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精选7篇)_基本公共卫生实施方案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精选7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基本公共卫生实施方案”。
第1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和龙市崇善镇卫生院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规范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根据和龙市卫生局、印发的《和龙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细则》的通知,结合实际,现制定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
公共卫生服务实施以院长牵头,全院职工协助。卫生院设立公共卫生服务小组,牵头人员负责日常工作,下设各项目负责人。
(一)、成立公共卫生服务领导组 组 长:范学军(院长)副组长:张泽武
组 员:张明 黄丽花 杨盼 卢凤瑾 王丹
领导小组组长的主要职责是为公共卫生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精神指示、监督管理、考核审查、纠正指导,以及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
(二)、公共卫生领导小组成立内部监督小组,针对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目的负责人进行监督和工作质量检查。
二、人员分工
1、健康档案:由卢凤瑾负责。
2、健康教育:由张泽武负责,其他各科室协助卫生院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栏、广播、健康咨询及健康讲座工作。
3、孕产妇管理:由杨盼负责。
4、0-36月儿童健康管理,由杨盼负责。
5、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由王丹负责。
6、预防接种服务:由王丹负责。
7、传染病报告和处理:由范学军负责。
8、慢性病管理:由张明和黄丽花共同负责。(张明负责高血压和糖尿病,黄丽花负责其他慢病)
9、重性精神病管理:由黄丽花负责。
10、卫生监督协管由范学军负责。
11、公共卫生信息上报由张泽武负责。
三、具体实施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1)居民建档:以妇女、儿童、老年人、重性精神病、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2)保障措施:我院由公共卫生小组组成体检小分队,下到各村对重点人群开展体检服务工作,体检后由各项负责人负责档案的完善,最后由卫生院监督小组负责档案的审核。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汇总。2.健康教育
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恣询活动。
每年向辖区居民进行健康讲主题日宣传,卫生院每月一次,材料不少于6种;组织面向公众健康教育咨询活动卫生院不少于12次,设置永久性健康教育宣传栏卫生院不少于2个,每个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每年不少于9次,购置并使用DVD、照相机,并保证设备完好,使用正常。3.预防接种
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如甲流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6岁以下儿童健卡率达100%;一类疫苗各单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95%以上,信息化率达95%以上,强化免疫、应急接种目标人群接种率95%以上,规范疫苗进购流程、进购渠道、规范疫苗保存保管。4.传染病防治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传染病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人进行治疗管理。做好死亡病例登记与报告,保证完成目标任务数。按要求设置传染病诊室。5.儿童保健
为0-6岁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建册率≥95%,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2岁和3岁每年至少2次。
主要内容:(1)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7天内,由儿童保健负责人在新生儿家中进行,并了解新生儿的疾病筛查情况,同时进行产后访视,访视标准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范操作。
(2)新生儿满月管理:新生儿满一月后,由卫生院儿童保健负责人对其进行健康检查。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情况等,并对其身长、体重测量和发育评估。
(3)婴幼儿健康管理:满月后分别在3、6、8、12、18、24、30、36个月龄是进行健康检查。服务内容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进行。
(4)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双多胎或有缺陷的高危儿及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评价结果对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中度营养不良、等儿童及时进行专案管理并及时转诊。6.孕产妇保健
孕产妇管理服务由卫生院孕产妇保健项目工作人员负责做好本辖区内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其他部门负责协助实施。并按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孕产妇保健项目实施细则对孕产妇进行规范的管理服务。负责人负责已婚妇女的怀孕信息,并对已婚妇女进行早孕检测,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卫生院孕产妇保健项目工作小组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建立保健手册,早孕建册建档率≥85%,开展至少5次孕产妇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产前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7.老年人保健
对辖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卫生院公共卫生小组组织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一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对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包括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慢性病常见病常见症状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情况;体格检查:包括血压、体重、皮肤、淋巴结、乳腺、心脏、肺部、四肢肌肉关节、视力、听力和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辅助检查包括B超、心电图、随机血糖等。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0%,提供老年人健康体检,记录完整率95%。8.慢性病管理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防治指导服务。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
卫生院公共卫生小组组织卫生院医务人员每年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一次体格检查,1次空腹血糖检查,4次随访并按规定做好随访记录。对已建档高血压患者管理率≥35%。
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小组组织卫生院医务人员每年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次体格检查,1次空腹血糖检查、2次餐后血糖检查,4次随访。对已建档糖尿病患者管理率≥65%。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卫生院公共卫生科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卫生室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纳入健康管理的患者,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组织医务人员每年对其进行1次体格检查,随访4次。对已建档重性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率≥90%。
三、工作职责和任务
(1)承担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将任务明确到具体岗位,责任到人,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10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指导其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2)要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制定岗位规范,细化考核内容,将人员收入和工作绩效挂钩,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每年根据要求及工作实际制订具体实施计划,明确阶段性重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四、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一)建立考核制度。按照《延边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乡镇卫生院考核标准》和《和龙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村卫生室考核标准》要求,组织考核工作。重点考核机构各项目负责人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
(二)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行全程监督与管理。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按照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原则,明确分工,落实职责,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监督检查。定期组织检查督导,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完成。
(三)参加技术培训。要积极参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基本医疗适宜技术培训,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综合服务能力,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四)加强经费管理。要加强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按照项目要求,专款专用。
和龙市崇善镇卫生院
2012年1月
第2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201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玉龙县五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工作目标
在2011年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显著缩小。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充分体现公益性和公平性,按项目方法免费向城乡忧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地区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地区和人群之间的服务差距,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3.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着眼解决当前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努力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4.资源整合和开发相联接,合理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充分发挥现有基层卫生资源作用,以有限的资源争取最大的健康效益和健康公平。
5.重视质量,提升效率,加强监管,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三.组织机构
2012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
组长:赵启海
副组长:谢宗雄李培江
成员:郑洪清(专职公共卫生人员)冯小玉杨超黄建章
阳静胡冬梅宋元娟
四.主要工作任务
按全县统一安排实施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即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精神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患者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重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重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并及时更新健康档案内容。2012年,城市居民建档达100%以上,农村居民建档达80%以上。实施计算机管理,城镇居民电子化建档达100%以上,农村居民电子化建档达80%以上。
2.健康教育
制定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着重向重点人群、重点疾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向城乡居民供给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
设置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并定期更换新内容,每季度办一次,每期有完整的记录,主题、内容、日期、主办方、照片等,并保留影像资料。
每年向辖区居民发放健康教育资料,不少于12种,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组织面向民众的健康教育咨询活动不少于6次,举行健康教育讲座,每月一次,全年不少于12次,并有完整的记录(主题、内容、日期、照片、居民签到表、满意度测评、工作简报等.3.预防接种
加预防接种合格门诊的进一步规范化建设,完善各种软件资料和抢救药品的配备。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三个月的儿童建立接种证和接种卡,建卡率达100%,对适龄儿童定期按免疫程序开展一类疫苗接种、补种工作,应急接种和加强免疫工作,并及时发现和报告预防接种工作的异常反应情况,并协助调查处理。免疫规划接种率达95%以上,免疫规划疫苗及时接种率达95%以上,单苗接种率
达95%以上,全程覆盖率在90%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第一针24小时及时接种率达95%以上。
按要求做好免疫规划可预防疾病报告与调查,免疫规划可预防疾病报告与调查率达100%。
疫苗购进来源规范,不论一类、二类一律从县疾控中心购进,出入库记录完整,帐目清楚,冷链设施正常,记录完整。
安全接种、规范接种,接种前祥细询问病史、过敏史、健康检查、知情同意,接种后认真观察,并有祥细的登记和记录。
按CDC规定时限,使用国家统一的客户端软件进行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并及时上传相关数据。
建立0—7岁流动人口儿童专用登记,每季度摸底调查一次,并做好补种工作。开展小学和幼儿园儿童入学、入园查验证工作,查验证率达90%以上。
4.传染病防治
加强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严格执行国家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到报告率、及时率达100%,传染病登记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和网络直报一致率达100%。
辖区内发生疫情时,认真配合县疾控中心、卫生执法大队做好传染病现场疫点处理,流行病学调查等各项工作。
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全市平均水平之内,麻疹发病率小于1/100万。每月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传染病漏报检查,并于每月十日前向市CDC书面报告上月辖区内的检查情况。
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全面掌握辖区内已诊断的非住院结核病人并全部建档,按照管理规范进行访视,追踪督导服药和定期检查,追踪管理率达100%,对辖区内发现的肺结核可疑病人及时进行转诊,转诊率达100%。
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以宣传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为重点。力争大众艾滋病防护知晓率达80%以上,高危人群达90%以上,在校学生达95%以上。协助专业防治机构做好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
5.儿童保健
加强儿童系统保健管理,认真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新生儿访视不少于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不少于4次,第二年和第三年不少于2次,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监测和评价,开展心理行为教育、母乳喂养、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规范填写健康档案。
0—3岁儿童系统管理建档率达100%,系统管理率达90%。住院分娩率达100%,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100%,新生儿访视率大于80%,儿童系统管理大于70%。
6.孕产妇保健
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建册(卡)率大于85%以上,早孕建册(卡)率达85%以上。对每位孕产妇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包括一般体格检查,产前检查及孕期养分、心理等健康指导,发现高危孕产妇及时转诊,孕产妇产前健康管理率达80%以上,高危妊娠管理率达100%,产后访视至少2次,了解产后常见问题指导,产后访视率达85%以上。
7.老年人保健
对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老年健康管理率达80%以上。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普通健康体检,并记录完整。每年一次空腹血糖检查,老年健康管理率达80%以上。
8.慢性病管理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干预。对35岁以上人群实施门诊首诊测血压,对高血压筛查达2000人/万人以上,对确诊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每年进行一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2型糖尿病及高危人群进行指导,2型糖尿病筛查人数500人/万人以上,对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每年随访至少4次,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检查,2012年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达50%以上,规范化管理达80%以上。
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对辖区内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建档,掌握转归,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并按要求做好相关记录。2012年,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大于50%,规范管理率大于80%,每年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检查。
五.工作职责
1.承担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应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将任务落实互具体岗位,责任到人,免费为全部居民提供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各自的职责分工与辖区内村卫生室签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责任书,并指引其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2.村卫生室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助乡镇卫生院完成和落实9类基本公共卫生任务。
3.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制定岗位规范,细化考核内容,将人员收入与工作绩效挂钩,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
六.工作方法
1.增强组织机构建设:为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工作,成立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分管人员和专(兼)职人员,并结合单位实际,组建服务团队,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增强业务学习和培训:通过各种途径增强业务培训,力保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全面、精确地掌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相关政策,力保各项工作顺利、有效实施。
二0一二年三月十日
第3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2012年秀中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我旗全面实施。特制定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一、服务范围
辖区内常住人口,以及在连续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均可免费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二、方案依据
(一)卫生厅《关于做好核定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通知》。
(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
(三)财政厅、卫生厅《财政厅卫生厅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
(四)卫生厅《关于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办法的通知》。
(五)卫生局、财政局关于印发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三、具体任务
各区根据区要求,认真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落实各项工作,要重点突出以下工作任务:
1、保证居民健康档案的质量,要防止重数量,轻质量的作法。积极开展电子健康档案质量复核工作,筛查没有体检记录和缺项、漏项、填写不全的档案,分类弥补,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强化档案运行机制,加强重点人群筛查。各地区根据已建档案的数量,结合不同区域建档难易程度,确定各自的具体任务,尤其要加强重点人群档案调取,扎实做好重点人群门诊随访工作。
2、针对传染病和慢病防治的重点开展健康教育。各地区要突出对结核病、肝炎、布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预防知识普及和健康教育宣传。
3、抓好0-6岁儿童的管理。做好儿童免疫规划确定的常规疫苗接种;做好新生儿访视、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管理,管理率达到相关要求。
4、做好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按照孕早期、中期、晚期、产后访视和产后42天等不同时期的服务重点,做好相关健康管理工作。
5、突出做好65岁老年人每年一次的血常规、尿常规、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测,保证基本体检项目全、质量高。在资金和基层卫生院服务能力达不到要求时,不得随意扩大体检人群或增加体检项目。
6、提高对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人的健康管理能力。要采取措施主动发现患者,主动管理,扎实做好随访工作。各地区要根据国家流调的平均发病率,主动筛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人数,规范管理。
7、加强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的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8、全面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落实协管员,明确职责和工作流程,做好工作记录,规范档案管理。
四、工作目标
2012年,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圆满完成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建设和信息更新利用,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等11项工作任务。具体目标为:
健康档案: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不低于70%,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群规范建档率社区80%以上。档案抽查合格率不低于95%。真实率100%。档案使用率达50%以上,重点人群档案使用率90%以上。由周序规,梁玉花负责。
健康教育:每年提供印刷资料不少于12种。播放影音资料不少于6种。宣传栏不少于2个,每1个月最少更新1次内容。每年至少开展9次健康咨询活动;至少举办12次健康知识讲座,全年参加健康教育人数不少于辖区人口的5%。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街道达80%以上,乡镇达到70%以上。健康教育档案真实率100%,装订合格率90%以上。专兼职人员每年接受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8学时。周序规,梁妹负责。
预防接种:儿童预防接种建证率达到95%以上,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其他指标以旗疾控中心专项工作业务指标为准。周序规,/梁玉花,陈华建负责。
儿童健康管理:为辖区0-6岁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婴幼儿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新生儿访视率60%以上,儿童健康管理率达到96%以上,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梁玉花,周序规,黎芳柳负责。
孕产妇健康管理:为辖区孕产妇在孕12周前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早孕建册率达80%以上,产前健康管理率达到95%以上,产后访视率达到95%以上。其他指标以旗妇幼保健所专项工作业务指标为准。梁玉花,周少仁负责。
老年人健康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社区达80%以上。体检率达80%以上,健康体检表完整率达90%以上。周序规,陈华健,许文爽负责。高血压管理:辖区应管理高血压人数:辖区内常住3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17%。高血压健康管理率社区达到60%以上。高血压规范管理率、体检率均达90%以上,高血压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达30%以上。梁玉花,陈华健负责。糖尿病管理:辖区应管理糖尿病人数:辖区内常住18岁及以上人口总数*7%。糖尿病健康管理率社区达到60%以上,农村达40%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体检率均达90%以上,糖尿病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达30%以上。梁玉花,陈华健负责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辖区应管理重性精神病人数:辖区内常住人口总数
*0.24%。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达到20%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60%。周序规,梁玉花,陈华健负责
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传染病疫情报告率100%,报告及时率95%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100%。周序规,梁玉花,陈华健负责
卫生监督协管:卫生监督协管报告率达到95%以上。许文爽,梁玉花,陈华健负责
五、绩效考核
为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结合实际,制定并执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
六、经费管理
确定服务人口和经费补助标准。根据克旗2011年上报的人口数,确定各常住人口,补助资金按照人均25元。核定经费的40%作为开展公共卫生工作成本,40%作为奖励性资金发放。在全面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对考核结果排名前三分之一的基层卫生院给予奖励,奖励经费从考核扣减的经费中解决,奖励资金重点用于扩展服务项目成本支出。
严格使用补助经费。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弥补人工、耗材及公共卫生服务应分摊的必要的公用经费等成本。不得将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采购、人员培训等其他支出,也不得用于基本公共卫生以外的其他支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
严肃查处违规行为。任何有关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检举,有关部门要依照各自职责及时处理。对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一经查实,随时终止服务合同,取消资格,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经费拨付方式。实行预拨及考核拨付制。年初预拨40%的经费,年底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综合核拨补助经费。
七、督导培训
强化督导考核。按照2011年国家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服务规范要求,结合《关于印发2012年度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考核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督导考核机制。要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指导团队,强化专业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
进一步明确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单位、服务范围和服务职责,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核实本辖区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量。
要严格执行“三项制度”即月工作监测报表制度、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工作量化通报制度,“两次考核”即半年和年终考核,“四次督导”即基本保证每一季度
都进行一次督导等督导考核机制,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高效实施,确保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将加大对督导情况的考核力度。
根据实际工作量,原则上每人不低于10元,统筹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所需经费,并按照“谁承担任务谁获得补偿”的原则予以拨付,不得挤占、截留或挪用。
严格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月报制度。严格按照要求,充分利用我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月报告制度,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每月30日前将本月各服务项目进展情况以月报表的方式上报至旗卫生局。
八、措施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进一步提高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科室,将这项工作纳入整个基层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加快团队建设。加快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的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处置能力。配备足够的公共卫生医师,健全全科医师团队制度,开展全科医师团队的主动服务和上门服务,逐步建立全科医师团队与社区群众的契约关系,尤其要突出社区护理人员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扎根社区的优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和管理,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制度建设。规范业务服务。加强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和业务管理人员及全科医师和农村牧区卫生人员培训,强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和免费服务政策,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效率。转换管理模式,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深入村(居委会)户,全面掌握涉及居民健康环境及居民主要健康问题,主动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做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有机结合。基层卫生单位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以及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使城乡居民了解项目的服务内容和免费政策,要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公开范围,接受社会和居民监督。
第4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益性质,按照科学规范、量力而行、稳步推进、注重实效的思路,采取政府购买方式,为群众免费提供公平、有效、安全、方便的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大程度使城乡居民不得病、少得病,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均等化。
二、基本原则
(一)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由政府向社会公开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项目标准,实行服务效果考评,接受社会监督;坚持公平公正,经批准设臵的基层卫生机构能平等参与提供服务,城乡居民能平等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权责明晰,权责一致。明晰政府、服务机构、居民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责任和权利,确保有效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规范有序,激励促进。运用绩效考评、居民参与评
价等激励机制,保证社会效益最大化。
(四)以民为本,注重实效。充分体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民本理念,以居民享受良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根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质量与效果。
三、主要内容和阶段目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以下10个项目: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艾滋病防治、结核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防治、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卫生监测工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承担项目单位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直接由基层卫生机构承担的项目(以下简称基层项目),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老年人保健、慢性病防治、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一类是需由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承担的项目(以下简称专业项目),主要包括部分由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承担的预防接种、妇女保健、儿童保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主要是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并加强对口业务指导、人员培训、质量控制、考核评估等。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
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2010年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20%以上,2011年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30%以上。
(二)健康教育
1、开展经常性健康教育活动。(1)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向辖区居民提供健康处方、健康指导手册、折页等,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2)乡镇卫生院设臵健康教育宣传栏不少于2个;村卫生室设臵健康教育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季度至少更新一次;(3)循环播放健康教育影像资料不少于6种;(4)利用主题宣传日或节假日,开展不少于6次的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⑸乡镇卫生院每月至少举办一次健康知识讲座;村卫生室每两个月至少举办一次健康知识讲座。
2、对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开展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等慢性病,以及艾滋病、结核病、肝炎、流感、霍乱、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健康教育和防病知识指导宣传工作。
3、对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根据辖区不同重点人群(青少年、妇女、老年人、0-36个月儿童父母)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健康教育,包括妇女保健知识、儿童保健知识、口腔保健知识、吸烟有害健康、免疫接种等。
4、2010年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60%以上,2011年达到70%以上。
(三)预防接种
1、免费向0-6岁适龄儿童提供12种一类疫苗接种服务,预防12种传染病。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风、麻腮疫苗等国家一类免疫规划疫苗。
2、组织做好免疫接种管理。建立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卡、证、簿,保证安全注射和免疫信息化管理系统、疫苗冷链设施正常运行;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和免疫接种效果监测。
3、2011年 0—6岁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
(四)传染病防治
1、开展辖区传染病监测,及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做好病例转诊、本单位内消毒处理工作,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做好重点管理传染病居家病例的随访工作和密切接触者管理。
3、配合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治管理。配合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肺结核病例的规范化管理;配合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开展艾滋病患者、病毒感染者的调查与随访,提供咨询。
(五)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干预
1、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患者的登记与健康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开展慢病预防教育和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2、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登记管理率2010年达到20%;2011年登记管理率达到30%。
(六)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1、对辖区内已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建档,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提供咨询服务、康复和治疗指导。
2、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登记管理率2010年达到20%以上;2011年达到30%以上。
(七)儿童保健
1、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新生儿访视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2次。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2、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有明显提高。2011年达到85%以上。
(八)孕产妇保健
1、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
2、2010年孕产妇保健手册建册率达到60%以上,孕产妇保健管理覆盖率达到50%以上,高危孕产妇保健管理率达到95%以上;2011年孕产妇保健管理覆盖率达到85%以上。
(九)老年人保健
1、通过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对城乡老年人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 对老年人慢性病、骨质疏松、意外伤害等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指导。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和伤害。
2、开展老年人保健工作,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2010年、2011年达到30%以上。
四、组织实施
(一)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指导、督促和支持辖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切实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
(二)财政部门。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最大限度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项目评估、人员培训、绩效考核、质量监测和适宜技术推广等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职能。通过调整机构公共卫生职能、健全服务网络和严格服务质量管理等,加快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关系。
(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卫生机构。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主体,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坚持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以及医疗服务与预防保健相结合的服务模式,进一步调整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流程,配备设施设备、服务团队和专职人员,健全内部绩效评价制度,认真落实各项要求,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和公益性质以及服务均等化,积极发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网底作用。
五、资金保障
(一)资金筹集。财政部门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筹集标准为人均15元,2010年达到人均18元,2011年达到人均20元。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下达的补助资金和市级、县财政预算安排资金。
(二)资金分配。
1、基层项目资金。基层项目资金全部用于提供公共卫
生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
2、专业项目资金。按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所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平均服务成本测算确定专业项目资金年度预算总额。专业项目资金全部用于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3、奖补资金。在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对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卫生机构的奖励和补助以及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的经费支出。
(三)资金拨付。按照激励约束的原则,专项资金实行年初预拨、年终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清算的拨付办法。基层项目资金、专业项目资金和奖补资金的补助办法,由县卫生行政部门与财政部门根据项目运行情况和筹资标准变化情况按年度调整。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推进实施。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统一管理,将项目工作要求全面纳入工作年度总体计划之中,精心组织,妥善安排,全面组织实施。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要牢固树立指导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责任意识,逐级成立项目技术指导组及办事机构,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认真做好对项目工作的业务技术指导。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认真对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逐项抓好落实。
(二)严格资金管理,加强绩效考核。县财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全县统一的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绩效考核办法。县卫生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是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绩效考核的实施主体,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抽查。县卫生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在每年11月15日前,完成乡(镇)卫生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并上报市卫生行政部门和市财政部门。
(三)完善服务规范,确保服务质量。由县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条件,研究制定和推广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保健及传染病防治、慢性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以重点人群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对象为切入点,逐步建立规范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积极推进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改变服务方式,采取上门服务、主动服务和连续服务,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
2011年3月10日
第5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社区卫生服务站
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为保证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扎实推进,切实提升项目工作内涵质量,增强项目实施效果,根据省市区的要求,结合我站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区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立足全区城乡公卫一盘棋,坚持统一、规范、合规与特色鲜明的原则,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模式,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项目实施主体,以区疾控和区妇幼为相关业务指导主体,突出补助资金向导力度,突出质量控制优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益,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平、可及、便捷、高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组织领导
成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三、工作目标
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和区卫计局的要求,2017年将突出扎实、规范、合规,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知晓率,提高重点人群的规范化管理率和签约服务率,在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取得好成绩。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患者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重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重要健康问题及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等,并及时更新健康档案内容。着力开展健康档案核查清理活动,规范档案的应用、调取、转移,建立定期维护制度。力争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80%,健康档案合格率≥90%,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率≥70%。2.健康教育
按照区卫计局的统一部署,我站按要求负责具体落实,确保居民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知晓率≥95%。3.预防接种
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预防接种的宣传工作。4.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强化法制意识,完善相关制度,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的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咨询服务。确保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及时率达100%。5.0-6岁儿童健康管理
加强儿童系统保健管理,认真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新生儿访视不少于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不少于4次,第二年和第三年不少于2次,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监测和评价,开展心理行为教育、母乳喂养、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规范填写健康档案。新生儿访视率、儿童健康管理率均不低于90%。6.孕产妇健康管理
结合孕产妇管理系统的应用,建设以区妇幼为龙头的孕产妇健康服务联合体,接受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提升孕产妇健康服务水平,在产前管理和产后随访上实现新突破,产后访视率不低于90%。7.老年人健康管理
对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规范的健康体检,并记录完整。每年一次空腹血糖检查,老年健康管理率不低于70%。8.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对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干预。对35岁以上人群实施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每年进行一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70%,血压控制率≥50%。
9.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干预。对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每年随访至少4次,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检查。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70%,血压控制率≥45%。10.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
按照“应管尽管”的原则,对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分类管理,每年进行至少四次随访和一次体检等健康管理工作。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60%。11.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做好门诊就医时的筛查工作,对可疑患者推荐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对确诊患者进行随访、督导服药和对患者家属进行宣教。在区疾控的指导下,完善信息传递与管理制度,切实做好结核病防控工作。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规范服药率≥90%。
12.中医药健康管理
认真学习贯彻《中医药法》,加强人员培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为0-36月儿童家长进行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和摩腹、捏脊、按揉穴位的方法。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不低于50%,0-36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不低于50%。
13.卫生计生监督协管
积极配合,按要求完成相关工作和各类信息的报告。14.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按照区卫计局的要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结核病患者等慢性传染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逐步扩大范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30%,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60%。
四.工作职责
1.作为承担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主体,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要求,将任务落实互具体岗位,责任到人,免费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接受区疾控、区妇幼和社区中心的指导培训、督导考核。
3.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制定岗位规范,细化考核内容,将人员收入与工作绩效挂钩,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
五.工作方法
1.增强组织机构建设:为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工作,成立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分管人员和专(兼)职人员,组建服务团队,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增强业务学习和培训:通过各种途径增强业务培训,力保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全面、精确地掌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及相关政策,力保各项工作顺利、有效实施。
第6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2014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国卫基层发[2013]7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
通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及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向老年人及儿童家长普及中医基本知识与养生保健技术,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起居、饮食,增强体质,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
二、项目内容
(一)0—36月儿童中医健康指导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二)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
每年为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一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建议定期进行中医复检;对所有老年居民告知日常的心理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养生保健方法,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三)中医药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六进”活动,其中中医药内容不少于30%。各级医疗机构设有固定的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基层医疗机构能提供不少于6种有中医药内容的健康教育文字资料,播放不少于2种有中医药内容的音像资料。通过印制健康教育资料、播放音像资料、制作宣传栏、开展讲座和咨询活动等,对中医药基本理念、养生文化以及儿童、老年人、孕产妇、青春期、更年期人群中医养生保健进行健康宣教。全面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工作,新建档案必须填写中医体质辨识内容。
三、管理措施
(一)组织领导
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关系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效,关系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着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县卫生局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成员名单附后),负责项目的领导与协调。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组织协调、督导检查和评估,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县中医院为项目执行管理单位。县中医院要建立项目机构,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合理配置人员,负责项目日常管理、技术指导培训、绩效考核和相关材料印制等。建立县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培训基地和中医体检平台,积极与县疾控中心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保证项目健康运行,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县中医院要在11月底前完成镇、村两级医务人员培训,12月底前完成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证和儿童中医调养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30%的工作任务。
各中心、镇卫生院为项目实施单位。各实施单位要加强中医科建设,强化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功能。确定专人负责项目的执行、宣传、动员和质量控制的具体工作,指导村级卫生室具体实施项目工作,并承担儿童、老年人健康体检中相关辅助检查等工作,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提供上门服务;
开展健康指导、随访等工作,及时将相关信息纳入健康档案。各村卫生室要熟悉服务项目要求,掌握技术操作规范。负责收集、登记辖区内服务对象人口信息、告知服务内容、预约服务时间,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
(二)保障经费,规范管理
县卫生局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所需经费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体经费统筹安排,并进行绩效考核。经费使用接受县财政、审计、卫生等部门监督检查。
(三)考核指标
1、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
2、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完整率;
3、0—36个月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率;
4、居民满意度等。
(四)强化督导,严格考核
建立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督导和考核制度,不定期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分析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研究解决办法,逐步建立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长效管理机制。督导考核主要内容:项目实施计划制定、组织管理、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居民满意度等。对完成工作指标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并及时拨付项目经费;对项目执行不力、完成情况较差的单位,扣减相应经费,并依据有关规定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五)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广泛宣传中医药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意义和主要内容,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的知晓率和覆盖面。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中医药服务项目的积极性。县中医院、县疾控中心、镇卫生院要制作宣传标语和展板,在单位显著位置进行宣传,推动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技术指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014年6月
第7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吴桥县曹洼乡卫生院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为积极响应医疗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卫生部、财政部、人口计生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规范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根据吴桥县卫生局、吴桥县财政局关于印发《吴桥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实际,现制定2010年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一、设立公共卫生办公室
公共卫生服务实施以院长、防疫专干、妇幼专干牵头,全院职工协助,各村乡村医生提供支持。卫生院设立乡公共卫生服务办公室,牵头人员负责日常工作,附(公共卫生办公室成员名单):
主 任:唐春青(院长)副主任:王金凤
成 员:王洪双 马娟丽 唐福民 侯荣建 刘观贞 张艳霞
二、主要任务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
记录等。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并逐步实现计算机管理。2010年,居民建档率≥30%,到2011年居民建档率达到40%。
2.健康教育
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每年向辖区居民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卫生院不少于12种,村卫生室不少于6种;播放健康教育音像材料不少于6种,组织面向公众健康教育咨询活动不少于6次,设置永久性健康教育宣传栏不少于2个,每个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重点人群健康教育讲座每季度不少于1次,购置并使用DVD、电视机、,并保证设备完好,使用正常。
3.预防接种
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如甲流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6岁以下儿童健卡率达100%;2010年,一类疫苗各单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95%以上,信息化率达95%以上,强化免疫、应急接种目标人群接种率95%以上,规范疫苗进购流程、进购渠道、规范疫苗保存保管。
4.传染病防治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传染病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人进行治疗管理。做好死亡病例登记与报告,保证完成目标任务数。按要求设置传染病诊室。
5.儿童保健
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建册率≥80%,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度和第3年度每年至少2次。主要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6.孕产妇保健
早发现孕妇,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早孕建册建档率≥30%,开展至少5次孕产妇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产前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2010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5%。
7.老年人保健
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2010年,老年人健康管理率≥30%,建立实施老年人健康体检流程,按要求上墙公布,提供老年人健康体检,记录完整率95%。
8.慢性病管理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干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2010年,对已建档高血压患者管理率≥90%,对已建档糖尿病患者管理率≥50%。
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2010年,对已建档重性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率≥90%。
三、工作职责和任务
(1)承担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将任务明确到具体岗位,责任到人,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各自的职责分工与辖区内村卫生室
签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责任书,并指导其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2)村卫生室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助卫生院完成和落实基本公共卫生任务,接受卫生院的指导和县卫生局的考核,根据乡村医生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工作的完成情况合理补助经费。
(3)要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制定岗位规范,细化考核内容,将人员收入和工作绩效挂钩,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每年根据要求及工作实际制订具体实施计划,明确阶段性重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按照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原则,明确分工,落实职责,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监督检查。定期组织下村检查督导,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完成。
(三)参加技术培训。要积极参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基本医疗适宜技术培训,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综合服务能力,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四)加强经费管理。要加强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按照项目要求,专款专用。
吴桥县曹洼乡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站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为保证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扎实推进,切实提升项目工作内涵质量,增强项目实施效果,根据省市区的要求,结合我站实际......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为贯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结合我乡实际,特......
和龙市崇善镇卫生院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规范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根据和龙市卫生局、印发的《和龙市基本公共卫......
201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玉龙县五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工作目标在2011年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
2012年秀中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