控节点。驻厂人员根据实地调查摸底和日常监控掌握的信息,结合税源监控要点和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一是分行业制定了电解铝、氧化铝粉、发电、铝合金棒、铝合金轮毂等14个生产工艺流程图,在图表中详细标注每个行业的主要生产工序及每个工序的工艺加工方法及主要耗料,从原料投入到生产加工,再到加工成产品入库各环节的生产周期、耗料比率、在产品率、半成品率、完工率和残次品率等主要生产经营信息。二是根据产业关联度绘制了《信发集团关联交易流程图》,将集团关联产业链条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地描绘出来,形成企业链条,通过明晰企业链条,达到利用上游企业分析控制下游企业、下游企业分析反向控制上游企业的关联关系来有效实施点线式监控分析和关联交易分析。
(二)把握集团产业链,实施“点线”式链条分析。根据信发集团链条式生产经营特点,以集团企业分析为点,以产业链条分析为线,以评估分析上游企业控制下游关联企业,以评估分析下游企业反向控制上游企业,利用上游产品电力在碱、电石和预焙阳极加工环节的投入产出比,矿石、碱、石灰在氧化铝粉加工环节的投入产出比,氧化铝粉在电解铝加工环节的投入产出比及电解铝在铝锭、铝杆加工环节的投入产出,递次测算出下游企业的生产量,根据库存量倒挤出销售量,再根据当期的市场销售价格测算出当期应实现的销售收入,与企业纳税申报表中的销售收入进行对比分析,防止了企业内部销售不收入或延迟做收入现象的发生,从而能够有效地从整体上把握集团的真实生产经营状况。2008年7月份,驻厂人员利用投入产出比对集团的发电情况进行分析时,发现其部分电力集团内未作销售收入,漏提销项税53万元,经企业财务人员约谈,是集团内部电力调配引起的,在集团企业自备电厂普遍存在,后对其他企业查证情况属实,并责令所有进行了调整,共补提销项税款108万元,从此防止了此类现象的发生。2009年3月,通过在审核分析信源铝业原材料购进情况时,发现其购进的预焙阳极数量与上游企业华信碳素发出的预焙阳极数量差异悬殊,经实地调查,确认华信碳素发出产品未作收入,补提销项税额312万元。
(三)抓好“三项”关键环节,具体实施监控分析。一是抓好运输发票抵扣管理。针对集团企业运输发票抵扣税额特别巨大的现实,驻厂办以“四小票”比对系统和分析预警系统为依托,加大对异常票、大额运票、汇总开具运票的评估分析,通过实施红色预警、典型剖析,加强运输发票与购货合同、付款凭证、验收入库单、同期货运价格的审核比对,有效地遏制了运输发票虚抵的现象。2007年,发现比对不符运票562份,转出进项税417余万元;2008年1—8月份,发现比对不符运票7份,转出进项税9万元。2009年至今未发现有不符运票。二是抓好企业所得税评估分析。加强所得税评估分析,侧重于税前扣除项目审核分析,及时督促企业依法如实申报纳税,防止了个别企业在申报缴纳所得税时多列成本费用,人为调整利润延迟缴纳所得税的做法。2009年5月份,通过发起自定义评估,发现华信碳素计提折旧额偏大,经约谈核实企业多计提折旧冲减利润,补缴了企业所得税784万元。三是抓好关联交易分析。针对集团企业之间产品内部销售较多和资金拆借频繁的问题,加之集团部分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我们注重加强集团企业关联交易的监控分析,加强集团企业内部销售价格与对外销售价格、同行业同期销售价格的比对分析,分析关联交易销售价格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通过控制销售价格由盈利企业向亏损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转移利润逃避所得税的问题;加强借款利率与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比较分析,评价其借款利率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通过拆借资金转移利润进行避税的问题。2008年7月份,驻厂人员发现华兴公司销售到信发聚氯乙烯公司的电石12768吨,每吨销售价格比外销价格低695.8元,因信发聚氯乙烯公司正处于税收优惠期,责令华兴公司按公平成交价格补提销项税151万元,调整应纳税所得额887万元。
三、注重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纳税服务
除了提供现场办税业务之外,驻厂办深入调研企业需求,推出了五项“个性化”服务项目,有效提升了纳税服务水平。
一是政策告知服务。利用在集团内部局域网络,开设了“国税之窗”税企信息交流平台,由企业动态、税法园地、税企交流等栏目组成。通过该平台,驻厂办及时发布与集团产业相关的税收政策、办税程序以及税收筹划优秀案例,并在线回答企业财务人员提出的各项涉税疑难问题,交流探讨新出台的法规政策。这样企业人员既能够及时了解政策变动,也能够及时解决日常遇到的涉税疑难问题。
二是嵌入式服务。定期组织税企联席会议,积极征求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参加企业的厂务会,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规划制定,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重大动向,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建言献计。2008年7月份,驻厂办在一次厂务会上了解到集团准备利用企业生产排放的大量粉煤灰、电石渣等废料新上一个资源利用项目。会后,驻厂办人员积极与企业沟通,详细讲解了该项目涉及的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提醒企业必须经相关部门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并在国税部门依法办理减免税手续后,才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该项目投产运行后,当年即实现销售收入620万元,及时享受增值税减免81万元。
三是提醒服务。发挥驻厂办职能作用,及时提醒企业在财务管理、帐务核算、纳税申报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帮助企业改进完善措施,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和处罚。驻厂以来,共向集团提出合理化建议20余条,有效提升了集团财务核算与税收管理水平。
四是辅导服务。针对集团部分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业务生疏及政策变动频繁的状况,把纳税辅导服务贯穿于日常监控管理工作之中,有针对性地加强企业财务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办税能力和水平。驻厂以来,先后举办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进出口业务核算申报、发票领购认证等专题培训班,共培训财务人员270余人次。
五是跟踪服务。设立办税服务绿色通道,对企业的税务登记、涉税优惠资格认定、发票领购、出口退税审核等涉税事项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及时为企业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2009年4月份,华宇氧化铝有限公司有10份比对不符的“海关增值税完税凭证”协查未及时收到复函,造成企业有923万元进项税无法抵扣,驻厂办人员主动稽查到外地进行调查,最终让企业依法抵扣了税款,使企业避免了损失。
四、激活预防意识,建立“全覆盖”税务风险内控机制
通过调研发现,大企业主观上往往没有偷漏税的意愿,税务风险通常不来自于做假账或者简单的账面差错,而更多地是由于企业管理层缺乏基本的纳税风险防范意识,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为此,驻厂办积极与企业决策层沟通,达成税企双方协同防范税收风险的共识,在集团内部成立了“税收风险管理办公室”,确定了“一横、一纵、两交叉”的税收风险内控长效机制,全面覆盖企业面临的各项涉税风险。
(一)横向梳理风险,确定内控关键环节。在驻厂办的辅导下,集团财务部门开展了税收风险自查活动,各子公司从税务规划、经营决策、会计处理、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税务档案管理8个方面,对涉税风险进行全面梳理,经过汇总、统计、清分、整理,共查出了8大类96项涉税风险点,同时对涉税风险点发生的可能性和条件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初步评估了涉税风险点对企业实现税务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对涉税风险点进行优先排序,分为红、黄、蓝三类。红类代表影响程度严重,有12项风险点。黄色代表影响程度一般,有49项风险点。蓝色代表影响程度较低,有35项风险点。
(二)纵向分析问题,建立预防长效机制。按照风险点评估结果,对红黄蓝三类风险点制定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在人员、时限、措施、责任、处罚上体现优先级别,确保将优势力量集中到重点风险的解决上来。将《企业税收风险汇总》、《企业税收风险解决方案》下发到集团每个分公司,对每一项涉税风险点进行纵向分析,深入查找对应的业务流程、会计程序以及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截至目前,该集团共下发风险内控专项管理办法13件,对61项红、黄级别的风险点进行规范、控制、管理,同时将全部风险点的具体描述、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理成《集团税收风险管理手册》,下发至各分公司相关部门。以红色风险点-滞留票为例,2009年1-9月份该集团共发生进项税发票滞留13起,造成集团减少进项税额抵扣760万元。经过深入调查发现集团购货发票管理混乱,部分子公司的购货发票甚至在采购员处滞留达3个月。对此,集团制定了《购货发票专项管理办法》,明确了购货发票索取、上缴、货物验收入库与款项交付的具体流程和时限,从源头上防范了滞留票事件的发生。自推行该办法以来,该集团连续8个月没有出现一起滞留票事件。
(三)交叉监督问效,确保管理措施落实到位。集团将税收风险管理纳入到目标考核之中,并按照风险点的红、黄、蓝分级,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明确了权责分配、实施流程、整改时限以及奖惩措施等内容,确定了由驻厂办与集团内部交叉监督的考核方式。集团内部由税收风险管理办公室具体实施,采取定期检查方式,对各子公司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验收,对税收风险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估。驻厂办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集团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审核,根据日常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对税务风险管理机制提出意见建议。每半年,驻厂办配合税收风险管理办公室对各子公司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汇总、分析、整理、评估,形成《税收风险管理报告及改进意见》,经集团董事会审批后下发至各分公司。
基层大企业纳税服务的实践与探索自2008年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税务总局成立了大企业管理司以来,大企业管理从机构到制度,逐步开始规范,在两年多的摸索创新中,一个理念得到了普遍的认......
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的思考长期以来,大企业纳税所占的比例举足轻重,加强对大企业的专业化管理和针对性服务,对于提升税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降低大企业涉税风......
2008年,国家税务总局成立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司,承担对大企业的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引起各方关注。如何对大企业进行更科学、有效的税收管理,提供更全面和个性化的服务,成为各级税......
探索与创新作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探索与创新作......
探索与创新作文导语:科技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是需要科学的成果和科学思想的世纪,所以我爱科学,更爱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小编整理有关探索与创新的作文,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