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言文教学事半功倍——小学文言文教学初探_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让文言文教学事半功倍——小学文言文教学初探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

让文言文教学事半功倍

——小学文言文教学初探

(学生姓名:翁晶灵 班级:小教本091)

摘要:文言文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是古代文化遗产。但是由于时代的差异,语言的发展,现在我们使用的汉语与文言文已经有了很大的差距,这加大了小学生的学习难度,也让教师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正确把握文言文教学目标,合理、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本文就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必要性、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确定、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的探索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文言文;必要性;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一、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必要性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小学教材所选的文言文虽然只是浩瀚文学海洋中的点滴,却是学生认识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小学最后阶段学习文言文,不光是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为初高中文言文学习奠定初步基础,还在于让学生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吸收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培养审美情操,加强人文教育,提高语文能力。

文言文在小学阶段,总共安排了三次:第十册《杨氏之子》、第十一册《伯牙绝弦》、第十二册《文言文两则》。这体现了编者重视文言文的美好愿望,也适应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到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的要求,体现出现代语文教学对文言文的重视。所以,不管从学情出发还是从教育形式来看,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是必要的,对它的探索研究也是势在必行。

二、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

虽然教材中安排了文言文的教学,可是《新课程标准》却没有明确细致的目标及要求,连“文言文”这三个字也只字未现,只是把它和古诗词合在一起,并称为“古诗文”,笼统地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直到第四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才出现对文言文教学的具体目标:“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具体目标的缺失,使得小学文言文教学成了软肋,很难把握。如果目标过低,无法达到编者选编的目的;过高,则会拔苗助长,使学生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此,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成为了一个盲区。钱梦龙先生曾在《文言文教学改革争议》中说过:“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如何使这“春风”不度的“玉门关”,也沐浴到和煦的“春光”?我想对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目标的正确把握是十分重要的,既不能对它们听之任之,如过眼云烟般教完了事,也不能和初中的文言文教学混为一谈,任意拔高要求。

那么,该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了解我国悠久的语言文化;

二、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

三、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大意,熟读成诵,积累语言,为初中学习文学文作好铺垫。

三、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但是,就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它还是语文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文言文教学中:重文言词句解释,轻文章思想感情;不重视文章自身特点,用同种模式组织教学„„将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支离破碎的零散知识,对学生而言,文言文成为令人头痛的紧箍咒,怎能不生厌恶之情?这种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令传统文化名篇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的“残羹冷炙”。

为改变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条教学策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小心翼翼,培养兴趣

由于文言文与现今白话文迥然不同,比较晦涩难懂,也较为难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激发潜能的动力,尤其是小学文言文教学,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教师教学文言文,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的深入学习作铺垫。

沈大安老师说过:“教学最重的是如何把难点转化教学的兴趣点,让学生对古文感兴趣,对学习古文感兴趣,并能学会一定的方法,这才是教学的重点所在。要让学生对古文产生兴趣,自然要充分发掘文中的故事因素,意象因素。”如,在学习《杨氏之子》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学会对“„„氏”的迁移运用,“杨氏之子”是古人的说话方式,可以请学生也用这种方式介绍自己。精读阶段,可以通过师生对读,学生之间对比朗读,师生、生生合作读、竞赛读等多种方式的读引导学生发现对话中的巧妙之处,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再造情境,迁移运用“未闻„„”,教师手指自己,说:“在下柳君平。”学生应对:“未闻柳树是夫子家树。”这种充满乐趣的举一反三毫无疑问会使学生感受到古文的魅力和阅读的乐趣。

2、依据学情,设定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学环节的关键,只有把握住教学目标才能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抓住重点和要点。一个难度适中的目标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引起持久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该目标作出不懈努力。而一个过难的目标会使学生望而却步,退缩不前,一个过易的目标又会使学生感到”没劲”,缺乏刺激力,从而视若无睹,引不起强烈的动机和兴趣。在这两种情况下,教学目标都会失去激励作用。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太多考察学生对词法、句法的掌握程度,可以采用差异性学习和选择性学习等学习方式,即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适度的目标,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选择,尝到阅读文言文的成功喜悦。例如,《杨氏之子》一课的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分别是:(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3)初步了解文言文中“通假字、古今异义”等一些知识。(4)感受杨氏子应对语言的巧妙和他的机智。教师可先让学生了解这些教学目标,并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选择其中的一项、几项或是全部目标,然后采用“同组同质”的分组形式,通过自由讨论、合作探究达成这些预设目标。

3、深挖细读,发现内涵

周一贯老师指出:“读通文言文是教学目标中的“下限”,学生把课文读通了,才能整体地把握课文的内容,初步领悟文本内涵,为进一步探究和赏析文言文奠定基础。”钱正权老师也说过:“对古诗词的学习重在读,读中构建意象,反复搞解释是没有意思的。”

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之所以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就是因为这样做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我们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一些难句一时领悟不透,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就会逐步弄清其义,而且效果远比教师指点好。

对学生诵读指导要有针对性,要根据作品的要求,在节奏、语气、语调、等方面作好指导。每次的读都要有不同的明确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还是在读中掌握思路、体味情感、感悟意境,都要给学生以具体明确的导向,从而达到“理解的朗读”这一目的。以《伯牙绝弦》为例,在幽雅的古乐曲中,声情并茂的朗读,更觉境由心生,情与景会。读着读着,就会从作者简净雅结、铿锵有致的语言中感受到心灵相通的千古知己那一份真挚的友情,伯牙舍弃自己终身的爱好,以一种决裂的方式来演绎对知音的沉痛怀念,其真情感天动地。如此一来,促使学生披文入情,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产生灵魂上的感染与共鸣,从而理解文意,获得深刻感悟。

4、超越应试,自主学习

与现代文阅读的教学相同,文言文教学也应该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顾虑这样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上得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学生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后,仍有一些句子不能理解,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自学所得,并提出疑难问题。

如教学《两小儿辩日》一课时,学生提出2个问题:(1)孔子东游,这个东游是指什么?(2)“孰为汝多知乎?”该如何理解?可以组织4人小组讨论,讨论时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前后内容进行逻辑思考;再用自己的话把思考的结果表述出来;然后让不同组学生进行辩论。并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两小儿辩论各自的观点是什么,理由依据又是什么。这种讨论和辩论,能够活跃学习气氛,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见解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情,接受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计划的过程。

总之,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一个特殊的内容,在小学阶段是个难点。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抓住文言文内在的语言特点,巧妙合理地运用一些较为合理,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彭玉华.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思考.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5)

2、李莉.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谈.小学语文教学.2008,(5)

3、唐凌真.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教育论文选编.20084、郭惜珍.我是怎样教小学文言文的.小学教学研究.2002(4)

5、郑怀丽.小学文言文教学探微.杏林拾贝.2007

小学文言文教学

小学文言文教学“五步模式”(2012 文言文,是传承经典文化的载体,学习文言文是学生对中华历史文化最直接的继承。让小学生适当接触一些文言名篇,对学习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

文言文教学

披文入言,因言品文──对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分校 李姣姣一、有关文言文的教学价值的思考 1.相关概念的厘清。张中行先生在《文言与白话》一文中指......

文言文教学

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思考公田镇中心学校龙猛一、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文言文是我国千百年来文化的精髓,是历史的沉淀、是智慧的结晶。文言文中每一字都有悠远的意蕴、......

文言文教学

浅谈文言文教学重点及教学规律新《课标》注重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地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因此,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不能一味采取过去那种注入式“串讲”的教学......

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浅见宾川四中 李娟摘要: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汲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

《让文言文教学事半功倍——小学文言文教学初探.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让文言文教学事半功倍——小学文言文教学初探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 事半功倍 小学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 事半功倍 小学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