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会_五中全会解读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五中全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五中全会解读”。

会议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媒体分析指出,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有关表述,传递出明确的信号——即将启程的“十二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迈出更大的步伐,迈向更广的领域,将为中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奠定体制基础。“十二五”规划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入手,在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提出重大改革任务。

中新社报道说,五年前,“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类的表述,就已出现在“十一五”规划中。如今,在“十二五”期间完成这一转变已变得更为迫切。事实上,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仍然面临巨大的困难,甚至更严峻的挑战。观察家们普遍认为,中国正步入1950年代社会制度转型和198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转型之后的第三次社会转型。

这次“十二五”规划制定,也体现出中央新的发展思路。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早在7月2日政治局会议为五中全会作重要准备之中已然宣布,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9月28日的政治局会议又对此再次加以强调。“十二五”规划中有关民主、民生内容的估计会有所强调,应为这些方面的内容,同社会公众的关注程度是成正比例的。

这次“十二五”规划制定,也体现出中央新的发展思路。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早在7月2日政治局会议为五中全会作重要准备之中已然宣布,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9月28日的政治局会议又对此再次加以强调。“十二五”规划中有关民主、民生内容的估计会有所强调,应为这些方面的内容,同社会公众的关注程度是成正比例的。

《21世纪》:9月16日,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

上提出要“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据悉,这是决策层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提法。这样的概念,会不会写进五中全会的文件中,甚至写入“十二五”规划?

叶笃初:我也注意到锦涛同志的这个新提法。一般而言,作为中央领导人在发言时说什么不说什么、怎么说都是有深意的,是由专门的写作班子反复琢磨的,不会随便说的,是做过详细深入的研究的。在那样一个场合提到“包容性增长”的概念,说明中央领导同志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与认识。

不过,我倒是觉得媒体目前不必着急对这个概念做过多的解读,因为“包容性增长”是一个比较原则性的概念,在“十二五”规划中是否有所体现、怎么体现都是需要看到最后的会议文本才能评价。另外,在此前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中,其实对此也没有过多的强调。

叶笃定:是的,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就是“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锦涛同志在主持学习时对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三个最大限度”、“四点要求”,这些都是新的提法,值得关注。从历史上看,在中共党内一直在讲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次更是提出要“着眼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更强调要深刻认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个调子就比较高了。

此外,近期党内抓的比较紧的是干部培训、干部素质的提高,习近平在参加一个干部培训班时提到了党内中青年干部的双向交流任职,这些都是党内进行改革的一些重要举措,也跟此前的四中全会提到的党建的公报相吻合。这些方面的内容,都可能在此次全会中有所涉

一、“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推进的关键时期

“十一五”结束时,中国工业化进入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段。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整体上已经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但还不是工业强国。一方面,我国形成了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主体地位。工业总量规模不断壮大,我国工业品产量居世界前列。我国已经成为工业对外贸易大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绝大部分,工业化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中国工业增加值率不高,工业品国际竞争力不强。我国工业增加值率(增加值占总产值比例)仅为26.5%,而发达国家一般在35%以上,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超过了40%。由此可以判断,“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推进的关键时期,这就意味着:其一,基本完成了工业数量扩张的任务后,实现工业

质量提升,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是这个阶段工业化的核心任务。其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提升制造业水平、推进城市化和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需要快速发展。

一般来说,产业升级有三种形式。一是产品技术的换代升级。二是在产业链上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领域延伸。三是创建新兴产业。基于重大科学发现和发明而产生的将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新产品和由此产生的新的产业群。

“十二五”时期,加快产业升级。一方面必须使我国的制造业从简单的加工装备向现代装备业转变,延伸制造业的价值链,如开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售后服务和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目前已经确定七大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因此,需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相结合,推动产学研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性产业。

当前,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中国发展的不二法宝。在“十二五”规划中,发展还是硬道理。中国官方将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并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进而把蛋糕做大。

与此同时,公平公义切好蛋糕,动用税收、初次分配等各种手段,调整好高、中、低收入者之间的关系,大庇天下寒士、低收入群体俱欢颜,让全国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新憧憬变为现实。而这也是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事实上,这一切并非无迹可寻。最近,中央有关部委推出楼市新政,包括通过信贷、限购令等一系列抑制投资投机性炒楼,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以及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等举措,可见端倪。相信随着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以及审议通过对“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国人将会看到更多愿景及实现愿景之路径。

五中全会

五中全会为何再提改革:中国提前进入改革深水区2010年10月24日01:22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一句话引来广泛注目:“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公报中的一系列......

学习五中全会

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制定我省“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吉炳轩主持会议并讲话 王宪魁王巨禄等出席黑龙江日报23日讯(记者焦明忠)22日至23日,省委召......

五中全会重点

全会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

四中五中全会公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全会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

五中全会系列评论

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核心竞争力——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七本报评论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

《五中全会.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五中全会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五中全会解读 五中全会 五中全会解读 五中全会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