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个体案例_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心理健康教育个体案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

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中级)

姓名:__ 武爱芳____

身份证号:***022

学号:_____ 培训中心:安

考试日期:_2014年5月25日

完成时间:_2010年5月28日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生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姓名:武爱芳

考试时间:2014年5月27

摘要:

一年级的时候,侯苏轩课堂听讲经常搞一些小动作,虽然教师经常提醒,但转变不大。课堂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主要是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总是边玩边做,而且经常做错题或漏做题,且字迹潦草。由于学习基础差,导致成绩很差,所以该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内、课外无论做什么事注意力都不能集中,且好动。为此,我制定相应的辅导目标及方案,通过一个阶段的实施,该生各方面都有进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案例简介

1、基本情况

侯苏轩,男,小学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自理能力差,与同学不好相处,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主要问题概述

该生自入学以来,学习习惯很差,不愿学习,作业马虎、好动贪玩、有较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与班级学生交往困难,经常惹是生非,其表现为:从上学开始,他的作业从没有主动完成过,也经常拖欠老师作业,在学校他经常上课不听讲,老师批评他,他也爱理不理,甚至还会对老师发脾气,别的同学不愿和他玩,他就经常做一些奇怪的事来激怒其他同学。但家长反应,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时,没有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二、案例分析

1、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以上现象表明,该生的种种行为是由以下情况造成:

1)、大人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自理能力差,对没有敬重的态度,凡事都自由散漫。现在写作业,都要其母在旁边陪着,否则不会自己完成。

2)、从小没有培养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别人十分钟完成的作业,他要写一节课,而且父母无法定时检查其作业,对老师的话也不放在心上。

3)、没有学习动力。

2、评估与诊断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可以判断这位学生的这种行为属于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通常只是在目标明确而且枯燥乏味的任务上会出现精力不佳的情况,在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情境中却能保持比较长久的注意。

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注意力的好坏也是至关重要的。有位专家说:“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而有些学生在上课听讲、写作业等这些需要意志努力的情境中,往往不能精力集中,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佳。

三、辅导过程

(一)、方案设计

目标:希望通过辅导,能改变该生注意力不集中和好动的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步骤:帮助该生分析自己不良行为的现状及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习惯;自我检讨并提出各自的期望;为该生创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为该生提供学习帮助。

辅导方法:情感沟通、就事论事、用技巧说话、众志成城、激励机制。

(二)、辅导措施

针对这位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我在辅导过程中,采取了很多方法,重点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取的措施如下:

1、一对一的心里交流

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以平等的姿态与他进行交流,多跟他谈谈心,告诉他我对他的看法,也请他说说自己内心的真是想法,鼓励他多与人交谈:做到有话就说,有事就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多与老师交谈,说出自己的心理话,教师并与他制定出改变现状的心理计划。

2、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

孩子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要想解决他的不良表现,还得从他的家庭入手。

首先,找家长谈心,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我和该生妈妈沟通,在教育孩子时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要多和孩子交谈,用亲近的方式交谈中向家长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不要一味地包办,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其次,走进家庭,了解孩子学习的环境。我建议家长为孩子设计一间书房,或在孩子的卧室里配置书桌和书架,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使孩子有一个安静学习的小天地。再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

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作为家长,每天应抽出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来陪孩子,与孩子交流,了解今天老师讲的内容,、学校里发生的事、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等,家长也在一旁看看报刊,形成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在做一件事的时候给予具体的提醒。比如:可以在他写作业的书桌上放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专心写功课、不要发呆、不会时可以问、仔细看题目、写完要检查等。最后,经常给予口头的提醒和赞美。

3、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要想保证孩子在校能精力充沛地从事各项活动,必须让他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我向家长特别强调:不能让他长时间地看电视,因为看电视时,孩子处于似听非听、似看非看的状态,容易造成孩子上课也处于这种状态,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

4、师生合作,挖掘“闪光点”,促进转化。

维果茨基说过:“我们不盯着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该盯着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教师如果不是实事求是地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那么他将自暴自弃,他的个性发展也必然受到限制。因此,要调动他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必须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当他能主动参与劳动时,就及时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当他学习上有一点小进步时,就把她进步的消息告诉家长;当他能主动帮助同学的时候,让同学给予一声感激的“谢谢”;当他做错事的时候,引导他自己找出不对的地方,并想出假如再出现类似情况会怎么去做。当他在家中有出色的表现的时候,由家长反馈给老师,并给予鼓励„„ 让他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我一定不会比其他同学差的。在这以后的学习中,我始终坚持“欣赏、夸奖、鼓励”的方针。他的成绩也一步步上升。

为了不断督促他进步,我在课堂教学中对他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他多提问(根据其能力,设计相应问题),使其注意力始终集中于课堂,并及时对其进步给予表扬,使他对学习逐渐有了兴趣,自信心进一步增强。

教育同学间要团结互助。不歧视他,要以真诚的态度去帮助他,如:在排座时,把责任心强,乐于助人的同学派做他的同桌,督促其进步,两个多月的时间,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提高,学习兴趣也比较浓,与同学的关系也明显融洽了。心情比以前愉快多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5、关爱学生,树立战胜自我的自信心。

有人这样说过:“教育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唤醒人心中沉睡的巨人。”可见像这样的孩子,要教育他,首先要肯定他是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因为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与交流。对于这位学生的这种行为,我没有粗暴地指责训斥,而是耐心地告诉他:每个人

都可能犯错,关键是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理解。当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这一不良行为,并因此受到来自家长、同学的指责而感到痛苦时,我想:此时帮助他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是最关键的。我用信任的眼光看待他,用真诚的言语激励他,及时了解他的想法,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又常常给他讲些中外科学家刻苦研究,忘我工作,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事例,使他逐渐明白应该从小学好本领,还给他讲述有许多中外闻名的名人,在小时候的学习成绩也是不理想,但经过努力最终成为世界名人的故事,同时告诉他: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充满信心,努力奋斗,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

6、制定目标,及时巩固。

我帮助他制定每个阶段的近期目标,如有进步,马上鼓励,推动他养成爱学习、守纪律的好习惯,并不断改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

四、辅导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共同努力,这个男孩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师生反映:该生学习自觉性有了一些提高,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上课也能坚持听讲,课后乐于与同学们一起玩,学习习惯好转明显。父亲反映:该生在家比以前懂事了,有时也能帮父亲做点家务,父亲不在家时,能坚持先写作业后看电视。

他从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成为班级中受人欢迎的一员。他能按时完成作业,改变了以前与同学相处时毫不在乎的态度,和同学友好相处,不随便打人,积极为集体做事,期末考试中,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我相信他通过他自身的努力,今后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五、辅导后的反思

1、从结果来看,矫治基本上是成功的,当然对其教育与帮助还将持续下去。

2、家庭、学校、环境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的确是非常大的,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和我们教师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尤为重要。

3、对于离异家庭子女要给予更多的关心、更多的帮助,转变一个学生首先应理解他,尊重他,然后再引导他,而心理引导应摆在第一位

4、通过这个案例,我懂得了使孩子心理成长更甚于孩子的身体成长,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从孩子的内心解决问题,不要把孩子当成不懂事的玩偶,现代的孩子,成熟的较早,有些问题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要多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只

有多给问题儿童更多的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孩子,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立能力,才能让他们打开心门接受外界一切美好的事物;学校、家庭、社会教育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任何一面,教育都很难成功。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应该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与疏忽。我们要运用教师的综合素质去影响他们,通过我们的笑脸创造和谐,了解他们的个性和内心,用我们的真情换取他们的真心。

注释:

(1)明宏主编《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50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2月北京第一版。

(2)明宏主编《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59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2月北京第一版。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辅导 个体辅导》 主编:明宏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2月北京第一版。

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

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一、基本情况小祥,男,9岁,是一名四年级的学生。个子小小的、瘦瘦的。他是一眼看上去就是那种聪明伶俐的,但是却又透着一股子的调皮劲的小男孩。因为父母都......

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

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考核认证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中级)姓名:__汝 莉 _____ 身份证号:3412*************** 学号:____340100***_ __ 培训中心:安徽 利辛......

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摘要:徐燕怡属我班学生,根据她的症状和家长及班主任的介绍,我认定她属于人际交往问题①。于是经过科学的诊断,我制定相应的辅导目标及方案,通过一个......

小学生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

小学生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嘉禾县珠泉完小:李志娟摘要:15年3月,我校四年级的李国富同学走进了我的视线。根据他的症状及班主任的介绍,我发现在他身上的问题不是智商......

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考核认证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中级)姓名:_赵必坤_____身份证号:34242319771194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培训中心:霍邱电大考试日期:—......

《心理健康教育个体案例.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心理健康教育个体案例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 个体 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 个体 案例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