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七中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_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
莆田七中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
莆田七中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校课改工作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扎实推进学校的学生评价制度改革,公开、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生评价与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福建省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指导意见(试行)》、《莆田市初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试行)》(莆教[2004]中9号)、《莆田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初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莆教[2004]5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评定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素质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以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活动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定为主体,以专业支撑与制度建设为保障,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结合,采取多元化的评定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评定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评定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评定,从而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评定使学生了解自己,发现潜能,建立自信,健康成长。
2、多元性原则。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及各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全面落实各项评价内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3、公平性原则。保证评定质量,做到公平有效。加强对评定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完善评价办法,增强评定工作的实效性。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评定工作水平。
4、可操作性原则。在新课程和上级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符合莆田七中的评价要求和评定方法。
三、确定评定内容及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1、学业成绩
以学生每学年的期中和期末的考试成绩为准,按语、数、英、物、化、政、历、地、生共九个学科的成绩总和乘以相应的比例(上学期期中占30%、期末占40%、下学期期中占30%)进行统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占40%、期末占60%),然后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列,取学业成绩前40%的学生为本年度综合素质评定为A级的候选人
2、基础性发展评价目标
其内容整合为六个维度:(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2)、学习能力;(3)、交流与合作;(4)、运动与健康;(5)、审美与表现;、(6)、综合实践活动。共有20个要素,每个要素分值为5分,满分为100分。
3、奖励性目标:(作为附加分)
学生在本年度获过以下表彰可以在基础性发展目标的得分中进行加分:
⑴综合性表彰(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等):国家级5分;省级4分;市级3分;区级2分;校级1分。
⑵参加各种学科竞赛、综合能力竞赛、征文比赛、音体美比赛、技能制作等获等级奖:
国家级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鼓励奖2分; 省级一等奖4分,二等奖3分;三等奖2分,鼓励奖1分; 市级一等奖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分,鼓励奖0.5分; 区级一等奖2分,二等奖1分;三等奖0.5分,鼓励奖0.3分; 校级一等奖1分,二等奖0.5分;三等奖0.3分。
各级各类比赛、竞赛中不分等级的,第一名为一等奖,第二、三名为二等奖,第四、五、六名为三等奖,其他有奖状的名次为鼓励奖。
4、“制定“莆田七中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细则”(见附表1),作为学生自评、家长评定、班委会评定、教师评定的依据。
四、成立评定机构
1、成立学校评定委员会。
依据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学校书记为副主任,分管副校长、政教处、教务主任、年段长、女工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其他社会人士代表为委员的学校评定委员会,成员名单公示一周无异议后认定。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学校“评定方案”,落实监控评定程序,认定评定小组成员,监督评定工作,对评定结果进行公示和确认,对评定结果进行公示和确认,对评定中出现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等。(具体委员会名单见附表2)
2、成立班级评定小组。
班级评定小组成员由评定委员会拟定,并在各班级张贴公布。成员由该班的班主任、任课老师组成,由班主任担任组长。如果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同意某成员作为评定者,则需作相应的更换。小组成员名单在班级公布一周无异议后,送学校存档。(具体评定小组名单见附表3)
3、成立班委会评定小组
在学年初,由各班评定小组拟定出本班班委会评定小组成员,并在班级公布,小组成员人数在5人左右,要求各小组成员男女生按比例搭配,由班长任评定小组长。小组成员名单在班级公布一周无异议后,送学校存档。(具体学校各班班委评定小组名单见附表4)
五、评定制度保障
1、建立公开制度。
评定委员会应将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要素、方法、程序、意义、目的及评定结果等,向学生及其家长作出明确的说明和解释,并将评为A级的学生在班级公示一周。其他的评定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学生学生及家长并收回反馈意见。在此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并消除公布评定结果对部分学生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允许学生向班主任查询。
2、建立诚信制度。
学校评定委员会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诚信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者、学生本人、学校、评定委员会成员签订诚信协议并建立信用记录,并将参与评定的有关教师的信用记录和表现与评选和年度考核挂钩。如果在综合素质评定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则在相应当事人的信用记录中予以记载并取消其三年作为评定者的资格。
3、建立举报申诉制度。
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评定过程中可能影响或危害评定结果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定结果存在异议,可先向学校评定委员会提出举报(举报电话***)和申诉,如果对学校评定委员会的答复或处理不满意,可向上级领导小组举报或申诉。
4、建立监控评估机制。
评定委员会将组织人员对评定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充分了解评定工作的有关信息,及时纠正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对评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评定工作结束后评定委员会应进行质量分析并撰写工作总结。
六、评定基本程序
1、学校成立评定委员会,每个班级成立班级评定小组和班委评定小组。
2、以班级为基本单位进行评定。由学校评定委员会确定班级评定小组,评定工作由评定小组组织开展。
3、由学校评定委员会提名成立评定小组,向评定班级所有学生公布,无记名投票征求意见,如果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同意某教师作为评定者,则需要做相应的替换,最后确定的班级评定小组成员在班级公示一周。
4、评定工作之前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家长说明评定的内容、方法、步骤、纪律,接受学生及家长的咨询。
5、评定的程序是根据20个要素的特点确定相应的评价主体,有些要素的评价主体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三个,若是四个则先由学生自评、家长评,然后由班委会评,在此基础上由班级评定小组给予综合的评定,把学生每学期综合评定结果以A、B、C、D四个等级记载,A等级的学生名单公示一周。学生和家长确认无异议后签名。对于有异议的,评定委员会要进行深入调研,并做好解释和答复工作。(各评价主体分值权重见“附表1”)
6、评定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提交校评定委员会备案。校评定委员会对评定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并负责。评定结果原则上不得更改,如果确实发现评定结果有误,应记载更改缘由及更改人,同时保存原评定纪录备查。评定结果一式叁份,学校存档、区教育局中教股、招生办各一份。
七、评定办法
1、评定的依据:
评定的信息来源于班级日记、学生的成长记录和日常表现,学生的平时学业成绩,学生的个性特长的表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及教师评价等。对于不同的评价内容,评定小组应参考学生本人、学生同伴及相关人员提供的信息。必须有相关成长记录材料和书面理由为依据,以备接受学生及家长的质询。评定小组评价应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当将日常的事实记录作为评定依据时,应慎重,避免以偏概全。对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如果集体讨论后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评定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定委员会,经过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调研和讨论后做出决定。
2、评定的表达:
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包括两个部分:(1)等级表达。评定者应从6个维度所包含的要素及其关键表现入手,通过整体评定给出一个等级。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2)评语表述。应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为主要依据,给予学生一个综合性、鼓励性的评语,其中还可以包括等级评定中没有包含的内容,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指明努力的方向。
3、评定的比例及总分排序:
评定小组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班级40%选出评A等级的候选人,然后再根据“莆田七中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细则得分表”(见附表1)计算总分,再加上奖励分,最后按照总分从高到低排序造册,取班级人数的25%为A等级,B等级为60%左右、C等级为15%左右、除违反国家法律和严重违反学校纪律者外,原则上不评D等级。对A等级的和D等级的要特别慎重,学生被评为D级要征求综治副校长、学校团委会及社会意见,要经过相关部门联评并负责做好学生本人及家长的思想工作。
4、评定的汇总存档
期末学业成绩评定和学年末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一并汇入《莆田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册》(见莆教[2004]52号文件)。学生完成初中学业,学校对学生在初中学习三年来的基础性发展进行综合评定,一并记入《莆田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与学业学习情况评定报告单》(见莆教[2004]52号文件)。学生毕业成绩以初中阶段三个学年评定的成绩之和来确定综合素质的评定结果。评定结果汇总表一式叁份,学校存档一份,区教育局招生办、中教股各存档一份(含软盘)。
八、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中的几个要求:
1、学生成绩填写除语、数、英按原始分外,其他学科采用A、B、C、D四个等级表达。
2、评定等级填写不能出现代签,学生自评由学生本人填写,家长评定由家长填写,班委评定由班委填写,教师评定小组评定由班主任填写。
3、填写要用碳素笔填写,不能用圆珠笔填写。填写后不能涂改或用涂改液。
4、等级评定要与前面的材料、成绩等一致,不要出现前后矛盾。
5、在评定时,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优秀的学生也不能每一个要素都是评为“A”。
6、评定工作要具体化,不能凭印象或凭成绩划25%评为“A”,要有理有据,收齐收足佐证材料。
7、班主任在评定前应把各个学生自我评价、班委会评价、特长潜能、获奖情况、违纪记录等所有反映学生成长记录的真实材料全面地提供给评定小组成员参考,保证评定工作的有据可查和公正。
8、其他评定小组成员在严格依据提供的材料独立评定的同时,在遇到犹豫不决的问题时,应虚心向班主任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9、在评定工作进入记分统计阶段,应强调所有成员在场,要有唱分、记分、统计、监督等分工,保证计算的公正、科学,防止出错,记分完成后要有签字个人存底,以示负责和防止他人篡改。
10、对学生学年综合性评语的要求:班主任每学年应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语,对学生评语要突出学生的特长、潜能和努力方向。一是要采用人性化的语言,渗透感情色彩,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突出关心、爱护、鼓励之意,彰显个性特点。二是要注意个别差异,避免千人一面的情况出现,使评语充满人文关怀,并且体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不同学生以不同的惊喜,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11、要注意评定过程中各项材料的保密和保管工作,未到学校公示时,禁止公开有关的评定情况,防止人为干预评定和材料丢失的现象。
12、评定小组成员如果在综合素质评定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如发现代签、数据采集无据、数据采集无据、数据统计混乱、随意涂改,用圆珠笔填写、对结果审查不严等现象,则应在相应当事人(单位)的信用记录中予以记载,并取消其评定小组成员资格。
13、评定公示要规范化。采用只公布A等级的学生,其他学生找班主任个别查询的办法。评定结果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学生本人及家长(法定监护人)并收回反馈意见。
14、各班评定工作九年级4月上旬开始于5月下旬结束,七、八年级于5月上旬正式开始,6月下旬前结束,6月底学校审查公布评定结果。
15、综合素质评定每学年评定一次,初中毕业总评定先按学业成绩以每学年期末成绩乘以相应的比例来统计(七上期末占10%;七下期末占10%;八上期末占15%;八下期末占15%;九上期中占20%;九上期末占30%),取学业总成绩前40%的学生为总评为A级的候选人,然后按三学年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的成绩(含奖励性得分)依次按3:3:4比例进行统计得分,最后按得分梯次确定A级学生。
莆田七中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
2009-12-8
金屯中学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 教育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政策,是全面反映初中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要有利......
枫岭头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为做好我校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根据省、市教育部门的指示精神和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并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经行政会讨......
蔡庄小学小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坚持对......
南通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试行)为了深入贯彻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以及江苏省教育厅《转发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