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_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 总的教学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三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具体要求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将彻底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具体形式
①集中授课:知识技能的普及等。②实践活动课: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 ③方案设计课:主题的确立等。④综合课:课题的研究等。
⑤成果交流课:体验的交流,成果的展示等。⑥其他 实施阶段:
①召开三年级学生家长会,成立校外导师团。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③参与市级现场观摩教学和研讨活动。④各级实验教师做好实验案例的积累。⑤每月举行一次校级的实验研讨小结。⑥参加市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评比。
教学进度:
第一周 第一课 走进纸的世界 第二周 第二课 垃圾问题小思考 第三周 第三课 我与学具 第四周 第四课 我眼中的秋天 第五周 第五课 轮子和车 第六周 第六课 生活中的安全标志 第七周 第七课 观察金鱼 第八周 第八课 我爱我家 第九周 第九课 我们的眼睛 第十周 第十课 我们一起玩游戏 第十一周 第十一课 买东西的策略 第十二周 第十二课 走进小蚂蚁的世界 第十三周 第十三课 做个自护小能手 第十四周 第十四课 走进蔬菜家庭 第十五周 第十五课时 期末大盘点 第十六周 第十六课时期末小测试
第一课 走进纸的世界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通过调查、收集、讨论,让学生获得与纸有关的知识。3.树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纸的发明及变迁过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活动方式:收集、调查、访谈、讲座、宣传。
教学的过程:
活动一:小组汇报
一、各组汇报(生生互评、教师评价)资料:纸的发展历程
(一)通过那些途径查找到资料并通过多次整理而得出纸的发展史。
隋唐时期,著名的宣纸诞生。(在宣纸的主要产地安徽宣州有这么一个传说:蔡伦的徒弟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他一直想制造一种特别理想的白纸,用来替师傅来画像修谱。但经过许多次的试验都不能如愿以偿。一次,他在山里偶然看到有些檀树倒在山涧旁边,因年深日久,被水浸蚀得腐烂发白。后来他用这种树皮造纸,终于获得成功。由此可以断定:利用树皮制造宣纸,在唐朝时候就比较盛行了。)唐代在前代染黄纸的基础上,又在纸上均匀涂蜡,使纸具有光泽莹润,艳美的优点,人称硬黄纸。五代造纸业仍继续发展,歙州制造的澄心堂纸,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好的纸。到了明清,造纸业又兴旺和创新。各种笺纸再次盛行起来,在质地上推崇白纸地和淡雅的色纸地,色以鲜明静穆为主,如康熙、乾隆时期的粉蜡纸,印花图绘染色花纸等,纸的制作,到了清代,已到了完美绝伦的地步。
造纸的过程:
一般印刷纸的生产分为纸浆和造纸两个基本过程。制浆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化学的方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把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纸浆或漂白纸浆。造纸则是把悬浮在水中的纸浆纤维,经过各种加工结合成合乎各种要求的纸页。
造纸厂一般需贮存足够用4~6个月的原料,使原料在贮存中经过自然发酵,以利于制浆,同时保证纸厂的连续生产。经备料工段把芦苇、麦草和木材等原料切削成料片(供生产化学浆)或木断(供生产磨木浆),再把小片原料放到蒸煮器内加化学药液,用蒸汽进行蒸煮,把原料煮成纸浆,或或把木断送到磨木机上磨成纸浆,也可经过一定程度的蒸煮再磨成纸浆。然后用大量清水对纸浆进行洗涤,并通过筛选和净化把浆中的粗片、节子、石块及沙子等除去。再根据纸种的要求,用漂白剂把纸浆漂到所要求的白度,接着利用打浆设备进行打浆。然后在纸浆中加入改善纸张性能的填料、胶料、施胶剂等各种辅料,并再次进行净化和筛选,最后送上造纸机经过网部滤水、压榨脱水、烘缸干燥、压光卷取,并进行分切复卷或裁切生产出卷筒纸和平板纸。如果生产要生产涂布印刷纸,则需要干燥中部或生产成卷筒纸后经涂布加工而实现。
除以上基本过程外,还包括一些辅助过程,如蒸煮液的制备、漂液的制备、胶料的熬制及蒸煮废液和废气中的化学药品与热能的回收等。
纸的浪费:
1.学生用纸的浪费:校园纸张浪费现象中,草稿纸浪费可谓是“重头戏”。于是第四组同学对草稿纸浪费现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是这样设计的:
问题1 :你是否经常使用草稿纸? 问题2 你是否经常只用一面就不再使用了?
问题3 你在草稿纸上写的字是否比平时要大? 问题4 你是否常有意或无意地在草稿纸上写一些字或画?
经过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我们发现:有90%以上的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使用草稿纸,而我们发现大约有15%的人在用过草稿纸的一面后就不再使用了,这可是相当大的浪费了;在使用草稿纸时又有60%以上的人在上面写的字要比平时大;大约70%的人喜欢在草稿纸上写一些无目的的字或画一些无聊的画。小小的草稿纸在校园中的浪费实在是很严重的。这种浪费不止是在我们校园中存在,更是社会中纸张浪费现象的折射。
(二)节约用纸和保护环境的关系。1.过度砍伐森林给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1)大气污染、表土流失。(2)引起天气反常:如沙尘暴等。(3)黄河断流
2.造纸厂严重污染环境,造成“癌症村”。我们的倡议:
纸广泛地应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更应用于我们的学习。下面不妨来听听几组惊人的数字。
目前,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我们使用、消耗大量的纸张,实际上是在消耗森林资源。现在,地球上平均每年有4000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制造1吨纸需吹伐约20棵树龄在20至40年的树木。全世界约有35%的商品木材用于造纸。
第二课 垃圾问题小思考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增加学生对废品的了解,知道如何利用废品进行艺术创造。(2)学会电脑汉字输入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上网查询资料的方法。
(3)学会设计调查计划及各项表格。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通过小组的集体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能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在网络中主动获取、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交流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4)在合作中承担不同的角色与责任,发展学生的组织、交往、协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增加学生对废品的了解,知道如何利用废品进行艺术创造。(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3)通过小组的集体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能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教学准备:
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预设: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废品的图片,(易拉罐、纸盒、塑料瓶等)让学生欣赏。
2.出示一些废品站的图片和废品利用的精美制品。
二、确定活动主题 1.讨论想研究些什么?
2.教师及时点拨,推荐确立有研究价值的主题:(1)生活中的废品应该怎样处理比较科学。
(2)选取可以再利用的废品进行加工,制作一些手工艺品。(3)如何才能变废为宝。
(4)废品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危害?(5)废品再利用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
三、学生对有价值的问题展开研究。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活动。
四、制作工艺流程 1.学生讨论准备活动。2.收集废品 3.我的设计 4.大家都在制作
第三课 我与学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学具的用途、构成、正确使用学具。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一些查找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惜学具、为自己所拥有的学具而自豪。教学重难点:了解各种学具的用途、构成、正确使用学具、爱惜学具。活动过程:
一、导入: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大家每天都离不开学具。在学具这个大家族里住着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他们形态各异、色彩缤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好伙伴,我们这次的综合学习活动就走进他们的世界。
二、引入主题 1.指认各种学具
(1)笔(2)本(3)涂改用具(4)书(5)包(6)尺 讨论:我们用的学具有哪些用途? 2.分小组
(1)全班50名同学分5组,每组10人。3.分组搜集
三、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1.认真搜集、整理自己的学具、了解构造及用途。
2.开展“同类学具不同用法”的调查,可以向老师、同学、家长、商店售货员等进行调查访问。
3.分组或个人调查、访问、记录。完成下面表格 4.整理资料,绘图,画出自己喜欢的学具 第四课 我眼中的秋天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2.通过观察、收集、记录、制作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了解与秋天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让学生在收集成语、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活动重点:通过观察、收集、记录、制作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了解与秋天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让学生在收集成语、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活动难点:学生的创作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秋的旋律。展示秋天的天空、大地、田野、果园等。录音机。学生准备画笔、各种实物及白纸、胶水。活动过程:
一、感受秋的旋律
1.音乐:鸟叫声。(师扮演爱爱鸽飞出):小朋友们好!生:爱爱鸽好!
爱爱鸽:小朋友们,我飞过了高山,飞过了田野,飞过了河流,飞遍了中国大地,看到秋姑娘把大地装扮得五彩缤纷,美丽极了!我把这些美景拍了下来,小朋友们,你们要欣赏一下吗?
2.播放课件“秋的旋律”。问:你们看到些什么?(让学生尽情交流。)师:这就是“我眼中的秋天”(板书课题)
问:你们平时从周围的生活中感受到秋天来到我们身边了吗?你们从哪里也找到秋天了?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从夏天到秋天发生了变化呀?
3.欣赏一组图片
4.小结过渡:秋天是金色的、沉甸甸的,充满了丰收的喜悦,收获的快乐。秋天的云、天空、树木、果园、山岗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各自的美,你要怎样来表达你对秋天的喜爱呢? 生:老师,我想朗诵一首诗来赞美秋天。(生朗诵诗)
生:老师,我想唱《丰收之歌》来表达我们对秋天的喜爱。(生唱《丰收之歌》)
二、协同创作
导语:就请同学们组成协作小组,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秋天的美吧!
各协作小组自由创作。(1)知识小组
收集秋季常识及有关成语。
在秋天的节气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在秋天有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含“秋”的成语:一日三秋 秋风过耳 秋扇风捐 多事之秋 秋高气爽 秋毫之末(2)美术小组
可单人也可几人协同完成“画秋天”,请几个同学在黑板上协同作画。(3)手工组
用收集的各种实物(落叶、水稻、花生、大豆、棉花等)小组合作完成一幅美丽的贴画。(4)朗诵组
朗诵赞美秋天的诗歌。(5)舞蹈小组 用舞蹈来赞美秋天。
三、汇报展示
四、活动总结
第五课 轮子和车
知识目标:知道轮子的发明历史及发明人。
技能目标:能够搜集有关轮子的资料,并能对其进行加工整理。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知道轮子的历史及发明人,知道轮子与车子的关系。教学难点:对资料的搜集与加工整理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及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轮子,因为数千年后,人们仍然无法离开它,而轮子之所以成为最伟大的发明,在于其后多次突破性的创新都基于轮子的发明。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轮子和车(板书课题)
二、活动探究
(一)思考间
1.你知道轮子和车的哪些知识?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二)成立组
1.将研究方向相同的学生组成一组,并为小组起名字2.制定研究计划
(三)收集访
1.收集有关轮子与车的信息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四)分类区 车有哪些类型呢? 1.小组合作学习 2.全班汇报 3.填写书中表格
(五)设计室 设计自己喜爱的车
三、活动延伸:
1.收集一些新型汽车的资料,看看它们各有哪些特点? 2.设计一款新型汽车,画出它的模型图。简单介绍一下它的特性及特点 课堂练习:说一说你知道的轮子与车的知识。课后作业:了解一下中外的名车。
第六课 生活中的安全标志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公共安全标志,设施的名字,了解它们的用途的同时了解所产生的负面影响.2.注意公共安全,不做危及公共安全的事.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3.能激发学生主动保护安全标志和设施的情感,做文明小公民.活动准备
1.课前搜集相关的安全标志和设施,了解它们的名称和作用.2.课前搜集一些不注意公共安全或因某些原因而发生的安全事故的资料.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揭题.(出示加气站视频)出示“严禁吸烟”标志
师:为什么加气站这里需要“严禁吸烟”的安全标志
师:是呀.为了安全起见,在一些公共场所和容易出现危险的地方设置了安全标志或安全设施.这节课老师和你们认识更多的安全标志和设施,和它们交朋友.板书课题《与安全标志和设施交朋友》
(二)认识标志 安全你我1.师:同学们,安全标志这个朋友也许是几个文字,也许是一幅图画,提示着大家注意安全.你在哪些地方和它交上了朋友,它的名字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呢 赶快到小组里去给你的小伙伴介绍介绍吧!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师:有谁愿意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大家(“严禁吸烟”“小心路滑”“安全出口”“禁止燃放鞭花爆竹”„„)
4.师:同学们,你们认识的朋友可真多呀.李老师也带来一些朋友.看看,那些是我们刚才认识的朋友 和它们打打招呼吧!还有哪些不熟悉的朋友,赶快来认识一下.5.师:你们真是他们的朋友吗 你了解他们平时都呆在哪里吗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愿意接受我的挑战吗 看看这些地方需要你的哪个朋友出现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呢.赶快翻到书33页去画画吧.6.学生画这些安全标志.展示小组成果
师:孩子们可真是生活的有心人,相信大家在安全标志这些朋友的提示下,一定会生活更加愉快.(三)认识设施,保护设施
1.师:其实,我们还有许多朋友总会出现在有危险的地方,它就是-----安全设施.2.你见过这些朋友吗 学生交流常见安全设施的名字及其作用.(安全盖,防护栏,安全灯,消火栓,灭火器)3.师:这些朋友的作用可大啦!可是,他们却经常受到伤害.瞧:(出示安全设施被破坏的图片)朋友受到伤害,给我们带来的是更大的不幸.前不久,我就见到这样一件事.(老师讲述由于安全盖被盗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师:你看,就因为安全盖被盗,给大学生带来的可是一辈子的伤痛呀!孩子们,或许你也见过,听过,亲身经历过由于护栏,安全盖等受到伤害而给我们带来的痛苦 能给大家讲讲吗
(学生交流)师:同学们,听到这些事情,多么让人心痛呀.那怎样才能让这些令人悲伤的事不再发生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悟(如何保护 发现问题,我们可以为朋友做点什么)·写安全用语 ·向有关部门反映 ·报警 ·找人维修
(四)总结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只有我们认清安全标志,保护好安全设施,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安全,才能保证我们的平安.平安是宝,平安是福.平安是我们最大的幸福.(音乐《祝你平安》)
第七课 观察金鱼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文字和图画观察记录鱼。.能对鱼的形态特点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3.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知识与技能:
知道鱼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探究鱼的特征方面的兴趣。2.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看法。教学重点、难点:
能对鱼的形态特点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并进行探究。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鱼、鱼缸、放大镜、水槽、回形针、直尺、记录纸 学生准备:鱼、鱼缸、放大镜、水罐、直尺、教学过程:
一、指导观察并描述鱼的特征。
1.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目标、观察要求、并描述观察到的鱼把观察到的鱼画下来。
2.学生自主观察。(注意提醒学生不要把鱼捞出水来)3.学生汇报观察情况,4.指导学生对他们的发现进行猜测、推测。
二、研讨感兴趣的问题并分组。
1.指导学生讨论:关于鱼,你想研究什么问题? 2.师生讨论。(教师板书问题)可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 ① 鱼听得见声音吗? ② 鱼知道饥饱吗? ③ 鱼怎样运动的? ④ 研究鱼鳞花纹的年轮。⑤ 鱼怎样睡觉? ⑥ 鱼是怎样呼吸的? „„
3.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问题,把学生按研究的问题进行分组。
4.指导小组学生制定研究计划、方案。5.全班讨论、研究、完善研究计划。
三、分组研究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分组自主研究(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研究或者巡视各组研究的情况)
四、交流研究成果。
1.各小组汇报交流研究成果。(汇报展示成果的形式可以多样,如:描述、画、数据等)小组汇报时有组长主要发言,其他组员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出疑问请这个小组回答。这样共同研讨,活跃课堂气氛。
2.教师简要小结。
五、教师课堂小结。板书设计:观察鱼
鱼听得见声音吗? 鱼知道饥饱吗? 鱼怎样运动的? 研究鱼鳞花纹的年轮。
第八课 我爱我家
教学内容:说说我的家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这课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家庭的幸福,教育学生做一个有爱家、爱父母、尊重家人的好孩子。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才是一个有爱心、爱家人的好孩子。教学难点:
真正做一个爱家爱父母的好孩子。教具准备:照片(学生自带)教学过程:
1.让学生自已看教科书第1页至第3页的内容。2.让学生说说自已的爸爸妈妈。
3.指名学生说,要求列举一件小事来说明爸爸或妈妈给你的印象怎样?
4.讲照片的故事:
学生从家自带照片过来,先分组说说家里的故事,并让几名学生在全班发言。
5.练习填表:说说自已最敬佩的家人是谁?原因是什么? 6.互相交换意见共同评出合适的话语。
7.讨论区:(小组讨论)你觉得你的家庭幸福吗?你准备对爸爸妈妈说什么?
8.教育学生爱家人不光用嘴说,要用实际行动表示,比如可以帮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9.让学生向父母了解自已的亲戚并填表。(内容书本第3页)10.让学生说说自已的故事,然后让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说说。11.问:你们在家里会帮父母干些什么?(指名学生说说)你觉得父母工作辛苦吗?我们应该怎样做?
让学生分别说一说,然后老师小结。
12.学生分组活动:说说自己家经常开展的活动是什么?最难忘的一次活动是什么?
13.请各个小组代表汇报,评选说得最好的同学。
14.周末快到了,你准备怎样和父母度过愉快的周末,自己设计一下活动内容,再分组讨论,选取最合理的活动方案。15.指导学生填写第5页的表格。16.让学生说一说学习这课的收获。
再让学生自己填在表格里,再让小组长评分。
第九课 我们的眼睛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眼睛的结构。让学生了解眼睛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探究的过程,并学会撰写小组活动计划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活动准备:
1.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2.确定研究课题,制定活动方案。3.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活动重点:
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会做简易动画。活动记实:
1.导入,引出主题 同学们,我们现在猜个谜语好不好,上面毛,下面毛,中间一颗黑葡萄。(打一人体器官)谁来说一下这是什么器官?你们知道它都有哪些结构,有哪些作用?这些你们想知道么,那么这次活动我们就以《我们的眼睛》为主题,好吗?
2.确定主题,板书 主题一《我们的眼睛》 3.提出问题。(1)你的视力怎么样。(2)眼睛的结构。(3)眼睛有哪些作用。(4)眼睛与我们人类的关系。(5)关于眼睛,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4.归纳问题。
5.按自愿结合的原则分小组,推选小组长。6.小组长汇报本组要研究的问题。7.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1)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和有关书籍。(2)指导学生掌握收集的方法。
调查采访、查阅书籍、上网查找、社会调查
第十课 我们一起玩游戏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各种游戏。让学生了解游戏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探究的过程,并学会撰写小组活动计划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活动准备
1.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2.确定研究课题,制定活动方案。3.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活动重点:
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会做游戏用具。
一、确定主题 1.导入,引出主题
同学们,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有益的游戏活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调味品,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心情更加舒畅。那么这次活动我们就以《我们一起玩游戏》为主题,好吗?
2.确定主题,板书 主题二《我们一起玩游戏》 3.提出问题。
(1)你平时都玩什么游戏。(2)游戏都有哪些种类。(3)游戏有哪些作用。(4)眼睛与我们人类的关系。(5)关于游戏,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4.归纳问题。
5.按自愿结合的原则分小组,推选小组长。6.小组长汇报本组要研究的问题。
二、设计活动方案 导入
上节课我们确立了本次活动要研究的课题,那么本节课我们各小组同学共同制定各组的活动计划。
制定计划
1.各小组同学分别填写各自的活动计划表。2.各小组汇报本组所填写的活动计划表。3.各组的同学根据同学们的建议修改活动计划表。教师总结
三、指导收集资料 导入
同学们,我们制定了活动方案,那么,我们采取什么方式收集资料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收集资料。
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1.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和有关书籍。2.指导学生掌握收集的方法。
(1)调查采访(2)查阅书籍(3)上网查找(4)社会调查 3.怎样开展采访活动,做好采访提纲。4.教师总结。
四、整理展示
导入
同学们,我们课下已经收集了很多资料,下面我们进行一下整理。交流
1.组内交流收集的资料、调查的内容和分析的结果。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交流活动资料及活动感受,互相学习,共同分享。
填写好游戏图。
教师总结。
五、实践操作 课前准备 工具:剪刀
材料:1块长30厘米、宽25厘米的布,6个中间有孔的较沉的圆形铁片,2个中间有孔的稍大的圆形硬塑料片,1根长约20厘米的细绳。
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多种游戏的名称和方法,有些游戏用品我们会做,有些则不会做,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亲手制作一个游戏用具好不好?
动手操作 1.小组讨论制作的方法。
2.小组内同学一齐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
各小组同学将本组的成果向同学们展示,并说明各自的做法。评价一下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小组长的表现。谈谈本次活动的感受。教师总结。
第十一课 买东西的策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生活中有关购物常见的优惠措施,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以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案与策略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购物的最佳方案与策略。教具准备:多媒体计算机和自制课件。教学过程:
(一)调查汇报,讨论引入。
活动一:调查生活中商品打折、降价处理的信息。
1.这段时间老师让你们到各个商场、超市去调查商品打折或降价处理的信息,你收集到哪些?能向老师和同学进行汇报吗?(学生自由发言。)
2.问:当你收集到这些信息时,你想到什么?(学生相互进行交流。)
3.引出课题:买东西的策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去实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提出问题,探索策略。活动二:买哪一套快餐最合算?
1.老师也收集到一组信息,多媒体出示:一百快餐店庆“元旦”期间特价优惠。
A套餐:原价:16元;现价:12.00元。
B套餐:原价:12.00元;现价: 9.00元。C套餐:原价:15.00元;现价:12.00元。D套餐:原价:13.00元;现价:10.00元。E套餐:原价:18.00元;现价:13.00元。F套餐:原价:14.00元;现价:11.00元。
2.如果你买,你选哪一套(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自由发表意见。)
3.老师想买一套最合算的快餐,请你们帮挑一套。(学生相互讨论、计算)设计意图:六套快餐降价后,买哪一套最合算?用这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在生活中买东西经常要做出消费的抉择,利用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活动三:在哪一周购买最省钱?
1.“元旦”节到了,一百快餐店推出了一款新型的套餐和冰淇淋,出示图:
套餐:每份18元。冰淇淋:每份7元。
如果你是经理,你打算怎么推销这一款新型的套餐和冰淇淋?(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根据学生的汇报,修改并展示其中的一些优惠措施。3.小组讨论、制定购买的方案,并说出自己方案的优点。4.通过这道题,你受到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购买东西的最佳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数学知识的良好意识。
(三)解释与应用
活动四:到哪个商店购物最省钱?
1.六一节快到了,我们班准备搞联欢活动,需要购买一些小食品。现在给每个小组20元钱买自己喜欢的食品,你打算到哪去买?
出示两家公司优惠措施:佳用公司:满20元一律八折。
向阳便利店:买够10件小食品回赠5元券。2.商量一下,你们小组里的同学想买什么?面对两家商店给出的优惠措施,你打算到哪买?怎样最省钱?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充满创造性开放性的活动。老师精心设计的提问给了学生一个自主合作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在寻找最佳方案与策略中深深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十二课 走进小蚂蚁的世界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小蚂蚁的形状。让学生了解小蚂蚁的活动规律。提高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探究的过程,并学会撰写小组活动计划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活动准备
1.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2.确定研究课题,制定活动方案。3.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活动重点
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会做简易饰品。活动记实
1.导入,引出主题
同学们,我们现在猜个谜语好不好,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谁来说一下这是什么动物?你们知道它都有哪些结构,有哪些活动规律?这些你们想知道么,那么这次活动我们就以《走进小蚂蚁的世界》为主题,好吗?
2.确定主题,板书 主题四《走进小蚂蚁的世界》 3.提出问题。
(1)你对小蚂蚁了解多少。(2)蚂蚁的结构。(3)蚂蚁有哪些活动规律。(4)蚂蚁与我们人类的关系。(5)关于蚂蚁,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课前准备
工具:剪刀,一小管白胶
材料:算盘珠6个(4个大的,2个小的),中间带孔的小圆球1个,一面凸起的圆形纽扣1粒(纽扣中间至少有2个扣眼儿),小铃铛1个,20厘米长的细彩绳2条,“小眼睛”2个。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到蚂蚁虽小,但它们遇事总是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它们愉快地合作着去完成一件又一件让我们不敢相信的“大事”。想让小蚂蚁的精神陪伴着你吗?做个小蚂蚁挂饰带在身边吧!4.小组讨论制作的方法。
5.小组内同学一齐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6.发挥想象,做出不同形态的小蚂蚁挂饰。
各小组同学将本组的成果向同学们展示,并说明各自的做法。评价一下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小组长的表现。谈谈本次活动的感受。教师总结。
第十三课 做个自护小能手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自护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眼睛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探究的过程,并学会撰写小组活动计划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活动准备:
1.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2.确定研究课题,制定活动方案。3.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活动重点: 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学会自护。活动记实
1.导入,引出主题
同学们,火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光与热。妈妈用火做饭、炒菜;工人师傅用火进行金属间的焊接,可你们知道吗?为也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的灾害。
2.确定主题,板书 主题五 《做个自护小能手》 3.提出问题。
(1)你对火都了解多少知识。
(2)你知道哪些火灾自救与逃生的知识。(3)油锅着火和家用电器着火应该如何处理?(4)关于火,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4.归纳问题。
5.按自愿结合的原则分小组,推选小组长。6.小组长汇报本组要研究的问题。7.教师总结。
第十四课 走进蔬菜家庭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各种蔬菜。让学生了解蔬菜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探究的过程,并学会撰写小组活动计划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活动准备:
1.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2.确定研究课题,制定活动方案。3.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活动重点
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会种绿豆芽。活动记实
1.导入,引出主题
同学们,我们现在猜几个谜语好不好,①架上爬藤结绿瓜,绿瓜顶上开黄花,生着吃来鲜又脆,炒熟做菜味道佳。(打一蔬菜)②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打一蔬菜)③紫色树,开紫花,紫色果里装芝麻。(打一蔬菜)④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一旦分了家,肚子都打破。(打一蔬菜)谁来说一下这是蔬菜?你们知道它们都有价值么?那么这次活动我们就以《走进蔬菜家庭》为主题,好吗?
2.确定主题,板书 主题六《走进蔬菜家庭》 3.提出问题。
(1)你都吃过哪些蔬菜。(2)你都知道哪些蔬菜。(3)蔬菜有哪些价值。(4)蔬菜与我们人类的关系。(5)关于蔬菜,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4.归纳问题。
5.按自愿结合的原则分小组,推选小组长。6.小组长汇报本组要研究的问题。课前准备
工具:大号可乐瓶1个,干净的毛巾或棉布1块,锥子1把,剪刀1把。
材料:绿豆若干。
同学们,你知道吗?生活中常见的豆芽菜是天然健康的食物,它营养丰富,吃起来清新爽口,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你想亲自生绿豆芽吗?试试吧!
7.小组讨论制作的方法。
8.小组内同学一齐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9教师提示记好观察记录。
各小组同学将本组的成果向同学们展示,并说明各自的做法。评价一下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小组长的表现。谈谈本次活动的感受。教师总结。
第十五课时 期末大盘点
活动目标: 1.复习本学期都参与了哪些行动,学习了哪些知识。2.说说自己在本学期有哪些收获体会。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本学期的综合实践课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
二、小脚丫俱乐部
欢迎进入小脚丫俱乐部,请学生自己介绍自己。1.完成“我的色彩坊”。
2.在“我的小作坊”里,你都学会制作什么了,填一填。3.在“我的植物园”里,说说你都哪些收获。
三、填写“我的成长记录册”。
四、老师提出希望,总结。
第十六课时期末小测试
考试要求:
一、教师自己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出题。
二、考试成绩要及时的登记入册。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一单元 智慧森林的故事聪明的小白兔教学目的:1、在多项思维训练活动中,提高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了解一些科学思维的方式;2、感受并初步养成......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4) 教学内容:本册书包括果味飘香了解水果、中国的传统节日、笔趣三个板块的内容。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
主题活动一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观察与记录 走进植物王国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接触植物,考察植物方案。使学生了解到植物的总类以及它的名称和外部特征、主要用途。2、培养学......
1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日期:———第一部分 探究与实践第一单元 养 成 .服 务一、教学内容教材第3---8页内容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不同......
