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改总结_林改工作总结汇报
林改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林改工作总结汇报”。
谢政发(2010)59号
谢家滩乡人民政府
关于呈报谢家滩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的报 告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现将谢家滩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随文呈上,请审示。
二O一O年八月九日
送:县林业局、本乡各领导存档 谢家滩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
根据县人民政府安排,我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于4月份开始,在县林业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经过四个多月的工作,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已全面完成,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社会经济情况
谢家滩乡位于化隆县城东部,距化隆县人民政府所在地5公里,东邻甘都镇,西与巴燕镇相连,北连石大仓乡,南与阿什奴乡接壤,地理位臵为:东经102°16′,北纬36°5'。全乡18个行政村(其中:藏族村2个,撒拉族村1个,回族村5个),44个生产合作社,1808户,8010人,少数民族总人口4785人,占总人口的58%(藏族人口为961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2%,撒拉族人口为543人,占全乡总人口的6%,回族人口为3037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7%),全乡总面积为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2385亩(其中水浇地为1039.2亩,人均占有耕地为2.76亩)。
2009年,全乡生产总值24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15元。来自林业的收入138.99万元(含退耕还林),占人均收入的5.6%。
2、林业资源状况
乡集体林地面积为7009.5亩(调查摸底前数字),其中林地面积为558亩,全部为阔叶林地;灌木林面积为228亩;宜林荒山1865.5亩;人工造成林地4356亩。集体林地总面积中,集体经营的林地6987亩、个体承包经营的林地22.5亩。按经营类型分:商品林林地面积106.5亩,公益林面积(乔木林451.5亩、灌木林面积为228亩、宜林荒山1865.5亩、人工载林选林地4356亩)全部为林改范围。
二、所做的工作
二、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构,上下联动协调配合。
乡党委、政府深知林改工作的成败事关重大,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政班子专门会议,研究部署林改工作,同时根据县委、政府的要求,首先分别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为组长的乡村林改工作领导小组,乡林改领导小组下设林改办公室、各驻村林改工作队,并明确了分工和职责。同时,各村也成立了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组。形成了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良好局面。
(二)广泛宣传群众,大力开展林改培训
在接到县政府关于同意谢家滩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批复后,及时组织召开了全乡林改宣传培训动员会,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工作要求,为确保林改工作按要求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坚持舆论先行,通过发放《青海省林权知识问答》和《林改宣传册》以及黑板报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深入地发动了宣传,各村都召开了林改工作会议,使林改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乡林改办和乡林改指导组工作人员深入各村,为村林改工作人员开展了业务培训。
(三)严格把握政策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方案
林改方案的制定是林改的历史依据,也是保证林改质量、林区稳定、林农是否受益的一条生命线。乡党委政府根据县林改实施方案,结合本乡实际,经乡党政班子扩大会和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乡林改实施方案,并下发各村及驻村干部、林改工作机构成员进行了征求意见,逐步完善方案,最后由乡党政班子联席会议收集意见统一方案,制定下发到各村。各村根据乡林改实施方案,结合本村的实际,严格把握政策,按照规定的程序,分别召开群众会议、党员会议、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几经讨论确定村林改方案。重点做到6个推倒重来:即不符合“二个三分之二”的推倒重来;违反林改政策的推倒重来;侵害群众利益的推倒重来;利益分配不公的推倒重来;方案不规范的推倒重来;方案不切本村实际的推倒重来。各村为了交一份合格的实施方案,费尽周折,慎之又慎。全乡18个村委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换来了可喜的回报。村林改方案经报请县林改办审核,得到县林改领导小组的认可并批复实施,为林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认真摸底调查,开展外业勘界
乡林改指导组指导各村根据村林改方案,以村委会为单位,组织村民将现有林地按照重点公益林、退耕还林、大户承包,集体经营和其它五大类进行了区划统计,认真细致地摸清了每个山林地块的权属,发证情况和经营现状,为确保林改做到了心中有数。摸底工作结束后,各村民组勘界确权工作小组在乡村有关负责人和林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了逐块小班调查,确认了林地位臵、权属、地类、林种、树种和四至界线等。
(五)落实集体经营山场,处理山林权属纠纷。乡林改办指导各村对现仍在集体经营的山场按法定程序和政策规定,进行了规范操作,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集体山场山林权落实方案,转换了集体经营山场的经营机制,明确了山林的收益分配方法,并签定了山林管护协议。对于本乡少数村,尤其是合群村山林权属的争议与纠纷;乡分管领导带领乡林改办人员根据县林改办的指导意见,协助村委会认真、及时对当事人双方进行了调处,制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六)抽调精兵整合人员,保障林改顺畅实施。
为保障林改顺畅实施,我乡抽调精兵强将参与林改。我乡共计建立组织机构19个涉及187人。同时狠抓人员调配,县林改工作队和乡、村参与林改工作的成员进行了整合。采取既分工又协作的方法,把任务落实到各工作组,细化到每一个人。林改技术人员主要负责林权勘界、勾绘地形图等技术工作;乡机关站所抽调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指导草拟各村民委员会林改方案,监督指导方案形成过程符合法律法规和工作程序的相关规定,并做好组织、动员、宣传、表册填写、资料归类等工作;村两委和村林改工作组成员主要负责本村民委员会的组织发动工作,协助参与制作林改的各种表册。如此整合人员,分工协作,为林改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七)纠纷调处依法依规,林改工作秩序井然。
乡党委、政府切实履行职责,将维护稳定工作贯穿始终,村林改实施方案的制定,政策法规的宣传发动,林业现状的摸底排查等每项工作都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严格依法依规操作,不折不扣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重要指示。同时,着力排查调解林改中的矛盾纠纷。分别组成了乡、村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小组,并要求各村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调处”的原则,出现一起解决一起,签订好协议,限时办结,实行责任追求制。我乡发生林权纠纷2起,通过乡村两级的调解,纠纷得到了妥善调处,群众得到了真正实惠,社会稳定,林改工作秩序井然。
(八)规范管理,群众满意
乡里对林改资料的管理,给予了高度重视,按省林改办《关于建立和完善林权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进行了林权档案规范管理。建立了林权登记发证办公室,配备了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健全了工作制度,设臵了铁制保险柜、灭火器、灭虫、防潮剂等等保护措施。档案保管人员分门别类,归纳入档,细心管理,所有林权资料安全、准确、完整、清晰、易找,能有效利用。
在林改工作的前前后后,群众对林改工作的内容、事项和操作普遍反映良好,对林地林木被侵占,偷盗反映基本没有,产权保护有保障,群众参与林业建设、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造林数量增加,增幅明显。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克服一切困难,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差距,虚心学习和借鉴兄弟乡镇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我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做细、做实、做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
三、主要体会:
一、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宣传动员、因地制宜的制定好实施方案是搞好林改工作的重要保障。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基础。
三、收集资料、完善材料、搞好记录是搞好林改工作的前提。
双河镇林改总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林业改革中带有根本性的基础工作,是林业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区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在这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我乡严格按照林改的操作规程,认真开展林改的外业调查及内业汇总工作,认真开展林权纠纷的调处工作,认真开展了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认真开展林改政策......
达党发【2012】61号关于呈报《达拉乡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总结》的报告县林改办:我乡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林改办的具体指导下,全体林改......
和平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 作 总 结一、基本情况和平镇位于榆中县西部,是兰州市的东大门,距兰州市区6公里,地域范围西接东岗镇、南靠七里河、东连定远、北临来紫堡,总面积143平......
辛安泉镇曹庄村林改第一阶段工作总结按照镇党委、镇政府文件精神,我村林改工作自8月25日开展以来,在村林改领导组的精心组织下、在全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及林改工作人员的共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