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及应对措施_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及应对措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和应对措施

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有关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规定,保障患者输血安全,特制定我院患者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和应对措施。

一、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发生下述情况之一的,应当怀疑或认定为发生了输血不良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性移植抗宿主病。传播感染性疾病。

血压升高、尿量减少、血红蛋白尿和伤口渗血等。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1-2 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 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3、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

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如果污染了治病性强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出血倾向

大量快速输血可因凝血因子过度稀释或缺乏,导致创面渗血不止或术后持续出血等凝血异常。

6、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库血保存时间越长,血浆酸性和钾离子浓度越高。大量输血常有一过性代谢性酸中毒,若机体代偿功能良好,酸中毒可迅速纠正。对血清钾高的患者,容易发生高钾血症,大量输血应提高警惕。此外,输注大量枸椽酸后,可降低血清钙水平,影响凝血功能;

枸橼酸盐代谢后产生碳酸氢钠,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会使血清钾降低。

7、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是一种输血后数小时出现的非心源性肺水肿,病因是某些白细胞抗体导致的免疫反应。表现为输血后出现低氧血症、发热、呼吸困难、呼吸道出现液体。

8、输血相关性移植抗宿主病

输血相关性移植抗宿主病,是患者输入了具有活性的淋巴细胞引起的,其发病率比较低,死亡率很高,几乎达到百分之会死亡.其症状类似于骨髓移植的抗宿主病.其发病机理为患者输入了含有活性淋巴细胞的血液制品,而患者的免疫系统又没有把这些淋巴细胞识别出来,这些有活性的淋巴细胞输入患者体内,就会对患者的各组织器官进行攻击,从而引起患者重要组织器官的严重损伤,导致患者死亡.

9、血液传染性疾病

输异体血主要是传播各型肝炎主要为乙肝和丙肝、艾滋病、梅毒,以及所有能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

10、血压升高、尿量减少、血红蛋白尿和伤口渗血等。

二、输血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

1、临床输血时要严密观察

临床用血科室在输血时要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并通知医务科。

2、疑为溶血性输血反应,用血科室应该立即组织抢救,并做以下核对检查: 核对用血清单 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 尿血红蛋白 血清胆红素含量(1)、核对

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记录、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

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法和非盐水法)。(2)、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

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做进一步测定。(3)、尿检

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4)、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5)、患者输血前应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做好输血前输血相关传播疾病项目的检测(乙肝、艾滋、梅毒、丙肝等),并保存相关原始资料。

3、若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查。

4、疑似大量快速输血可因凝血因子过度稀释或缺乏,导致创面渗血不止或术后持续出血等凝血异常的,应该给患者输入新鲜血浆,如果无库存新鲜血浆,应该输入病毒灭活血浆和冷沉淀,用以补充凝血因子。

5、疑似因输入了大量的库存血而引发的患者电解质紊乱的,应该检测患者电解质的血清含量,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改善和纠正患者电解质紊乱。

6、疑似患者因输血发生了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或者输血相关性移植抗宿主病,应该立即组织抢救,同时报告医院分管院长,组织专家进行积极治疗。

7、疑似患者因输血而发生了感染性疾病的,立即报告输血科,做好相关资料的登记,检测相关试验,并报告医院感染科。

医务科

输血科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一、溶血反应 1、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氧气吸入 2、立即予皮下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紧急情况可静脉注射)。3、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以......

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和应急处理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和应急处理措施总 则1、疑似有输血反应时,护师(士)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医师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输血或查明输血反应原因或决定纠正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1 二级医院评审标准(蓝皮书140页)4.18.5.5条款是核心条款,其中一条有输血科主 任对相关人员进行确定识别输血不良的标准和应 急措施的再培训与教育......

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二、病房管理制度三、抢救工作制度四、分级护理制度五、护理交接班制度六、查对制度七、给药制度八、护理查房制度九、患者......

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

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有关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规定,保障患者输血安全,特制定我院患者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和应对措施。一、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及应对措施.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及应对措施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 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 标准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 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 标准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