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晨间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小公民意识_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计划
在晨间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小公民意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计划”。
在晨间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小公民意识
【摘要】
现在的幼儿都是未来国家的公民,公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但同样也承担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也要遵守公民的准则。也就是说,从小公民开始,孩子就要懂得责权利是相辅相成的。从小就要学会承担,学会合作,学会面对。我们借助于晨间户外活动这个平台培养幼儿的小公民意识,尝试让幼儿通过活动中的体验,生活中的训练,挫折中的磨炼,健康氛围中的成长,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感,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品德习惯,争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
【关键词】晨间户外活动培养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文明意识。公民意识教育应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即从幼儿期到成年后的教育。我国在最近十来年才开始重视公民意识教育。在这之前,由于公民意识教育和提升的基础工作薄弱,导致了我国公民意识的缺乏和滞后,主要表现在公民的集体主义思想和权利义务观较差,权利义务的协调性较差;具体表现在缺乏集体主义观念,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缺乏遵纪守法意识、破坏环境的现象日益增多,给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隐患和不良影响。对幼儿的教育,也过多重视智力开发、艺术教育、创造能力的培养等,却疏忽了对幼儿进行公民意识教育。
现在的幼儿都是未来国家的公民,公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但同样也承担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也要遵守公民的准则。也就是说,从小公民开始,孩子就要懂得责权利是相辅相成的。从小就要学会承担,学会合作,学会面对。素质教育提出了以德为先,以能为重,做到学思结合,行知统一。所以我们借助于晨间户外活动这个平台培养幼儿的小公民意识,尝试让幼儿通过活动中的体验,生活中的训练,挫折中的磨炼,健康氛围中的成长,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感,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品德习惯,争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
一、研究背景
(一)遇到的困惑
困惑一:孩子为何不愿意承担责任?
孩子在一起纠纷时难免的,磕磕碰碰也是常事,但是每次出现问题的时候孩子都是指责别人的不是,而从来不觉得自己是错的,而且指责的时候理直气壮,让老师都难辨真伪。困惑二:孩子为何只能接受表扬?
家长都对老师说,我们的孩子喜欢戴高帽子,你要多表扬我们的孩子。诚然老师是应该坚持正面教育,但是如果一味的只有表扬,赏罚不分,会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错觉呢?长期
1在表扬下长大的孩子能经受住成长路上的坎坷吗?
困惑三:孩子为何言行脱节?
都说现在的孩子聪明,的确,由于媒体的丰富,电脑的风靡,孩子知道的远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多,但是一到操作的时候孩子却傻了眼,别说做,连指令都不太理解,聪明何去?原因何在?
困惑四:孩子为何不会与人合作?
孩子都觉得自己是最聪明的,所以在活动中更愿意以自己为中心,听不进别人的话,享受自我陶醉的结果,喜欢的活动不愿意让步,非常霸道。
(二)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方面
(1)思想不重视
孩子是家庭的宠儿,从出生到入园,从懵懂到能说会道,家长更多看到的是孩子单个的成长,或者是孩子某一方面的进步。6+1的家庭模式导致了孩子的一切都被成人包围着,被所谓的“爱”包围着。
(2)教育不统一
所谓的隔代亲让家人在教育方式上有了分歧,为了避免矛盾的产生往往不是采用躲避的方法就是争锋相对,孩子看在眼里,落实在行动上,有了保护伞庇护,孩子的好习惯难以形成。
2、老师的教育观念
(1)空洞的说教
有句话说“听过的我忘记了;看过的我记住了;做过的我了解了”,足见体验比什么都重要,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一点,一味地强调规则,却少了让孩子体验的机会。空调的说教难以在幼儿的脑海形成规则意识。
(2)没有持之以恒
品德的培养不是一撅而就的产物,而是日积月累的沉淀。但老师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被琐事羁绊,顾了一头忽了另一头,有些习惯的培养就趋于昙花一现而没有持之以恒,孩子也就难以养成好的习惯。
(3)没有形成规章制度
制度是什么?制度是规范人行为的一种行为准则,要求人人都要了解,人人都要遵守,并在了解的过程中完善它。有些规则也许老师也有提到,但是没有把它纳入到班级的规章制度中,遇到问题了说一下,有点走过场,没有给孩子留下深刻的记忆。
二、研究目标
我园是一所以“健康”为特色的农村幼儿园,我们以晨间户外活动为切口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意在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一改以往
晨间户外活动的模式,将晨间户外活动区域化,以此来培养幼儿小公民意识。
孩子的年龄比较少,品德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但是孩子天真,可塑性比较大,你给他准备的画笔是什么颜色的,你给他设定的方向是什么样的,她就会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而孩子的年龄又决定了他的规则意识薄弱,同样的错误易反复,空洞的说教会让幼儿反感,不一致的教育方式会让幼儿有机可乘,忽紧忽松的教育方法难以形成有序的规范意识。综合以上原因,能让幼儿喜欢,能给幼儿以切身体验的就是游戏。而我们目前开展的晨间户外活动就是一个微型的舞台,是一个很好的体验平台,在这个空间里,孩子能学习到与人交往的艺术、孩子能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孩子能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孩子能学会互助、合作等等,为孩子以后的成长做好铺垫。
三、实施策略
(一)软硬结合,建立幼儿小公民意识
在户外活动场地的创设上我们不仅注重物质条件——“硬环境” 的创设,而且还注重文化氛围——“软环境”的营造,把“硬环境”和“软环境”紧密结合。刚开始我们晨间户外活动各区域没有标志,幼儿活动时较盲目,发现问题后我们马上在各个活动区域内,设置明显的标志,在标志上配上符合区域特点的图画文字,创设文化背景,如在室外活动区里:我们设置了“我勇敢”、“互相帮助”、“不推不挤”以及各种体育动态等图画,让幼儿从中学会不怕困难,勇敢坚强;学会互相谦让,学会合作。环境的创设为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了物质的保证。充分体现了《纲要》中健康领域的要求:即“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思维理念。
(二)常规建立,培养幼儿小公民意识
建立良好的活动区常规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律行为和责任感。主要包括:
1、每个活动区的标志。
2、活动区的人数。
3、玩具材料合理利用,有序摆放。
4、设计活动登记表,登记幼儿参加活动情况等。在活动中教师们还帮助幼儿建立了取放玩具的常规,换区活动的常规。进区时要求幼儿向指导教师问好,出区时主动道别。指导老师看了幼儿的胸卡并作活动记录,活动结束后,各班教师统计幼儿在活动区活动的情况,并建议和提醒部分幼儿多玩几个区域活动。
(三)以强带弱,激发幼儿小公民意识
开展强带弱区域户外体育活动能扩大幼儿的合作面,提高幼儿交往能力,我们尝试在开展混龄幼儿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指定范围内的分区体育活动,为幼儿创设一个主动合作的群体环境,能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尝试中我们发现有组织的大带小,大带中的体育活动,幼儿之间的交往从一对一交往,过渡到组对组的交往,在活动中孩子们既享受到了游戏的快乐,又体验到了交往合作的乐趣。
(四)适时引导,提升幼儿小公民意识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他们集长辈的疼爱于一身。一般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久而
久之有的幼儿心中只有自我,毫无旁人。如玩玩具各自枪一大堆自管自玩。走楼梯时俩人拉手走得快根本不管走得慢的是否跟上,这种缺乏合作精神的行为对他们将来发展是很不利的,所以在区域活动中我们精心设计、提供机会,让幼儿尝试合作带来的乐趣。
在平衡区,我们因地制宜,利用围在草坪边上的轮胎(轮胎大半埋在地里)当做“独木桥”,供幼儿练习近平衡。轮胎踩上去有弹性,胆小的幼儿别提了,原来会走平衡木的幼儿有的也不敢走了。我们采用大帮小两人合作,一个幼儿在轮胎上走,一个幼儿当“拐杖”,两人轮流进行,他们相互支持帮助越走越快,渐渐地学会了独立走轮胎。平衡区虽小,却给幼儿带来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了幼儿不怕困难,积极进取、友好合作的良好品质。但有些活动想让几个幼儿一起活动,就是效果不太好。那么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有意设计了小轿子、箩筐、滚筒等活动材料。使用这些活动材料,就要求幼儿与他人合作,幼儿为了玩到这些材料,力求去寻找伙伴,久而久之,幼儿学会了合作。
四、实施后感
通过研究能让教师明白在晨间户外活动中教师要读懂孩子,把握材料的适时投放,注重活动的指导策略,关注与孩子的沟通,从而培养幼儿的小公民意识;让孩子明白养成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性。通过研究完善晨间活动环境,深化活动的内容,促进孩子间的交往,让晨间户外活动成为孩子的精神乐园。
在晨间户外活动中我们看到:幼儿与同伴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培养了规则意识。一个完整的晨间户外活动中,幼儿要经历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中间还可以调换活动内容,必须要变动场地、收拾活动器械,所以,让幼儿逐渐明白:只有遵守纪律,才能玩得更快乐。还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感:主要体现在对活动器械的整理。通过谈话,让幼儿知道帮助老师整理好自己的或者是同伴的玩具,是一件为班级和同伴做的好事,而做好这件事是不容易的。通过鼓励和表扬,使孩子意识得到活动器械整理的重要性,从而使幼儿的责任感得到培养。另外,孩子的交往能力、竞争意识、荣誉感、意志力、集体观念及交往能力等等都在这样的晨间户外活动中增强了,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经过一阶段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觉得适合孩子身心特点的晨间户外区域化活动模式,对幼儿身体发育、心智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培养了幼儿的情感,发展了幼儿的个性。在晨间户外区域化活动中,幼儿学会了与同伴相互交往,学会了关心年幼的弟妹,培养了规则意识、集体观念及交往能力,促使了幼儿的社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主编:林红;《幼儿体育特色教育研究与设计》;宁波出版社;200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风笑天编;《中国独生子女从“小皇帝”到“新公民”》;知识出版社;2004年4月
4、陈少娟、张运来编;《做个合格小公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浅谈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环保意识为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必须普及环保教育,孩子是地球未来的主人。 因此,对幼儿环保意识的教育应该从幼儿园做起、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解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之文化意识 摘要:随着语言学研究和英语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语言不是孤立的,在教学英语中不仅......
幼儿园中幼儿规则意识培养初探牛馨月(绥化学院教育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00)摘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有利于幼儿对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各项规则规章制度有一个很好的接受能力,还有......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研究》研究实施方案 (2011-10-27 09:41:47)转载▼标签:分类: 幼儿教育杂谈《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研究》研究实施方案一、问题的......
晨间户外活动安排(中班) 周一:活动名称:彩虹伞(蒙古包)游戏目标:感受团体游戏带来的快乐玩法:小朋友和老师们抓着伞边走,老师说口令“一举高、二放倒、三举高、四快跑”的时候小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