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初三语文月考试卷_初三语文月考试卷2
春季初三语文月考试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三语文月考试卷2”。
2012年春南安四中、翔云中学、鹏峰中学三校联合考试
初三年语文试卷
(本卷共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班级姓名座号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36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6分)读书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国家的富强和腾飞必然要以知识凝聚力量,而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在知识经济社会,读书是创造力和活力的起点,是文化底蕴的基石。中....华民族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
(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铸就――踌躇不决B、重要――山重水复 ....
C、底蕴――面有愠色D、凝聚――泠泠作响 ....
(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之所以B、不但C、尽管D、因此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加点词语“起点”、“基石”在文中的词义分别是“专指径赛中起跑的地点”、“比喻基础或中坚力量”。
B、“勤奋――懒惰”是一对反义词。
C、文中短语“ 礼仪之邦”、“热爱学习”都是偏正短语。
D、文中划线句子的主干是“国家凝聚力量。”
2.古诗文默写。(12分)
(1),君子好逑。(2)几处早莺争暖树。
(3)持节云中,?(4)金樽清酒斗十千。
(5)了却君王天下事。(6)江山如此多娇。
(7),望峰息心。
(8)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还于旧都。
3.综合性学习(共11分)
为了弘扬尊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学生敬老、助老、孝老的意识,学校准备开展为“空巢老人”送温暖活动。为了使本次送温暖活动具有针对性,学校团支部先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社会调查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出发前,学校团支部书记为同学们提供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选择一则材料概括中国老人目前的状况。(3分)
【材料一】
新华报业网讯: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老年人已占总人口12.5%,8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900万。全国1.67亿60岁以上老人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或者没有子女。
【材料二】
2009年,上海市黄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对空巢老人的精神状况进行了社会调 查。一系列量表对照显示:7.8%的空巢老人存在焦虑情绪,非空巢老人仅2.7%;15.6%的空巢老人存在抑郁情绪,非空巢老人仅9.4%。空巢老人易患内分泌、中枢神经的紊乱、免疫功能的下降,易诱发或加重冠心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一些空巢老人还容易患老年痴呆症。
答:我选材料():
(2)活动中,社区主任为同学们讲述了三位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请你按照下面的示例概括钱雨、周军两位老人的生活状况。(每空7个字)(4分)
程健:老人10岁时,一场大病,肢残辍学,后自学到大专,入沪某工业研究院从业至退休,但始终没成家。现在,老程靠兄妹们送菜,自己电饭煲蒸饭。偶尔,老程也去社区助餐点吃饭,但是因为腿脚不利索,排队很困难。
示例:程健老人生活状况:一日三餐多困难
钱雨:83岁,做饭还算“ 利索”。2008年老伴患脑梗塞,女儿远在加拿大,她急得手足无措。后来还是社区的干部叫来救护车。
周军:退休10年,10年来,邻居常看到老周坐在门卫室,还以为老周是物业公司负责人。殊不知,观来往的人群,看保安、清洁工、水电工忙忙碌碌,是老周每天的唯一消遣。
钱雨老人生活状况:①周军老人生活状况:②
(3)针对周军老人的生活状况,请你就“如何开展为'空巢老人'送温暖活动”写出你的建议。(4分)
答:
4.名著阅读。(7分)
(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蔑视皇权、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
B、宋江因酒醉在浔阳楼墙壁上题了反诗被逼上梁山。
C、鲁滨逊再造独木舟体现他失败而不气馁的精神。
D、小人国是以鞋跟的高低来选拔官员的。
(2)同是出身社会底层,祥子和保尔的结局有何不同?请简述。(4分)
祥子的结局:保尔的结局:
二、阅读(54分)
(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一文选段,完成5—9题。(18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
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负箧曳屣(2)日再食..
(3)同舍生皆被绮绣(4)以中有足乐者..
6.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3分)
例句:腰白玉之环 .
A.负势竞上B. 风烟俱净C手自笔录D. 开张圣听 ....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①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②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8.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9.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①②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16分)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臵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臵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
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4月19日,有改动)
10.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11.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
12.读文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
是;四是。(4分)
13.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4 .如果把文章第④段中的“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为观点,请你参照下面示例再写一个具体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限制在所学初中教材的范围内)。(3分)示例:闻一多日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终于写成了《唐诗杂论》。
(三)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20分)
瞄准
⑴他躬着腰,低着头,蹑手蹑脚,向芦苇深处走去。
⑵除了轻微的声音,空气中四处都是翅膀的振动声,他熟悉这些声音,清脆,干净,温暖,像丝绸从指间划过。他是这一带有名的猎手,空中的鸟儿,即使飞得再高,也难逃他百发百中的猎枪。子弹呼啸而出,天空中旋即有一团黑影应声而落,从无意外。
⑶他找到一块稍高一点的干地,蹲伏下来。望过去,不远处就是江滩,鸟儿们此刻都在那儿戏水,觅食,打盹,或者互相梳理羽毛。午后的阳光,将江滩上的鸟儿们,晒得暖洋洋。他的目光,在鸟堆里逡巡。
⑷最多的是野鸭,好看的绿头鸭,调皮的翘鼻麻鸭,贪吃的斑嘴鸭,还有叫声响亮的瑟嘴鸭,他认得它们,就像熟悉的邻居。此外,还有几只大雁,悠闲地踱着方步,甚至还有几只色彩斑斓的黄鹂鸟。他的目光从它们身上掠过。这些,都不是他今天的目标。
⑸他继续在江滩上搜寻。它们应该就在这儿啊。突然,他的眼睛一亮。在一撮芦苇边,他看到了几个细细高高的身影,没错,就是它们。热血一下子涌了上来。他揉揉眼睛,确认就是它们。一二三,四,对,果然是四只。它们埋头在江滩上觅食,对他浑然不觉。他一只只看过去,真是太美了,身上是白色的羽毛,翅膀却是黑色的,展开来,就像一幅黑白水墨画。没错,就是它们,东方白鹳,整个地球上不足三千只,它们比白金还珍贵啊。
⑹他将目光,缓缓地从它们身上收回。熟练地从背上卸下猎枪,擦擦枪管,推上子弹,然后,装上消音器。
⑺他端起猎枪,瞄准。十字准星,从江滩上划过。一只鸟,又一只鸟。准星所及,无不打个寒战,似乎它们能够感受到来自芦苇中的枪管冷冰冰的力量。
⑻枪口在那群东方白鹳的身上停了下来。一只东方白鹳,又一只东方白鹳。他犹豫着,不知道瞄准哪一只。最后,他的目光和枪口,同时落在了最后一只东方白鹳身上,它一会低头觅食,一会警觉地抬起头,它看起来比另外几只东方白鹳显得紧张。
⑼他把枪口向空中抬抬,那将是鸟儿振翅飞起来时的高度。这也是他瞄准的鸟儿最后能够飞起的高度。做完这一切,他长吸一口气,然后,拣起一块土疙瘩,向江滩扔去。
⑽鸟儿都惊恐地飞了起来,那只他瞄准的东方白鹳,也拼命地扇动翅膀,向前奔跑,企图飞起来。它细长的腿上,缀着一件东西。这使它奔跑起来,很别扭,也很困难。他看清楚了,那是一只金属鸟夹。它的生命力可真强啊,被铁夹夹上后,它竟然能拖着鸟夹,逃开了。在其他鸟儿惊慌的呼叫声中,它终于也飞了起来。高空,那才是它们自由的家园。
⑾他沉着地,缓缓地抬起枪,枪管移动的速度,与它向上升腾的速度,完美地一致。另外三只东方白鹳在空中盘旋,等待着它们的伙伴。它吃力地飞向它们。他再一次瞄准,然后,右手食指轻轻地扣动扳机。
⑿“砰——”子弹划破空气,如丝绸破裂。
⒀东方白鹳一个趔趄。⒁打中了!一个黑影,从半空坠落。正是那只金属鸟夹。子弹将鸟夹与东方白鹳的脚的连线,击断了。
⒂东方白鹳,鸣叫着,向天空飞去。它的细长的双腿,有力振动的翅膀,在空中,划出优美的曲线。⒃他收起枪,仰视天空。多么蓝的天啊。
(选自《扬子晚报》 有改动)
15.文章在第⑵段交代“他”神准的枪法有何作用?(4分)
16.猎人为捕杀东方白鹳做了周密准备,但“他”最后为什么又放走已经瞄准的这只东方白鹳呢?(3分)
17.第⑹段“他将目光,缓缓地从它们身上收回”一句中“缓缓”一词有何作用?(3分)
18.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⑷段用拟人手法描写野鸭、大雁和黄鹂鸟,虽然语言极为精彩,却与本文主旨无关。
B、第⑸段中划线的“一二三,四”中“三与四”间使用逗号,暗示第四只东方白鹳情况的不同,与下文呼应,因此,这个逗号并不多余。
C、第⒁段划线句改为“却是那只金属鸟夹”更为合理。
D、文章反复描写主人公的“瞄准”,是为了说明沉着、冷静的瞄准是他枪法“百发百中”的原因。
19.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子的深刻含义?(3分)
20.文中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文章表达了什么主旨?(4分)
三、作文(60分)
21.“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著名诗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幸福”的追求和努力。那么,你的追求又是什么呢?请以“从明天起,做一个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然后写作文;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字数600字以上。
15初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测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 姓名--------------- 班级--------------总分------------一、积累与运用(39分)1、下列加点字......
2011年初三语文九月月考试卷甘肃临泽小屯中学栎类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匿名(nì) 尴尬(gān) 侍候(shì) 鲜为人知(xiān) B......
初三月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 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每小题1分,共计10分)① 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②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③《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
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 初三语文阶段试题2014.3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1)随着空气质量的降低,中国许多地区雾霾天气增多,越来越危害人们的健康。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
1.褪 醇 隽 馨2.略3.(1)莫让年华付水流或谱写青春无悔歌。(2)答案示例:青春的心愿青春的颂歌青春畅想曲(3)一是形象靓丽、青春、健康;二是要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4.花色淡墨,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