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力培植县市特色产业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下大力培植县市特色产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下大力培植县市特色产业

刘善桥

培植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是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在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县域经济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中担负着重要任务,是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石。要继续坚持‘一主三化’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鼓励发展优势产业,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力争涌现一批各具特色的经济强县。”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着力培植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下面,结合黄冈的工作实际,谈谈抓特色产业的情况和成效。

依托优势资源搞好产业定位

近几年,我们以各县市现有优势资源为依托,打造特色产业,培育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布局合理、有序竞争的格局。

一是依托优势山水资源打造特色产业。黄冈境内有巍巍大别山,浩荡大长江,山水资源优势明显。我们积极引导各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多层次、多领域推进资源开发。英山县坚持“农业抓产业,产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茶叶抓质效”思路,茶叶产业已成为该县特色产业和希望产业,目前,该县茶园面积达15.8万亩,茶叶产量1580万公斤,系列产值达3.75亿元,人均茶叶收入达1000多元,规模位居湖北第一、全国第四,全县财政收入的23%、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均来自茶叶。罗田县板栗面积已发展到90万亩,年创板栗生产系列产值5.5亿元,板栗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武穴市长江沿线的石灰石储藏量达24亿吨,近年来,该市成功引进了华新水泥和亚东水泥

两大知名生产企业落户,拟投入32亿元,年生产水泥1200万吨。目前,华新水泥一期工程投产一年多来,共计上交税收6000万元,随着华新二期、三期工程和亚东一期工程相继建成投产,预计到2008年,武穴市水泥产业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3.5亿元,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

二是依托人文历史资源打造特色产业。黄冈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名人辈出,在省内独一无二,在国内也属少见。各县市纷纷借名人效应,做经济文章,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红安县诞生了三支红军主力部队,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秦基伟等223名将军,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该县全力开发红色文化产业,目前已筹建了遍布全县的革命遗迹遗址,兴建了红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和黄麻起义及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等重点工程,每年有30万人到红安参观瞻仰,形成了红色旅游、绿色生态游、军旅探密游、历史文人游相结合的特色旅游格局。蕲春县是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里、闻名海内外的教授县,药材资源丰富,药物交易历史悠久,历为长江中下游及大别山地区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和集散地。目前,该县中草药种植面积已达22.8万亩,多处药材种植基地被列为国家重点药材生产基地和全省GAP同类药材示范基地,年实现药材贸易额1.21亿元。全县已建立李时珍医药集团等17家医药企业,形成了中成药、中药饮片、保健品、医药、包装材料等医药工业产业集群,2006年,全县医药工业实现增加值21500万元,实现利税20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6%和40%。今年,该县又成立了李时珍中药材股份公司,拟投资2亿元,系列开发李时珍人文资源,提升医药产业水平。

三是依托骨干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黄冈市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拉动产业上下游配套整合,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如市区饮料、麻城汽配、武穴医药化工、龙感湖纺织等都是以一批骨干企业为支撑,初步成长为各具规模的产业集群。黄冈市区引进汇源果汁、湖南太子奶、伊利

牛奶等大企业,进一步网络知名饮料企业,做强饮料支柱产业。今年,随着汇源二期、太子奶二期、伊利牛奶项目的投产,市区饮料产业产值预计可达35亿元。武穴市以广济药业、祥云化工为龙头,大做医药化工文章,目前该市拥有规模以上医药化工企业15家,去年这15家企业共完成产值15.6亿元,医药化工已成为武穴市富民强县的特色支柱产业。依托特色产业抓好结构调整

加快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黄冈市已初步形成医药化工、汽车配件、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六大特色支柱产业,其中武穴的医药化工、麻城的汽车配件、蕲春的药材加工,已进入全省重点产业行列。各地围绕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推进结构调整。

一是通过招商引资促调整。据统计,近三年来,各县市共引进各类项目3800个,项目总投资达到570亿元,实际到资170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77个,总投资达到185亿元,招商引资项目成为各地新的经济增长点。蕲春县近年来引进投资医药产业的客商30多家,其中投资过千万元的12家,年创产值10亿元,转化地产药材4300吨。罗田县狠抓板栗深加工,引进山东绿润、辽宁君澳、武汉惠涛等20多家企业,初步培育出拥有71家板栗加工企业的产业集群,研制开发出食品、饮料、食用菌、化工等四大板块系列15个产品,年加工产值近5亿元。

二是利用经济杠杆促调整。近几年,为了搞好基地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黄冈市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拿出2000余万元,鼓励、引导农产围绕主导产业调整结构。例如,市里在武穴、黄梅、浠水等沿江6县市,大力推广“虾稻连作”模式3.3万亩;为发展奶牛产

业,满足伊利、太子奶等龙头企业奶源需要,市里按每头奶牛财政补贴1000元的标准,鼓励、扶助全市农民养殖奶牛。

三是培植龙头企业促调整。近几年,我们突出农业招商引资,吸引汇源集团、太子奶集团、伊利集团、本草药材、娃哈哈食品、绿润集团、中百集团、莱克水产公司、大连天地人生物饲料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外、省内外知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商贸企业落户黄冈。目前全市共有22家省级和40家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辐射基地520万亩,带动农产64.6万户,占农产总数的48%,年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0.72∶1。全市特色板块涉及全市95个乡镇、1998个村,年可为农民增收4.5亿元。全市4337个村中,种植、畜禽、建工、水产等农业产业专业村已发展到2241个,占总村数的51.7%。

依托特色产业打造精品名牌

品牌是特色经济成熟的表现。特色优势能否成为市场优势,关键取决于品牌。

一是积极营造创牌环境。2006年,市里出台了《黄冈市实施名牌战略的意见》,对名牌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奖励,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发挥企业争创名牌的主体作用。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由市政府一次性奖励50万元:获得湖北省著名商标的企业,由市政府一次性奖励5万元。武穴市建立品牌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对争创品牌的单位给予2万元至10万元的奖励,2006年对11个获得品牌的企业给予22万元的奖励,近年来,该市为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市政府筹措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安排科技三项经费支出达500万元。同时,各相关职能部门在融资、技术、信息服务和优惠政策方面,支持企业打造精品名牌。

二是努力打造自主品牌。到2006年底,全市有20种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6个产品获国家免检产品,获得专利41项,2家企业成为省级出口品牌企业,拥有核黄素、真空咖啡壶、磷铵、齿轮减速机、微型电机、精梳棉纱、三环气门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同时,全市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达24个,面积达67万亩,累计申报农业“三品”品牌68个,罗田县圣仁堂村和英山县乌云山茶叶公园被确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三是推介县域品牌名片。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全市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民营工业或科技园区、特色板块经济乡村不断涌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县市,如罗田县是全国板栗第一县,英山县是全国名茶基地县、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县,蕲春县是全国著名的药市和中药材之乡,麻城是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市,黄梅是全国青虾繁育基地,红安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县等,这些产品逐渐成了县域品牌名片,一县一业、一镇一品、几镇一品的区域特色经济已渐成优势。■

(作者系中共黄冈市委书记)

特色产业培植的调研报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特色产业培植的调研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特色产业培植的调研报告

特色产业培植的调研报告特色产业培植的调研报告在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旧城镇青禾村经济社会发展,按照镇新农队办的要求,我先后深入各村小组,围绕特色产......

市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市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市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市委专职副书记、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市......

培植

培植(精选6篇)由网友“blovedream”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培植,欢迎大家前来参阅。篇1:培植 培植培植péi zhí[释义]①(动)栽种并细心管理。许多野生草药已开始人工~。(作......

培植沃土

培植沃土,放飞心灵,适当留白,就是好课长葛市十八中袁晓敏作为一名在一线教学的教师,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生活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我们教师再也不是孤陋......

《下大力培植县市特色产业.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大力培植县市特色产业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