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接访”引发的思考_大接访引发的思考
“大接访”引发的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接访引发的思考”。
“大接访”引发的思考 夏先禄 胡甲文
公安研究2006年第4期
摘 要 公安机关开展“大接访”活动,不仅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取得了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效果,更反映出了公安工作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指明了公安工作发展进步的方向,留给人们对公安工作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启迪。
关键词 大接访 问题 启示
公安机关开展“大接访”活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带来的效应不仅是化解了一批社会矛盾,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密切了警民关系,而且多方位、深层次地反映出公安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必将对推动新形势下的公安工作产生深远影响。如果说“大讨论”
重点是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大练兵”重点是解决综合素质问题,那么,“大接访”就是重点解决公安工作发展进步的方向路子问题。事实证明,抓“大接访”就是抓和谐稳定、就是抓公正执法、就是抓队伍建设,是公安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次“大接访”虽然告一段落,但“大接访”给我们带来的启迪和思考是深刻的。
一、“大接访”必然要求执法观念的进一步转变湖北省公安机关这次接处八千多起信访案件,绝大多数信访问题的发生与旧的执法观念密切相关,如疑罪从有、有罪推定、特权思想,执法简单、粗暴、随意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公平正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社会发展使民主法制进程加快,执法思想必须与时俱进。当前应解决好“三个转变”。一要进一步增强人权意识,由简单执法向文明执法转变。由于执法简单、粗暴引发的信访案件占有一定比例。以管人者自居、我就是法等特权思想在一部分民警心中仍占有重要位置。有的对群众诉求敷衍塞责,冷硬横推;有的对行政相对人作风粗暴,吃拿卡要;有的对案件当事人无视人权,行为野蛮。
群众无难不上访。执法是为民谋利的公权,执法者要心系群众,绝不能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当作司空见惯的小事。要在公安队伍中长期进行人权思想、人性理念、人本意识的灌输,使法治文明的思想扎根在每一个民警的头脑之中。二要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由为钱执法向严格执法转变。从“大接访”暴露的问题看,为钱执法带来的执法不公不严不廉的现象突出,必须进一步深化“对法律负责”的理念,把忠于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作为执法准则,切实做到不唯上、不唯利、只唯法。公安机关的主要活动是执法活动,只有忠于法律,才能体现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才能体现执法为民。三要进一步增强诚信意识,由失信执法向诚信执法转变。为什么有些群众信“访”不信“法”,奉行“大闹大解决”的错误思想,主要原因就在于有的公安机关执法不守信。处事不公,伤了群众;开“空头支票”,害了群众;压案不查,误了群众;结案不退赃,失信于民。执法工作中每一个细小的疏漏和不公正,都埋下了当事人日后上访的“种子”。讲诚信,这既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也是法治的内涵。“一次不公正的执法恶果甚于十次犯罪”。对执法,要有根有据,力求公正;对过错,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用实际行动维护公平正义,取信于民。真正践行执法者“法无规定皆禁止”,执法相对人“法无禁止皆自由”,执法者必须守法等现代法治的诚信理念。
二、“大接访”必然要求执法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公安工作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公正执法上,“大接访”中群众反映的问题也主要集中在执法不公上。执法工作只有在规范的状态下运行,才能做到严格、公正、文明。全国政法机关部署开展的“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找准了“症结”,抓到了“关键”。湖北省公安机关把“接访”与“整改”结合起来抓,针对“接访”中的问题,源头治理,加强制度建设。仅湖北省公安厅就制定了《关于制止公安涉农违规收费的五条规定》、《办理劳动教养案件适用标准规定(试行)》、《公安民警执法资格认证办法》、《信访事项过错责任追究规定(试行)》等十几个规范性文件。目的是:首先用制度保障执法规范。每一项执法行为既要靠制度来体现规范,更要靠制度来保障规范。针对“大接访”
反映出的普遍性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并把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制度化。为了减少执法引起的信访问题,湖北荆州、钟祥等地公安机关参照检、法部门的做法,建立了内部执法监督委员会,对案件实行集体审核把关;十堰等七个市全面推行了“网上办案”系统;有的地方与当地检、法部门建立起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疑难信访案件。这些代表着公安机关执法发展方向的好作法,既要推广,更要形成制度。其次是用程序促进执法规范。执法规范的重点是程序规范。“大接访”反映出的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接处警、扣押物品管理、办证时限等方面缺乏明细规定,民警工作的随意性比较大;另一方面,一些基层单位在执法办案中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程序规定。没有程序的公正,就没有实体的公正。要从立案、破案、办案到结案都严格规定程序和时限。最后是用监督落实执法规范。执法规范的关键在落实。“徒法不足以自行”。
再好的制度不落实,群众还是看不到效果。近年来,湖北省公安机关把执法质量作为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取消全省其他综合性检查评比,在全省坚持开展执法质量考评,先后对21个执法质量基本达标、不达标的市县公安局主要领导集体进行诫勉谈话,并将考核结果通报同级党委政府。对连续两年不达标和发生重大执法问题的,通报党委政府,共调离、免职了4名公安局长,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这是督促执法规范落实到位的一个重要举措,应该长期坚持下去。但从长远看,除了加强内部执法考评、专项督察等监督外,最广泛、最深入的监督还是实行警务公开,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
三、“大接访”必然要求基层执法的进一步加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大接访”情况表明,执法问题主要在基层,82%的信访问题来自派出所和刑侦、交警、治安、经侦等五大警种,派出所占据了整个信访问题的“半壁江山”。这说明基层工作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软、硬件建设要一起抓,而且重在抓好“软件”。首先,在政策导向上要体现“基层优先”。2005年湖北省公安机关专门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派出所建设的实施意见》(鄂公发[2005]11号),从班子配备、经费保障等12个方面对加强派出所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已争得湖北省委省政府支持,每年安排2.4亿元转移支付资金,用于解决县级公安机关的经费的保障;省财政还将用两年时间安排1250万元,帮助解决1O0个无房、危房派出所的办公用房建设。总之要切实做到从政策导向、制度设计、警力资源配置上体现“基层优先”,在晋级晋职、教育训练、从优待警上向基层倾斜,努力把一线阵地建设好、巩固好。其次,在“硬件”建设上要着重解决好“警力不足”
问题。基层警力不足在湖北省较为普遍。为了解决警力总量不足的矛盾,湖北省委省政府同意按全国现有平均水平配备警力,增加编制,分三年逐步到位,重点是充实派出所。同时也要看到,完全靠增编不现实。湖北省公安厅决定从厅机关派百名民警下基层,实行“警力非正式转移”,一年一轮换,形成制度。首期100名民警已于2005年9月份下到了基层所队。以此带动市、县公安精简机关,充实基层。另外,县市以下50岁以上的公安局领导、科所队长不再担任实职,过早休息是个普遍问题。一方面警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警力大量闲置。解决这个问题,湖北省石首市公安局将退居二线的领导反聘为特派员放在派出所调处纠纷,效果很好。第三,在工作重点上要突出“软件”建设。从现在的情况看,基层“硬件”建设近年来进步很大。相比较而言,“软件”建设是“短板”。一些基层领导指出:许多因治安纠纷引起的上访,不是由于“硬件”
不行,而是由于我们出警、调查、取证、调解等工作不及时,工作作风不扎实造成的。因此,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必须把苦练“基本功”,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完善勤务制度,深化素质培训,规范执法办案等“软件”建设摆到突出位置,以基层基础建设年为契机,重点提升“软件”建设水平。
四、“大接访”必然要求执法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大量的信访问题是执法水平不高引发的。
没有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就没有高水平的执法工作。要从根本上解决信访问题,关键是执法者素质的提高。一要在长效练兵机制建设上下功夫。练兵是提高队伍素质的必经途径。湖北省坚持全警“大练兵”,使队伍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出台《关于建立全省公安机关练兵长效机制的意见》,推动全员练兵;还举办了全省命案指挥员培训班、经侦支、大队长培训班,提高专业素质。下一步,还要从实战需要出发,把练兵的重点放在各级领导干部和一线执法人员身上,重点加强基本法律知识的培训和业务素质培训。二要在优化领导班子建设上下功夫。“将帅无能,累死三军”。提高队伍素质,关键在班子,在“一把手”。湖北省公安机关坚持“治警先治长”,督促各地认真选准配强带队伍的领头人。目前17个市州中有16个公安局长由同级党委常委或政府副职兼任,98个县市区局长中,有57个由同级党委常委或政府副职兼任,其余的全部高配。同时,省厅选拔两名45岁以下的年青同志进厅党委班子,选派2名同志到市州公安局任“一把手”。近期厅机关60名处级干部大轮岗,使厅党委班子结构更趋合理,中层干部优化组合,提高了厅机关工作活力。公安基层的头选不好,后果难料,甚至会成为“乱源”。
省公安厅还责成地方对发生严重违法违纪案件的县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所队长及时撤换。同时,加强领导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四个能力”和“两个水平”。
三要在强化纪律作风建设上下功夫。从群众信访问题看,既有素质不高的原因,也有责任心不强、纪律松弛、作风不实等“非能力因素”的影响。有的群众说,“你们案件一时破不了还可以理解,最不能理解的是推来推去、不理不睬的作风”。有的民警把收集的证据弄没了,个别民警甚至把案卷遗失了,导致案件结不了。鉴于此,湖北省公安机关从2004年10份开始,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纪律作风教育整顿,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全省公安队伍纪律作风建设的意见》(鄂发[2004] 19号),并与“大接访”结合起来抓,对纪律作风问题,敢于揭短亮丑,动真碰硬。既解决了工作软懒散、管理稀拉松、内务脏乱差等表层问题,又着力解决了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执法创收等深层次问题,更重点解决了“家丑不外扬”、“出事就摆平”、“空喊虚抓不落实”等领导层面的思想作风问题,切实改变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压案不查、治警不严”等状况,警风明显好转,“守规矩、尽力干、敢负责、说真话、办实事”的氛围初步形成。四要在激励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基层反映,“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个别地方基层民警工作积极性不高、不主动,甚至“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因此,既要正向激励,更要负向加压,实行责任倒查、强化责任追究。“大接访”中,湖北省公安机关对12个工作相对滞后、进京上访量较大的市州提出批评,震动很大。2005年底争取省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于因公伤亡和困难民警家庭生活补助,并研究出台相应办法,激励广大民警建功立业,反响很好。只有构建“才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奖、过有所咎”的激励约束机制,做到赏罚分明,才能充分调动民警积极性,凝聚警心,激活队伍。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试用修订版),把0划归自然数后,一些数的概念是否发生变化,引起小学了数学教师的关注。无论是在日常的教研活动,还是教师私下交流,或是因特网上的教育......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期末考试引发的思考,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考作文引发的思考......
一堂课引发的思考薛霞摘要:课堂永远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原野,学生的表现往往会超出老师的想象,所以经常会收获“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惊喜。一堂教学环节不够完整﹑没有圆满完成教学目......
引发的思考作文引导语:想必有不少人都写过作文,写作文亦是需要文采的,那么要怎样写一篇有关引发的思考的作文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引发的思考作文一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