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_西安中学高三第一次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陕西省西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西安中学高三第一次”。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

地理试题

本卷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水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渠,也兼有泄洪的功能。右图是我国东南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四条水路中表示水圳的是 A. b B. c C. d D. e 2.暴雨发生时,图中甲乙丙丁四岸最易被侵蚀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北京时间201 5年1月1 4日16: 00,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体育场(东10区)举行亚洲杯B组小组赛,中国队对阵乌兹别克斯坦队,中国队2:1逆转战局,小组提前出线。回答3-4题。

3.布里斯班体育场共有甲乙丙丁四个入口,下图是这场赛事当天日落时的光照图,球迷刘先生的入场券上注明从北面入口入场,他应该从_____进入。

A.甲 B.乙C.丙 D.丁 4.以下日期与1月14日昼夜状况相同 A.3月21日 B.5月26日 C.9月23日 D.11月30日

地形变速率是指每年地表产生变形变位的速度,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地形等变速率线(毫米/年)图。读图3,完成5-6题。

5.台湾省地形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海浪沉积 C.火山喷发 D.板块运动 6.珠江流域地形变化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A.流域内河流落差减小 B.上游喀斯特地貌逐渐消失 C.下游流水沉积作用减弱 D.入海口海水侵蚀作用增强

饱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溢出地表,沿斜坡漫流时,遇到地表凸起部位,水流翻越阻隔流速加快,水体变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在凸起部位发生碳酸钙淀积,形成“边石坝”。下图是某处边石坝景观及其纵向剖面图,剖面呈现黄白相间的纹理。进一步研究发现白色是碳酸钙,黄色是泥土。读图4回答7-9题。

7.关于边石坝生长速度最快部位的判断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A因为A处是边石坝最高凸起点,水体最薄,碳酸钙沉积最快 B. B 因为B处流速最快,碳酸钙沉积最快

C. C因为C处受凸起阻挡,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物质最易沉积 D. D 因为D处位于钙化池内,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最易沉积 8.根据边石坝黄白相间纹理,下列推理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季风气候区 ②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③雨季时,河流流量大,搬运力强,泥沙不易沉积,纹理呈白色 ④雨季时,河流流量大,侵蚀力强,含沙量大,钙化沉积物中混有泥沙,纹理呈黄色 ⑤黄宽白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 ⑥白宽黄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9.下列地貌与边石坝形成的地质作用

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读“三峡地区河流阶地结构与旧石器时代遗址综合剖面”图,回答10-12题。

10.图中多级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间歇性下降、流水侵蚀B.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侵蚀 C.地壳间歇性下降、流水沉积D.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沉积 11.任一级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

A.相对稳定 B.持续下降C.持续上升 D.反复升降12.早期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最主要原因是

A.水运便利 B.气候湿润 C.军事防御 D.便于农耕

珊瑚礁的生长发育主要受地质和海底地貌形态的影响,研究发现风向也会影响珊瑚礁的形态。下图为“某海域珊瑚礁群岛的分布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有关影响珊瑚礁形成因素的判断,最合理的是 A. 珊瑚礁的走向大致与盛行风向接近 B. 珊瑚礁沿低频风向方向向两端延伸 C. 风浪可能扼制了珊瑚虫的生长繁殖 D. 珊瑚礁走向主要受地壳水平运动影响 14.根据风向判断,该珊瑚礁群分布的海域最可能是 A. 红海 B. 加勒比海C. 黄海 D. 孟加拉湾

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2015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④

16.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A.气温:暖一冷一暖 B.气压:低一高一低

C.降雨:晴一雨一晴 D.风向:西北风一西南风一东南风

下面图中右图为最新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地图(图中颜色较深部分),图8左图为四类气候的资料。读图完成17-18题。

17.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有专家认为,埃博拉病毒可能发生变异,未来可能(或现在已经)通过空气传播,对于甲地区来说,以下月份病毒向北部内陆传播风险最大的是 A. 1月 B. 4月 C. 8月 l1月

下图中左图为某半球甲地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甲地降水量月分配柱状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甲地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 20.甲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读图回答21-22题。

21.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上游和下游的水源最主要补给分别是 A.雨水、雨水 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 D.高山冰川融水、雨水 22.该河流沿岸植被很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热带雨林 多肉植物叶小、肉厚,非洲西南部的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多雾和冬雨使多肉植物疯狂繁殖,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图是纳马夸兰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多肉植物叶小、肉厚的原因是

A.昼夜温差大,富含营养物B.降水较多,汁液饱满 C.气候炎热干燥,储存水分D.地下水丰富,生长旺盛 24.图示区域西部沿海渔业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鱼类饵料丰富B.入海河流带来大量泥沙 C.上升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D.东南信风带来大量鱼类饵料

下面左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且∠a=23°26′,右图为“河水和潜水补给关系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左图所示时间半年后,关于右图中河流与潜水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是 A.恒河沿岸的潜水面为b状态 B.黄河中下游沿岸的潜水面为b状态 C.密西西比河沿岸的潜水面为a状态 D.开普敦地区的潜水面为b状态 26.在∠a由图示状态缩小为0°的时段内

A.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梅雨 B.东北地区河流进入主汛期 C.华北平原开始播种小麦 D.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可能出现低温冻害

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据此完成27-28题。27.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热量增加B.沿X方向降水增加 C.沿Y方向热量增加D.沿Y方向降水增加 28.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A.热带草原温带落叶林 B.热带草原亚热带硬叶林

C.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 D.热带雨林亚热带硬叶林

今年正月初五,我国华北地区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雪,下图是正月十二拍摄于该地区开阔地土堆上的积雪照片,积雪未曾受到人为活动影响。读图回答29-30题。

29.由图推断主要拍摄方向为

A. 由东向西 B. 由南向北C. 由上向下 D. 无法判断 30.与此现象原理最类似的是

A. 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较低 B. 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较低

C. 安第斯山脉南段西坡雪线较低 D. 太行山东坡自然带分布位置较低

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31-33题。

31.甲、乙、丙代表的景观分别是

A. 雨林常绿硬叶林荒漠或半荒漠B. 雨林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 C. 雨林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 D. 雨林常绿阔叶林荒漠或半荒漠 32.影响①②两段自然带数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洋流 D. 相对高度 33.有关③段及其东坡自然带情况,叙述错误的是 A. ③段东坡基带为温带荒漠带

B. ③段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差异体现了纬度地带性 C. 影响③段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D. ③段西坡自然带数量比东坡多

下图为我国某市某日地表温度分布图,回答34-35题。34.获取该地区地表温度的主要方法是 A. GIS B. RS C. GPS D. 数字地球

35.造成图中甲处地表温度高的原因可能是 A. 海拔低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商业区

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下图是将广东省甲(24.5°N,113.1°E)、乙(24.6°N,112.9°E)、丙(24.9°N,113.2°E)三地林线高度与坡向分级图叠加,得到的林线随坡向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6-37题。

36.由图可以推测出

A.南坡林线甲地高于乙地 B.北坡林线丙地高于广东均值 C.纬度高的阳坡林线较高 D.经度数值小的阴坡林线最高

37.乙山处在南岭山脉的南麓,冬季其阴坡为迎风坡而阳坡为背风坡。与其他山地 相比,乙山阳坡林线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风力弱、局地多雾

C.暖湿的西北风带来丰富降水 D.光照强对植被生长不利 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等,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自工业革命以来呈上升趋势。据此完成38-40题。38.上述气体之所以称之为温室气体,它们的共性是

A. 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B. 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 C. 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 D. 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39.随着全球变暖,可能出现的现象

A.全球淡水总量增加 B.一月0。C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 C.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下降 D. 南亚各国农业增产

40.由于气候变化而引起的额外投资,我们把它视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间接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因为地表径流和降水量变化而增加水利工程建设投资 ②为改善农产品的布局而增加的“温室效应”设施建设的投资 ③因为病虫害发生率增加,增加了农药化肥的投资 ④为防治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增加了土地生产力建设投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1.(20分)读甲半岛区域图以及西侧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4分)(2)分析甲半岛西海岸冬季黑暗多雾的自然原因。(4分)(3)试分析该半岛山脉对半岛东西侧河流特征的影响。(6分)(4)说明甲半岛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6分)42.(2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湖区有7000多口油井,炼油工业发达,湖区周边城市因此迅速发展。马拉开波湖原本仅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连接,湖水北咸南淡。为了发展湖内的采油业,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材料二:马拉开波湖简图

(1)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马拉开波湖区“热”的原因。(6分)(2)从气压带和风带角度分析马拉开波湖区冬夏半年降水都较多的原因。(4分)(3)分析马拉开波湖周边地区植被茂盛、土壤贫瘠的原因。(4分)

(4)推测20世纪60年代以来马拉开波湖湖水水质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6分)

西安中学高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地理试题答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1-5ACDDD 6-10 DABDB 11-15 ADADA 16-20 DDCDA 21-25 DCCCC 26-30 DDAAB 31-35 AABBD 36-40 BBCBD 41.(20分)

(1)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2分)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2分)。

(2)黑暗: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冬季黑夜漫长,北部有极夜现象。(2分)多雾: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暖湿气流影响,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水汽充足,陆地温度较低,水汽易凝结成雾。(2分)

(3)东侧河流流量较大,流程较长,流域面积大,呈平行状水系,流速较慢,有结冰期;(或者西侧河流流量较小,流程较短,无结冰期,流速较快)(任意三点即可)。(6分)(4)①东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②M半岛大部分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③东南部临海,渔业资源丰富,海运便利。(6分)42.(20分)

(1)纬度低,气温高;盆地地形,地形封闭,风力较小,盆地内热量不容易散发;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6分)

(2)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控制,降水充沛; 冬半年,受东北信风影响,海洋和湖泊带来丰沛的水汽,受到湖泊四周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4分)

(3)马拉开波湖周边高温多雨,水热充足,植被茂盛;生物循环旺盛,微生物分解作用强;雨水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植物根系发达,吸收强,养分储存在植物体内。(4分)(任答两点即可)

(4)水质变化:污染严重以及湖水变咸(盐度增大)。产生原因:①湖区周边城市迅速发展,大量生活污水排入湖泊;②石油开采、加工以及石油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带来的石油污染;③开挖出海航道,海水倒灌湖区,导致了湖泊水质的恶化。(6分)

陕西省西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检政治(精)

七彩教育网 www.daodoc.com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陕西省西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 治 试 题一、选择题。(每道题1.5分,共计60分)1、2011年11月11日因为日期......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

鹰隼三朝展羽翼蛟龙一跃上九天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科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人:巩智敏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

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河南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政治试题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

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 历史

中原名校联盟2013—2014学年高三上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一、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 ,一弦一柱思年华。(李商隐《锦瑟......

《陕西省西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陕西省西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西安中学高三第一次 考试 陕西省 西安 西安中学高三第一次 考试 陕西省 西安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