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三解活动总结_机关三问三解活动总结
三问三解活动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机关三问三解活动总结”。
大吉小学“三问”“三解”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打造服务性教职工干部队伍,我校结合小吉场镇镇政府、小吉场镇中心校的通知精神,迅速动员安排,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深化活动形式,推动我校“三问三解”活动不断深入开展。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全体教职工通过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民意,促进了干群关系融洽、保持稳定,提升了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了一批影响“三农”发展的实际问题,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周密安排。
继中心校“三问三解”活动动员会之后,我校及时召开了会议,传达中心校会议精神,并就我校开展“三问三解”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范围、主要任务、方式方法以及活动的具体要求做了安排。同时制定下发了《大吉小学“三问三解”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张应璠校长为组长,大吉片区党支部书记何琼为副组长,教导处、总务处为成员的 “三问三解”活动领导小组,大吉片区党支部书记何琼专人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成立活动机构,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活动方案,同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办写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广播宣传,加强了全体教职工对活动有了充分认识,使之积极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来,在全校营造了浓厚活动氛围,迅速在掀起了“三问三解三”活动新热潮。
三、抓好“三解”促“三问”
活动开展以来,学校通过细化活动形式,在全校积极开展“三解”促“三问”活动,查看便民服务情况,进村入户,掌握农民生产生活实情。并通过走访慰问、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交谈,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忧、所需、所盼,了解农户经济发展、惠民政策落实、农民增收、脱贫攻坚、民生改善等情况,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他们的需求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开展帮扶助“三解”
按照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从看得见、摸得着、群众普遍关心的“小事”入手,要求全体教职工走进农家,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开展“五送”(送政策、送法律、送技术、送文化、送信息),让群众了解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拓宽发家致富门路;“五帮”(项目帮扶、资金帮扶、技术帮扶、智力帮扶、设施帮扶),解
决群众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难题,帮助其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做到“六解”(帮扶的民生项目解决到位、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解决到位、各种不安定因素排查化解到位、重点信访案件化解调解到位、基层的便民服务措施完善解决到位、弱势群体生活困难解决到位)。同时,在全校确定了23户帮扶对象,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并为全体教职工印发了民情日记和民情联系卡,全面落实包组联户的工作机制,填写民情日记和联系卡。明确了工作任务和时限要求,从入农户、问困难、出点子、到助发展、帮民富。通过这项活动,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助推活动深入开展,达到了教师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五、创新“四员”促“三建”
为深化活动效果,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我校结合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建立民声服务队“四员”互动管理模式,推动我镇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一是组建“四员”互动网络。建立了以群众代表和班主任为民声灵通员,各组组长为民声协调员的上下联动的民声服务队。二是发挥“四员”职责,做好信息联通。按照户、组、村级,分别由民声灵通员、民声协调员收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矛盾纠纷,再逐级反馈,协调解决,并对答复情况向下反馈到户,不能解决的如实上报小吉场镇党委政府。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整体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建立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长效机制。
我校以“三问三解”活动开展以来,全校教职工在思想观念上有了新转变、工作作风有了新改进、重点工作有了新突破、服务群众有了新举措、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有了新进展,为小吉场镇大吉小学提供了新的精神动力和作风保证。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XX疑难问题化解等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狠抓精神传达贯彻,活动部署安排到位 全市“三问三解”活动部署后,市XX局党组立即召开专题会议,深刻领会活动精神......
三问三解活动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创先争优,增进干部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本领的有效途径。我中心按照市农委活动总体安排,结合......
中共焕古镇委员会关于在全镇集中开展“三问三解”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各村(社区)党支部:按照省委、市委、县委“为民服务、争先创优”活动要求,为了进一步推进“三为”主题实......
某村开展“三问三解”活动情况汇报按照柳林镇镇党委3月12日下发的《柳林镇开展“三问尊敬的各位领导:三解”活动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某村村支部、村委会高度重视开展“三问三......
“三问三解”的主要内容即“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这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创先争优、增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