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眼中的劳动合同法_大学生劳动合同法解读
大学生眼中的劳动合同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生劳动合同法解读”。
大学生眼中的劳动合同法
“你和单位签的实习期多长时间呢?”
“你觉得《劳动合同法》对你求职有影响吗?”
“当你的权益受到损害时,你会采取什么行动维权?有想过依据《劳动合同法》么”。。。
当被问到如上面相关的问题时,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要么“不知道”,“不清楚”,“从没有想过”,也许一个大学生在学校学了很多的专业性知识,但是真正能掌握的却是凤毛麟角,也许你可以不知道很多专业术语和很多程序,但是最起码你要知道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内容以及如何通过劳动合同法来维护自己的权力,这是一个手段或者说是方式,并不需要你彻底掌握,只需铭记,当你就业或者在从业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或者与自己的企业发生了矛盾,自己的权益受到伤害时,利用好它,你会受益良多。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说,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550万人,比2007年增加50多万,而2007年,14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大学生和农民工成为最为社会关注的两个就业群体。对于2008年毕业的学子来说,除了客观的经济环境以及自身条件,从今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劳动合同法》为他们本来就不甚明朗的就业形势蒙上了一层更扑朔迷离的面纱。
如今很多大学生都会在寒暑期进行社会实践或者在自己空余的课后时间,周末兼职。这是一个很普遍,并且也是值得提倡的行为,不过当大学生去实习单位或兼职部门工作的时候,往往是他们说什么你就得做什么,并且很多事情大学生都是云里雾里的稀里糊涂的参与其中,很多的权利和应得的权益都没有得到,完全被抹杀。这不能不说现如今大学生自我维权意识的差劲,更体现的是大学教育制度的悲哀。只是一味的教授理论性的知识,学生没有完全掌握,只能在朦胧中受伤,再从受伤中继续受伤。下面就谈谈《劳动合同法》和大学生兼职之间的关系。
《劳动合同法》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关系所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行,标志着我国劳动法律的价值观和立法指导思想的重大变化,体现出了更多的对劳动者的倾向性和人文关怀。那么,《劳动合同法》给兼职的大学生带来了什么呢?
《劳动合同法》实行之前,大学生兼职的首要法律问题是:兼职的大学生是不是劳动者?毫无疑问,兼职的大学生肯定是社会学和宪法学中的劳动者!然而,他们是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呢?从社会各界特别是有关行政和司法部门的反映上来看,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仲裁机构和法院长期拒绝为大学生提供劳动法上的保护。传统的观念是这样的:大学生只要没有毕业,就不能签订劳动合同,也就没有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资格,因此不是劳动者,也不能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并且劳动部1995年的《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也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这样,就出现了太多的侵害兼职大学生利益的现象。比如,劳动法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如果被认定为不是劳动者,就不需要遵守最低工资标准,从而制定出比最低工资还要低的工作标准,就像媒体曝光的肯德基和麦当劳等企业一样。如果大学生没有和用人单位签订合同,那么作为相对弱势的大学生,很难有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即
便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合同,因为这一合同不属于劳动合同,只能适用一般民事合同的法律规定。而按照民事合同的意思自治原则,用人单位却可以“合法地”与大学生签订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待遇,以及在合同中写上其他低于最低保障的条款。
而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于兼职大学生在劳动法上的法律地位进行了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法》在我国首次界定了非全日制用工这一概念,即以小时计酬为主的用工形式,并且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这样就把大学生兼职纳入了我国劳动法的保护范围。此外,《劳动合同法》还约定了非全日制劳动者的特殊保护措施,比如“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再有就是《劳动合同法》规定了非全日制用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即“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需要指出的是,非全日制劳动者并不能享受全日制劳动者的所有待遇,比如《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并且用人单位不需向全日制用工那样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面对增多粥少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劳动合同法》给他们撑起了“保护伞”,在劳动合同签订、劳动报酬、试用期限等诸多方面,该法均给予了不同程度的保障。鉴于目前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较为普遍,《劳动合同法》特别强调,“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大学生求职应当注意这一环节。《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方面的义务:第一,劳动合同应当在建立劳动关系的一个月内订立;第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第三,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四,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事项;第五,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大学生求职与就业时怎样用劳动法保护自己权益
1、注意劳动合同的条款,如果你觉得不合理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并且参照劳动法解决。
2、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也应注意根据过错,有可能过错方药承担违约责任,有的相应的要承担经济补偿责任。
还有很多劳动合同法的相关内容不能一一详细介绍,所以只能节选一些对于大学生相对而言较为重要的东西讲讲,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是不假,但也有几句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为了以后少碰壁,多学些对我们有用的知识,你会被其中的细节和大智慧所深深吸引。
大学生眼中的劳动合同法“你和单位签的实习期多长时间呢?” “你觉得《劳动合同法》对你求职有影响吗?”“当你的权益受到损害时,你会采取什么行动维权?有想过依据《劳动合......
大学生与劳动合同法苏某是某高校大一学生,为了筹措大二的学费,他在暑期间找到了两份促销工作和-份兼职录入工作。一个月过去,苏某和三家公司约定的工作期限陆续到期。于是他分别......
大学生与《劳动合同法》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终要面对就业。毕业前夕往往是大学生们最忙碌和紧张的一段时光,找工作,选择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在这个过程中,户口和档......
《劳动合同法》下的企业薪金制度设计《劳动合同法》已于今年元月一日正式实施,受“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立法思想的影响,法律的天平将明显倾向劳动者一方,企业的管理风险和违......
《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组合拳的出手,意味着:*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动辄数万元的补偿或赔偿会成为家常便饭,如何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