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务教科工作总结_小学教务工作总结1

2020-02-29 其他工作总结 下载本文

1教务教科工作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教务工作总结1”。

2010学年第一学期教务、教科工作总结

本学期是学校并校后的第一个学期,许多教学工作遇到一些问题,教学处全体同仁团结协作,积极思考,迎难而上,与全体教师共同克服新事物带来的矛盾。

一、改革教学常规,适应新环境。

使用新的校园以后,教学管理上出现难监控的问题;校园大了,距离远了,教师的自律能力受到了挑战;以及教务处人员上课时办公室常常无人,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等问题。在新的情况下,我们认真分析,克服问题。实施了工作与教学分头并进的形式,到教学楼上课时,一并完成教学任务,如专业批改、学生辅导、备课等。到办公室工作时则一心落实教学管理。

同时改革教学常规,首先是改革备课制度,一是鼓励教师使用电子备课,利用好网络资源,下载的教案注明出处,再进行修改利用;二是提高资源再利用与教案改进反思,鼓励教师利用老教案进行修改。三是尝试进行优秀教师自主备课制度,郑喜玉、王兴江、黄连国、李香森四位老师进行了自主备课,两位语文老师采用了“活页”备课,两位数学老师尝试了“先学单”备课,推进了学校备课的新形势。备课方式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教师工作时间,提高了备课效率。

其次是作业设计改革。为了切实落实好分层作业,提高分层作业的实效性。本学期,施行“隐形分层”,要求教材配备的《作业本》为B作业,全班作业;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或教辅资料,进行A与C作业的设计,采用打印、剪贴等形式,将AC作业张贴在B作业本上方与下方,通过每日一题的形式进行AC作业分层布置。这种简单、易操作的“隐形作业”设计方式,收到了老师的极大欢迎,操作容易,不会被应付,开展起来方便,对学生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分层。

最后是检查方式的改革。改变原来常规检查全面检查的形式,全面检查费时费力,因工作量过大,往往看不到深度问题。本学期常规检查,一次一重点,针对性强,如期初进行教学计划检查、11月份的疑难问题分析、12月份的一周教案检查、1月份的作业量情况检查。每次检查后,通过“校讯通”短信告知教师检查结果与问题所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业务的成长。

通过改革,取得一些成绩。在刚刚结束的“县小学各学科教学规范达标专项评比”中,我校13人获奖,占总获奖人次的50%,其中一等奖2人、二等奖4人。在刚刚结束的“县小学学科教学疑难问题和解决对策征集评比”中,我校22人获奖,占获奖总人次的42.3%,其中一等奖2人,二等奖7人。

二、注重原生教研,发展教师素养

教学改革是一个学校发展的源动力,师资队伍建设事关学校的未来和发展。我们在加强常规管理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改能力搭建学习、展示、提高的平台。

1、提出提升目标,明确方向

刚刚制定的学校新的三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提升教师素养的培养目标,三年内,建立一支稳定的教科研骨干队伍,并建立骨干教师第二梯队。培养5位学科领头雁,培养2位以上小中高教师,县三坛及县骨干达10人以上,努力培养市坛一人。开展3项以上省市级课题。高质量开展每年24学时的校本培训,确保每位教师每年达到48学分。要立足于学校;立足于教学;立足于教师的自主选择,促进教师师德与师艺双提升。要落实好“重点提升”与“全体提升”双培养制度,向骨干教师倾斜政策。

2、健全考核机制,激发活力

首先、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每位教师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教科处认真审定,帮助教师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制订阶段性目标,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

然后,建立过程结果并重的《大门镇小校本成长考核办法》,鼓励教师参与素养提升。一是过程考核,如学历提升、参与课题、积极撰写论文案例、建立个人博客或微博、参与校本培训、上校级研讨课、组内研讨课等。二是建立校本成长考核,和绩效工资结合,对获奖的老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三是树立榜样。对获得教科研荣誉较高的教师,通过学校荣誉橱窗,学校OA新闻栏,校讯通短信,进行广而告之,在外出培训上给予倾斜。

3、开展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1)点对点的教师帮带。采用新教师、青年教师(有潜力的年轻教师,第二梯队)与优秀教师(既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挂钩帮带,在选择帮带对象上考虑同一学科、同一办公室、同一教研组,以方便她们有时间有地点的进行交流。制定了帮带互助计划、帮带互助职责,确定帮带任务、帮带目标。每学年开展帮带成效展示活动,师傅上课徒弟点评,徒弟上课师傅点评。师傅外出学习时徒弟都一起去。使他们有机会进行交流。本学期,选派王兴江、黄腾英、林奇福、陈义4位老师参加“全国第七届班级读书会暨两岸三地儿童阅读体验式研习论坛”,4位帮带组合回来后,开展了“我爱童书,点亮阅读星星灯”阅读高效课堂研讨暨外出学习反馈活动”,向学校全体老师汇报了学习成果。

(2)建立学习型课题团队。教师专业学习的落实,必须实行团队学习。学校每立项一个课题,就建立一个以课题成员为主要成员的科研团队,实行“有福同享”的考核机制。如:我校“先学后导”课题团队5人,每月进行行动研讨,每周进行问题分析,建立了课题网络研究工作室,成员把研究中的所得、感悟、困惑等都拿到网上晒一晒,得到更大更广的帮助。上上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走进新教育》丛书主编,被网友誉为“申屠大侠”的申屠待旦老师,也关注到了我们的这个团队,不仅在网络上对我们的研究课题提出高贵的建议,还留下了他的联系方式,于是我们主动的和他进行交流,共同探讨了先学学法上的一些策略,得意匪浅。各个团队对研究中遇到的问题,采取了分头解决共同提炼的方式。教师个人的科研阶段成果也会拿到团队中进行探讨,在交流与碰撞中发现更深刻更精彩的见解。

3、开展专题培训,全民提升。

(1)教师读书。每学年制定一份教师推荐书目,供教师选读。组织读书沙龙活动,交流读书体会。

(2)阅读教材。结合教研组理论学习,各组在期初开展教材大纲与教材集中阅读活动,把教材、大纲认真读一篇。

(3)专题培训。针对共性问题,学校定期举行主题鲜明的专项校本培训,如“班主任技巧培训”、“教师命题策略培训”、“计算机培训”、“小班化合作能力教学研究”。本学年我们的主题是“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与“教材解读”。每个专项培训都随着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校本教研,如“小班化合作能力教学研究”专题下的“推进小班化合作教学与儿童阅读教学活动”的校本研讨活动,先是开展集中的理论学习,然后组内理论学习,再个人撰写体会或策略,接着开展课堂展示活动进行实践研讨。将理论经验与本校实际进行了磨合与推进。(4)外出提升。合理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进修。本学期,外出培训81人次,其中省级34人次,市级19人次,县级28人次。这些活动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极大的推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5、开展原生教研,实现共享。

在校本教研上,每学期初给每一位教师提出一学年要完成的保底素养提升任务,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发展,从而形成习惯。

并经常开展教师示范课、展示课活动,通过不断地上课、评课,做到人人参加教研,人人开课,课后及时评课,人人发言,各抒己见,共同促进。借助博客教研把教学随想、研讨课、理论学习、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都进行博客研讨,截止昨天,我们的三个主要教研组博客日志总量达304篇、更贴1571次、点击24347次。博客教研不仅解决了时间上的问题,而且提升了随笔能力,养成认真思考问题的习惯,因为博客是公开的。并建立了“学校备课平台”,专门收集校级研讨课及以上精品教案,让教师们尝到了教育智慧和教育资源共享的好处,同事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四、完善自主课堂,关注每位学生。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毅力与能力。着眼于家庭教育的薄弱力量,以及社区教育因素,我们开展“自主课”这项工作。提出了简单务实的整理目标。形式上,整理、作业与辅导要并重。提出“三大步”整理课基本模式。方法上:允许进行集中辅导。指导方式上,开展多种辅导方法。时间上,有充足的活动时间。人员安排上,每班要两人以上。职责上,教师要改变观念。担任好“导师”的身份,而非教师身份。保障上,加大考核的同时加大奖励。将整理课管理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将整理课纳入教师周工作量。并开展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中高段每班由班主任挑选5位综合能力最强的学生当任小老师;开展每日一题活动;适当进行作业反馈等;好朋友共同学习等。

坚持了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势头有了一定的好转,学习主动性与学习毅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作业效果较以前有明显的提高。

五、加大辅导举措,切实培养三小。

1、成立校“三小”培养工程工作小组。成立学校“三小”培养工程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由校教务处全体人员兼任。主要职责是:以“三小”基地学校为培养平台,发展学校文学社团、数学社团、科学社团,形成人才培养制度,搭建彰显学生个性、展示学生风采的舞台,开辟学生原创作品、交流创作经验的时空,确立社团主体意识,鼓励社团自主发展,引导师生文学社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推动学校文化健康发展。

2、创建并推进“三小”基地学校

上学年我校已经成功申报为县“小文学家”基地学校。召开了“三小”培养动员大会,开展了创建“小数学家”基地学校、“小科学家”基地学校的申报的前期工作。健全各种社团、开展正常社团活动,创立了社团刊物。

六、积极配合学校,完成基建任务。

因学校扩并,基建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根据校长室的统筹,教务处本学期承担了学校阶梯教室、教师休息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功能室的基建任务。目前4个功能室已经完成基建工作,向学生教师开放。

教科工作部分

教科工作有几头,头头有上级,接受县教研室师训、学分、教科室,装备中心及其下属网络中心的领导,以这几个科室的计划文件为指针,有序安排,结合我校实际开展工作,以全体老师的热情、行政的科学安排开展工作。

一、科学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如实开展

市、县师训部门,为校本培训连续更改更项工作计划及工作指导性文件,教科工作在读透各项指导性文件的同时,认真并科学制定了我校的年度校本培训计划。新时期的校本培训计划为两学期一个计划,统筹整个学年,分三个层次,校级的培训、教研组的培训、教师个人研修。并对每个层次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模块分工,并在校本培训上宣读加以解释,让教师充分了解校本培训的新模式。

1、培训落实

本学期受办公室、会议室及培训场地及网络沟通的影响,校本培训开展得受到了一定影响,但还是如期的举行了校级层面的四个培训:一次为评价研究分析(即期中质量分析)、三个校本讲座,即教材解读、德育工作与教师先进教学理念交流(童书阅读推广、,两节阅读推广课)。另一次关于心理健康的培训,由于培训教师工作档期问题留待下学期。

2、校本分的上报

到2011年起校本分不再按学年分数上报,而改以年度上报的方式,且每年校本分数不超24学分。教科处在如实审核各位老师的培训情况下,通过繁杂的分数计算后,将各位老师的校本分数上报到浙江省教师培训平台。接下来的培训将执行严格的签到制度,以正校本培训的严肃与学术性。同时暑假里配合了人事局进行了学分培训,配合了进修学校进行了培训考试。

二、教师培训平台落实

2011年起,教师培训将在平台先规划,后培训的工作安排。接上级通知后,教科处积极组织教师进行项目申报、核对,认真组织学校相关部门进行培训审核,随时向教师发布平台讯息,也随时为教师核对各项申报,指出不足,针对改进。使平台工作培训申报有序、平稳地开展,纷杂的工作终告一段落。

三、课题科研

1、认真指导课题结题

今年的暑假起,教科处连续三次通知本年度到期的课题进行结题,三次短信提醒结题,并要求结题的老师尽早将材料收集,上交结题报告,并视课题开展的各项情况,作同结题或评比的要求。并对结题和评比的课题负责人作一些要求补充材料或者整改的提醒。

经过教研室的评审,我校七个课题,三个被评为结题奖,另四个课题获奖,王丽丽、苏丽华、林桑桑、南秀珍四位老师分别获得县一、二、三等奖。

2、加强过程的示范

为增加课题研究的抛砖性,教务与教科分别承担了市级与县级的课题,这两个课题按步实施,按时开展学习与研究活动,促进了教研氛围,也为其他的在研课题提了醒,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3、认真组织课题申报

课题的申报量基本能展示一个学校的科研活力。2012年的课题申报,限于网络的不通畅,教科处无法让详细的文本信息快速到达老师的手中,只能不厌其烦地一次次用短信通知、提醒各位老师。在不懈努力之下,我校的课题申报率维持在近年均水平,六个课题,中心校占3个,豆小占三个,而尤为感动的是,豆小的课题申报让中心校脸红,不仅数量持平,而且豆小申报课题的是最年轻的新老师与最年长的老教师,这其中,叶贵财老师的科研积极性更值得表扬。

四、论文案例撰写与评比。

各项评比性文章的撰写是教科的常务性工作,及时的发布通知,按时收集文稿,是教科工作重复性的重要模块。各项评比信息的发布是教科工作扰民的重要组成元素。但本学期的扰民工作,效果不堪大,没有了OA之后,教师连信息也懒得看。所以今年的科研成果比例较小。

汇总了2011年全年的科研成果,包括课题、论文、案例、创新论文、科技论文等,2011年的全年成果仅达63项,这项工作在下学期必须加强力度,让我校科研势态再上一个台阶。

五、网管工作

1、校安后的网线铺设。

校安工程的开展,致使我校的网络铺设受到了大面积的破坏,网络管线重新架设,这给教学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同时,原二中校区的交换机大面积损坏,本学期配合算来网络公司,重新架设网线,对网线铺设作了新要求,同时对原二中校的交换机进行了新配置,终于在学期末使全校每个信息通畅。但网络状况与交换机使用情况依然令人担忧。购置并调试了两台新交换机,对教师休息室的网络与无线网络进行了设定,查找了各功能室的信息端口,使之通畅。

2、校安工程信息上报

校安工程后,各项信息需重新上报,拍摄了两同幢教学楼的照片与视频,并重新制度照片与影像使之与网站要求相符合。按时完成了“校安办”的工作要求,并上报了各种信息。

本学期即将过去,我们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在新的学期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力争使教务处的各项工作更上层次,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把我校打造成特色学校作出更大的贡献!

专业教务教科工作总结(通用14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做好规划。写总结时要注重语句的连贯性和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和阅读。下面是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

最新教务教科工作总结(案例23篇)

总结是一种对自己成长和进步的评估和反思。在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的精炼和言简意赅,避免使用过多废话和繁琐的修辞。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为自己的总......

教科工作总结

教科工作总结昆山高新区新华舍幼儿园2013.2—2013.6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园教科研工作在《纲要》精神引领下,在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下,在“以老带新、以能培弱”等合作、自主探......

教科工作总结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工作总结北厍中学教科室本学期,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在市教科室的指导下,在其它处室的配合下,结合本校实际,有效地开展了教科工作。一、理论学习召开全......

学年第二学期教务教科计划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局文件精件为航标,以追求轻负担高质量、全面提高素质教育为目标,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开展教学常规工作、教科研活动,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

《1教务教科工作总结.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1教务教科工作总结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小学教务工作总结1 工作总结 教务 教科 小学教务工作总结1 工作总结 教务 教科
[其他工作总结]相关推荐
[其他工作总结]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