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农业发展总结_成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成都市农业发展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成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成都市2009年农业发展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的总体部署,以开创现代农业新局面为主线,以实施农业重大项目为抓手,在科学编制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同时,千方百计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组织形式、发展模式、经营机制和利益联结方式的创新,加快推进土地集中集约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和综合示范点建设,着力推进农产品营售,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促进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稳定增收。
初步预计,今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增幅将达到4%,比预期值高0.5个百分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将达到14%,比预期增幅高2个百分点;全市粮食总产量将达到278.9万吨,比上年增加4.4万吨,连续五年实现恢复性增产;生猪、茶叶、猕猴桃、食用菌、伏季水果、蔬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产量将实现稳定增长。
今年最具亮点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编制完善了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对重点产业重新进行了科学布局,明确提出了实现“三个一流”(一流的基础设施、一流的生产基地、一流的产出水平),建设“全国前茅、西部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带动区的目标。同时,组织开展了一般乡镇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
二、实现了农业投资的大幅度增长。截止11月底,争取中央和省级农业项目102个,资金8.62亿元,同比增长18%;全市实施农业项目527个,累计完成投资220.69亿元,其中今年1-10月完成投资160.1亿元。预计全年农业项目投资将超过200亿元,比上年增加1倍以上;预计今年全市新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将达到61个,协议资金118.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可望达到46.31亿元。
三、推进了土地集中集约规模经营。着力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截止目前,全市颁证率达到63%,预计年内全面完成。充分运用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预计今年全市将新增农用地流转面积64.9万亩,其中新增耕地流转面积54.9万亩。
四、加快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制定并经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促进粮油、生猪、茶叶、猕猴桃、食用菌、伏季水果、泡菜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9个指导性文件,细化完善了支持政策措施。重点组织实施了400万亩粮食丰产示范工程和100万头生猪、10万亩茶叶、10万亩猕猴桃、5万亩食用菌等标准化规模化示范基地建设。全市规模化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新增29个,累计达到249个。
五、创新了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在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同时,重点推进农民专合组织、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355 - 1 -
个,新增763个;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到1100个,新增102个。总结推广了“大园区+大业主”、“大园区+小业主”等农业园区建设模式和“田间股份制”等农业经营组织模式。
六、推进了农业的对外开放。成功举办了“三川暨都江堰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圆满承办了“中国西部农交会”,取得了签约农业投资项目135个(其中成都市54个)、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310.11亿元和现场销售1491.2万元的佳绩,成都馆布展工作得到各方好评。同时,在深圳举办了成都农产品推介会,组织企业参加了在上海、北京、南京举办的农产品展示展销会,配合市会展办承办了’2009中国成都国际茶业大会,唱响了“农产品·成都造”品牌。
七、塑造了一批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典型。围绕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步转变,结合“四大基础工程”的实施,指导区(市)县在组织形式、发展模式、经营机制和利益联结方式上进行创新,通过集成政策、集成项目、集成技术和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综合示范亮点。全市形成了“新津县岷江蔬菜产业示范园”、“新都区新繁泡菜产业园区”、“郫县古城镇花牌村粮经产业示范基地”、“金堂县成都友诚生猪养殖园区”、“温江区友庆现代农业示范园”、“邛崃市高埂荷塘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双流县万安石斛产业科技园”、“金堂县成都紫色植物产业示范园”等30余个具有普适性和推广性的综合示范亮点,初步形成了沙西线粮经产业示范带。
与此同时,狠抓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科技培训、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实现了“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度提升,抽检合格率比年初提高12个百分点;年内建成30个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农作物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和农村沼气建设加速推进,扶贫开发、农机化建设和供销社发展成效显著。
总体来讲,今年我们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重要载体,不断强化学习型机关建设,通过思想再解放,观念再转变,工作再创新,推进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今年,市农委系统承办的各项民生工程目标、工作奋斗目标、职能目标将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
总结今年的工作,主要反映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农民增收面临农产品价格下降、乡镇企业增速放缓、劳务输出难度加大、农民工工资水平降低等诸多不利因素“几碰头”的严峻局面。二是农村“贷款难”问题仍较突出。由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涉农金融产品不多,适应性不强;贷款抵押物范围较窄,农业信贷担保手段缺乏,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瓶颈仍然突出。三是农业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难。农业招商项目投资强度低,对地方的税收贡献少,各地重视不够,其农产品加工(初加工)、农业观光、农产品仓储物流项目建设用地、融资贷款有时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2 -
2010年工作思路
2010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定位和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要求,始终坚持“全域成都”和区域一体化的理念,始终抓住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胆突破的关键,围绕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以实施“四大基础工程”为重点,以建设“全国前茅、西部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实现新的突破。
主要工作目标是: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以上。具体思路是:
一、科学制定功能区产业发展规划。按照都市圈发展战略和发展高端产业、产业高端以及“一区一主业”的要求,调整完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科学选择能够代表成都市水平,能够达到“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生猪、茶叶、猕猴桃、食用菌、泡菜、中药材、花卉、伏季水果、蔬菜、家禽等十大产业作为市级农业重点产业,分产业制定功能区规划。指导区(市)县完善县、乡、村产业发展规划。
二、加速推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充分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制度,加快构建和完善土地流转的机制,在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生产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和土地流转,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确权工作。全市土地规模经营率提高2个百分点。
三、大力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抓住核心产业,瞄准产业高端,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一批知名度高、实力强的农业企业和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弥补“短板”的产业发展项目。协调推进农业金融、保险、担保等服务体系的完善,发挥农业政策性投融资平台的作用,综合运用委托贷款、担保贷款、贴息、奖励和农村产权抵押等多种手段,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大规模进入农业领域。抓好农业在建项目实施和签约项目的落地,提高农业项目投资水平。全年农业项目投资力争达到220亿元。
四、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按照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思路和都市圈发展战略,抓好标准化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物流基地建设,突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物流业,推进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向其他市州扩展和转移。继续着力抓好400万亩粮食丰产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抓好40万亩核心示范区高产创建;推进100万亩优质高效标准化蔬菜、伏季水果、绿茶、猕猴桃、食用菌、道地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建设。着力推进生猪、家禽、食用菌、猕猴桃、泡菜等产业发展核心区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率提高2个百分点。蒙阳农产品批发市场、三联家禽市场等大型农产品物流市场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工、- 3 -
贸一体化,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五、不断完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继续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组织和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培育力度,加快发展农村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各类市场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大力推广“大园区+大业主”、“大园区+小业主”、“田间股份制”等经营模式,加快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全年新培育10家市级龙头企业,新发展30个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继续培育打造100个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20个龙头合作社,扶持发展20家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和特色农庄。
六、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围绕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做好种养业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的引进,推进柑橘、伏季水果等产业品种的更新换代。加快建设猕猴桃、伏季水果、珍稀食用菌、茶叶、花卉苗木科技产业园和猕猴桃基因库建设。下大力气提高设施农业档次,提高综合农机化作业水平。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训,推进农业科研和成果转化。着力强化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农产品向绿色、有机转化。积极创建农产品高端品牌,增强成都农业核心竞争力。
七、切实加强农业公共服务。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载体,加快推进中低产田土改造和标准粮田建设,组织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计划,提高土地有机质,提高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全年实施耕地质量提升8万亩。继续按照“提升硬件、优化软件”的原则,推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新建120个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推进农业劳务服务公司、农业劳务合作社、农资服务公司、农业机械租赁公司等企业化农业服务机构、新网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着力强化基层防疫体系,落实强制免疫措施,加强动植物重大疫病监测和防控。继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强农业投入品和生产环节监管,推进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低碳农业,以沼气建设、秸秆综合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重点,推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八、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综合示范亮点。继续围绕实施“四大基础工程”,集成科技、政策、项目,打造具有普适性和推广性的农业综合示范典型。深入打造沙西线、IT大道沿线优质高效粮经产业综合示范带。建设20万亩亩产“千斤粮、万元钱”示范基地。争取建设2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园区。启动温江、都江堰、彭州、郫县、邛崃、新津等区(市)县首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工程,推进二三圈层区(市)县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
九、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扎实开展争当学习型党员、学习型干部,争创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处室活动,不断强化思想武装、理论武装,适应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努力担当起推进成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强化领导班子建设、规范化服务性机关建设、机关作风建设、- 4 -
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务实创新和攻坚破难的能力,不断提高服务“三农”的水平。
- 5 -
成都市农业劳动者身份证明存根存根编号:经办人签名:年月日(盖章)――――――――――――――――――――――――――――――――――成都市农业劳动者身份证明编号:(婚迁人员......
成都市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年度总结2010年12月06日 17:42凤凰网财经【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2009年以来,成都市委、市政府把电子商务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
成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作者:苏文明 于代松 陈国先 贺刚一、都市农业概念界定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都市农业不......
成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苏文明 于代松 陈国先 贺刚一、都市农业概念界定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都市农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舒惠国[1]认为,都市农业是指......
人人献策怎样解决农村农业旱天用水问题自然灾害,久旱天气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大敌。怎样规避干旱风险解决农业农村用水已是我们国家重要课题。南水北调工程,国家已实施与正在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