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习大大经典语录完整版_习大大经典语录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公务员考试习大大经典语录完整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习大大经典语录”。

后附完整版

***用过的50个典故

敬民篇

1.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释义:人从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从百姓精神面貌可以知道国家治理状况。简而言之,就是“以民情为镜”。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镜子论”。2.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物价情况时的讲话》

释义: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言志,抒发了自己甘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抱负和情怀。尾联“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是作者为民效力愿望的真诚坦露,堪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媲美。

3.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

释义:首句写自己在衙署书房内休息,听到窗外风吹竹叶之声。次句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联想到百姓啼饥号寒的疾苦。第三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是说我们只是小小的州县官。第四句,“一枝一叶”表面咏竹,暗喻民间疾苦:百姓的冷暖安危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

为政篇

4.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之江新语〃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

释义:孔子这两段话都说明了为政者自身行为端正的重要性。孔子认为“政”就是端正的意思。你自己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对于什么是政治,孔子用一个“正”字概括。关于“正”,孔子认为,为政者如果自身的行为端正,无须下命令,百姓也会按他的意旨去做;如果自身行为不端,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服从。身正民行,上感下化、才能施不言之教,对百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5.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治理国家既不可随便制造事端,也不可胆小怕事。苏轼指出,“生事”如无病而不服药,它们的害处相同,都会臵人于死地。

6.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释义:君子在国家安定的时候要不忘危险,国家存在的时候要不忘败亡,国家大治的时候要不忘变乱。强调当政者要有忧患意识,对可能威胁国家前途命运的困难和危险时刻保持警惕。

7.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天下的祸患,最难以解决的,莫过于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却存在着难以预料的隐患。这句话暗指汉景帝时期,表面上虽然国泰民安,却潜藏着藩王坐大、威胁中央的危机。

8.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唐太宗分析了隋朝灭亡的原因,并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之道:“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立德篇 9.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 释义:吕本中所著《官箴》共三十三条。首条开头云:“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他认为当官的法则,只有三条,即清廉、谨慎、勤勉。遵守这三条法则,就可以保住官位,可以远离耻辱,可以得到上司的赏识,可以得到下属的拥戴。

10.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以上等作为标准,只能收到中等的效果;以中等作为标准,只能收到下等的效果。无论立事还是治学,一定要放宽视野,高定标准,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11.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二程的学说被称作“身心之学”或“心性之学”,主张“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在他们看来,当政者是否具有公心,可以使国家兴盛;没有公心,一切从私心出发,会使国家灭亡。

12.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等文中引用

释义:君主要先修心治身,充实德行,而后才能理政治国平天下。对为政者而言,个人修养水平至关重要,可以说是安邦治国的基础所在。

13.为官避事平生耻。——《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为官从政者应在其位谋其政,“避事”而不积极干事,任其职不尽其责,当是最大耻辱。

修身篇

14.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释义: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去世后,右相伊尹扶立其嫡长孙太甲为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教导太甲。这段话当是史官记录的伊尹的言论。“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对别人不能求全责备,对己要严格约束。1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 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等文中引用

释义: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为严重的了,灾难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深重的了。为此,老子提出“知足常足”的观点,对统治者的无厌欲求发出了强烈抗议和严厉警告。

1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释义:“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是《国语》中收录的一句谚语。登:攀登高山。崩:山石崩坠。意思是,学好难如登山,学坏易似山崩。

1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释义:看到善的行为,就唯恐自己达不到;看到不善的行为,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一样赶快避开。后世常用这句话来警示从政者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敬畏之心。

笃行篇

1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释义:这句话中的两个“惟”字当“由于”讲,意思是说,取得伟大的功绩,在于志向远大;完成伟大的事业,在于工作勤奋。

19.一勤天下无难事。——《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释义:《解人颐》收录的这首《勤懒歌》,是对古代的“四民”——士、农、工、商的劝勤戒懒。结语为:“百尺竿头立不难,一勤天下无难事。”意思是,只要勤奋,天下就没有难做的事情,即使百尺竿头也能昂然挺立。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需从脚下开始。形象地论证了大事都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过来的道理。

劝学篇

2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办公厅系列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精疲力竭。如果撇开庄子养生论的阐述,截取“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这句话就有了积极的意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尽可能多地摄取知识,完满自己的人生。22.腹有诗书气自华。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传世名句,一个“自”字,强调了高压不凡的气质源于书香熏染。“气”不仅指读书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是指在面对人生失意和窘迫时所表现出的豁达态度。读书不仅可以涨知识,还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气质高雅。

2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第一境界: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境界:尽管遇到百般困难,还要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第三境界: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日渐成熟,豁然开朗,进而取得最后的成功。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释义: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惘然无知;只是思考,却不学习,终究一无所得,徒使人精神疲殆。孔子在此提倡学与思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认为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真知。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中央党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释义: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而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在这里,孔子讲了学习的三层境界:知—好—乐。

任贤篇

26.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州部指古代地方基层行政单位;卒伍为古代军队基层编制,五人为伍,百人为卒。意思是,宰相必定是从地方下层官员中提拔上来的,猛将必定是从士兵队伍中挑选出来的。27.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释义:“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出自原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命令州郡举荐贤才的诏书。意为:要建立不寻常的功业,必须依靠不寻常的人才。28.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

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在河北参加省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国家兴盛,在于拥有人才;国家灭亡,则是因为丧失人才。得人也好,失人也好,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致,而是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

天下篇

29.计利当计天下利。

——《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释义:“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赠蒋经国的一副对联。这14个字,后来成为蒋经国的座右铭。这幅对联深刻诠释了“名”“利”的内涵,反映了儒家积极入世的名利观。30.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深化改革开放 共创美好亚太——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 释义:广阔无垠的大海没有尽头,扬起风帆向着目的地御风而行。这风是顺风、好风、利风,承载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31.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释义:一支单独开放的花朵不能代表春天的到来,只有百花惊艳才是人间春色。32.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天下万物没有同样,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这是客观存在。孟子这段话强调了事物的差异性。

3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释义: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这句话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

廉政篇

34.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粒一毫,民之脂膏。

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分,我为人不值一文。

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徜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一丝一粒”虽小,却牵动我的名节;“一厘一毫”虽微,却都是民脂民膏。对百姓宽待一分,那么百姓所得就不止一分;向百姓多索取一分,那么我的为人便一文不值。这体现了廉洁奉公的做人原则与道德操守。35.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祸患常常是由一些微小的失误累积而成的,而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他们沉迷的事物困扰。祸患积于忽微,古今中外,概莫能外。36.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在十八届中央即为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首先会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别人;不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首先会要求别人按照禁令去做,然后才要求自己。37.公生明,廉生威。——《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处事公正才能明辨是非,做人廉洁才能树立威信。它诠释为官之本最重要的莫过于两点:一是公,二是廉。

信念篇

38.位卑未敢忘忧国。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释义:与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样,都表明作者虽然地位卑微,但从未忘却忧国忧民的责任。3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释义:经过无数次磨难,岩竹变得愈发坚韧不拔,任凭狂风肆虐也毫不动摇。诗人表面上写竹,实则借竹喻人,表现其正直倔强的品格,以及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铮铮铁骨。

40.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人若志存高远,则无不可实现之目标,纵然山海尽头,亦不能阻止其追求理想的步伐;则无攻不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无法抵御他的坚定信念。41.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释义:石头可被打破,但无法改变它坚硬的质地;丹砂可被研磨,但不能改变它朱红的颜色。本性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可以任意择取变更的。洁身自好的豪杰义士,其名节也像“石坚”“丹赤”一样无法玷污。

创新篇

4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释义: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持之以恒。“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动态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文中三个“新”字,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肌肤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在这里引申为精神上的弃旧图新。

43.不日新者毕日退。——《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释义:君子学习一定要做到日新,日新就是每一天都要有进步。古人尚且如此,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处于瞬息万变之中,要跟上时代节拍,更须积极进取、奋发前行、与时俱进。4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释义:事物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就必然有所变化,变化则能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它道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世间万物,均有一个发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到衰落阶段时,就必须寻求变化以谋出路。如果一味因循守旧而不思改变,就只能画地为牢,坐以待毙;反之,若能顺应环境变化作出相应调整,则可绝处逢生,化险为夷。

法制篇

45.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亦不会长久贫弱。执行法度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度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

46.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10 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这里所说的“国”,是指周朝时的诸侯国,为“天下”的一部分。他认为,周公辅政应将广设学校之法推行天下。如果不设立学校培养人才,而仅凭自己的“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招贤纳士,那么不仅能力不够,而且最终也是行不通的。“善法”之说语出《管子〃任法》:“今天下则不然,皆有善法而不能守也。”虽各有侧重,但不论《管子》中的“守善法”,还是王安石的“立善法”,均顺应时势。

47.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关于的说明》 释义:这是张居正上疏神明宗实行“考成法”时提出的观点。意思是说,大凡国家大事,制定法令条例并不难,难的是有法必依。

辩证篇

48.泾溪石险入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合常理:舟行水上,遇险不清,平流却覆。其实,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险要之处,人们往往能够思想集中,小心谨慎,事故反而不易发生;平流无险的地方,却容易放松警惕,麻痹大意,因此常常“舟覆人亡”。

49.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出自《老子》第五章。“多言”与“不言”相对,指政令繁多。数穷:屡次失败。守中:持守虚静。政令繁多却屡遭失败,还不如虚静无为。

50.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富阳市调研时的讲话》

释义:用兵作战没有定势,正如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流向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才叫做用兵如神。

《习近平用典》

目录

一、敬民篇

二、为政篇

三、立德篇

四、修身篇

五、笃行篇

六、劝学篇

七、任贤篇

八、天下篇

九、廉政篇

十、信念篇

十一、创新篇

十二、法治篇

十三、辩证篇

***用典完整版

一、敬民篇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乐民之所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所忧者,民亦忧其忧。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二、为政篇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

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

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

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也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三、立德篇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为官避事平生耻。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廉不言贫,勤不道苦。

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四、修身篇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吾日三省吾身。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天下事未尝不败于专而成于共。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五、笃行篇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一勤天下无难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六、劝学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不种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学所以益才也,励所以致刃也。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七、任贤篇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

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不知人之短,不如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八、天下篇

计利当计天下利。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

智者求同,愚者求异。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九、廉政篇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公生明,廉生威。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

十、信念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

十一、创新篇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不日新者必日退。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是虽常是,有时而不用;非虽常非,有时而必行。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十二、法治篇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

十三、辩证篇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睫在眼前犹不见。

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天道酬勤,祝小伙伴们实现梦想,早日成公!

一品公考论坛 景行

2015.4.10

***语录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要让好干部真正受尊重、受......

申论考试必备:***语录

***语录整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典出:《老子》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

***,我想对你说——对大学建设的几点看法与建议航空宇航学院011440222鄢永“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老校长梅贻琦于就职典礼如是云道。民国年间,......

***系列讲话语录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选 ————粉笔孙慕周一、中国梦1.中华民族的昨天,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是“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用典

敬民篇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公务员考试习大大经典语录完整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公务员考试习大大经典语录完整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习大大经典语录 完整版 公务员考试 经典语录 习大大经典语录 完整版 公务员考试 经典语录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