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预案yg_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预案yg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预案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1987年9月10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及其他防治环境污染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中铁十三局集团哈齐客专项目部一分部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预案。第二条
本预案所称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第三条 预警等级
根据环境污染、人体危害、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将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四个类别(见附件一)划分为三个预警等级: 三级预警:一般或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二级预警: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一级预警: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第四条 应急组织机构 组长: 谢伟东 副组长: 王俊杰 组员:史立伟、岳仍越、韩兴田、李晶萍、黎家亮、田树道 第五条 职责任务
(一)项目部或直属工区:
1.负责针对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危害程度,发布预警等级。2.负责制订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应急方案并组织实施。
3.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动用应急队伍做好事故处置、控制和善后工作,并及时向当地环保局和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报告,征得上级部门援助,消除污染影响。
(二)安全质量部:
1.负责协助当地环保单位对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进行现场调查、分析认定,明确事故性质和危害程度,提出预警等级的建议,并及时上报污染事故。
2.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有关人员对污染区域进行监测、化验、消毒、洗消,最大限度地消除危害。
3.负责监督检查污染源单位的污染防治工作。
4.负责组织各单位开展法律法规、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并发动公众对环境污染实施监督、举报。
(三)办公室: 负责组织协调医疗、防疫部门,保障特种药品供应,开展卫生防疫、医疗救护工作。
(四)其它部门:
负责协助当地环保部门对污染物的消毒、洗消、清运工作。负责污染控制区的社会治安、交通管制,维护社会治安、社会秩序,保障应急方案顺利实施。第六条 防范重点
(一)特定或敏感区域。
(二)水源防护区内有污染隐患的单位。
(三)使用、储存、运输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和危险废物的单位和场所。
(四)各类油库。
(五)各单位的污水处理设施,高浓度污水、污泥储存地及有毒有害废物堆放场、点等。第七条 工作程序
第八条 保障系统
(一)各职能部门和专业人员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按要求完成应急处理任务。
(二)采取有线、无线和计算机网络的方式,确保通讯畅通(包括公休日)。
(三)专业队伍要做好必要的应急准备,包括车辆、检测仪器及有关防护用具、药品等。
(四)后勤保障部门要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第九条 善后处理
环境污染事故控制住后,指挥部要做好人员抢救及安抚、设施的恢复等善后工作;要对环境污染事故的基本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对整个事故进行评估;要对相关资料进行汇编,包括决策记录、信息分析;要进行工作总结。附件:
1.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分类(摘自《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附件1: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分类
一、根据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类型可分为:
水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声与振动危害事故、固体废弃物污染事故、农药与有毒化学品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破坏事故等。
二、根据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程度分为:
(一)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千元以上、万元以下(不含万元)的。
(二)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和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不含5万元);
2.人员发生中毒症状; 3.因环境污染引起厂群冲突; 4.对环境造成危害。
(三)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不含10万元);
2.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辐射伤害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 3.人群发生中毒症状;
4.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 5.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6.捕杀、砍伐国家二类、三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四)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无以上; 2.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辐射伤害; 3.人员中毒死亡;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6.捕杀、砍伐国家一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第九条:预防措施(一)防治大气污染
1、施工现场及施工便道、生活办公区采取硬化处理,土方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覆盖,固化可绿化等措施。
2、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对在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封闭,防止施工过程扬尘,一旦发生扬尘,要采取洒水的方法除尘。
3、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密闭存放,砂石等散料要进行覆盖。
4、施工现场砼搅拌站采取封闭、降尘措施。
5、不得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含有毒、有害化成份的装饰废料、油毡、油漆、垃圾等各类废弃物。
6、施工现场应设置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采用专用封闭式容器吊运或传送,严禁凌空抛撒。
7、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车辆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要求。
(二)防治水污染
1、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沟及沉淀池,现场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及洒流。
2、大桥桩基钻孔泥浆不得排入长江内,应用泥浆船只运往指定地点排放。
3、现场存放的油料、化学溶剂等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要进行防渗漏处理。
4、食堂应设置隔油池并及时清理。厕所的便池应进行抗渗处理。
5、食堂浴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应设置隔离网,并应与市政水管连接,保证排水畅通。
(三)防治施工噪声污染
1、施工现场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及《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制定降噪措施,度应对施工现场的噪声值进行监测和记录。
2、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应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
3、对因生产工艺要求或其他特殊需要,需在22时至次日6时期间进行强噪声工作的,施工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到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并公告附近居民。
4、夜间运输料的车进入 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
5、对产生噪声和振动的施工机械、机具的使用,应当采取消声、吸声、隔声等有效控制和降低噪声。
(四)防治施工固体废弃物污染
施工车辆运输砂石、土方、渣土和建筑垃圾,应采取密封、覆盖措施,避免泄露,遗撒,并按指定地点倾卸,防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预案1 总则 1.1目的为有效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提高应急反应和救援水平,将污染突发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为建立健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机制,快速、科学地进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置,保障人民群众生......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一、总则 1、目的 为了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故发生后项目部综合科在公司或项目经理部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协调、高效有序地进行事故污染控......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为建立健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机制,快速、科学地进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置,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确保重大环境污染发生以后,我项目部能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重大环境污染源的治理及善后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控制污染源,及时制止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