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版]_促进学生发展而评价
让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促进学生发展而评价”。
让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里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鉴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评价中应由获取知识的评价转向发展性的评价,用发展性的评价方法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全面的评价学生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教学评价中应符合评价的多元性的特点。
1、学生背景的评价
背景评价主要了解学生的现实情况,对学生知识技能状况和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学生对数学的需要进行评价是在教学准备阶段进行的。教师首先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处于什么水平,了解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这是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依据。教学进度,教学的难度都应建立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2、教学过程的评价。
学生学习数学,关键是体验数学。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让学生更多的接受、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索取知识、同化知识、物化知识、应用知识、迁移知识的过程。学生只要认真的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即使付出努力后未取得成功,但至少他经历过、做过、体验过,所以在评价时不过多的关注学生获得知识,而应该对学生的整个活动过程尽心评价,对学生参与活
动的态度与他人合作的情感等进行评价。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一课时,教师布置各个小组进行讨论、研究、操作、总结等,结果出现了很多种方法,把圆柱的侧面转化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教师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该表扬的表扬,该鼓励的鼓励。这样通过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学习数学的兴趣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采用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方式,以反映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以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记录下当时的生理、心理、情感、兴趣状态及学习情况,并设计了代“认真听讲、善于合作、大胆创新”的小星星,让学生放进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中的“进步栏”里,孩子们从自己的小星星上直观的看出自己个方面发展的快慢。并在记录袋设有“自我评价栏”,让学生每月小结真实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这些反映出学生的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3、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评价。
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评价,首先应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评价时应以学段结束时达到的目标为尺度,来衡量学生。例如:低年级对计算的要求,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要求每分钟8-----10题;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法要求是每分钟2----3题;两位数乘法,要求是每分数1-----2题,而且在评价学生时应重点考察学生结合具体材料,对计算算理意义的理解。在本学段内容结束时,部分学生未达到目标,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
识的技能提高逐步达到。例如在对学生计算测试时,部分学生速度太慢,未达到目标要求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申请,并允许他们重新测试。当学生通过努力达到目标时,教师可以就学生第二次测试给出鼓励性的评语。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看到自己在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动力。
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还应结合所学内容、结合具体情景,考察学生知识积累及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等。例如对百分数应用题进行评价时,应结合生活情景中收集、积累数据,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分类,最后进行改编。这样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了数学问题,还有让学生设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怎样购买门票,怎样到多个商店选择同一种商品,看哪个商店的最省钱。通过学生对这些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灵活,而且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断的加强。由此可见,在具体的情景中去评价学生,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不断成长和进步,而且更加关注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生活实践能力的发展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
4、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评价
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生活动的安排都应考虑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的必要性。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经理这样的过程,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我在教学“利息”时,改变原有教材的呈现方式,让学生走进生活,去银行、信用社调查有关信息,在调查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并能根据自己的任认识提出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然后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上再来解决这些问题。由于不同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具备的数学认识和活动经验也各异,所以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5、非智力心理因素的评价
它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的兴趣、意志、动机、调节、强化等几方面,这些作用又是密切联系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认识活动、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必须对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进行合适的评价。例如教学“圆面积的计算”时在学生通过尝试把圆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后,我是这样评价的饿,你们积极投入的探索、尝试,成功地把一个圆转化成了学过的平面图形。看来遇到一个新问题,不要怕、动动手、试一试,你们就有可能探索出新的知识。有的同学通过合作。
二、明确评价的基调,适应学生发展需求
对学生的评价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对学生的激励、导向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我调控、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真正的体现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如在教学中,学习同样一个知识,学
困生一定要比优等生付出的努力更大些,同样受鼓励的也会是那些佼佼者。但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学生,所以当老师用“同学们都认真在思考,老师感到十分高兴”、“没有做好的同学不要灰心,只要你能像今天这样继续努力,相信以后你也能成为佼佼者”等等。这样的评价语言对于我们每一个教师都不难,但对于学困生,他们所受到的鼓舞与学下去的愿望就一定会非常强烈。
三、在评价时,注重学生的纵向发展
一个人的素质应该是多项素质的综合体。课堂教学评价不是综合性的评价,而横向的比较只检测了不同学生的同一方面,以此来评价学生优劣,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如以每一堂的教学目标做横向比较的标准时,就会有好坏之分,有达标与不达标、优生与差生的区分。经常这样做,部分学习速度慢的学生在评价中受到挫折的可能性就会增多,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和自暴自弃的想法。所以在教学评价时,教师就应抓住学生每一节课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其最大限度地发展。
四、关注学生之间的评价,让学生更有信心发展
学生的学习信心都是源于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成功体验的不断积累。学习过程不仅仅是认知过程的经历和体验,它还是情感、人格的发展过程。学生可以在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享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可以在批评中形成自卑。所以在学生互评时,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评价,既指出不足,又要指出优点。如“我认为某某的回答很好,但如果他能……就会更好了”、“我认为某某的方法有点麻烦,但他的声
音却很响亮”等等这些评价,不仅是学生评价他人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反省、自我认识的过程。在这种自我反省和互评过程中,逐步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改正不足,发扬长处,树立信心,最终建立自信——我能行。
总之,在新课程的引领下,在教学评价的不断多元化下,只要我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大发光彩。
让美术课成为孩子发展的乐园庆云镇中心小学韦静《山东普通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于是原来仅仅在墙上课程表里存在的美术课要实实在在地走进课堂,走近学生了。......
教育教学论文整理:mengxueliang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阵地来源:学科网当前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标志之一就是教学改革发展到学法改革上,学法改革的核心是真正承......
“档案袋评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阅读了《小学作文教学中“档案袋评价”的研究》案例,发现“档案袋评价”在设计和实施方面有许多优点,当然也存在不足。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发展的平台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发展的平台论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也是教师的教育理想。要进行课改实践,首先教师要有内在的动力。经过我在教学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