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作报告_县社会事业工作报告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作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县社会事业工作报告”。
关于荔浦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0年3月18日在荔浦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荔浦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王建明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监督支持下,各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加大投资、扩大内需的大好机遇,坚定以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发展,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一)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2.5亿元,增长14.6%,完成年计划的10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4.7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7.04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76亿元,增长17.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52:43.26:33.22,经济运行总体平衡,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的作用突出。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2亿元,增长61.1%,完成年计划的123%;财政收入完成4.1亿元,增长14.13%,完成年计划的101.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05元,增长11.8%,完成年计划的98.9%;农民人均纯收入5094元,增长10.8%,完成年计划的10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亿元,增长19.5%,完成年计划的101.2%。
(二)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23.67亿元,增长7.9%。其中农业产值13.1亿元,增长8.4%,林业产值0.7亿元,下降7.9%,牧业产值8.5亿元,增长7.9%,渔业产值0.4亿元,增长7.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亿元,增长7.8%。荔浦芋、马蹄、食用菌、水果、生猪等支柱产业已初步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格局,其中马蹄、食用菌成为我县农业中的亮点。2009年我县荣获了“国家马蹄标准化示范县”、“全区食用菌生产标兵县”称号。
(三)工业经济做大做强。
2009年我县完成工业总产值69.8亿元,增长1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5 亿元,增长22.79%;工业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达40.6%,充分发挥了推动全县经济增长主力军的作用。2009年新增9家规模工业企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增加了5家,达到了13家,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增加了1家,达到了2家。
(四)项目带动投资强劲增长。
2009年全县5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327个,计划总投资60.6亿元,完成投资28.87亿元,增长60.7%。其中新开工项目288个,比2008年增加58个,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218个。在项目带动下,我县掀起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地王大厦、金茂大厦、运昌大厦、供电大楼、滨江商贸城等一批16层以上的高楼及篓园新城、城区污水处理厂都在加紧建设或已建成。交通项目也加快建设进度,马岭至青山三级公路和歧路至龙怀三级公路改建工程已全面完工,阳鹿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国道G323荔浦过境公路工程正式开工。另外,从发改系统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工代赈和自治区补助项目资金6700多万元,涉及教育、卫生、文化、计生、交通、农村公路、城建、电力、农业、工业等领域项目建设。这些项目的建设,有效地拉动了全县固定资产投资。2009年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2亿元,增长61.1%,位居全市前列。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9亿元,增长66.3%,房地产投资 3亿元,增长30%。
(五)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
2009年完成关停淘汰和技改落后炉窑砖瓦企业26家,建成二氧化硫工程减排项目10个,建成化学需氧量工程减排项目5个。县城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纸业公司、电镀城等重点污染源治理得到加强,巩固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和农村沼气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城乡清洁工程”深入开展。据测算,2009年我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41%,全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为3323吨,比上年削减2818吨,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为1750吨,比上年削减4340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等约束性年度目标全部实现。
(六)财政运行平稳,金融形势稳定。
全年财政收入4.1亿元,增长14.13%,其中国税组织收入1.52亿元,比上年下降2.19%,地税组织收入1.51 亿元,增长20.11%,财政组织收入1.05亿元,增长37.53%。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65亿元,比上年增长27.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3
30.19亿元,比上年增长21%;金融贷款余额26.4亿元,比上年增长48.3%。
(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我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105元,增长11.8%,农民人均纯收入5094元,增长10.8%。在“家电下乡”、“农机补贴”、“汽车下乡”、“电脑下乡”等扩大内需政策作用下,全县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增长,1-12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亿元,同比增长19.5%,消费市场稳中趋旺,农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高居全市各县之首。
(八)就业和社保工作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987人,同比增长67.15%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6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完善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了城乡救助体系,做好救灾救济及为民解困工作。建立健全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医疗救助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做好了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等突发性、传染性疾病的防控。
成功举办第三届旅游文化节暨2009年全国汽车短道拉力赛。全县旅游总收入完成7亿元,增长15.7%,旅游总人数达到 172.8万人次,增长13.2%。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创优质服务县为目标,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全县人口数为37.67万人,全年出生数为409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54‰。
从以上情况看,我县工业从全球金融危机中恢复较快,效益好转,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社会安定,达到了2009年初的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各项指标均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目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工业企业还不大不强,旅游业发展层次还比较低,城镇化步伐还比较慢,投资结构还不够合理,项目进展不平衡,项目前期工作资金投入不足,继续保持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压力加大,改善民生任务繁重等困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
根据市、县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要求,提出2010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第二产业增长14.8%,第三产业增长1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财政收入增长13%;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全面完成桂林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着力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着力保持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1、把“抓投资、上项目”作为全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突出抓好“城市建设、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风貌建设”为重点的四大建设大会战。
2、更多地争取中央投资和自治区等上级补助资金。按照中央投资的方向和重点,加快提出争取今、明两年中央投资的项目申报方案,抓紧落实建设条件,加强汇报跟踪衔接。全力管好用好中央安排我县的新增投资,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形成实物工作量,努力提高投资效益。
3、注重项目前期工作的同时,加大项目协调推进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对国家新增投资项目和列入区、市重点的项目,逐一排出计划,落实土地、资金等建设条件,逐月调度,确保按时开工,按时竣工。
4、努力扩大社会投资。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加大融资工作力度。进一步深化银企合作,积极开展银企对接,协调各银行全力扩大信贷投放,提高融资能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交通、市政、污染治理等国家鼓励的基础设施项目及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
(二)着力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1、抓好工业园区建设进度。加快金鸡坪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加快金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长水岭园区二期、三期建设进度。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完善招商引资方式,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能延长重点产业链的项目。
3、做大做强重点产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食品、衣架、生物制品、制药及现代物流产业。食品行业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不断开发推出一批技术含量高的新产
品,培育出几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食品加工企业集团。衣架行业要引导企业分工合作,集团发展。生物制品及制药行业要推进微邦公司尽快建成投产。
4、加大企业帮扶力度。要继续实施“超亿过千”工程,深化“服务企业年”活动,不断加大对企业技改的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抓好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要健全和完善政府、银行、企业的联系、沟通、协调机制,尽快成立中小企业投融资担保公司,着力破解资金瓶颈。要围绕企业用工需求,积极做好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着力破解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三)切实加强“三农”工作。
1、加大规划力度。坚持从实际出发,引导集中连片发展,建设青山、大塘、花篢、双江和马岭万亩优质马蹄长廊,抓好国家级马蹄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基地各项组织建设,打造好荔浦马蹄品牌。建立超级稻、荔浦芋、食用菌、水果、蔬菜等特色种植示范基地,实施联合国粮农组织“降低农药风险”项目。大力推广优质稻,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生产。
2、加大组织力度。抓好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加快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发挥广西绿园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幅射带动作用。推广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形式,以利益为纽带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集约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水平,做大做强荔浦芋、马蹄、夏橙、生猪、食用菌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养蚕、中草药、花卉等新兴产业。
3、加大支持力度。贯彻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扶持资金,扶持农业特殊品种、特殊品牌、特殊经营形式。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和社会化服
务体系,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水平,促进农民增收。
4、加大引导力度。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引导力度,确保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村屯道路硬化、村屯规划等各项任务力求高质量、高标准完成。
(四)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1、强力推进滨江南岸的全面建设,加快行政办公中心南移进度,在不断扩大县城规模的基础上,把滨江两岸打造成以山水、园林为主题的行政、文化、居住、娱乐中心,提高城市品位。
2、夯实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重点抓好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荔江大桥、篓园新城、滨江商贸城、金茂大厦、供电综合大楼、道路景观以及得胜路旧城改造、公墓园、殡仪馆等项目的建设。
3、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荔浦段)、国道G323线荔浦过境公路的建设和乡村道路提级改造,做好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和东环路的前期工作。
4、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滨江防洪堤、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江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等水利设施建设。
(五)着力抓好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
持之以恒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坚决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依法淘汰落后产能。严格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将减排指标分解到排污单位。加大监测和治理力度,加强对敏感地区的环境监控,禁止偷排行为。完善并实施全县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加大对荔浦河水污染的综合防治,抓好城区污水
处理厂的管理和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工作。严格项目审批和环评制度,从源头控制高耗能和严重污染项目上马。继续实施生态工程,巩固生态综合治理成果。
(六)着力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1、打破行业壁垒,大力发展民营企业。落实优惠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旅游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使民营经济享受与其他市场主体同等的待遇,促进民营企业由作坊变工厂、个体变企业、公司变集团。
2、转变政府职能。认真抓好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健全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提高办事效率,大力整治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3、推进农村制度改革。扎实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林权制度改革年度任务;继续推进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转让为重点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
(七)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民生工作。
1、努力增加群众收入,确保民富。全方位开发就业岗位,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加强劳动力资源与项目建设的对接,实现项目吸纳就业;完善就业培训机制,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实现培训促进就业;鼓励引导自主创业,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同时积极实施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程,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让更多的群众有活干、有钱挣、生活有保障。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化解民忧。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社会保险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重点促进农民工、城镇居民以及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参加社会保险;在巩固农村医疗制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全面铺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不断完善医疗、教育、住房等分类救助办法。
3、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注重民享。要坚持不懈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继续加快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茅草房改造以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深入实施第三批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工作,突出抓好产业化扶贫,夯实贫困村脱贫致富和农民增收基础。加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好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让老百姓的子女在校内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在校外有让人放心的活动场所,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让老百姓生病能得到更好的医疗,让老百姓能享受更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使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
(八)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积极谋划未来五年的科学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规划实施奠定良好发展基础。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要求,紧紧围绕我县“十二五”期间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发展定位,会同县直相关部门做好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并使规划制定的过程,成为推进工作的过程。重点抓好全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要行业、重点产业和城乡建设发展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2010年完成规划草案,做好汇报和提交县人大审议的准备工作。
三、2010年我县重大项目建设初步考虑
2010年我县1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初步考虑共72项,总投资超过87亿元,年度预期投资超过25亿元。其中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6个,争取新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4个,市层面项目5个,县级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57个。
(一)新开工项目36个,投资总规模41.2亿元,年度预期投资12亿元。
1、基础设施方面,争取开工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荔浦段)、110kV马岭送变电工程、金鸡坪工业园区二期开发、荔江大桥、荔浦县人民大会堂等项目。
2、水利设施方面,开工建设荔城镇防洪治涝工程荔浦河南堤、大江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等项目工程。
3、重大产业方面,开工建设广西万丰油茶规范种植与深加工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桂林俏天下有机油茶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广西施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公害植物源鱼藤酮高技术产业项目、福禧达公司年深加工2万吨中药材及现代化生产线扩建、荔浦罐头食品公司年产1万吨鲜切马蹄产品技改、荔波食品有限公司扩建、桂林三力水泥有限公司新建混凝土搅拌站等项目。
4、社会公益方面,开工建设县人民医院病房综合楼及十三个乡镇卫生院扩建业务楼、荔浦县综合档案馆、县委党校综合楼等项目。
(二)续建重大项目30个,投资总规模43亿元,年度预期投资12亿元。
1、基础设施方面,有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荔浦段)、国道G323线荔浦过境公路、篓园新城、长水岭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金牛工业科技园基础设施、110kV青山送变电工程、荔浦供电分公司基地综合楼等项目。
2、重大产业方面,有微邦公司酶工程生产魔芋甘露低聚糖产业化、桂林爱明生态农业荔浦芋及马蹄产业化、绿园公司绿色农产品加工及连锁配送、南宁智博科技材料有限公司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11
桂林三力水泥有限公司项目、荔浦纸业公司年产5万吨高克重双胶纸与5千吨精制牛皮纸等项目。
3、社会公益方面,主要有荔浦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荔浦县中医院综合楼建设等项目。
4、房地产方面,主要有金茂大厦、滨江商贸城、光明小区4#5#楼、幸福丽城等项目。
(三)竣工或部分竣工投产重大项目6个,投资总规模3亿元,年度预期投资1亿元。
1、基础设施方面,有古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2、重大产业方面,有荔浦纸业公司扩能改造及75吨锅炉节能减排技改、桂林丰润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葛根素提取项目。
3、农业方面,有发酵床生态养猪科技示范场项目。
4、生态环保方面,有荔浦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项目。
5、房地产方面,主要有康郡小区建设项目。
为实现重大项目建设目标,必须进一步改进和创新项目推进机制。一是完善部门联合报批制度,提高报批效率。二是全力筹措项目资金,促进项目建设。三是加强项目协调管理,落实专人跟踪负责,推进项目顺利实施。四是加强部门之间、部门与各乡镇之间的协调配合,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突出问题。五是狠抓项目前期工作,完善前期工作经费投入机制,做好项目储备。六是完善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的责任机制、滚动管理机制和奖励考核机制。七是切实抓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各位代表,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在县委的领导下,奋发图强,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荔浦早日实现广西经济大县、一流县城和综合实力强县的目标做出新贡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1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黔府发〔2011〕3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我们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
宝鸡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来源: 宝鸡市政府网 作者:市政务公开办 阅读:121 发表时间:2018-05-09 一、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做好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东营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