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账务处理_会计原材料账务处理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原材料账务处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会计原材料账务处理”。

原材料即原料和材料。原料(raw material)一般指来自矿业和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产品;材料(proceed material)一般指经过一些加工的原料。

举例来讲,林业生产的原木属于原料,将原木加工为木板,就变成了材料。但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对原料和材料的划分不一定清晰,所以一般用原材料一词来统称。编辑本段种类

原材料可分为: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编辑本段入账处理 明细分类的核算形式

原材料明细分类核算的财务组织通常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两套帐”形式,其核算的工作量较大,而且重复记账;

第二种,“一套帐”形式,亦称“帐卡合一”。收入的账务处理

1)收到结算凭证的同时将材料验收入库; 2)结算凭证先到、材料后入库;

3)材料先验收入库、结算凭证后到(假入库)。1)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要注意税金)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等)2)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要注意税金)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等)收到材料后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此情况平时不处理 只有在月末的时候处理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入库 次月初,红字冲回 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收到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原料、零件等,应当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

二、本科目可按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二)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三)生产经营领用材料,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出售材料结转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发出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本科目。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还应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法

优点

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而对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多且计划成本资料较为健全、准确的企业,一般都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收发核算。

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其优点主要表现为:

1)有利于考核采购部门的工作成绩;

2)有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和监督;

3)有利于考核耗用材料部门的工作成绩;

4)有利于简化会计处理手续。

采用计划成本计价适用于:计划成本资料核算比较健全准确,成本计划管理核算有一定基础。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特点是:收发凭证按材料的计划成本计价,原材料的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均按计划成本登记。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月份终了,将发出的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与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

流程

其具体帐务处理可分为以下四方面:

1、货款金额已定,材料月末未验收入库。

此种情况下只需按发票帐单的货款和相应的增值税等作购入处理,不必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即:

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等在小规模纳税人下的增值税计入物资采购成本,以下同。

2、货款金额已定,材料月末已验收入库。

此种情况下既要按发票帐单上的货款和相应的增值税等作购入处理,同时又要计算材料成本差异。

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等同时作入库处理: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物资采购(计划成本)

月底结转材料成本差异,节约情况下:

借:物资采购贷:材料成本差异如为超支则作相反分录。

或:入库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记借方,节约记入贷方)

贷: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3、货款金额到月末不确定,月末按计划成本估价入帐,下月初用红字冲减。

⊥表示,节约或贷方余额用“负号”表示;

(3)发出材料承担的成本差异,始终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只不过超支差异用蓝字,节约用红字或×××表示,最终计入到成本费用的材料还是实际成本。估价入账的会计处理

做法

在日常核算中,有时会碰到外购的材料已运达,而发票账单等凭证未到,货款尚未支付的采购业务。这类业务收料在先,付款在后,一般短期内,发票账单等凭证即可到达。为简化核算手续,对于月份内发生的该项业务,可暂时不予进行总分类账的处理,只将收到的材料在明细账中登记;待月末时,如发票账单等凭证仍未收到时,所有的教科书中和大部分企业的做法是:

①月末按材料的暂估价值,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一暂估应付账款”科目。

②下月初用红字编同样的记账凭证予以冲销。

③收到发票账单时,借记“原材料”、“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

④付款时,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笔者对上述会计处理方法有不同看法。

一、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一般是先给供应商下采购订单,并在采购订单中注明材料的数量和单价(一般是含税单价),供应商按企业采购i,T-~的要求送货。因此,材料按合同价格或计划价格记账,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情况,给企业虚增资产留下了可操纵的空间。

二、如果所订购的材料被领用或已制成产成品并入库或制成产成品并已销售,其对应的会计科目应是“生产成本”、“库存商品”或“主营业务成本”,这时,借记“原材料”科目就与实际情况不符,造成账面记录与库存材料结存不符,会发生所谓的盘点盈亏。如果正好发生在进行年度财产清查的月份,并草率作为盘点盈亏进行处理,就会导致今后盘点时发生相反方向的盈亏。只有在这批材料未被领用仍存放在仓库时,才适用“原材料”科目。

三、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的企业,如材料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估价入账的原材料也参与了加权平均单价的计算,从而导致发出材料成本计算错误,进一步影响产品成本的计算,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连锁反应。

四、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存货核算的企业,应当在月份终了时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据以分配当月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月末暂估入账的原材料,其本身的材料成本差异在暂估当月并未体现出来,但却参与了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摊计算。待以后月份该批材料结算的发票账单到达,其材料成本差异才登记入账,并参加下月份耗用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摊。在这种情况下,在材料暂估入账的当月及以后月份,实际发出材料成本的反映就会失真。当该批材料成本差异为正值时,会低估该月份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而高估以后月份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反之,则会高估该月份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而低估以后月份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这就违背了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造成会计信息。

1403 原材料 科目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收到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原料、零件等,应当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二)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等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三)以其他方式增加的材料,在材料验收入库时,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不同方式下确定的材料的实际成本,贷记有关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四)生产经营领用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发出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原材料,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本科目。

基建工程等部门领用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加上不予抵扣的增值税额等,借记“在建工程”等科目,按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贷记本科目,按不予抵扣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按照发出各种材料的计划成本,计算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五)出售材料时,按收到或应收价款,借记“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科目,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应交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结转出售材料的实际成本时,借记“其他业务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还应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四、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与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有什么不同 两者实际算下来都是按实际成本进行结算,只是劳动强度、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多少有些不同。

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的特点是:从存货的收发凭证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均按其实际成本计价。实际成本法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存货品种简单、采购业务不多的企业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的核算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如果企业的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下面仅用材料取得和入库这一过程为例,用简单的分录来加以说明:

实际成本法下:

取得材料:

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实际成本)×××。××

贷:物资采购×××。××

实际成本法下原材料均是以实际成本反映,所以月末不需加以调整。

计划成本法下:

取得材料:

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物资采购×××。××

计划成本法下,要在月末进行汇总,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具体分录如下:

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贷:物资采购×××。××

或借:物资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

从以上对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描述,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在计划成本法下,材料明细账可以只记录收入、发出和结存的数量,将数量乘以计划单位成本,随时求得材料收、发、存的金额,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计算和调整发出和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简便易行。而在实际成本法下,对存货的数量、单位成本和总金额都要详细记录,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计划成本法虽然强调的是“计划”下的成本,但它仍是适时地关注实际成本,与实际成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取得存货时,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对比得出存货的“材料成本差异”,表面上看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过程,其实质是控制和决策过程。通过两种成本的比较,使得采购部门不断关注其计划成本,结合更多的影响因素,不断降低其采购成本,节约支出,也为制定更完善的计划成本做准备。

按计划成本计价的原材料核算

1.科目设置

(1)“原材料”科目,收发结存均按照计划成本核算。

(2)“材料采购”科目,用来核算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借方登记实际采购成本;贷方登记转出实际采购成本,借方余额反映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3)“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用来核算企业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借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超支额)和结转的材料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贷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节约额)和结转的各种材料的成本差异;期末借方余额反映超支额,贷方余额反映节约额。

2.按计划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

(1)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原材料,月末,根据仓库转来的外购收料凭证(包括本月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上月收料凭证),按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 “材料采购”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例19】甲企业为一般纳税人,购入甲材料一批,价款50000元(不含增值税),材料已验收入库,发票账单已到,货款已通过银行支付,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2000元。会计分录为:

借:材料采购 50000(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

贷:银行存款58500

借:原材料 52000(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50000

材料成本差异 2000

(2)自制或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并已验收入库的原材料,按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科目或“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例20】企业生产车间自制材料完工交库一批,计划成本为25000元。月末,根据成本计算资料等,该批材料应负担2000元的材料成本差异(超支)。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 25000(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 2000(超支)

贷:生产成本 27000

(3)发出原材料

企业日常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发出的材料成本应由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进行结转,按照所发出材料的用途,分别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

【例21】甲公司3月初结存L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0000元,成本差异为超支1500元;本月入库L材料的计划成本100000元,成本差异为节约8000元。

本月领用的材料如下:基本生产车间产品领用40000元,辅助生产车间领用10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5000元,企业管理部门领用5000元。会计分录为:

①结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借:生产成本 50000(40000+10000)

制造费用5000

管理费用5000

贷:原材料 60000(计划成本)

②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1500-8000)/(30000+100000)×100%=-6500/130000=-5%

借:材料成本差异(60000×(-5%))3000(转出节约额)

贷:生产成本(50000×(-5%))2500

制造费用250

管理费用 250

按计划成本核算时如何对发出原材料进行处理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时,由于无需计算发出原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所以可以简化核算过程,而且,将各个使用部门所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比较,还可以考核各部门完成计划和定额的情况,明确各自的责任,因而计划成本核算法也是一种管理方法,被很多大型企业所采用。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时,从材料入库到领用,必须经过的程序和办理的手续与按实际成本核算基本相同,其不同点除了设置的会计科目不同外,还有以下特点:

(1)在登记原材料明细账时,平时领用原材料只登记数量,不登记金额,根据经济业务量的大小,定期(按周、旬、半个月、月)汇总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据以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二级账和总账;

(2)月份终了,还应该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进而计算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额,将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其计算过程如下: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本期购进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购进材料的计划成本)

发出原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额=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成本差异率

发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成本差异额

如果材料成本差异率为正数,表示是超支差异;如果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数,表示是节约差异。

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分两个环节,发出材料时按材料计划成本,结转计入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月末,结转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额,其借记的账户与发出原材料借记的账户完全相同,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下面举例说明。

例:某制造企业按计划成本法对原材料进行核算,该企业5月初结存的甲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000元,成本差异额为节约差异1000元,本月购入两批甲材料,其实际成本分别是120000元和210000元,计划成本分别是118000元和192000元。本月发出甲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54000元,其中,220000元是产品耗用的,30000元是车间一般耗用的,4000元是管理部门耗用的。要求计算本月材料的成本差异率和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额,并作相应的账务处理。

成本差异率=[–1000+(120000–118000)+(210000–192000)]/(50000+118000+192000)=5.28%

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额=254000×5.28%=13411(元)

借:生产成本 220000

制造费用 30000

管理费用 4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254000

结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时

借:生产成本 11616

制造费用 1584

管理费用 211

贷:原材料—甲材料 13411

若本题是节约差异,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时所记的账户及方向,与超支差异结转使用的账户及方向完全一样,只不过节约差异的结转要用红字。

练习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文教公司为一般纳税人企业,其所属金属材料的供货单位均为一般纳税人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某年9月初,原材料账户期初借方余额为5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

初贷方余额为180元,10月份发生有关的经纪业务如下:

1.从本市金属材料公司购买黑色金属10吨,每吨1200元,货款12000元,进项税额2040元,以支票付讫。

2.上项金属材料10吨经验收入库,按计划成本每吨1150元进行转账,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3.从宏达公司购买角铁2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内写明:角铁每吨1400元,货款计28000元,运费200元,增值税额4794元,共计32994,尚未付款。

4.向广发公司购买槽钢30吨,每吨1310元,货款计39300,进项税款6681元,价税合计45981元,开出商业承兑汇票(为期2个月)1张。

5.宏达公司的角铁到厂,过磅验收仅19吨,1吨查明系运输部门遗失,经交涉同意照价赔偿(运费不承担)。角铁计划单位成本为1500元。角铁已验收入库,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6.月终,有扁铁10吨到厂,已验收入库,但账单尚未收到,按计划成本每吨1250元暂估入账。

7.根据以上资料,列式计算本月金属材料成本差异率。

8.本月发出金属材料共计39000元,其中,制作产品的生产车间耗用37000元,辅助生产车间耗用1200元,车间生产一般耗用500元,厂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300元。

9.结转本月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额。

答案

1、借:材料采购—黑色金属1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2040

贷:银行存款140402、借:原材料—黑色金属11500

材料成本差异500

贷:材料采购—黑色金属120003、借:材料采购-角铁28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4794

贷:应付账款-宏大公司329944、借:材料采购-槽钢39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6681

贷:应付票据—商业承兑459815、借:待处理财产损益—1638 贷:材料采购—角铁1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238

借:原材料—角铁28500

贷:材料采购-角铁26800

材料成本差异17006、借:原材料-扁钢12500

贷:暂估应付账款125007、材料成本差异率=(-180+500-1700)/(5000+11500+28500)=-3.07%

8、借:生产成本-生产车间37000

辅助车间1200

制造费用-500

管理费用-300

贷:原材料-390009、借:生产成本-生产车间1136(红字)

辅助车间37(红字)

制造费用-15(红字)

管理费用-9(红字)

贷:材料成本差异-1197(红字)

【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发出的材料分摊用红字冲减】

具体企业选择哪一种,可根据企业规模大小来定,一般情况下:大中型企业采用计划成本入账,小型企业采用实际成本入账。

“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科目为贷方余额267元;当月购入甲材料1万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是65万元,增值税额为11.05万元。企业验收入库时实收9900公斤,短缺100公斤为运输途中定额损耗。当月发出甲材料6000公斤。甲材料计划单位为每公斤66元。若该企业甲材料期末未发生跌价,则本月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这个题缺少条件,因为没有期初计划成本的余额和数量。思路如下:

1、先计算计划成本月底的存量和余额:月初计划成本余额+本月购进计划成本金额(1万公斤*66元)-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6000*66)=X2、计算本月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成本差异267+本月购进成本差异(65万元-9900*66)=借方3400元-贷方期初余额267=借方31333、成本差异率:3133/(期初计划成本余额+本期购进计划成本)=y%

4、发出成本差异为:6000*66*y%=Z5、期末实际库存成本为:期末计划成本余额*(1+y%),注意,因为是借方差异,所以在这里用这个公式。

账务处理

一、小型施工企业、装修公司的相关概念(1)施工企业又称建筑企业,指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从事建筑商品生产和经营,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组织。施工企业从事房屋建筑、......

账务处理

关于超市账务的处理超市的各种收入,应怎样进行会计处理和纳税申报呢?一、超市收到返利、返点、促销费、进店费、管理费等类似收入的处理:1、对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销......

账务处理

增资款的账务处理企业办理增资,增资款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其间有一个临时账户,停留在该账户时,要计入“银行存款——增资临时款”吗?还是等资金到公司基本账户或一般账户时再入......

装饰业账务处理

转包你都转给别人了就不需要做账的。如果全包的话,账务处理如下:.一、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人工费1.企业要对工资、奖金支出的原始凭证(工资单、奖金单、单位工程月 报、工时......

全套账务处理

增资款的账务处理?计入“银行存款——增资临时款”吗?还是等资金到公司基本账户或一般账户时再入账?借:——临时户贷:借:贷:借:——基本户贷:——临时户房产代理公司的账务?科目是......

《原材料账务处理.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原材料账务处理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会计原材料账务处理 原材料 账务处理 会计原材料账务处理 原材料 账务处理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