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山一村省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 2_创建省文明村工作总结
邛山一村省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 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创建省文明村工作总结”。
太平桥乡大石寨村 州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
大石寨村地处太平桥乡东北部,距离县城45公里,距离乡政府10公里。全村共有3个自然组,全村共50户232人,劳动力95人,全村共有党员6名,全村共有学生58人,其中小学生34人,初中生18人,高中生5人,大学生2人,9+3学生1人。全村共有耕地345亩,退耕还林土地644.44亩。主要种植农作物有玉米及附属农作物;主要经济林木有核桃(年产6000斤)、花椒(年产12000斤);主要养殖牲畜有猪、牛,存栏200头。
我乡近年积极开展州级“生态村”创建活动,严格对照州级生态村的指标体系要求带领全村群众全力做好村容村貌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开展工作,坚持以加强农村交通、文化、环境卫生等基础建设为重点,积极依靠群众,加大生态村建设力度。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体要求,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我县生态县建设进程,努力把大石寨村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州级生态村。根据我乡大石寨村村生态创建工作开展实际,特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加强组织领导
生态村创建工作是全面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为进一步加强生态村创建工作的开展,改善村里各方面的环境条件,我乡按照生态村创建的各项要求,统一思想,由我乡负责生态的副乡长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做好各项创建工作,全村上下形成良好的氛围,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太平桥乡大石寨村创建州级生态村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陆江
成员:陆江、毛学林、何海福、杨岗华
(二)、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提高农民纯收入。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努力提高玉米、土豆等作物的产量,发展养殖牲畜,为农民的增收打下基础。该村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相关负责人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介学习一些先进农作物种植技术,然后传授给村民。引进一些优良品种,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栽种一些优良经济林木,如核桃,花椒等,年底产量分别达到了6000斤和12000斤,大力发展养殖业,主要有猪、牛,目前存栏200头。
(三)、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建设生态、和谐、优美乡村。通过积极宣传,生态村建设得到乡村干部和居民的拥护和支持。形成了领导重视,工作开展机制健全,干部群众参与积极的新局面。按照生态村创建的标准及我乡生态村建设规划的要求,我乡积极引导村民开发利用太阳能、沼气等环保清洁能源;集中回收处理畜禽粪便污染,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生态农业建设紧密结合;健全垃圾清运设施,完善卫生保洁制度,及时清理垃圾。通过积极整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村域道路整洁,无垃圾、粪便堆积,河道沟渠得到彻底整治,水面无漂浮物,水质无臭味,房前屋后杂物堆放整齐有序,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
(四)、加大旅游宣传,加快生态旅游开发。近年来,我乡根据特点,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多方面筹集资金,加快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旅游接待户的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
(五)、多方筹集资金,积极争取新村建设项目。引导农户拆除房屋间距内影响日照、采光、通风的各种杂房陋棚;对保留的房屋进行修缮,对房前屋后进行清理,种植绿化,改善居住环境。修建有一个党员活动室,110平方,包含了一个会议室、办公室、活动室。
二、主要成效
在乡村领导重视,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和支持下,该村生态创建工作成效显著。生态环保理念深入民心,乡村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一)、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通过生态村的工作,村内生活垃圾、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基本做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转变为肥料、饲料和燃料,乱堆乱放乱弃和露天排放现象得到彻底改善,村容村貌得到美化,村民生活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二)、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通过积极规划调整产业机构,引入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模式,积极推广先进的种养殖技术,该村资源回收利用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对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三)、农民生产生活观念得到转变。通过创建生态村,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经济效益明显。使村民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总之,通过州级生态村的创建,倡导了文明乡风和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保障了群众身心健康,改善了村民生产和生活环境,创造了一个适于劳动、宜于人居的家园,为扎实推进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村创建起到了典型示范的作用。
丹巴县太平桥乡人民政府
2013年7月26日
创建省级生态村 工 作 总 结为了建设一个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省级生态村创建工作要求,我村积极开展省级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
水磨关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总结自省级“生态村”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村认真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关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开展工作......
曲子镇双城村省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根据《2011年环县国家级及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计划》(环政办发[2011]42号文件)要求,我镇双城村实施了生态村创建。镇村高度重视,多......
三塘村创建省级生态村汇报材料三塘村地处古桑乡东部,坐落于县经济开发区和凹土科技园内,现有人口628户,2624人,7个村民联组,目前有3个党支部,党员64人,耕地面积4400亩,2011年村集体......
平和县大溪镇江寨村创建省级生态村专家预审意见环保部门于2010年6月7日组织专家组和有关部门对五寨乡侯门村创建省级生态村进行预审验收。参加验收的有环保部门、大溪党委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