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 导学稿_孙权劝学导学设计
孙权劝学 导学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孙权劝学导学设计”。
孙权劝学 导学案
单位: 鲁权屯镇滕庄中学 执教: 鲁风举
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教学目标】
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
2、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学习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3、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有自己的感悟,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4、感受人物的说话技巧。【学习重点】
学会理解文言词语,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学习难点】
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导读指导】
一、有关文中人物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 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吕蒙:(178-219),三国时吴国名将,字子命。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不久病故。
二、关于作者:司马光,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课前导学】
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当(tú)掌事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yé)但当(shè)猎
(shú)若孤 吴下阿(méng)(guā)目相待
2、本文选自(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 体史书《 》,人们广为传颂他小时候机智聪慧的一个故事是“ ”。
3、朗读课文,试着找出文中两个沿用至今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① : ② :
4、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卿言多务,孰若孤?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即更刮目相待。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思考:本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照例子填空。孙权劝学—— 吕蒙()学—— 鲁肃()学
2、孙权为何要劝吕蒙学习,请从原文中找出这些语句并说说他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3、吕蒙的态度有何变化?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4、你从这篇课文中明白的道理是:
【当堂检测】 拓展延伸。(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轻: 或: 故: 遂: 安: 画: 2.翻译句子。
(1)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云梦隔蒲中学余国福2011 【学习目标】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2、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3、揣摩体会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心理4、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树......
《孙权劝学》导学案年级:七年级下册学科:语文编号: qnj-x-15(1) 主备人:郑模亮审核(签字):审批(签字):课题:《孙权劝学》课型:新授课审批时间:年月日 【学习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学习运......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孙权劝学》导学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孙权劝学》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2.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孙权劝学》导学案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