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剖面小结内容_实测剖面小结范文
实测剖面小结内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实测剖面小结范文”。
实测剖面小结内容
1、前言
叙述目的;剖面线位置、方向、坐标、测量方法;工作起止时间、工作单位、主要工作
人员;完成主要工作量:剖面长度、工程工作量、标本及样品数量等。
2、地质成果
1)、区域地质:简述测区的区域构造部位、地层、岩浆岩构造及矿产特征。2)、地层:依地层年代由新至老对剖面进行分层叙述。每一时代中地层可按地层组合单
位叙述其组合特征,再按不同岩性分层或填图单元详述岩性特征、接触关系,特别是不整合接触或断层接触关系及标志层特征和分层的识别标志。
3)、岩浆岩:岩浆岩形态、产状、岩性(岩相)组合、穿插关系、接触蚀变类型及矿化 情况。
4)、构造:包括断裂及褶皱,分别描述其类型、性质、规模、形态、产状、对地层或矿
层破坏,以及控矿特征等。
5)、矿产:含矿层、矿体及矿化线索应作详细叙述。6)、新发现、新进展及新认识。
地质填图方法、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执行规范:《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一、地质填图的分类
地质填图包括正测、简测(正测77%)和草测(正测(65%)三种,不作特别说明时,所有地质填图均指正测。
目前,大家工作中接触最多的是1:10000和1:2000的地质填图,现就这两个比例尺度的地质填图工作进行说明。
二、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1、1:10000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
了解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地质条件及区域成矿规律,扩大矿区成矿找矿远景。
2、1:2000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
全面、详细研究矿区地层、岩石、构造特征;查明矿体的数量、形态、规模、产状、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及其分布;了解矿体与围岩的关系及围岩蚀变等。为探矿工程布置、储量估算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三、地质填图准备工作
1、设计编写阶段的准备工作(1)充分利用前人工作成果
收集矿区或大一些范围内有关前人工作的成果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应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
a)测区内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等方面的资料,如地层、岩石、构造类型特征及小比例尺的区域地质图(1:50000~1:25000)等。
b)矿区内已发现的矿产种类、赋存层位、矿体规模、矿物成分、矿石类型、品位等。c)矿区内褶皱、断裂构造的分布、形态特征、规模、性质、产状以及对岩(矿)层的破坏和影响程度。
d)矿区地形图(应与填图比例尺相同或更大的比例尺)、测量控制点等资料。如果收集不到与矿区填图比例尺相当的地形图,可以用较小比例尺地形图放大后使用或新测地形图。e)矿区内的物化探、重砂、航遥解释等资料。(2)确定填图比例尺
依据矿区的勘查程度及范围大小、地质复杂程度、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等因素,确定矿区填图比例尺。一般矿区比例尺为1:10000,矿段比例尺为1:2000。(3)确定填图范围
a)1:10000填图范围,一般为矿区范围,外围有与已知矿床有联系的地质体及矿(化)点,找矿标志明显,各种找矿手段(包括地质、物化探、重砂等)圈定的综合异常地段。b)1:2000填图范围,一般为矿段范围(局限于矿体和近矿围岩分布地段)。探矿工程集中布置的地段应位于填图范围的中部。2 填图准备工作与技术要求(1)准备地形图
地形图可以收集或由专业人员实测,地形图的精度应符合矿区设计要求,比例尺应大于或等于填图比例尺。
(2)野外踏勘与技术要求
针对拟定的工作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矿区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地质、水文、物化探、测量等工种的主要人员,对测区进行实地踏勘,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统一填图单元、统一野外岩矿石命名、统一填图方法和要求、统一图式图例。(3)地质剖面测量与技术要求
在地质填图开展前,按设计地质剖面要求,在踏勘基础上进行地质剖面测量。采用皮尺加罗盘(或动态GPS)进行野外地形点数据采集,同时对剖面线穿过的不同地层单元岩性、地质界线、构造带、岩浆岩、矿岩蚀变及矿(化)体等地质特征,进行详细定位、观测、分析、地质特征描述及岩矿鉴定样的采集等,剖面精度按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剖面测量及地质剖面测量双重精度要求执行,为地质填图做准备。在地质剖面测量中,要求严格按照地质剖面测量记录表中所列项目进行记录,以免工作露项。见地质剖面测量记录表。
在地质剖面实测完成后,要进行互检、项目组检、院检、队检及主管部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据检查验收意见,进行补充修正和完善。见地质剖面测量质量检查记录表。
(4)人员组成填图组一般由2~3人组成,组长应由工程师(或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人)担任。
四、填图方法与技术要求
1、填图路线布置与技术要求
填图工作应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首先将实测剖面及确定的填图单元界线、构造线、侵入体界线、矿(化)体顶底板界线、产状等的位置,转绘到手图上,再从实测地质剖面两侧逐渐展开进行。
2、填图方法与技术要求
填图方法主要包括穿越法和追索法两种。(1)穿越法填图
按照填图精度要求的观察路线距离,在手图上垂直(或大致垂直)岩层走向布置观察路线。观察路线要根据填图精度和基岩出露情况考虑点距和线距。工作路线见下图。
(2)追索法填图
在穿越法填图基础上,对标志层、矿(化)体、蚀变带、主要断层等,采用沿其走向追索填图。观察路线一般采用“之”字形迂回布置,以控制其顶、底界线和了解变化情况。工作路线见下图。
3、地质点布置与技术要求(1)地质点分类
地质点主要分为基本点、加密点、岩性或产状点三类:
a)基本点:为控制测区地质界线和基本构造形态布置的观察点。基本点应布置在测区填图单元的地质界线、含矿层或矿体、蚀变带界线、岩体界线、断层面及褶皱轴等位置上。基本点要求作详细的文字记录(必要时作放大素描图)。
b)加密点:为进一步控制地质界线和构造形态的变化,在满足基本点密度要求的前提下,在基本点之间沿地质界线加密布置的观察点。加密点只作简要的文字记录。
c)岩性或产状点:为控制和了解地质界线之间岩层产状变化及岩性特征、满足基本点密度和数量要求而布置的观察点,岩性或产状点只需记录岩层产状和岩性特征。(2)地质点密度及数量
a)地质点布置的密度及数量应根据填图比例尺大小、构造复杂程度、基岩出露情况、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确定,见地质点密度及数量(正测精度)表。地质点密度及数量(正测精度)表 填图比例尺
地质界线上 的点距(m)
点数/km2
构造简单
构造中等
构造复杂 1:10000
100-200
1:5000
50-100
120
1:2000
20-50
160
240
300 1:500
10-25
320
480
600 注:地质界线上的点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要求保证对重要地质界限的有效控制。b)基本点数与加密点数之和,应大于地质点总数的70%。c)简测的地质点密度及数量为正测的70%,草测为50%。
4、地质点定位与技术要求(1)现场标注点位
将写有地质点编号的木桩(竹桩)打入地质点处的基岩裂缝中,或者用红油漆在基岩上划“⊙”以示点位,并在“⊙”旁边写上地质点号。若需要仪器定测的地质点,应在地质点附近挂上小红布条,以方便找点。(2)测量坐标
所有地质点都应用手持GPS,结合地形图定位,将点位标注在手图上,用直径2mm的实心园点(●)和空心小圈(○)分别表示实测和推测的地质点,并标注点号。(3)精确定位
对精度要求很高的重要地质点,须用经纬仪或动态GPS进行精确定位。一般的做法是:填图人员在现场经观察确定地质点,用GPS测量点位坐标后,将这类地质点及坐标通知矿区专业测量人员进行精确测量定位。
5、地质点记录与技术要求
在地质点测量的坐标数据及观察的地质现象,都要按照地质点记录表格式进行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如下(如果采用照相、录音等形式记录地质现象时,应按有关要求,填写音像记录表):(1)矿区名称:用矿区代号(在矿区设计中规定)表示。
(2)点号:指地质点编号。一个矿区如果两个填图组最好一组用单号D1、D3、D5⋯⋯,另一组用双号D2、D4、D6⋯⋯。
(3)位置:GPS 的定位坐标及明显地物地貌的特定位置。(4)地质点性质:指界线点、构造点、矿化点、岩性点等。
(5)路线地质:指相邻两个地质点之间的观察路线,如D1—D2 表示1 号地质点到2 号地质点之间的路线。记录内容主要是描述两点间先后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记录的地质现象必须要有准确位置(对应某个地质点的方位和平距),且应记录地质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并说明与已知地质点有无差异或变化,路线上尽可能多地实测岩层产状,注意产状变化并分析原因,每条路线的观察记录具有连续性,必要时可作路线剖面图或平面图表示地质体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
(6)地质描述:每个地质点所具有的地质意义不完全相同,在描述地质现象时,应有重点,切忌千篇1律或平淡叙述。地质点描述内容主要有:①岩石的名称、颜色、风化特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②古生物及遗迹化石;③蚀变及矿化现象;④矿脉(层)、岩脉的岩矿石名称、岩矿石特征、产状、厚度、穿插关系;⑤地质体及地质构造(褶皱、断裂、破碎带等)的产状、性质、接触关系、垂直及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地貌及水文地质等。
(7)岩矿石标本、样品的采集与编号:在地质点及沿途采集的标本、样品,应在露头和手图的相应位置上标注和编号。
6、地质界线勾绘与技术要求
地质界线勾绘是指将控制同一地质界线上的相邻两个地质点相连接。地质界限勾绘应在野外实地进行,勾绘时,应充分考虑两点间距离的远近、产状及变化、有无断层切割及地形变化(按“V”字形法则勾绘)等因素。实测的地质界线用实线表示,推测界线用虚线表示。
五、野外资料整理
野外填图中形成的文字、图、实物等资料,要求当天内完成整理,不允许多天后累计整理。
1、记录本(地质点记录表)整理
应检查地质点记录表中填写内容是否齐全,文字是否通顺、有无错漏字、用语是否准确;素描图是否需要完善;检查后,给数据和素描图上墨。
2、手图整理
检查手图中的地质点、观察路线、产状、填图单元代号、标本、样品、照片等位置、数据以及界线勾绘有无错漏,确认无误后着墨。
3、实物资料的核对整理
对填图过程中取得的标本、样品、照像资料等,应核对标本及样品的编号、位置及各种数据等,确认无误后,再分别进行整理。发现问题,必须到野外核实、补充和修正,不允许回忆补充修正。
4、编制实际材料图
(1)用与手图同版的、未折叠、无皱纹、无缺损的地形图作为底图,将手图中填绘的全部内容(地质点、路线地质、标本样品、产状、已施工工程、各种地质界线、断层线等的位置、编号、代号)转绘到底图上,加上图框、图名、图例(按矿区统一图例)、比例尺、责任表等,形成实际材料图,见下图。实际材料图应在野外填图过程中逐步完成,以保证填图中出现的遗漏、错误、争议等问题能在野外得到弥补、修正和统一。
(2)实际材料图转绘方法与要求,首先丈量手图上地质点及其它内容的坐标数据,然后依据手图上各点的位置展绘到实际材料图上(也可以用灯箱透视将手图上的内容展绘到实际材料图上)。展绘过程中做到:
a)按坐标方格网,依一定顺序逐个进行;
b)先用铅笔展绘,待自检和组内检查无误后,再上墨。对地质界线或断层线的推测地段不要急于上墨,要等证据确凿后再上墨;
c)在展绘点丈量坐标时,要对手图经野外使用、折叠出现的图纸收缩误差进行平差处理,将误差消除在每个方格网中,避免产生累计误差。
5、地质填图质量检查
地质填图工作完成,经过项目组自检和互检,认为该项工作已经完成,要写出质量检查验收申请,经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质量检查验收(按照地质填图野外记录质量检查记录表中所列项目,对填图工作进行逐项检查,提出质量验收意见),根据质量检查验收意见,进行野外补充完善修改,认为合格后,方可验收。见地质填图野外记录质量检查记录表。
六、地质填图提交的资料
1、资料清单
a)地质填图记录本(地质点记录表); b)音像记录表,见下表; c)标本登记表;
d)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e)实际材料图,见下图; f)岩矿石标本(实物)及送样单; g)鉴定及测试成果;
h)矿区(矿段)地形地质图(反映填图阶段成果),见下图; I)质量检查验收记录表。
2、地质填图工作总结的内容
a)概况:目的任务,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以往地质工作评述(主要成果及存在问题),完成实物工作量;
b)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c)矿区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矿床; d)结语:主要成果、存在问题、下步工作意见。
巴南区花溪街道建新村实测地层剖面小结一、前言剖面位于巴南区渝南大道至南泉虎啸村外环高速路,剖面起点坐标:X: 3257901;Y: 355594。露头较好,剖面测制目的主要是了解侏罗系中......
乌苏市阿拉特克西金矿Ⅰ号勘探线剖面工作小结1.前言1.1施工日期:2016年5月28日; 1.2 1.3比例尺:1:500;1.3剖面方位295°,剖面起点位置X:4916668 Y:460414 H1265m,剖面总长:0.20Km;1.......
江山上横塘O1y-O2y实测地层剖面一、前言1、目的任务测量此剖面目的观察了解古生界下奥陶统的印渚埠组、宁国组、胡乐组及砚瓦山组的岩石特征、岩石成分、岩石组合特征,确定填......
剖面整理基本要求:1、剖面名称用“×××省(自治区)×××市(县)××(地名)××(时代)××组(注意要写上填图单位,如Є1x)(侵 入体)实测剖面图”2、要注意剖面编辑与描述中,2%-3%类,百分号都......
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中建四局六公司项目管理部2014年2月1 实测实量操作指引1.目的1、提高公司质量管理水平,推动项目工程质量提升。2、规范工程质量实测过程中的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