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示范区创建项目实施方案_项目示范区实施方案
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示范区创建项目实施方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项目示范区实施方案”。
附件1
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 示范区创建项目实施方案
小麦为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生产在全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多年发展,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水平已较高,但在植保、烘干等环节仍较薄弱,为进一步全面提升我省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建立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示范区,采用先进适用的小麦机械化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烘干及秸秆处理等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形成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优化配置各生产环节机械设备,健全和完善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和作业质量标准;补齐短板环节,充分体现农机化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作用,突显小麦生产机械化集成技术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优势。
二、基本原则
1、广泛参与、突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探索建立农机推广长效机制和长期稳定的推广示范基地。项目承担单位的选择上要实事求是、以能为先,要向县、乡推广机构、乡村集体组织、贫困乡村专业合作社倾斜。
2、规范选型、把握“六好”。与当地立地条件和农艺要求的适应性好;与项目建设内容的一致性好;与当地广泛使用的技术装备的差异性好;与全省农机推广试验示范类技术装备同步性好;与优质、高效、先进、环保要求的契合性好;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导向性好。
三、实施内容
1、示范区建设
在襄汾县和稷山县建设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示范区2万亩。分别为:襄汾县1万亩、稷山县1万亩。
2、新购置机具选型考核
在省、市站的指导下,做好主要机具的选型和技术的集成配套研究,依据当地生产实际,引进植保、收获、烘干及秸秆处理等薄弱环节机具;对新购置的机具开展试验选型考核,并提交考核报告。
3、开展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示范 建立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示范区,进行小麦机械化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烘干及秸秆处理等技术集成应用示范;通过引进植保、收获、等配套机具,形成适合当地生产、可复制、可推广的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模式、机具配备方案和技术路线。
4、开展示范演示活动
适时开展技术培训、示范演示等推广活动。
四、资金使用计划
在临汾市襄汾县、运城市稷山县组织实施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示范区示范项目,每个县(市、区)支持资金为15万元。用于新装备购置补助12万元,单台装备购置补助比例不超过机具价格的80%;项目实施及技术推广费3万元,包括机具对比试验选型考核、新技术试验风险补助、试验示范装备维修费用、试验示范所需物料购置补助、试验示范区标志建设补助、技术培训和现场示范演示等推广活动。
项目资金使用要做到专款专用、不挤占、不挪用,在项目实施中,严格按照资金使用计划和规定支出,并要有相关发票凭证,杜绝超范围、超标准支出和虚列支出等情况。
五、技术规范及要求
1、播前准备
①小麦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生产实际,选用适宜种植的小麦品种,如济麦
22、鲁原502、鑫麦296、良星66等。
②种子处理。小麦种子质量应达到:纯度≥99%、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13%。提倡选用包衣种子,播前采用药剂拌种方法进行处理,拌后堆闷24小时,待麦种晾干后即可播种。
③田块准备。一是秸秆处理。前茬作物收获后,对田间剩余秸秆进行粉碎还田,要求粉碎后85%以上的秸秆长度≤10cm,且抛撒均匀。如采用灭茬、旋耕、施肥、播种、覆土(镇压)联合复式机具作业,秸秆留茬高度应≤30cm。二是旋耕整地。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土壤含水率应控制在15%~25%,旋耕深浅一致,旋耕深度应达到8cm以上,耕深稳定性≥85%,耕后地表平整度≤5%,碎土率≥50%。为提高播种质量,提倡播后应及时镇压。每隔3~4年应深松1次,打破犁底层,深松整地深度一般为25~30cm,稳定性≥80%,土壤膨松度≥40%。深松后应及时合墒。三是保护性耕作。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如田间秸秆覆盖状况或地表平整度影响免耕播种作业质量,应进行秸秆匀撒处理或地表平整,以确保证机械播种质量。
2、机械播种
①适期播种。根据气候、品种类型、土壤墒情确定适宜播期。具体确定小麦播种适期时,还要考虑麦田的土壤类型、土壤墒情和安全越冬情况等,旱地小麦可在适宜播种期前后抢墒播种。
②适量播种。一年两熟区小麦每亩播种量20-25kg。但应根据播种时土壤墒情、整地质量、土壤质地和种子发芽率等情况适当增减。在干旱年份和晚播条件下,应适当增加播种量,但也要避免盲目加大播种量,导致基本苗过多。
③提高播种质量。采用机械化播种技术一次性完成施肥、播种、镇压等复式作业,播种深度为3~5cm,要求播量精确、下种均匀,无漏(重)播,覆土均匀严密,播后镇压效果良好(如土壤湿度较大或粘重土壤,亦可不需镇压)。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播种时应保证种子与土壤接触良好。调整播量时,应考虑药剂拌种导致种子重量增加的因素。
④播种机具选型。根农业生产实际和农艺要求,提倡选用带有镇压装置的播种机具,一次性完成灭茬、旋耕、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复式作业。
3、田间管理
①冬前管理。一是查苗补苗。出苗后应及时查苗,发现漏播应及时补种。二是苗期病虫草害防治。根据病虫草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合的药剂及用量,按照机械化高效植保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防治作业。三是冬前促弱控旺。在小麦3叶期前后,对基肥不足、麦苗瘦弱、群体不足田块,根据苗情,适量追施平衡肥,每亩追施尿素3~5 kg。
②春季管理。一是化学除草。对冬前除草效果不好或未及时化除的麦田,待气温回升后要及时进行化学除草。二是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控策略,重点防治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在小麦生产中后期搞好“一喷三防”,应加强植保机械化作业指导与服务,根据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选择适宜的药剂和施药时间;在示范区采用无人植保机、高地隙植保机械进行作业确保达到安全施药技术规范的要求。
4、机械收获
目前小麦联合收割机型号较多,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为提高下茬作物的播种出苗质量,要求小麦联合收割机带有秸秆粉碎及抛洒装置,确保秸秆均匀分布地表。收获时间应掌握在蜡熟末期,同时做到割茬高度≤15cm,收割损失率≤2%。作业后,收割机应及时清仓,防止病虫害跨地区传播。
5、机械烘干
对收获的小麦,籽粒含水率大于20%时,采用粮食烘干设备进行烘干处理,使含水率降到15%以下,达到粮食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六、实施进度安排1、1-2月,下达计划任务,做好物料准备。省局下达全省推广项目计划任务,项目县做好物料、油料、作业机械保养等准备工作。
2、3-4月,制定实施方案,开展示范区建设。各项目县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报省总站备案,方案中要明确工作目标、进度安排和工作措施等;做好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工作。
3、4-5月,开展中耕植保作业。引进高效植保机械,做好安装调试工作。开展小麦中耕、植保作业,以及多种形式的高效植保机械现场演示和推广活动,并进行高效植保机械试验考核工作,形成试验考核报告。
4、5-7月,开展小麦机械化收获作业。开展小麦机械化收获作业,引进机械化烘干设备,并做好安装调试工作。
5、8-9月,开展小麦机械化烘干作业。开展小麦机械化烘干作业,以及机械化烘干现场演示和推广活动,并进行烘干机的试验考核工作,形成试验考核报告。
6、10-11月,开展小麦机械化播种作业。开展小麦深松整地和机械化施肥播种作业。
7、11月15日前,进行项目验收、全年工作总结和绩效考评。各项目县要完成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概况、实施范围、实施面积及机具完成情况,试验示范、宣传培训、资金使用情况,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总结出适合该地区的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模式、机具配备方案和技术路线等),提交植保机、烘干机的试验考核报告以及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并接受市站绩效考评。省站将适时对项目进行绩效考评抽查。
七、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市农机推广站要监督指导全市农机推广项目实施。有关市、县农机主管部门要争取当地政府和财政的大力支持,把项目的实施纳入农机工作的重要议程。
各项目县要成立项目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领导组要协调和指导项目实施工作,责成专人负责项目实施,同时要及时了解和报道工作进度。技术指导组要负责制定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包括项目概况、工作目标、进度安排和工作措施等内容,要明确采取的技术模式、技术路线、技术内容、实施范围、工作步骤、组织措施、领导组技术组等),制定项目技术规范,实地监督指导项目实施和解决项目实施中有关技术问题,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做好新机型的试验考核工作。各县局要高度重视项目推广工作的重要性,确保技术人员及时到位,推广站要全力以赴做好此项工作,站长负责,责任到人,深入田间地头组织实施。
2、落实项目任务。
省站根据省局项目建设计划任务清单的要求与各项目县农机局签订项目建设任务书,各县局要依据项目建设任务书认真做好项目的安排和落实工作,同时,要与项目具体承担单位(个人)签订项目协议书,明确各方责任、权利、义务等,明确项目机具用途和管理等。
3、设置推广标识。
各项目承担单位要选定核心示范区设立或悬挂项目示范标志牌,项目资金补贴购置的机具要喷绘“NJTGSFYJ2018-XX”字样进行管理。
4、搞好技术宣传、培训、指导服务。
各项目县要开展技术操作培训,规范作业质量标准。在作业期及时深入田间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开展作业示范。同时,积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对新技术进行宣传报道。要及时将开展项目有关工作的相关信息向省推广站反馈,同时将相关信息上传至《山西农机信息网》和《山西农机推广信息网》,报送项目实施动态信息2篇以上。
5、严格项目监督管理,做好档案留存工作。相关市站要认真做好项目的安排和落实工作,督导各项目县完成项目建设任务。项目完成后将所有项目资料装订成册。包括项目县编制的实施方案,县研究落实项目的会议文件,机具票据(复印件),协议书,总结,试验报告,引进机具照片,机具作业现场、考核现场照片和影像资料,验收表,验收报告,绩效考评报告,资金支出明细(复印件)和票据(复印件)等。市站在项目实施期间适时到各县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省站要组织开展技术指导和抽查。
6、做好项目实施,认真进行检查验收、绩效自评。各项目县要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开展项目实施工作,认真记录项目实施过程,积累相关的数据记录、影像记录。每月报送《农机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动态情况报表》(见附件18),6月30日前报送半年总结。项目实施结束后,一是要撰写相关报告材料,包括项目工作总结、项目技术总结报告、项目机具跟踪考核报告、推广效益分析报告和项目绩效自评报告。二是要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全面验收,形成规范的验收表、验收报告。三是验收完成后,项目县要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自评,并向市农机局提出绩效考核申请。各市对所辖县项目完成绩效考评。
第一章 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工程是吉林省建设现代化农业、增产100亿斤粮食的重点工程。计划在我市实施玉米、水稻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工程,将......
平原县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为引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国家、......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在省农机局和泰州市农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专家的关心指导下,我市统一思想认识,细化目标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加大工作力度,粮食生产全程机......
周至县猕猴桃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为推广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加快我县猕猴桃生产机械化进程,全面提升猕猴桃果品品质,显著提高机械化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果......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总结我公司自2010年以来水稻生产在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和兄弟单位的支持下,就开始使用机械插秧、机械收获,不但节约成本,还提高了速度和效率,为分享经验,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