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实践与思考_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灵台县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实践与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灵台县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实践与思考
灵台县委组织部周玉存
近年来,灵台县积极探索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途径和方法,注重多途径做好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营造了适于年轻干部发展、成长的良好氛围,使一批政治强、作风硬、素质高的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改善了领导班子的结构,增强了领导班子的活力。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1、总揽全局,着眼未来,规划建设了一支精干的后备干部队伍。中央和省、市委有关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相继出台后,灵台县委及时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讨论制定了《县管科级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办法》,采取基层党组织推荐、党员群众民主推荐,集中考试、组织考察相结合的“双推双考”的形式,开展了后备干部选拔工作。经逐级筛选、县委常委会议审定,建立了科级后备干部队伍,共计新入库优秀干部227人,其中正科级后备干部53名,副科级后备干部116名,“三方面”后备干部34名,30岁以下优秀年轻后备干部24名。目前,已有154名新入库的后备干部提拔走上了领导岗位。
2、扩大视野,拓宽渠道,努力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按照《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精神,树立公开、公平观念,扩大选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引入竞争机制,全县4次先后拿出县直部门的26个正、副科级职位,进行了公开选拔,通过公开选拔任用干部26人,其中正职1人,占任用同级干部数的0.5%,副职25人,占任用同级干部数的6.6%。2007以来,全县共在公、检、法系统及教育、卫生系统等开展竞争上岗5次,任用干部31人,占提拔任用乡科级干部总数的近10%,充分调动了年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制定《县级党群机关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办法(试行)》,坚持落实了机关进人“凡进必考”制度,并注重从乡镇遴选优秀年轻干部,四年来,5次招考工作人员39名,23名来自乡镇一线,占58.9%,通过落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措施,真正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
3、全面要求,多岗锻炼,树立实践育人观念,促进年轻干部走向成熟。针对年轻干部经历相对单一的现状,注重安排优秀年轻干部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岗位上去,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放手让他们去干、去闯,使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工作方法,积累成功经验,提高领导能力,全面增长才干。换届以来,共为乡镇选派30岁以下的领导干部43名,分配19名高校毕业生到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主任助理,选
派9名市管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到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为各级领导班子注入了新的活力。着眼发挥县直单位干部和基层干部的比较优势,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长期在领导机关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交流使用到基层锻炼,把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干部交流到上级机关锻炼培养,实现优势互补,换届以来,累计交流年轻科级干部342名,其中县乡交流68名,占19.9%,部门之间交流206名,60.2%,乡镇之间交流68名,占19.9%。丰富了年轻优秀干部的任职经历,各级班子结构不断优化。
4、知人善用,量才使用,树立唯才是用观念,积极搭建有利于年轻干部展示才华的舞台。更新观念,在年轻干部使用上,坚持“三破三立”。一是破除论资排辈,树立“用人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的观念。全面、正确地看待年轻干部,尊重和爱惜年轻干部,大胆提拔使用实绩突出、群众信任的优秀年轻人才。今年,率先提拔8名市管“80”后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副乡镇长等职务,让他们在农村基层一线和复杂环境中接受锻炼,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二是破除“求稳怕险”,树立“领导干部的经验来自实践,早压担子早成才”的观念。消除对年轻干部不放心,不敢用的思想顾虑,放手让年轻干部身挑重担,上阵拼搏。三是破除“因循守旧”,树立选贤任能、竞争择优的观念。在严格选拔标准的前提下,打破身份、资历、年龄界限,不拘一格选人用人,为年轻优秀干部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平台。
5、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树立全程保障观念,形成有利于干部队伍梯次推进良性循环机制。讨论印了《优秀年轻干部培养管理办法》等四项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理事,初步走出了一条依靠制度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新路子。一是定期研究制度。县委常委会,坚持每季度研究一次干部工作,分析研究解决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具体工作中的各类问题。县委组织部切实强化宏观指导,每年年初都向县委提出2-3项选拔年轻干部方面的新措施,经县委及县“四大家联席”会议讨论审定后推行。各基层党组织也都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年轻干部管理工作,检查培养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二是领导干部“传帮带”制度。实行领导干部同年轻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结对子的方式,进行传帮带和跟踪培养。每名县级干部同拟于近期进班子的科级正职后备干部结成对子,基层党组织书记与本单位副科级后备干部结对子。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参与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全方位培养他们的组织领导和决策能力。三是备用对接制度。对后备干部的培养、使用作出了明确规定。领导班子成员出现空缺,新提拔干部,原则上从后备干部中产生,本单位没有后备干部的,一般通过交流的形式解决;科级正职后备干
部要经过基层工作的培养锻炼,没有经过培养锻炼的一般不予提拔使用。
二、存在问题
当前,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仍然部分存在着论资排辈的用人观念,有求全责备的思想,过分强调“台阶”,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年轻干部,往往以瑕掩玉。二部分领导班子未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两头小、中间大”,50岁以上、30岁以下干部较少。三是配备领导干部知识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缺少熟悉现代经济、城市建设、煤炭开发、农产品深加工方面的“专业型”干部;在用人机制方面,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渠道不畅,特别是干部“下”的出口难以疏通,加之领导职位数有限,使得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渠道受到阻滞。
三、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大胆破除妨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思想束缚,坚决抛弃求全责备、论资排辈和凭个人好恶选人等种种陈旧观念和错误做法。全面、客观地看待年轻干部。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要广开渠道,不仅要从党政机关中选拔,更要从基层一线中选拔,要在社会上牢固树立凭实绩用干部、凭素质用干部、凭作风用干部的正确导向。
2、严格建章立制,完善用人机制。按照“定位子、给位子、腾位子、留位子”四个方面的要求,制定出台具体的政策规定,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根据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现状及发展需要,制定年轻干部培养规划,确定年轻干部在各级班子中的比例。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力度,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使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在公平竞争中脱颖而出。健全能上能下机制。通过民意测评、座谈了解、实绩考核等方法,对那些多数群众不满意的干部、经组织考核有问题的干部、不胜任现职的干部、业绩平平的干部,予以调整,从制度上进一步解决好干部能上能下问题。
3、加强教育管理,确保健康成长。注重提高年轻干部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加强对年轻干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年轻干部,培养大批政治上过得硬、靠得住的年轻干部。在基层培养年轻干部,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力度。加强交流和轮岗。有计划地对年轻干部进行交流和轮岗,使干部在不同岗位上积累工作经验。在同等条件下选拔提任上一级领导职务,有多个部门、多个岗位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优先提拔使用。严格管理监督。坚持对年轻干部的日常管理,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确保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毛泽东同志曾深情地对年轻人指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
对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思考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深化......
对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思考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深化......
年轻干部选拔培养的几点思考年轻干部文化程度较高,工作适应能力强,有开拓创新意识,积极探索年轻干部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意义重大。在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中浅谈几点思考:切实做好......
对培养选拔“四类” 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党外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以下简称“四类”干部)是各级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联系广大少数民族、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